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五种落叶类栎木进行木材构造的现象,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结果表明:五种栎木均为环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木射线较宽,薄壁细胞发达,其中麻栎晚材管孔呈单孔排列,早晚材导管的直径差异小,并具有傍管带状薄壁细胞,纤维致密,容积重较大,五种栎木的力学强度和品质数都较高,其中,麻栎的静曲强度和干缩系数最大,白栎的顺纹抗压强度和硬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黄毛青冈等四种硬木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毛青冈、高山栲、滇石栎和栓皮栎等四种硬阔叶树材的构造、密度、全干缩率、弦、径向干缩变化、用百度法和气干等进行了观察和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木材导管内含有丰富或较多的侵填体,密度甚大,全干缩率大,弦、径向干缩比差异也大,水分传导性差,干燥速度缓慢,干燥时易发生表裂、内裂、翘弯和扭曲等现象,属难干材。通过试验,提出了克服干燥缺陷的一些措施,为制定四种木材干燥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米老排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年生人工林米老排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0.577 g/cm3,0.554 g/cm3,0.463 g/cm3,属中等级别.木材全干差异干缩和气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963和2.442,弦向和径向干缩湿胀差异较大;木材端面、弦面和径面的硬度分别为5 717.0 N,3 963.7 N和3 822.8 N,弦面和径面的抗劈力分别为16和14 N/mm,弦面和径面的顺纹抗剪强度分别为11.6 MPa和11.3 MPa,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32.3 MPa和13 092 MPa,冲击韧性为62.5 kJ/m2,顺纹抗压强度为48.7 MPa;木材综合品质系数为3 909×105Pa,品质系数非常高,属高等级材.  相似文献   

4.
拟海桑是海桑属中一个新种,可长成直干乔木,其木材无边材和心材的区别,材色浅,结构细,纹理略斜,无特殊气味。木材密度、硬度、强度、干缩和湿胀等物理力学性质均属中等。木材的刚性较好,韧性较差,差异干缩、湿胀较大,不耐腐,不抗白蚁蛀食。木材可作一般的室内材使用。文中还对拟海桑与海桑的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作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百度试验中木材的干缩特性与木材开裂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短周期工业材的干缩特性在百度试验过程中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木材的干缩率不仅与木材的纹理方向有关,而且与试件尺寸有关,在相同条件下,试件的尺寸越大,木材的干缩率越小。木材的干缩在其平均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已开始,百度试验中,试件在其含水率30%以上和30%以下时的干缩率差异与木材的开裂存在的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条山栎属木材干燥特性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黄月瑞,陈欣,伊松林中条山森林经营局侯功周,席跃军中条山森林经营局是山西省九大林区中最大的木材资源基地之一,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辽东栎,麻栎、栓皮栎、桦木、色木及千金榆等。其中,栎属蓄积量达400万m ̄3,每...  相似文献   

7.
13种杨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集1-69杨等10种黑杨的9年生试材,易县毛白杨等3种白杨的13年生试材,测试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心边材,不同树高位置,株间的变化规律,比较品种间木材性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3种杨树全树木材心材率在14.6-34.1%,之间,生材含水率在86.2-148.5%之间,由生材干燥至含水率为12%所产生的干缩率在8.66%-11.96%这间,气干密度属低类或很低类,强度属弱类,硬度属软类或甚软类,冲击韧性中等;黑杨心材颜色深,心边材性质差异大,白杨心材颜色淡,心边材性质差异小,品种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按其主要特点可将13个品种的木材分为4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齿林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差异显著性的为幼龄材比成熟材生长轮宽,管胞列数多,管胞短,直径小,微纤丝角大,密度小,径向干缩法,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径面抗劈力和冲击  相似文献   

9.
抽提处理对尾巨按木材干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抑制桉木干缩,采用全因子试验方法研究抽提工艺对尾巨桉木材干缩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抽提对尾巨桉木材线性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的影响规律不一,但第6、8,9组方案的碱抽提试样的差异干缩率趋近于1;冷水抽提对尾巨桉木材线性干缩率(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的影响规律比热水抽提明显,热水抽提材的差异干缩波动幅度比冷水抽提材大,效果较好的工艺组合也明显少;第3,4、7、8、11、12组方案的冷水抽提试样的差异干缩趋近于1,而仅第12组方案的热水抽提试样的差异干缩趋近于1.因此,碱抽提和水抽提可以降低尾巨桉木材干缩性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0.
对8种短周期工业材的干缩特性在百度试验过程中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木材的干缩率不仅与木材的纹理方向有关,而且与试件的尺寸有关。在相同条件下,试件的尺寸越大,木材的干缩率越小。木材的干缩在其平均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就已开始。百度试验中,试件在其含水率30%以上和30%以下时的干缩率差异与木材的开裂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用 H 液的 4 种不同时间处理与未处理的 25~30 年生 5 株苹果树木材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密度处理材与未处理材之间差异显著;未处理材的木材全干干缩率、木材湿胀率与基本密度呈线性负相关,处理材的木材全干干缩率、木材湿胀率与基本密度多呈线性正相关;处理材的木材吸水率与基本密度呈线性负相关,未处理材的木材吸水率与基本密度呈线性正相关.经 100℃温度 H 液处理能减小干缩比,对木材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用广西马尾松龄施肥材料(连续观测13年),根据国际《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研究了施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三要素中,以N、P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较大。⑴总的来说P增加木材密度和干缩率,N肥降低木材密度木材干缩率。N、P肥降低木材差异干缩。施K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⑵N、P、K施肥对木材密度和干缩率的影响及其变化程度,与肥种、施肥量、树干部位、木纹方向、气干或全干状态有关。施P肥木材密度具有增加的趋势,而且树干下部基本密度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N、K肥对木材密度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P肥使木材干缩率增加,P肥主要增加的是全干干缩率和径向气干干缩率,特别是树干下部径向气干干缩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K肥对干缩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⑶为了保证木材质量,对于纤维用材林,主要施P肥;对于结构用材林,可施P肥,适当考虑N肥、K肥施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窑式常压过热蒸汽方法对栎木地板坯料进行超高温热处理,研究了相对湿度在40%~90%变化范围内,热处理工艺对栎木地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并未显著减小木材干缩系数,但能显著减小使用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栎木地板使用时的稳定性。为满足地热采暖使用条件,宜采用190℃热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14.
昆虫种类很多,食性复杂.木材害虫,主要为食材性昆虫(或称食木性昆虫)和食菌性昆虫. 树木采伐后到制材加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不同,蛀入木材中产卵的害虫也不一样.通常以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含水率为30%)为界限,蛀入含水率高于木材纤维饱和点的原木或锯材中产卵的害虫,称为湿材害虫;蛀入含水率低于木材纤维饱和点的干木材或半干木材中产卵的害虫,称为干材害虫.但有些害虫既危害湿材,也危害干材,如危害橡木(栎类)的害虫主要为蠹虫类(甲虫),如粉蠹虫、小蠹虫,长小蠹虫、长蠹虫等,既有湿材害虫,也有干材害虫.  相似文献   

