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福建柏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永泰点对来自福建、湖南等 6省的 1 6个福建柏种源首次进行种源试验 .对 1年生苗期性状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柏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 (鲜 )重、地下部分干 (鲜 )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制约 ;福建柏种源苗木生物量在各器官、地上和地下空间结构上的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初步筛选出福建龙岩、湖南道县、福建德化、福建仙游、贵州黎平和江西上犹等6个优良种源 ,其苗高、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 1 6.53%和 8.42 % ,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实验。通过对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2年生幼树的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重、根系生物量鲜重等评价性状的测量分析,研究种源的地理变异。结果表明:其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重、根系生物量鲜重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地理种源评价,选择出福建明溪、贵州梵净山等2个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优良地理种源。  相似文献   

3.
收集南方10省25个地理种源,在福建明溪县进行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地理种源比较试验,2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观赏型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量、冠幅生物量鲜质量、根系生物量鲜质量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根系生物量、冠幅生物量、树高均与其他观赏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冠幅、一级侧枝数量性状之间不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种源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实福建柏育种材料,为试验区福建柏良种利用提供参考,对11个参试种源的种源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福建柏种源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6年生时,试验林保存率为71.59%,生长优良,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32 m、14.78 cm和0.080 8 m3。种源间生长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种变异在种源水平上受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上受到弱至中度的遗传控制。在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出"福建仙游"、"湖南道县"、"福建龙岩"3个速生种源,其16年生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79 m、15.60 cm和0.093 5 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41%、2.73%和8.51%;选择出优良单株7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1.51 m、20.72 cm和0.173 5 m3,遗传增益分别为5.08%、8.76%和27.05%。  相似文献   

5.
应用主分量分析法对2个试点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地理种源进行研究评价,并同经营目的和造林区的条件,评选优良种源.结果表明,选择的优良种源现实增益显著,入选的4个优良笋用种源,主要性状平均现实增益达1.19%~32.46%;入选的4个优良材用种源,主要性状平均现实增益为4.11%~39.74%.表6参15  相似文献   

6.
巨桉种源选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澳大利亚30个不同种源139个家系的巨桉(Eucalyptusgrandis)材料进行种源试验,并进行遗传测定,5年生时进行选择,从30个参试种源中选择12个优良种源,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5.02%,胸径为4.98%,材积为11.97%.这些育种材料,可用以后续世代改良.  相似文献   

7.
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来自澳大利亚 30个不同种源 1 39个家系的巨桉进行遗传测定 ,5年生时进行选择 ,从30个参试种源中选择 1 2个优良种源 ,其平均遗传增益 ,树高为 5.0 2 %,胸径为 4.98%,材积为 1 1 .97%.从 1 39个参试家系中选择 43个优良家系 ,其选择的平均遗传增益 ,树高为 5.52 %,胸径为 4.43%,材积为 1 1 .0 1 %.从优良种源 -优良家系中联合评出 92棵优良单株 ,5年生的平均材积生长量 0 .2 4 79m3 ,平均树高生长量 1 9.1 0 m,平均胸径生长量 2 0 .43cm,选择效果十分明显 .  相似文献   

8.
蒙古栎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栎多点种源试验研究表明:蒙古栎生长性状地理变异以经、纬向渐变为主;采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法选择出松花湖生态区优良种源为宽甸和磐石种源,白石山及毗邻地区优良种源为磐石和美溪种源;采用环境指数法对种源稳定性进行评价,确定磐石、美溪、岫岩、宽甸、红石、白石山种源为高产型种源.蒙古栎种源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显示:松花湖生态区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35 8,0.890 9和0.727 5,遗传增益分别为44.22%,65.89%和35%;白石山及毗邻地区优良种源树高、胸径、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48 0,0.720 7和0.726 8,遗传增益分别为34.67%,48.28%和23.83%.  相似文献   

