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细胞适应株在鸡胚CEF单层培养物上增殖后经超速冷冻离心制备抗原,以国产NC膜为载体建立了检测与诊断鸡IBD的Dot-ELISA方法。经与AGP、VN、ELISA等方法进行比较,表明本方法灵敏,快速,简易,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对IBD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首次以IBD弱毒苗与灭能油乳剂苗同时免疫,再次用油乳剂苗加强免疫的接种程序,可获得显著而持久的抗体水平,带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Dot—ELISA双抗体夹心诊断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建立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BDV抗原,证明该诊断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而且简便、快速。对52份病鸡各脏器病毒抗原检测表明,以法氏囊、盲肠扁桃体的检出率为最高。对人工感染鸡各脏器病毒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脾脏首先出现病毒抗原。各脏器病毒抗原含量依次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脾脏>胸腺。 相似文献
3.
4.
5.
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用于检测EDS-76病毒抗原的标准化程序。对纯化EDS-76病毒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1ng/Dot,其敏感性约为HA的15.6倍。EDS-76阳性鸡血清特异性阻断试验及交叉反应试验证明,该法对EDS-76病毒抗原的检测具有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间接Dot-ELISA检测EDS-76病毒抗原,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经济、方便、快速等优点,适合于大规模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鼠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高免血请作第1抗体,利用酶标羊抗鼠IgG作第2抗体,建立间接法Dot-ELISA程序检测IBV抗原;利用鸡抗IBV血清阻断试验检测IBV抗体。试验表明,本程序检测IBV抗原及其抗体具有高度过感性和特异性。最低抗原检出量达10 ̄(-8)g数量级,阳性检出率98%,阳性阻断率100%。 相似文献
7.
8.
首次将Dot-PPA-ELISA用于联合检测猪衣原体、伪狂犬病毒和布氏杆菌抗体,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田间猪血清检测。实验对制作诊断膜片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材料做了细致研究,并进行同步监测、分析。确定了本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和阳性标准。联合诊断膜片(简称膜片)具有良好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诊断膜片在4℃保存8个月、室温(15~25℃)保存2个月、37℃保存1个月灵敏性,特异性不变。1:64、1:128、1:64为联合检测猪伪狂犬病、衣原体病和布氏杆菌病抗体的阳性标准。结果表明,Dot-PPA-ELISA联合检测法操作方便、快速,结果客观,易于判读,诊断膜片便于寄送、保存,性能稳定、可靠,并能同时检测多种疫病等优点,适宜应用于猪衣原体病、伪狂犬病和布氏杆菌病抗体的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布氏杆菌SAT 为对照试验,建立了Dot PPA ELISA 检测猪布氏杆菌病抗体的方法,该法检测的猪IgG 含量可达6992×10- 9g,灵敏性高,不同猪抗PRV、PPV、HCV、JEV、CHL 等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此外该法还具有操作简便、快捷不需特殊试验条件、结果客观、肉眼易于判断、反应膜片可长期保存等优点。适宜在广大基层单位应用,对布病的快速诊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立克氏病两种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建立了诊断马立克氏病(MD)的两种方法——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斑点杂交法(DOt-blot hybridization,DB),并与琼脂扩散试验(AGP)进行了比较。用AGP和Dot-ELISA对122份羽毛样品进行检测,MD阳性率分别为35.3%和54.9%,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极显著。AGP、Dot-ELISA和DB对其中27份样品的检出率依次为29.6%,40.7%和44.4%,三者的相关系数为0.84。生物素标记的MDV基因的G、H、N三个片段与各个MDV毒株杂交的结果是类似的。生物素探针的灵敏度可达pg水平,保存6个月的探针英活性不受影响。探针与宿主核酸之间存在微弱杂交,可与质粒栽体杂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RNA的提取、反转录及PCR反应条件、检测灵敏度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是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可靠方法,RNA的提取简单易行,不经过病毒提纯,可检出的病毒RNA最低量可达1pg。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胚胎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31(2):190-196
用IBDBJ836免疫接种18d龄鸡胚,雏鸡在1,3,6周龄用IBD强毒攻毒,获得显著保护,其保护率分别为66.7%,87.5%和100%,且早期免疫保护率高于雏鸡免疫。IBD胚胎免疫安全,不影响孵化率和健雏率,对新城疫苗的免疫应答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IBDV一C~4F~7强毒接种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超微结构的动态观察表明:接毒后12-24h淋巴细胞呈现轻度坏死,接毒后72~120h淋巴细胞坏死最严重,之后则淋巴细胞坏死现象逐渐减轻,至接毒后264—288h在胸腺髓质区内出现接近正常皮质的淋巴细胞,但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尚未见到修复现象。 相似文献
14.
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弱毒疫苗混合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另设免疫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免疫后 7d、10d、14d、2 1d、2 8d、45d、6 0d、75d和 90d采血 ,测定AGP抗体效价 ,并于免疫后 7、14、2 1、2 8d ,每组剖杀 2只 ,计算试验组囊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囊指数之比 (BBIX) ,免疫后 30d用IBD JS株攻毒。结果表明 :免疫后 7d ,0 48mgBS IBD弱毒苗组AGP抗体阳性率为 5 2 9% ,比免疫对照组高 2 5 % ,BBIX数值也稍大 ;免疫后 45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时 ,0 96mgBS IBD弱毒苗组的抗体效价比免疫对照组高2个滴度 ,BBIX数值也稍大于免疫对照组。 30d后攻毒 ,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均为 10 0 %。整个试验期间 ,1 92mgBS IBD弱毒苗组的AGP抗体效价及BBIX数值与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BS在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对法氏囊的保护及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面与其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斑点ELISA技术检测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应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nzym e L 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ot-ELISA)技术检测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 olyticus的方法。根据棋盘试验,确定副溶血弧菌免疫血清最佳工作浓度为1∶200,酶标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以出现明显清晰斑点者判定为阳性。用该方法检测时,副溶血弧菌呈阳性,哈维氏弧菌V.harveyi、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河流弧菌Vf.luvialis biotype、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呈阴性。斑点ELISA方法不仅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而且可用肉眼直接判定结果,适合在基层单位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福建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表现胸腿肌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病死鸡肝脾和法氏囊中分离到1株病毒(IBDV—FJ)。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无血凝性,在琼脂扩散试验中能与抗IBDV特异性血清出现1条清晰的白色沉淀线;人工感染28日龄雏鸡出现与临床一致的病变。并回收到病毒;应用针对IBDVVp3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能扩增到长度为1041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毒vp3基因与IBDv超强毒和经典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7%-98.2%和95.2%。初步鉴定该分离毒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