15.
对中条山中段4种典型栎类林分进行野外调查,运用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对其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到24种植物,隶属于14科21属。从重要值可知,中条山典型栎类林的优势种为栓皮栎、辽东栓、油松、连翘、栒子和披针薹草。从物种多样性指数比较可知,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其中,辽东栎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栓皮栎次生中龄林最低;栓皮栎纯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辽东栎阔叶混交林最低;栓皮栎纯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栓皮栎次生中龄林最低。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其他指数相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出差异显著性的为幼龄材比成熟材生长轮宽,管胞列数多,管胞短,直径小,微纤丝角大,密度小,径向干缩小,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径面抗劈力和冲击韧性低等15项,即46%的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在木材加工和用作结构材时应将幼龄材和成熟材视作两个性质不同的总体来考虑,在培育结构材时应研究如何缩短幼年期或改善幼年期材性。在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之间,采取人工林幼龄材性质与天然林幼龄材性质相比,人工林成熟材性质与天然林成熟材性质相比,结果表明,多数性质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只有人工林木材比天然林木材胞壁率小、顺纹抗压强度低、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等4项,即只有12%的很少数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有可能通过人工培育的方法培育出与天然林木材性质相近的木材。  相似文献   

17.
伯乐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伯乐树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636g/cm3,体积干缩系数为065%,顺纹抗压强度为573MPa,弦向抗弯强度为1081MPa,综合强度为1654MPa,冲击韧性465kJ/m2,与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核桃(Juglans regia)、黄檀(Dalbergia hupea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柞木(Xylosma racemosum)8种阔叶树种木材相比,其材性属中等。  相似文献   

18.
木材干缩湿胀是影响木材加工利用的关键特性,与木制品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木材宏观到微观层次分明的多尺度分级结构导致木材干缩湿胀行为的复杂性。将木材干缩湿胀研究从宏观尺度引向介观和微观尺度,建立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阐明木材干缩湿胀行为的发生机制和演变机理,对深入认识木材性质,合理、高效利用木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综述木材宏观尺度(无疵试样)、介观尺度(生长轮)和微观尺度(木材细胞)3种层级单元的干缩湿胀行为及其滞后现象,分析木材不同尺度结构的干缩湿胀行为发生和演变规律,介绍基于多尺度结构的木材干缩湿胀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对今后开展木材多尺度结构干缩湿胀行为研究提出建议:1)在介观和微观尺度上系统开展针叶材和阔叶材基于生长轮和木材细胞的干缩湿胀行为研究,建立木材多尺度结构与干缩湿胀行为之间的构效关系;2)揭示基于各向异性、非均质性和细胞类型多样性引发的干缩湿胀行为差异化响应规律及其互作机制;3)阐明木材干缩湿胀行为的时间滞后和湿胀滞后现象;4)引入相关理论模型,如有限元法的应用,构建木材多尺度结构的自由缩胀可视化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9.
鞭茜草木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鞭茜草木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鞭茜草木材质硬重,气干密度为0.877 g/cm3,基本密度为0.649 g/cm3;体积干缩系数为0.734,甚大;差异干缩为1.56,属小级.(2)抗弯弹性模量为19 160 MPa,抗弯强度为161.6 MPa,顺纹抗压强度为74.3 MPa,冲击韧性为68 kJ/m2,综合强度为235.9 MPa,属甚高级.  相似文献   

20.
福建武夷山木荚红豆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武夷山木荚红豆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武夷山木荚红豆树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627g/cm2,属中等,较福建永安木荚红豆树木材的气干密度大;体积干缩系数为0.486,差异干缩为1.89,干缩性属中等,小于福建永安木荚红豆树;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51.93MPa和99.64MPa,综合强度为中等,大于福建永安木荚红豆树。该研究结果解决了木英红豆树营林和木材利用上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