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渔业》1981,(3):F002-F002
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去年间发展很快,放养面积达10万亩,人工育苗3800万尾,解决了养殖苗种的半数。每立方米水体的出苗量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尾。目前全国沿海各养殖单位正抓紧时机积极准备好1981年的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争取丰收,力争在3-5年内达到人工繁殖全部对虾养殖苗种。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河蟹的北方产区,都已广泛地开展了河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当前河亩养殖和人工育苗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1)市场:从80年代后期起,无论是成蟹、扣蟹还是蟹苗,其市场销售形势一直看好,价格席季节性上、下浮动外,始终很高,使养殖者有利可图,市场弓旧人们发展河亟养殖事业。(2)技术突破:无论是成亩养殖还是人工培育苗种,技术上都有重大突破,从坑塘养殖到稻田养殖,从工厂化人工育苗到上池育苗都能从事生产并取得成功,解决了生产的关键。(3)效益:由于有了广阔的市场和技术上的保证,养殖生产就有效益上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育苗设施开展海蜇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成  王权 《齐鲁渔业》2002,19(11):14-14
海蜇在生物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在天然海蜇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潍坊市水产研究所于2001~2002年2年间,对海蜇采取捕捞前期自然苗种和人工繁育苗种的办法,利用海水育苗结束后闲置的育苗设施进行人工养殖探索,并取得成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 养殖设施、设备的选择 大中型海水育苗室、沉淀池、水质调配池及必需的水泵、小型增氧机、换水管、水温计、盐度计、手抄网等配套设备。2科学管理措施2.1 水质调控 海蜇对水温、盐度、溶解氧、氨氮等理化因子要求不高,可粗养粗放,不需使用抗生素和采取增氧措施,但对水环境剧变极其敏感,容易造成碎死,在室外养殖池中常因一夜暴雨或温度剧升造成绝产或减产。  相似文献   

4.
3 海蜇的人工养殖。早在八十年代初,国内已进行海蜇的人工育苗及放流的报道,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意识所限,以及技术方面的欠缺等等原因,海蜇没有能够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近几年,辽宁锦州、营口等地,出现个别养殖户利用天然纳潮进来的海蜇苗种进行人工养殖,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亩盈利均在千元以上。2000年,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在辽宁省水产研究所海蜇专家陈介康研究员的指导下,对海蜇的人工育苗及养殖进行的探索和研究,首次取得了大规模培育海蜇人工育苗的技术突破。2001年培育幼蜇15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2.8万多亩,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上的原因,养殖成功率仅在10%左右,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成功的养殖户其利润都非常可观,亩盈利都在千元以上。在2000年的基础上,2002年,光合公司成功培育幼蜇1500万片,供应养殖面积50多万亩,并在养殖技术上也加大了科技投入,从而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使养殖成功率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水产养殖上新增加太平洋牡蛎的养殖,发展形势看好,方兴未艾,因此,提供健壮,抗病害,生长快的苗种支持养殖业的发展也成当务之急,本文就如何进行太平洋牡蛎的人工育苗,提高人工育苗的苗种质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南方沿海方斑东风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需要大量的苗种以满足养殖生产的需求。在方斑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中,由于幼虫摄饵量大,人工培养单胞藻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代用饵料的广泛应用,致使育苗水质恶化,纤毛虫大量繁殖,方斑东风螺幼虫的外壳和面盘寄生大量纤毛虫,影响幼虫的活动和摄食,  相似文献   

