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良均 《蚕桑通报》1990,21(4):14-16
现行评茧标准是以干壳量作为评定茧级的依据。但由于干壳量评茧抽取50克干壳量检验用茧只抽1次,且茧形有大小,茧层有厚薄,以及茧层含水率的高低,不可避免地带有抽样误差,并掺入了人为的误差和偏向性差异,从而造成了优茧不优价,质量较差的茧反而卖得高价的弊端。笔者用不同抽样处理的干壳量检验用茧测定分析,得出用定量定料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为的误差和偏向性差异,从而较公正的、准确的评定茧级。  相似文献   

2.
智能评茧仪采用电子称量,电导法测茧层含水,并采用微电脑自动计算、分析和按评茧标准确定鲜茧等级,能同时检测和显示鲜茧综合等级等12项指标,可作为鲜茧评级计价“干壳量”分级标准的配套检测仪器。经中试和试用证明,智能评茧仪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两种评茧准标的内容评介桑蚕鲜茧评级标准是按照蚕茧质量评级定价的依据。现行国家部颁蚕茧评级标准有两种:第一个标准是以干壳量定基本等级,再以上茧率、解舒、茧层含水率进行升降补正;第二个标准是以鲜茧茧层率定基本等级,再以上茧率、解舒、茧层含水率进行升降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16,(2):4-6
文章报道了如东县2015年晚秋精准高效养蚕成绩,表明:张种产茧39.11kg,1kg茧549粒,全茧量1.821g,茧层率18.67%,干壳量7.91g,平均茧层含水率为9.31%,良蛹率为87.14%,上车率87.47%,茧丝长1 221.7m,解舒率80.03%,茧丝纤度为2.416dtex,清洁98.5分、洁净98.00分,干毛茧出丝率为30.54%,说明精准高效养蚕技术已成熟,可生产14.4dtex~16.7dtex的生丝。认为人工饲料对于家蚕摄食性能的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结果表明,五对蚕品种强健好养,发育齐一,各龄经过一致.全期23天21小时.综合分析显示,5号品种的茧丝质最好.其茧质成绩:全茧量2.08g、茧层量0.511g、茧层率24.50%;丝质成绩:茧丝长:1 450M,纤度2.890dt,干茧出丝率48.92%,强力3.342 CN/dt,粒内纤度均方差0.44.  相似文献   

6.
雌雄茧丝性状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雌雄性别之间蚕茧及其茧丝若干经济性状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平均全茧量雌比雄重,约0.297g;平均茧层率雌比雄低,约4.07个百分点;平均茧层量雌雄间比较接近,雌雄性别间全茧量、茧层率的差异在显著水平a=0.01下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茧丝纤度雄比雌细0.188dtex,干茧出丝率雄比雌高出3.2个百分点,强力雄比雌大0.191CN/dtex,伸长率雄比雌高出1.02个百分点,雌雄性别间这些性状的差异在显著水平a=0.05下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雄茧平均茧丝长比雌茧的增长4.69%,平均纤度粒内百回均方差比雌茧的减小0.14。  相似文献   

7.
彩色茧的茧丝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天然彩色蚕茧的经济性状和茧丝的丝质性能 ,重点研究了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出丝率、长吐率及净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天然彩色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较高 ,解舒率平均值达到 81 .3 7% ,茧层率 2 1 %~ 2 4% ,出丝率大多在 40 %~ 42 %左右 ,净度成绩 92~ 95分。全茧量、茧层率偏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4~5龄期、5龄期添食不同浓度的丰产增茧素,探讨其对5龄发育经过、熟蚕体重、公斤茧颗数和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5龄添食5%丰产增茧素能明显增加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减少公斤茧颗数和5龄发育经过时间。5龄添食2.5%丰产增茧素能明显增加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减少公斤茧颗数和5龄发育经过时间。从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考虑,以5龄期添食2.5%丰产增茧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在解舒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干茧茧层率如果出现变化,干茧出丝量也会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与缫折的关系如何?近年来,我们就这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资料搜集、分析、研究,并与生产实绩对照.找出了干茧茧层率与缫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选取市场销售的其中7种不同牌子的蚕用营养饲料,4龄饷食后第二天起连续添食,发现:试验B的全茧量、茧层量、万头收茧量和万头茧层量略低于对照,其他试验区蚕的发育经过、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上车茧率、一茧丝长和干茧出丝率与对照相仿。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用的蚕用营养饲料对家蚕没有增产和增丝效果。  相似文献   

