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庾莉萍 《农业考古》2005,(4):174-177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线和川藏线,是西藏高原与内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证明。它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在沟通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与“丝绸之路”具有同等地位。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雅安市自古盛产名茶,从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以来的1 000多年里,雅安茶通过茶马古道川藏线输往藏区。雅安市作为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在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巩固雅安市作为川藏茶马古道起点的历史地位,对雅安市茶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条神秘的古道,绵延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原野丛林间,马蹄声声、商贾往来,历经了千年风雨,这便是鲜为人知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滇、川、藏等地区并延伸至南亚、西亚的古商道。在马蹄声声的千年岁月里,不计其数的马帮用骡马向西藏地区以及尼泊尔、印度、缅甸等国运去云南、四川的茶叶,返回内地时,他们便带回西藏的马匹、药材及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堪称我国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作为茶叶的主要消费区,甘肃历史上也是培育马匹的重要基地,它和青海、西藏相连,其特殊的历史地理与地缘政治决定了其在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地位,考察甘肃茶马古道上的文化线路遗产有利于更好地研究茶马古道。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不仅是考察其线路走向及沿途的文化遗产,更多是要关注茶马古道上蕴含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并科学地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服务于当今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秦汉以来,陕西穿越秦岭、巴山的就有7条主要栈道,纵横交错构成了陕西茶马古道网络系统,每年有数百万斤茶叶和万余左右的边马通过茶马古道网络互市.金牛道是可以确认的网络主干道,丝绸之路是可以确认的网络与西方诸国连接的大通道.陕西茶马古道的发展大体划分为唐宋、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先后以山南茶、汉中茶和紫阳茶为主打产品,以西安、汉中、安康为茶马古道的起点和边茶贸易的集散地、转输地.陕西茶马古道网络具有历史悠久、四通八达、交易数额巨大、官办为主、民间参与的特点,且负载着强国强军、外事交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使命,其历史意义非一般的物资流通和商业贸易所能比拟.  相似文献   

6.
在普洱茶产地———美丽的西双版纳,种茶、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浓厚。我们探访了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寻觅勐海茶区的老茶树、古茶园,登上了历史悠久的易武茶马古道,深刻体会到了普洱茶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江城县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茶文化,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茶叶品质好,是普洱茶产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和水上茶马古道的起点和集散地。茶产业是江城传统优势产业,是全县各族群众尤其是广大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该文通过分析江城县普洱茶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做强做大茶产业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邓雅婷 《农业考古》2019,(2):117-120
在西藏,人们每天都要饮茶,茶叶主要由内地供给,故茶叶成为了西藏与内地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本文以茶叶贸易为切入点,研究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以及它们的产生对古今历史及现实的意义,剖析茶叶在内地与西藏的贸易往来之间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藏的茶叶主要是由四川雅安、云南等地经过茶马古道运输过去的。印度茶叶于19世纪开始进入西藏。西藏民主改革后,国家十分重视西藏人民对茶叶的需求,不仅加大产茶区种植面积、提升产量、加大供给力度,而且在西藏开辟茶园,以提升其自产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碗酥油茶、一份藏面,藏族人家的一天就这样从一份传统的早餐开始。制作酥油茶对藏族人民来说是重要且有仪式感的事,茶叶作为酥油茶的原料,备受当地人的喜爱。自文成公主入藏,这里就有了茶香,后来又有了茶马古道,更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据了解,西藏人年均茶叶消费量达16斤,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年来,西藏茶产业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金叶子”。  相似文献   

