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引进5个毛木耳品种木耳99丰、黄背810、毛木耳杂交34、丰收一号、黄背2号与广西贵港市本地常栽品种台毛一号进行袋料栽培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背810和木耳99丰菌丝长势最好,黄背2号、毛木耳杂交34和黄背810较高产,黄背2号、黄背810、毛木耳杂交34后期抗杂菌与流耳较差.  相似文献   

2.
<正>毛木耳品种具有口感好的特点,出口外销有一定市场。毛木耳栽培原料来源广泛,容易管理;在望都县有着悠久栽培历史,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一、栽培季节毛木耳属中温偏高、稳温结实性真菌。较耐寒耐热,菌丝在0℃以下较长时间不会死亡,在  相似文献   

3.
"9501白毛木耳"属毛木耳品种中的一个高产优质菌株,为福建省古田县永丰食用菌研究所选育,荣获福建省"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现已在福建省内外广泛推广栽培.其耳片玉黄带白色,质地柔软清脆,介于黑木耳与毛木耳之间,而商品价格比普通毛木耳高50%,但仅有黑木耳市价的三分之一,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4.
杂交木耳是通过对白背毛木耳和东北黑木耳杂交选育成功的高产菌种。它不但具有毛木耳高产抗杂的特点,而且外观、口感都与黑木耳相似,因此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杂交木耳是通过对白背毛木耳和东北黑木耳杂交选育成功的高产菌种 . 它不但具有毛木耳高产抗杂的特点 , 而且外观、口感都与黑木耳相似 , 因此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 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   ……  相似文献   

6.
5个野生木耳属菌株的ITS PCR-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TS PCR-RFLP方法对5个野生木耳属菌株进行分析,并以7个黑木耳栽培菌株和1个毛木耳菌株为参照.通过6个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共获得20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DNA条带,使用NTSYSpc2.1生物软件对DNA条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个木耳属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00~1.000,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较大;13个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547时聚在一起,在0.721时聚为3个类群;实验结果支持Auhm、Au5931和Au59641为黑木耳属菌株;Audx菌株鉴定为毛木耳属菌株.研究结果表明ITS PCR-RFLP技术可为区别黑木耳和毛木耳菌株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毛木耳作为药食同源真菌,具有易栽培、产量高的优点,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之一。课题组前期优化了毛木耳红油风味休闲即食食品加工工艺,本研究以开发的毛木耳红油风味休闲即食食品为原料,对其杀菌防腐技术进行研究,为毛木耳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辐照防腐杀菌效果最好,但感官接收度低;化学防腐和生物防腐是毛木耳红油风味休闲即食食品防腐的首选方式,产品在常温下货架期为1年。  相似文献   

8.
引进5株毛木耳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毛木耳781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P201产量极显著高于当地主栽品种,且污染率与主栽品种相近,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正>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的高产品种,但在大面积栽培中,户与户之间的产量差距很大,最高的每袋干料1公斤产干耳200多克(四两),最低的每公斤干料产几十克。经我的实践总结,只要在技术上抓住下面几个方面,就可使黄背木耳普遍高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稻田套种食用菌的高产模式及配套技术。其核心是:(1)选择适宜水稻品种粤优938、Ⅱ优838、65002等和适宜食用菌品种平菇、毛木耳、茶薪菇等;(2)水稻合理密植28cm×20cm,适宜套种量9万袋/hm2;(3)水分管理采取湿栽护苗,沟水育穗,垄畦沟灌技术;(4)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为实现高产高效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稻田套种毛木耳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豫北为河南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在稻田套种毛木耳.可充分利用二者生态因子互补作用,节水增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稻田套种平菇已有报道.但套种毛木耳未见报道。因此,笔者自2002年进行试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稻田套种毛木耳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宋金锑 《农家致富》2007,(18):34-35
毛木耳是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及广西等地木耳类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也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的食用菌之一,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安徽等地,目前国内已广泛栽培。毛木耳的绒毛含多糖尤为丰富,多食毛木耳有益于防癌和抗癌。毛木耳的栽培有椴木栽培和袋料栽培,目前主要栽培方式是袋料栽培。江苏地区多在春夏季栽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合贵港地区栽培的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质毛木耳品种,引进了4个毛木耳品种杂交34、黄背2号、丰毛6号、丰毛10号,与本地常栽品种台毛一号进行出耳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丰毛6号和丰毛10号菌丝长势较好,品种产量较高;黄背2号和杂交34后期抗杂菌与流耳能力较差,栽培者可根据需要酌情选择。  相似文献   