7.
刺参的池塘养殖是一种新兴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给苗种生产带来巨大商机。许多育苗厂家利用对虾育苗室从事刺参的人工育苗,可因许多条件的影响,产量一直不是很稳定,给刺参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将刺参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放养的大弹涂鱼苗种大多采捕自自然海区,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通过人工繁育来解决养殖所需苗种。然而到目前为止,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突破。大弹涂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能够自然繁殖,预示土池育苗具有开拓前景。为此2005年我们在连云港市高公岛乡柳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四年扇贝全人工育苗的成功为扇贝人工养殖提供了大量的苗种,扇贝的大发展已成为可能。但十年来扇贝养殖一直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养殖器材成本高,单台产量低,收益少,甚至亏损。因此,研制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扇贝生长快的新型养殖器材已是当前扇贝养殖发展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有三条途径:一是人工育苗;二是捕捞海区的大眼幼体(蟹苗);三是捕捉天然蟹种。人工育苗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苗种整齐、纯正度还不够,大规模生产性育苗技术尚未全面突破。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生产性的突破前,捕捞自然海区蟹苗和蟹种仍是目前青蟹人工养殖的主要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11.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蝤蛑,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梭子蟹科、锯缘青蟹属。青蟹个大味美,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养殖品种。近年来,为了解决养殖苗种严重短缺问题,沿海各地先后开展了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如何提高育苗成活率和产量,仍是当前生产中探索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生长快,食用价值高,是人工增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年来,其自然资源锐减,人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对优质蟹苗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提供规模化养殖所需的苗种,山东省日照市海水养殖试验总场于2002年春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试验获得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利用对虾高位养殖池塘进行鞍带石斑鱼的曲种培育试验,探索鞍带石斑鱼室外大水体育苗技术,提高育苗生产的稳定性和培育健康苗种,缓解当前鞍带石斑鱼养殖苗种匮乏问题。现将育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河蟹人工养殖由于其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苏、浙、皖、辽四省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之重要产业。但河蟹养殖业时间不长,成功的经验和完备的技术尚未成型。根据多年调查,河蟹养殖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且问题的种类很多,我现在就部分问题提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河蟹人工育苗阶段的几个问题(一)室内育苗与室外“天然”育苗比较1.室内人工育苗尽管某些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大部分已基本掌握育苗技术关键。近几年来,育苗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和扩大,在某些沿海地区已成为农村中一特…  相似文献   

15.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Tetillarca granosa(Linnae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曾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群众喜爱的滋补佳品。泥蚶养殖曾经是同安县传统养殖对象,蓄水养蚶有着丰富的经验,过去仅赵厝村年产量约50-100吨,1963年后,由于苗种缺乏而养殖中断。苗种是养殖的基础,目前我国泥蚶养殖同样因苗种供不应求,致使养蚶业发展不快。为解决苗种问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广东省海丰水产养殖场、汕头市水产养殖场、山东省乳山县贝类实验场等单位相继开展泥蚶人工育苗,并获得初步成功。1977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与云霄县水产局共同获得泥蚶人工育苗成功,于1979年又获得了循环池育苗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4—1986年在同安县赵厝泥蚶育苗场开展泥蚶室内人工育苗实验,并着重于育苗工艺和提高成活率的研究。1984年育出蚶沙39万粒,继1984年后,1985年育出蚶沙2257万粒,1986年又培育出蚶沙719.6万粒,连续2年平均每平方米产蚶沙分别达34万粒和22万粒。本文报告了1984—1986年同安县赵厝泥蚶人工育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罗氏沼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的淡水最大型虾类之一,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等特点,是淡水养殖新品种。1995年我所承担省科委下达“罗氏沼虾养殖技术推广”的星火项目,与连江康隆鳗场合作开展罗氏沼虾人工育苗,当年培育出淡化苗500多万尾,推广到连江、南平、福州等地试养。试养效果良好,从各地抽样验收,亩产量为150—200kg,养殖成活率为60%以上,达到或超过养殖示范产量指标。 淡化后的仔虾其个体大小,体质强弱直接关系到下塘养殖成活率,直至养成产量与效益。要培养规格整齐、体质强壮的苗种与育苗技术有着密切关系,现将人工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红鲟或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蟹类。近年来,青蟹人工养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青蟹养殖的种苗仍以海捕的仔、幼蟹为主。锯缘青蟹人工育苗成活率低及其苗种质量差是当前青蟹人工育苗及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结合本人多年进行锯缘青蟹育苗生产和科研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盘鲍引进养殖与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6年从日本长崎引进盘鲍,在平潭与连江黄岐半岛进行了生活,生长与育苗养殖试验,表明该种鲍适于福建沿海的水温特点,比本地的杂色鲍生长快;比北方引进的皱纹盘鲍与台湾的九孔具有更强的适温能力,当前已用自育的第二代做亲鲍,培育出大量苗种,并与皱纹盘鲍杂交所育的大量苗种为本省提供一优良的鲍的养殖新种。  相似文献   

19.
海水池塘底充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蟹类。随着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的成熟,三疣梭子蟹已经进入了全人工养殖。2006年,浙江省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梭子蟹苗种中间培育、梭子蟹多级分茬高产技术等课题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池塘底充氧增氧养殖三疣梭子蟹高产试验,旨在提高池  相似文献   

20.
刺参的池塘养殖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给苗种生产带来巨大商机.许多育苗厂家利用对虾育苗池从事刺参的人工育苗.可是,因为许多条件的影响,产量一直不是很稳定,给刺参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我们将刺参的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