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大豆为原料,甲醇为浸提溶剂,5种大豆异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提取工艺条件。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总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各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并得到以总大豆异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进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0、甲醇提取液浓度85%、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大豆异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0.308%。  相似文献   

2.
通过超声波与传统的加热回流和索氏提取方法、新型的亚临界水萃取方法、正交试验方法和其它辅助的超声提取法的比较,对超声波法提取异黄酮的技术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表明:超声波能快速、高效的从各种原料中提取异黄酮,并对设备要求较低,因此超声波作为一种经济型的提取方式,是一个可持续发展行业的需求。文章为进一步简化工艺流程,提高提取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结合三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对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获得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2次;并用三波长法测定24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发现品种间异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吉林32和吉林35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0.292%...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法提取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恩铭  李惠华  常强  王伟  徐剑 《大豆科学》2011,30(4):680-682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豆渣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50~60℃,超声提取时间30 ~40 min,料液比1∶8~1∶12.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火力中高火,微波时间3 min,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2432%.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提取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游  余盛禄 《大豆科学》2012,31(2):320-323
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癌症与心血管疾病,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大豆异黄酮主要采用传统溶剂加热、超声波、微波辅助等方法进行提取。文章对近年来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大豆异黄酮作为保健食品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黑豆为原料,按照一定条件萌发处理。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对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并优化筛选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50%、微波处理4 min、微波功率为450 W。在此条件下,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595%。  相似文献   

8.
采用脱脂豆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用乙醇浸提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温度70℃、乙醇浓度(v/v)70%、料液比为1:16、每次提取时间100 min,提取2次.该工艺对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0.541%.  相似文献   

9.
以垦农4号大豆的豆芽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大豆芽中异黄酮的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使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大豆芽样品提取处理后的粒度分布情况,采用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评价异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大豆芽异黄酮的最佳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g·mL~(-1)),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50s,该条件下提取率为0.387%;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下大豆芽样品粒度高于热水浴提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对大豆芽异黄酮提取效果较好的原因可能是超声波和微波协同处理使样品粉末结构变得松散、体积变大,从而促进了异黄酮与提取溶剂之间的传质作用。大豆芽异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65 mg·mL~(-1),对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条绿色高效地提取纯化大豆异黄酮,并联产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和低聚糖的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RSM)优化,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超声功率250 W,70%乙醇,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 min,大豆异黄酮提取量为2 104.25μg.g-1,提取率85.34%;并通过三步简单的分离纯化从豆粉中得到1 838.00μg.g-1、纯度为62.09%的异黄酮,最终收率74.54%;最后以提取异黄酮后的剩余豆渣为原料,联产制备了大豆分离蛋白(216.25 mg.g-1)和低聚糖(73.75 mg.g-1),全过程无废液废渣排出。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声波技术,以大豆异黄酮主要组分染料木素为对照,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建立三波长比色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大豆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h,提取2次.比较新建立方法与之前建立HPLC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依次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三波长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保健性活性物质,近年来已成为衡量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异黄酮合酶是大豆异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之一,其在植物中的表达效率直接影响异黄酮含量。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并获得高异黄酮稳定遗传转基因植株,本试验基于已有的IFS转基因材料开展研究。将其扩繁至T2代,考种分析植株农艺性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性状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PCR鉴定IFS转基因后代的结果显示:在125株转基因植株中,60株为阳性,占比48%,说明IFS在后代中可稳定遗传。选取IFS转基因吉林35、Willimas 82品种T2代的41株,利用改良后的三波长法测定籽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IFS转基因植株的平均异黄酮含量为1.2 mg·g~(-1);其中15株的异黄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植株,占比达到36.6%,说明从转入IFS基因转基因大豆能够筛选出高异黄酮植株。本研究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高异黄酮植株,为大豆遗传育种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改良后的三波长法较原有方法更为精准、快速。  相似文献   

13.
大豆异黄酮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工业是以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由于豆粕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只有几千分之一,其含量较低。而在大豆胚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较高,以大豆胚为原料,用乙醇和正己烷为溶剂混合萃取,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异黄酮提取率,为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寻找新的工艺路线并对其工业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进分析。  相似文献   

14.
对150份不同类型大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378**,r=0.421**).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362**),栽培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但相关不显著.种间杂交后代材料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利用低蛋白质、高脂肪大豆作为杂交亲本,可增加选择几率.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从大豆提取大豆异黄酮糖甙,再将其部分水解成其甙元,研究大豆异黄酮甙元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大豆异黄酮甙元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其对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p53的表达.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甙元可在20~80 mg·L-1范围内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用40 mg·L-1大豆异黄酮甙元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72 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7.1±4.9)%,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率为(20.9±2.1)%.免疫组化结果还显示,大豆异黄酮甙元可显著性增加HT-29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表达和降低bcl-2表达.提示,大豆异黄酮甙元可通过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发挥抗结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继伟 《大豆科学》2011,30(3):507-510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超声波环境下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对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提取温度和液料比,然后是提取时间.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80℃,液料比10∶1,提取时间40 min,超声功率160...  相似文献   

17.
大豆中脲酶抗营养因子的钝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化学钝化法(亚硫酸钠法)和物理钝化法(微波法和超声波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化学法钝化的最优钝化工艺条件为:Na2SO3 0.03 mol·L-1,温度75℃,钝化时间60 min;物理微波法钝化为:微波功率230 W,时间90 s,粉碎度为过60目筛;物理超声波钝化法为:加水量20 mL,时间30 ...  相似文献   

18.
大豆异黄酮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者对大异异黄酮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其生物利用率高,可调控动物机体养分代谢,改善饲料利用率,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提高动物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等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大豆异黄酮对家畜生产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检测大豆异黄酮5种组分(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且测定了大豆各组织和不同时期胚的异黄酮含量.色谱条件: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mm×4.6mm,5.0 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v/v);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54nm...  相似文献   

20.
从大豆提取大豆异黄酮糖甙,再将其部分水解成其甙元,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用T-AOC方法测定化学模拟体系中的总抗氧化能力,用八木变法测定过氧化脂质(LOOH)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膨胀程度.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甙元的体外总抗氧化能力较强,可抑制血浆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减少红细胞溶血和减轻肝线粒体膨胀程度.说明大豆异黄酮甙元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