14.
毛木耳栽培品种颜色主要为紫黑色、紫红色和褐色三大类;在栽培的紫黑色毛木耳品种AHP22中发现白色和浅褐色突变体,对其产量、耳片形态特征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突变体和浅褐色突变体在产量上高于野生型,白色突变体APW11较野生型AHP22的产量高12.4%,浅褐色突变体APfc2较野生型APfc1的产量高5.3%,耳片除颜色不同于野生型外,其它形态特征与野生型相似;ISSR标记分析表明白色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36,浅褐色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88,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克山县主推大豆品种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6年-2007年对克山县生产上应用的大豆品种,以及主要栽培技术进行科技示范,初步明确了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大豆品种有4个,栽培技术两项。县中南部乡镇高产品种为黑河43号、丰收27号;北部乡镇高产品种为黑河27、丰收25号。栽培技术以垄距45cm垄上双条密植方法、行间覆膜两项技术较对照“垄三”栽培技术增产11.6%、10.5%。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白背毛木耳栽培种和四川毛木耳白色突变种为亲本,单孢杂交,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菌株杂10。杂10菌丝致密,洁白,长势好,抗性强,出耳整齐度好;耳片表现菊花状,腹面皱褶较明显,胶质多、背面绒毛密集,晒干后,黑白分明等特点;区试结果显示杂10两潮干耳产量为66.22g·袋-1,较对照漳耳43-28增产7.86%;其子实体主要营养指标优于对照,如蛋白质、多糖、氨基酸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7%、27.36%、15.55%。营养不亲和性试验和RAPD标记试验表明,杂10菌株与亲本具有遗传差异,即为不同于亲本的新菌株。研究认为,杂10产量较高、品质好,抗性强,可以进一步开展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17.
白背木耳,是近年来从我国台湾省引进的一个毛木耳新品种.它营养丰富,品质脆嫩,口感优于普通毛木耳,是国内市场和出口畅销品种,价格是普通毛木耳的1~3倍.  相似文献   

18.
适宜海南栽培的毛木耳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出适宜海南省栽培的高产优质毛木耳品种,对6份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其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污染程度、生物学转化率、耳片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木耳Ⅱ菌丝长势强、生长速度快,菌袋污染率低、抗逆性强,生物学转化率高,耳片大小适中、肉厚,制干率高,可作为海南地区栽培的首选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塑料大棚,增添遮阳网、喷雾、通风换气和床架等设施,以香菇、蘑菇、草菇、金针菇、毛木耳等不同温型菇类组合成不同模式,进行四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四个模式中,凡有香菇参与组合的模式,单位面积产量、年总产量和经济效益高。合理利用大棚内空间,选用不同温型的菇类科学组合、适宜菌龄、适时栽培期、简易高产的栽培方式等都是构成高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筛选具有低Cd积累且高产特性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可使春小麦在轻度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生产利用。本研究以21个春小麦品种(编号X1~X21)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籽粒Cd含量和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春小麦品种,并分析不同类型春小麦产量、Cd富集、转运系数差异。结果表明,X4、X6~X8、X10、X16~X21等11个品种具有低Cd高产特性,且标靶危害系数均小于1,X14为Cd高积累且低产品种,这两种类型分别占供试品种的52.38%和4.76%;综合2年试验结果,低产中Cd类型春小麦品种茎的富集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高0.4倍,低产高Cd类型春小麦品种根、茎、叶、颖壳到籽粒的Cd转运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分别显著高2.5、2.2、1.8、2.2倍。研究表明,丰强6号、丰强11号等11个高产低Cd春小麦品种可在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