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吉林省地处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区,适于发展柞蚕。由于丰富的柞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以长白山为主体的山岳和丘陵,地形复杂,小气候开差很大。本省虽属二化性柞蚕放养区,但养二放蚕(春、秋蚕)的把数只占三分之二。其余的无霜期短、积温少的地区或高寒山区养一放蚕(二化一放、早秋蚕和一化蚕),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何根据一放和二放蚕的不同特点,提高蚕茧的产量和品质,在这里仅就其与蚕品种和放养时期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二化一放”柞蚕良种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恩众 《中国蚕业》2010,31(2):60-63
内蒙古柞蚕区为"二化一放"地区,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蚕业科学工作者研究出了适合"二化一放"蚕区的柞蚕良种繁育技术。主要从柞蚕良种繁育程序、基本要求、质量标准、关健技术4个方面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柞蚕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金山 《北方蚕业》2003,24(3):31-33
我国二化柞蚕区包括辽宁省和山东省、吉林省部分蚕区,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二化柞蚕区由于年放两季柞蚕,放春蚕是为秋蚕生产种茧,放秋蚕才用于生产原料茧.所以,利用杂交种放秋蚕是使原料茧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区土肥柞旺,气候凉爽,饲养柞蚕发病轻,虫害少。但地处寒冷,日夜温差大,正如谚语所说:“早穿皮棉午穿纱,夜晚围着火炉吃西瓜”。无霜期120天左右(扎兰屯附近),蚕期日照长达十五、六小时。放一化易变二化,放二化春蚕易被霜打,秋蚕还易冻杀,不得已实行二化一放,自1958年开始放养以来,吸取了几年来的经验教训,逐步掌握了当地具体情况,获得了初步丰收。因而大大启发了群众的积极性。李树芳小组就是一个丰产典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鲁山县蚕区的气候条件、鸟虫害以及粗放管理对“一化二放”秋柞蚕单产水平的影响,总结提出了具体的技术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陈忠艺 《北方蚕业》2018,(2):42-43,47
对河南柞蚕区一化二放秋蚕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秋蚕用种、蚕期管理、鸟虫危害、蚕病综合防治四方面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放养柞蚕是我省柞蚕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蚕农感到放春蚕不合算.改年放二次为年放一次秋柞蚕,20世纪70年代始于东北蚕区.我省在20世纪80年代也相继研究试验,如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试验成功的"一化秋放".改革后能否影响全年的产茧量及其影响幅度有多大,成为极待搞清楚的问题.为此,我们调查了年放一次秋柞蚕的增产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1986年我省调整了夏秋蚕布局,全省范围逐步由“三秋”改“两秋”,不养早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夏蚕的出库时间为6月10~25日,一秋蚕出库时间为7月20日~8月20日,二秋蚕出库时间为8月20日~9月20日。一秋蚕与二秋蚕各地的出库时间跨度都长达一个月之久,变化范围过大,在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属一化性柞蚕区,即柞蚕在自然温度下一年只能完成一个世代,理论上一年只能放养一季蚕。如果将收得的春茧采用人工越冬或人工感光等方法解除蛹的滞育,使在当地秋季增加一次放养的技术称"一化二放"。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省利用柞蚕蛹感光解除滞育,成功探索出了"一化二放"的经验和整套系列技术操作要点。1推行"一化二放"的意义1.1省工、好养,柞林利用率高秋季小蚕收蚁日期一般在8月20日左右,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在不影响蚕种质量基础上是否可以改一日三回饲育为一日二回饲育,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四川省阆中蚕种场于2021年,以越年原种“锦·苑”和春繁原种“芳·绣”,进行了“原蚕全龄一日二回育”试验。结果表明:一日二回饲养相关指标略有不详,但劳动力成本明显降低,可以应用于原蚕中生产,但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1.
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广东蚕业的主产区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新区的战略转移。与此同时,我省大力推行“全年二化白茧化”,并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与之相适应的“快速高产省力”种桑养蚕技术体系。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等单位派出大量科技人员扶持新蚕区的开发和推广先进的养蚕技术,包括《西江流域新蚕区的研究》、《新江流域新蚕区发展的研究》、《东江流域新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区桑蚕品种比较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占用种量的90%以上.虽然“桂夏二号”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低.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春季以及中、晚秋季,仍然饲养这种夏秋蚕品种,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我区桑蚕品种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需要、区蚕业指导所育成了春秋兼用二化多丝量中系新品种“三新”和日系新品种“5091”,  相似文献   

