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泉州市山垄田现状、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工程改造、利用方式改善、施肥技术改进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山垄田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早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在山垄田栽培更显优势。该文总结了早稻—再生稻山垄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5.
以安吉县杭垓镇的板栗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走访的方式了解板栗栽培特性,并设置径流场探究板栗林地水土与氮、磷流失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弃耕山垄田改建的人工湿地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结果显示,长期使用除草剂导致板栗林地地表植被破坏后,降水会引起严重的水土与氮、磷流失,且每年4—8月最为严重,这一时段是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治的重点时段;弃耕山垄田改造的人工湿地可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浊度,削减总氮、氨氮、总磷的排放,是一种低成本、管理方便的面源污染末端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逐年递减的有限资源,近几年来中央强调要解决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并为此制订了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等,以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但近来,笔者在部分农村进行了调研,却发现大量土地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甘肃省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及走访的方式对白银市头寨镇等4个市31个乡(镇)的400个农户耕地撂荒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造成耕地撂荒问题主要因素,另外,村干部指导以及耕地人为破坏也影响了耕地的有效使用。为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需要加强村干部的领导作用和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同时确保合理利用耕地,依法强化监管,彻底消除农村耕地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近年来土地撂荒增多,当前农资价格上涨增幅大,农业的比较效益差,劳力减少等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面对土地撂荒问题,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既使部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又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是本文试图分析的问题。笔者长期深处农村第一线从事农业工作,基于剑阁县江石乡土地撂荒现状与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贵港市农村地区出现耕地撂荒的现象,威胁到粮食安全、国家安全,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贵港市耕地撂荒进行综述,分析耕地撂荒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龙岩市耕地撂荒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龙岩市耕地撂荒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撂荒原因,并提出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水稻土磷素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泉州市15 716个水稻土有土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33.5mg/kg,中高含量水平的土样占71.3%,且不同地区和不同亚类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黄秀珍  邹秀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80-12584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泉州区域内菊科药用野菜的种类及其药用和食甩价值。调查发现,泉州区域有菊科植物74属146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5属124种;在药用植物中野菜种类有36属65种,分别占该区域菊科药用植物总属数的55.38%,总种数的52.42%;这些菊科药用野菜均为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位以嫩茎叶为主,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解表、活血止痛和祛风除湿等功效,表明泉州区域菊科药用野菜种类丰富,可利用的药用价值高,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泉州市杜鹃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泉州市杜鹃花害虫以叶部害虫为主,有杜鹃冠网蝽、温室白粉虱、杜鹃叶蜂、蜗牛、蓟马与蚜虫,其中杜鹃冠网蝽、温室白粉虱与杜鹃叶蜂发生普遍且严重,其次是蜗牛,蓟马与蚜虫则零星发生。该文描述了以上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并总结出一系列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城区垂直绿化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璐  周金火  李荣彩  陈风华  戴腾伟  黄碧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93-16895,16898
通过对泉州市城区不同类型区域的垂直绿化现状的调查,发现泉州市城区垂直绿化所占比例不高,应用形式发展不平衡,适用植物品种不丰富,配置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晋江市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田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总体偏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大部分水田土壤的酸碱度处于酸性至微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节水灌溉模式下稻田甲烷排放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稻田节水灌溉技术和密闭静态箱技术田间原位采集甲烷气样,研究了控制灌溉模式对稻田甲烷季节排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控灌稻田水稻全生育期的甲烷排放主要集中在分蘖前期和中期,甲烷排放总量为24.43 g·m-2,平均排放率为7.95 mg·m-2·h-1,比淹水稻田减少了39%.但分阶段的均值显著性检验显示,在"泡田--分蘖中期"控灌稻田的甲烷平均排放率与淹水稻田无显著性差异(0.05<P=0.87),在"分蘖后期--黄熟期"才明显低于淹水稻田(0.00=P<0.05).控灌稻田甲烷排放量在水稻全生育期月份上的分配与淹水稻田具有一致性,7月份是华东稻作区甲烷排放最多的月份,但控灌稻田甲烷排放量在各月的变幅较大.另外,控灌稻田低于饱和含水率的无水层状态能显著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且不因降雨或施入氮肥而被削弱,还可能成为吸收甲烷的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泉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等促进泉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推荐剂量下30%莎稗磷乳油在福建稻田系统中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莎稗磷在稻田水、土壤、稻叶以及稻茎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6、1.37、1.41和1.34 d;收获时在稻秆、稻米、稻壳、水中均未检测出莎稗磷,在稻田土壤中有痕量的莎稗磷被检出.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田使用秸秆腐熟剂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向阳 《广西农学报》2011,26(5):18-20,24
选用3种秸秆腐熟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熟、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加速了秸秆腐烂,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