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中华倒刺鲃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江流域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材料,构建了中华倒刺鲃微卫星富集文库。以乌江彭水电站所采集的32个个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筛选出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其等位基因数4~10,多态信息含量0.6072~0.8515;观测杂合度0.5625~1.0000,期望杂合度0.6791~0.8795,Hardy中华倒刺鲃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特征分析Weinberg平衡偏离指数-0.2009~0.3805;卡方检验结果表明,3个位点不同程度地偏离了Hardy中华倒刺鲃微卫星标记筛选及特征分析Weinberg平衡(P<0.05);各位点两两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2.
3.
简要介绍了刺鲃、中华倒刺鲃及倒刺鲃的生物学、人工繁殖、养殖研究现状。对刺鲃及其相近种类今后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光倒刺鲃与中华倒刺鲃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佩贞  朱必凤  刘主 《水产科学》2006,25(5):240-245
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体内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法制备了光倒刺鲃、中华倒刺鲃的染色体。并对其组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倒刺鲃的染色体组型公式是2n=100=18m 30 sm 26 st 26 t,NF=148;中华倒刺鲃的染色体组型公式是2n=100=18m 28 sm 28 st 26 t,NF=146。  相似文献   

5.
陈昌明  谢华平 《水利渔业》2007,27(3):90-90,107
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在常温、充分暴气的静水条件下,使用低于安全浓度的3种不同浓度硫酸铜对中华倒刺鲃肌肉、鳃、肝脏和鳞片的富集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铜在中华倒刺鲃肌肉、鳃、肝脏和鳞片的富集因数依次是13.92、55.03、153.28、10.41。  相似文献   

6.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 (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 er) ,地方名青波、青板、乌鳞 ,以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为人们所喜食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深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 ,由于江河野生资源日益枯竭 ,市价居高不下 ,一些养殖单位都竞相饲养 ,但种苗的数量受到限制 ,仅从江河捕捞的鱼苗根本不能满足成鱼规模养殖所需。开展中华倒刺鱼巴的人工繁殖 ,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中华倒刺鱼巴繁殖生物学在自然水体中 ,4~ 8月是中华倒刺鱼巴的产…  相似文献   

7.
中华倒刺鲃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5尾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中华倒刺鲃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9.22%,粗脂肪质量分数1.96%,水分质量分数77.0%,灰分质量分数1.62%,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0.18%。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73.61%(质量分数,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是32.26%,占氨基酸总量的43.83%;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中华倒刺鲃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胱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 酪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1.34,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4.22%(干样)。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0.87%、3.08%,比其他经济鱼类均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中华倒刺鲃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丁磊  顾金寿 《内陆水产》2006,31(12):13-13
中华倒刺鲃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须2对(吻须短,颌须则长达眼径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体背青黑,腹部灰白,各鳍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幼鱼尾鳍基有一黑斑,成鱼不明显。其性成熟一般在3龄~4龄。  相似文献   

9.
罗芬  李进寿 《河北渔业》2009,(12):36-38,64
中华倒刺鲃为我国名贵经济鱼类,是长江流域近年开发的名优养殖种类之一。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报道,对目前中华倒刺鲃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发病症状、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的防治提供具体的技术和措施,以期为中华倒刺鲃养殖的病害防治提供借鉴,旨在提高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首次引进中华倒刺鲃鱼苗,通过人工驯化、工厂化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平均规格40g,饲料系数2.01,成活率95.9%,其养殖前景广阔,可以在宁夏进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1.
采集嘉陵江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病鱼和健康鱼,测定二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血糖(GLU)、肌酐(CREA)、尿素(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清氯(Cl-)、血清钙(Ca2+)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相对于健康鱼,病鱼ALT、AST、Cl-和Ca2+显著升高(P<0.05);AKP、TP、ALB显著降低(P<0.05);TG、GLU、CREA和UREA虽未体现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有较大差别。整体而言,肌肉溃烂病引起中华倒刺鲃肌肉、肝、肾等多种重要组织器官病变,相应血清指标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从患病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肝脏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命名为SS01。将分离菌株感染健康中华倒刺鲃,人工试验发现其患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半致死剂量(LD50)为2.88×106CFU。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菌株SS01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dsiella tarda)。药敏试验表明菌株SS01对氟哌酸、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克拉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利福平、强力霉素等13种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患肌肉溃烂病中华倒刺鲃血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嘉陵江中网箱养殖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患肌肉溃烂病病鱼和健康鱼,对比测定二者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大小等指标,以研究病鱼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病鱼和健康鱼鱼体的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健康鱼,病鱼外周血中红细胞数目显著减少,白细胞数目极显著增加,红细胞有变小趋势,表明肌肉溃烂对中华倒刺鲃红细胞有一定破坏作用;相对于健康鱼,病鱼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表明在病理情况下,鱼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中华倒刺鲃溃烂病组织病理学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嘉陵江船体网箱养殖的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在春末夏初流行的溃烂病进行了组织病理学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病灶部位的红细胞溶血,淋巴细胞增生,肌原纤维和肌细胞溶解,肌细胞膜消失,血管充血、出血;病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肾小管管壁细胞之间产生缝隙,肾脏中的血管破裂,红细胞溶血;病鱼的肝小叶中央细胞大量坏死,部分外周细胞也出现了坏死;病鱼的胰脏和脾脏没有发生明显病变。21种抗菌类药物和5种组合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妥布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葡萄糖、氨苄西林钠7种药物敏感,对溴氯海因、食盐、强氯精、高锰酸钾、甲基蓝、甲醛6种药物表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亲鱼为材料,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以人工孵化的丰年虫(Eubranchipus vernalis)为仔、稚鱼饵料,通过已知日龄法观察其耳石的微结构,分析其日轮形成特征。结果表明,仔、稚鱼的微耳石和矢耳石一般由1个中心核和1个耳石原基组成,少数存在多个中心核或原基现象,星耳石中心核和原基区分不明显。微耳石和矢耳石中心核直径分别为(37.73±5.34)μm和(39.78±7.11)μm,耳石原基直径分别为(16.29±3.46)μm和(17.09±3.88)μm。矢耳石和星耳石轮纹清晰度、规律性、周期性和完整性不及微耳石;微耳石第1条日轮在仔鱼出膜后第2天形成,以后每天沉积1轮。30日龄稚鱼微耳石轮纹数(N)与日龄(T)的关系符合直线模型,相关关系式为:N=1.0016T-0.8753(R2=0.9961,P<0.01,n=197),线性方程斜率与1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微耳石和矢耳石样本中共观察到孵化标记轮和转移标记轮2种,其中孵化标记轮的出现率分别为78.68%和83.33%,转移标记轮的出现率分别为29.95%和48.98%。60尾33日龄稚鱼微耳石的生长轮宽度变化范围0.522~2.244μm,平均为(1.087±0.231)μm。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倒刺鱼巴(Spinibarbus sinensis)血清分离到一种天然的凝集素,能够凝集多种不同的抗原物质,其组成成分为糖蛋白,具有耐热和耐酸碱性,对β-巯基乙醇敏感。凝集反应受温度、PBS离子浓度以及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经糖的专一性抑制实验显示,蔗糖和乳糖对凝集反应有抑制作用,说明这2种糖分子是凝集素在识别和凝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的糖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