13.
繁育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广二号”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1992年至今一直是“两广”的当家品种。“桂蚕一号”是我站2000年育成并开始推广的一对强健性高产型新蚕品种,该品种比“两广二号”茧形大、产量高、茧丝长、丝质优、抗逆性强,最适宜“两广”地区春、秋季饲养。我们通过这几年农村较大面积的饲养及丝厂丝质调查,结果表明“桂蚕一号”主要经济性状已全面超过“两广二号”。因此“桂蚕一号”蚕种深受蚕农欢迎。然而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桂蚕一号”蚕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严重制约新品种“桂蚕一号”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僵病是秋蚕的主要病害,不少养蚕户因蚕期发生僵病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僵病的分生孢子量大质轻,随风飘移,分布广泛,而且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和致病性。二是为避开秋季农作物治虫用药高峰,秋蚕一般集中在8月中旬到10月中旬饲养,造成了三季秋蚕重叠饲养。小蚕、大蚕同室共养,蚕室、蚕具、簇具没有严格消毒而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秋蚕由于继春、夏蚕之后,经过连续多批饲养,饲养环境免不了被污染,会留存有许多病原体,极容易发生蚕病。因此,为减少秋蚕蚕病的发生,应加强以下防病措施:一、提高环境消毒效果。春、夏蚕生产中,因消毒不严,病死蚕乱丢,蚕沙、蔟具乱放等都会造成养蚕环境的污染,给下次养蚕带来感染的机会。因此,在秋季养蚕前,应对蚕室、蚕具全面清洗,清理蚕室周围的杂草、阴沟,并用新鲜石灰粉消毒1次。室内及蚕具用消特灵、漂白粉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二、改进消毒方式。选择正宗产品“消特灵”消毒剂,并进行“两改”消毒措施。即一改“喷雾”为…  相似文献   

16.
我区目前繁育的家蚕二化性品种“桂夏二号”含有多化血统,易发生生种(即不滞育卵)和不受精卵,特别是每年最后一批夏蚕和第一批秋蚕的繁育,往往产量低.生种率和不受精卵率都比较高.为设法克服这两批蚕制种难,蚕种质量差的问题,笔者于1984年第一批秋蚕(8月30日收蚁)和85年最后一批夏蚕(5月22日收蚁)进行了五龄蚕葡萄糖添食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鲁山县秋柞蚕放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广 《北方蚕业》2011,32(1):50-52
针对河南鲁山柞蚕主产区一年放养一季春蚕的生产现状,进行了"一化二放"秋柞蚕放养技术试验,科学总结了秋柞蚕放养的主要技术和成功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成绩。  相似文献   

18.
新品种“桂蚕二号”原种比现行推广品种“桂蚕一号”、“两广二号”原种好养,公斤茧制种量与“桂蚕一号”原种相当,比“两广二号”高10%;“桂蚕二号”普种在农村试养结果比“桂蚕一号”茧形大、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9.
我区蚕期气候经常处于闷热的环境,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品种比较困难,过去春秋蚕期也曾推广从苏浙引进的二化多丝量品种“苏17×苏16”,因其生命力低,繁种困难,近年已淘汰.当前我区春秋蚕期主要推广饲养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较低的夏秋蚕品种“桂夏二号”.  相似文献   

20.
河南柞蚕一化二放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河南发展柞蚕一化二放的可行性,以及生产中的各项技术处理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数据分析推导出河南秋蚕的收蚁适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