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蹄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国家对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采取强制免疫措施。随着牲畜口蹄疫疫苗强制免疫的进一步深入,牲畜免疫反应时常发生,若救治不及时或救治不当,往往导致牲畜死亡,免疫反应已严重制约着强制免疫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近年来共救治牛口蹄疫免疫反应25例,死亡2例,成功救治23例,现根据几年来的救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对本病采取了强制注射疫苗免疫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及蔓延。牲畜口蹄疫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猪、牛、羊口蹄疫,注射后15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在免疫过程中,少数牲畜因品种、个体状况、体质差异等原因引起过敏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该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不易控制和消灭,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一类动物疫病。笔者在山区乡镇从事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有20多年,现就猪口蹄疫免疫工作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口蹄疫的临床特点与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惠序 《养猪》2010,(3):63-6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为特征,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对畜牧业生产、肉食品供应及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7种)的第一位。《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将口蹄疫列为猪的3大强制免疫计划(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之首,要求对所有猪进行0型口蹄疫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5.
安全有效的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和扑灭口蹄疫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我国对牲畜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即对生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全面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这一措施收到了防控口蹄疫的理想效果,但在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制国家应采取强制免疫措施。但口蹄疫苗在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大,严重的可造成动物死亡,给免疫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对口蹄疫应采取强制免疫。但在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中免疫反应较大,严重的可造成动物死亡,给口蹄疫免疫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总结近几年免疫工作中的临床经验,将口蹄疫免疫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常呈大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因而在我国列为强制免疫的重大动物疫病,将疫苗接种作为防制的关键措施。近年来,我站对全站饲养的牲畜春、秋两季注射疫苗进行集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的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不仅直接引起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经贸活动,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防制牲畜口蹄疫应采取以免疫为主,加强护理,对外引牲畜加强监管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控制家畜传染病在各地方的局部流行仍依赖于疫苗免疫,其在预防、控制各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其强制免疫仍将是重要的免疫防控手段。但是,多年来由于免疫不良反应的客观存在,在疫苗免疫注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少部分牲畜发病或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加之政府对牲畜免疫不良反应的治疗费、死亡补偿费偏低,在生产实践中,造成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注射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和"防疫恐慌"心  相似文献   

11.
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型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重大动物疫病。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国家采取强制免疫的措施。但口蹄疫疫苗在免疫注射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反应较大,严重的可造成牲畜死亡,一方面造成养殖户的误解,不愿进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注射;另一方面造成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和养殖户的关系紧张,常常引起纠纷。为此,我们做了猪口蹄疫疫苗在免疫注射中的免疫反应观察和处置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 在我市张湾区、茅箭区的养殖户中,随机选取体质健康,体况良好,体重 40±5…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天峻县畜疫防制部门对易感动物进行春秋两次预防注射,有效防止了本病的发生。但在疫苗注射过程中,牲畜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轻者精神沉郁、厌食、呕吐、体温升高、腹泻,重者迅速发病、骨骼肌痉挛、唾液腺分泌增加、呼吸困难、患畜僵直或休克、循环衰竭而猝死。因此,在重大动物疫病防制中,必须做好牲畜口蹄疫疫苗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影响口蹄疫防疫效果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我国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之一.其免疫率要求达到百分之百。由于涉及面广,牲畜数量庞大,任务艰巨,而动物防疫体制又相对滞后.致使防疫效果不理想。笔者通过对本地区口蹄疫防疫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口蹄疫的防疫工作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在表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牲畜"口蹄疫"是我国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之一,其免疫率要求达到百分之百。但是,因其涉及面广,牲畜数量庞大,任务艰巨,而动物防疫体制又相对滞后,致使防疫效果不理想。从近几年我们对本地区口蹄疫防疫监测的情况看,抗体产生率明显偏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本地区的口蹄疫防疫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口蹄疫的防疫工作目前确实还存在许多问题,配套设施不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防制牲畜口蹄疫采取的是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对控制疫情发生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把疫苗接种作为防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但预防注苗过程中偶尔会发生过敏反应。据海晏县3年注苗过敏反应情况调查,发病率为0.15%~0.32%,不及时救治极易引起死亡,不但给群众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给预防工作带来阻力和负面影响。因此,对注苗中出现过敏反应的牲畜进行救治是口蹄疫防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它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达70多种.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鉴于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目前,我国对口蹄疫实行免费强制免疫,由于口蹄疫疫苗是一种注射后应激反应较大的疫苗,部分省市由财政拨款对因口蹄疫强制免疫应激死亡的家畜给予一定的补贴,缓解农户对接受强制免疫的抵制情绪.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一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蔓延快、传播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对本病采取了100%注射疫苗强制免疫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及蔓延。然而在注苗免疫过程中,因个体差异等原因,个别家畜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有时因救治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文章通过一例牛口蹄疫免疫过敏病例的救治,介绍了牛在接种口蹄疫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并提出了解救措施,为及时、有效处理口蹄疫疫苗应激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是目前流行速度最怏、感染经济动物种类最多、是公认的对畜牧业危害最大的动物传染病。作为我国强制免疫病种之一,其免疫方案在历年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中非常明确。随着免疫工作的经常及常态化,人们对免疫效果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为了更好的了解动物免疫状况,更为科学地规范免疫程序,确保免疫质量,我疫控中心实验室进行了口蹄疫灭活疫苗临床免疫效果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兽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我国包括梅花鹿在内的偶蹄动物带来了严重威胁,一旦发病,会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我街道已有农户引进饲养梅花鹿,为切实做好梅花鹿的口蹄疫防控工作,防止口蹄疫疫情发生,我街道根据国家强制免疫计划和余杭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经向疫苗生产厂家咨询和参考有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