9.
闽楠种源苗期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福建明溪对来自福建、江西2省的21个闽楠种源进行种源育苗试验,并对1年生闽楠苗期性状、地理分布规律及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楠种源苗高与地径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较小的负相关性,同时温度与无霜期是制约闽楠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闽楠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一级侧枝数、地上部分干(鲜)重、地下部分干(鲜)重等性状在种源间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制约;初步筛选出江西龙南、宜丰、吉安、井冈山、上犹以及福建尤溪等6个种源,其苗高、地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9.16%和20.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秃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生秃杉种源-家系试验表明,秃杉种源间、种源内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所占比例大于家系遗传方差,秃杉选择应优先选择种源,在此基础上选择家系。用主成分遗传指数得分值综合树高、胸径、材积性状评价种源,优良种源有贵州格、贵州交、贵州昂、云南龙陵、贵州丹,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6.33%,实际增益为30.75%。秃杉种源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1.
南洋楹优良种源/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引进的25个南洋楹Paraseriamthes falcataria种源/家系为试验材料,并以早期引进的广东饶平次生种源作对照,在4个试验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多数种源/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大于对照,其中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种源有3个,家系有11个;部分种源/家系形质指标优于对照,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有6个家系.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评选出生长和形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马来西亚的一个家系(M4);形质指标中等、生长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马来西亚的1个种源(M1)、菲律宾的1个种源(P10)及菲律宾的3个家系(P8、P4、P2);生长指标中等、形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菲律宾的一个家系(P7)和马来西亚的4个家系(M3、M7、M10、M11).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3个试点的7a生长白落叶松16个种源生长性状的变量分析,多性状的综合评定,选择出白石山、和龙为吉林地区的最佳种源,其遗传增益达18.45%~34.50%.根据3个试,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子代的综合表现,采用PCA分析划分出3个种源区和6个种源亚区.通过对采种点地理坐标和气候因子的PCA分析,划分出的气候类群与种源区划结果基本相同.采用多性状聚类分析,将吉林地区划分出3个造林生态相似区,进一步确定出各生态相似区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采用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11.75%~15.40%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3.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浙江余杭和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在2地点均有中等以上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并且种源与地点间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邵武点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余杭点则只有胸径与经度刚达显著相关,树高、胸径与种源地理纬度以及树高与经度均未达显著负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上犹、乐昌、贺州3个在2地点幼林期均表现较速生和在邵武点表现突出的容县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的特有乡土树种.对参试的44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无明显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较高,分别为40.61%、39.53%和32.79%,枝下高和冠幅较低;聚类分析研究将马尾松种源分为极速生、速生和中等3种类型;综合评定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符.确定了40号种源为最佳种源和33个可供采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
19年生侧柏种源变异及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展树种的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研究种源间遗传变异,对选择优良种源,指导种子区区划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郏县的侧柏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66个种源19年植株的树高、地径、冠幅、最长枝长、最粗枝径、分枝角等指标分析表明:树高、地径、冠幅和分枝角在种源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其遗传方差分量分别为14.938%、10.802%、14.097%和9.079%,其种源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0、0.63、0.66和0.60;最粗枝径和冠形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9和0.32。与该试验点的早期研究结果相比,种源间的变异系数随年龄增长呈减小趋势。以选择生态和用材兼用型的优良种源为目的,把树高、地径、冠幅及种源保存率作为主要选择指标,并兼顾苗期成活率,用相对指标综合选择法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10个种源的综合相对值超过种源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淅川和遵化种源的生长和适应性均优,其综合相对值均超过种源平均值18.8%,是与试验点具有相似气候区和立地条件的豫南山地侧柏生态林营建的首选种源。  相似文献   

16.
枫香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来自8省(区)的20个枫香种源在上海松江进行了造林试验,2年生幼林的结果表明:枫香的树高和地径2个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且树高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造林地段间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与种源地理经度和纬度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地径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南丹、南平和吉安3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三个大区:西南速生种源区,中部中速生长种源区和中亚热带东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7.
21年生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阴县大寨山林场的21年生侧柏种源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选择十分有效;地理变异呈现纬度单负向渐变的趋势.经度则呈单正向渐变变异规律.并确定聊城、肥城、长清为平阴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21年生时与8年生时选择出的最佳种源有所变化,确山、微山、徐州种源已不在最佳种源之列。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不同地区引进多个野生黄芩资源进行2年仿野生栽培试验,通过观察黄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性状,并分析其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山西北部地区生长的抗寒、抗旱、抗病虫害以及黄芩苷含量较高的优质、高产、无公害黄芩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山西北部地区,适于当地地理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下仿野生状态栽培的野生黄芩品种有3个,分别是hby01、nmy02和yyy03,其中综合表现最佳的为nmy02。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自然分布区内57个地点(群体)球果、种子、针叶的20个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各群体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的程度;各性状绝大部份群体内变幅小于群体间变幅;各性状的个体频率分布呈正态,但峰度和偏度不同。 杉木叶片内树脂道数是变异最大的一个性状,每一叶片内的个数为1~7个,变异系数群体间为30.6%,群体内为0~66.4%。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同器官(叶、球果、种子)同类性质的性状(如叶长和叶宽)相关特别显著;不同器官和不同性质性状间无一定的显著相关关系。(二)、叶长和经度成正相关,而与纬度成负相关,因而在杉木分布区中,由东南到西北方向,叶片长表现为由大到小的渐变趋势;叶宽和经度成正相关;叶厚与纬度成正相关,但均有例外。其它性状与经纬度相关不明显,表明杉木性状的变异比较复杂,无一定的地理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3个试验点5个马褂木种源4年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点4年生保存率有显著不同,位于桂林全州的咸水试验点(XS)总体保存率较高(88%),而位于南宁北郊的高峰(GF)(70%)、南郊的良凤江(LFJ)试验点相对较差(51%),表明参试种源在桂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地点内不同种源间保存率也有较大差异,总体上云南金平、贵州黎平种源保存率较高。参试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在GF与XS试验点生长表现基本相当, LFJ试验点因管理不善整体表现较差。3地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种源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地点和种源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采种点与试验点的经纬度离差、年均温离差及年均降水量离差与试验点保存率、树高、胸径相关分析表明,经纬度离差与GF、LFJ试验点的保存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桂南试验点(GF、LFJ)对种源的选择性高于桂北试验点(XS),离试验点地理位置较近的马褂木种源有更高的适应性。根据生长表现和育种值,发现云南金平和福建武夷山种源生长相对较好,均高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比较,云南金平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8%、13.23%、3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