11.
刘超凡 《农业考古》2021,(2):261-270
"茶马古道"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古代交通运输网络,其存在已有数千年之久。唐宋以来,藏区的藏族居民因为饮食多为肉类,为消食因而对茶叶具有很高的依赖,西南川滇地区对藏区优良的马匹、毛皮等也适应了朝廷的大量需求,因此该商道在较长时间内以茶叶和马匹作为核心商品。20世纪90年代,木霁弘、李旭、陈保亚等学者将其命名为"茶马古道",自此正式揭开了"茶马古道"的研究序幕。"茶马古道"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学术界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茶马古道"相关概念、路线、民族交往、商业贸易、开发保护、茶马官营等方面。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文学类作品占比高,学术类著作相对较少,茶马古道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学术机构建设,建立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北方茶事——“南茶北引”工程与山东茶的种植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茶叶生产区域大体上被分为4个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和江北茶区.由于气候等原因,过去江北茶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近年来山东、甘肃、西藏等省区开发种植茶树获得成功,江北茶区区域随之扩大.山东茶区是新茶区,其茶树的种植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南茶北引”工程.山东茶具有“叶片厚、内质好、香气高、耐冲泡”等特点,是深受欢迎的优质绿茶.山东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的一支新生军.  相似文献   

13.
茶马古道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价值,具备发展成为高端旅游品牌的潜力,目前茶马古道旅游资源还有待深入发掘和利用。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茶马古道的资源价值,探讨了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对品牌的精准定位、注重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活动、解决沿线社区发展等对策,为推动茶马古道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易武是普洱茶的故乡、贡茶之乡、六大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是六大茶山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以贡茶名胜地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文化历史痕迹、茶树和茶艺等地方特色为独有,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易武是西双版纳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原文化在边疆少数民族中传承、融合的地区,具有鲜明的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茶文化视角对《水摆夷风土记》这一部详细记述西双版纳、普洱等地20世纪30年代风土人情的游记体著作进行研究,分析了书中记述的滇南茶马古道交通状况、沿途主要城镇及滇南部分茶区当时的茶叶发展状况,认为此书对滇南普洱茶区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茶马古道鲁史段作为我国古代滇西南边陲重要的移民、商贸及文化通道,其沿线聚落的形成反应了当地生活、文化及各类物质的变迁。通过对茶马古道鲁史段研究,不仅能很好地记述古道沿线聚落形成事实,还能为我国其他古道沿线聚落形成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茶马古道鲁史段沿线聚落金马村、鲁史村、犀牛村和塘房村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沿线聚落的形成,时间角度上采用史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空间角度上运用GIS分析聚落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鲁史段古驿道沿线聚落形成于明代、清代和民国三个时期,主要受政治政策、驿道经济和生计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聚落分布与驿站距离、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有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古驿道沿线聚落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普洱市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也是名扬国内外的普洱茶重要产地之一.依据普洱和云南"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茶产业未来发展,文章介绍了普洱市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竞争力的具体举措,为保障茶产业的可持续优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助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这一生,既不抽烟爱饮茶,无心恋酒捕鱼虾,嗜书得食充饥肚,爱笔耕耘种苦瓜,与茶结下了长久之缘。少年时期,我在家中喝过普洱茶,但只知道止渴解腻;1951年秋参加工作时,我由墨江家乡沿普洱茶马古道步行五天到普洱,次年调到思茅,半年后又沿茶马古道步行从思茅到普洱到墨江,乘坐煤炭汽车、马车、尖头客车到昆明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返到墨江,  相似文献   

19.
所谓茶马法,是指我国自唐朝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为茶叶边境贸易所制订实施的一系列法律、法令。因为那时的茶叶边境贸易主要是以茶易马,所以这些法律、法令后人统称茶马法。我国茶叶作为商品销往边疆,始于唐代。贞观十五年(641),唐皇把文成公主下嫁西藏王松赞干布,茶叶从此传入西藏。《西藏政教鉴附录》称:“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又,《新唐书·隐逸传·陆羽》载:“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回纥,就是今天的维吾尔族。回纥王受唐朝廷册封是在天宝三年(744年)可见茶叶销往新疆已经到了中唐了。  相似文献   

20.
尼西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西北部,尼西东北群山横列,西部金沙江环绕,是古代茶马古道,现今滇藏线必经之途。云南尼西汤堆一带制陶业历史悠久,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石棺文化时期,在中甸县尼西乡克乡村和奔东村的石棺墓中即发现有夹砂褐陶器,有些器物的形制与现在的尼西陶器极为相似。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