11.
郑小坚  陆小平 《蚕业科学》1999,25(4):263-265
鲜茧处理是蚕茧生产与蚕茧加工衔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操作技术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蚕茧品质[1~3]。目前对有关影响效应及机理的研究报道尚不多。本文模拟生产中不同的鲜茧处理方式,对茧堆内茧与茧间隙间的微环境及茧层含水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茧堆内的环境状况及鲜茧茧层含水率均发生了规律性变化。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鲜茧及测试仪器  现行二化性一代杂交种苏6×苏5,取1998年春、中秋5龄上蔟第8天丝茧育鲜茧。SB702型气体分析仪;Y901型评茧仪;JS1型茧层水分测定仪。12 测试方法测试项目为茧堆内温度…  相似文献   

12.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蚕茧内在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代中秋蚕茧,其茧丝纤度在19D以下,雄茧茧层率比雌茧高出2.74个百分点,干壳量比雌茧高出1.897g,干茧出丝率比雌茧高出6.55个百分点,雄蚕茧丝的伸长率比雌茧丝高出1个百分点,茧丝纤度比雌蚕茧丝细0.167D,茧丝相对强力比雌蚕茧丝高出0.3个gf/D,雄蚕茧比雌蚕茧更符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姚吕元 《蚕桑通报》1994,25(1):59-60
仪评收茧,作为现阶段蚕茧收购的一项政策性规定,是目前一种较能体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按质论价”要求的评茧方法,已实行多年.仪评收茧,它是以干壳量为主要结价依据,并以色泽匀净度、上茧率、含水率、好蛹率等项进行补正.在仪评收茧的要求下,是卖燥茧、卖化蛹茧合算,还是卖潮茧、卖毛脚茧合算,目前在部份蚕农中还有不一的认识,反映在蚕茧收购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潮茧、毛  相似文献   

14.
比较纸板方格蔟、塑料折蔟、蜈蚣蔟三种不同蔟具上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方格蔟上蔟的茧层含水率最低,蚕茧匀净度最高,解舒丝长最长,解舒率最高,光折最低。500g茧粒数、上车茧率、好蛹率、干壳量、结茧率、茧丝长和粒茧丝量纤度等指标均以方格蔟上蔟的为优,但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蚕桑通报》2009,40(3):21-21
为了真正体现优质优价政策,确保收茧中质量评判的公正合理,海宁市蚕茧收烘公司今年春茧收购首次引进了5台电脑评茧仪,对2个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交售的蚕茧在常规收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电脑评茧仪检测项目。该仪器能在一分钟测出茧壳鲜重、含水率、干壳量等。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桑蚕茧评茧方法是剖削鲜上茧茧壳,用评茧仪烘得鲜茧茧层的无水恒量(习惯称干壳量),这是一个极不经济的办法,把大量上好的缫丝原料茧变为削口茧,使国家在缫丝原料和经济上都受到很大的损失.且目前养蚕、售茧千家万户,每笔售茧数量大大下降,削去的鲜上茧数量则成倍增加,实是一种浪费.笔者认为:不削茧壳直接要  相似文献   

17.
雄蚕品种的茧质性状研究及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龙 《蚕桑通报》2011,42(2):14-18
对现行推广的雄蚕品种与3个常规品种茧进行了茧质性状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干壳量高、茧幅整齐度高、全茧量低、含胶率低等特点,雄蚕蛹的鲜量、干量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品种。绘出了雄蚕茧的恒温干燥曲线图,确认雄蚕茧的干燥规律与常规品种相似,但干燥速度快于常规品种。分析了雄蚕茧的茧质性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桑蚕鲜茧评级标准是以鲜茧茧层率定基本等级,再以上茧率、解舒(色泽、匀净度)、茧层含水率进行茧价金额升降调整,最后定价的。(一)茧层率:茧是由茧农、茧层、蛹体和蜕皮组成的,其全部重量叫全茧量。茧层量占全茧量的百分比,称作茧层率。茧层率高低是体现蚕茧经济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茧层率从16%一21%,每相差1%为一个茧级,共分6级。超过21%每增  相似文献   

19.
应用优良蔟具增加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碧霞 《蚕桑通报》2000,31(4):25-26
与对照比较。方格蔟上蔟的茧质优,上茧率高,50g干壳量增加0.65g。张种茧款增加25.1%。  相似文献   

20.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