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花期渍水胁迫对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宇  蒋跃林 《农学学报》2014,4(10):24-27
为研究花期渍水胁迫对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浙品四号’甘蓝型早中熟良种油菜为材料,在花期对冬油菜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分控制处理.结果表明:短时间渍水胁迫可以促进油菜株高的生长,长时间渍水胁迫会使油菜株高的生长受到抑制.花期持续渍水胁迫,影响油菜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与有效角果数的形成.以产量为指标,油菜花期短时间水分控制对有油菜单株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单株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在南方稻油轮作耕作制度下,由于土壤黏重,低洼地带土壤极易发生渍害,常导致根系缺氧,严重影响油菜产量。以30份湖南省主推甘蓝型油菜品种的亲本和杂交种为材料,进行苗期渍水处理,研究了不同材料在苗期受不同时长渍害胁迫时的生理变化,以及不同时长渍害胁迫对油菜产量及产量因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渍水处理12 d,对油菜单株产量、株高、有效角果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生物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而渍水处理7 d,除了单株生物量外,其他因子均未有显著差异。杂交材料的耐渍能力与母本的相关性更高,为后期耐渍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个油菜品种在初花期进行淹水处理,在收获期测定各品种的产量及株高、根长、分枝数、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同时检测菜籽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芥酸和硫苷的含量,考察淹水胁迫对油菜产量性状以及油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初花期遭受渍害,会严重影响产量,20个品种平均产量下降21%。品种间耐渍性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的耐渍性不同,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渍害主要是通过影响油菜的角果数来影响产量,并导致油菜产油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升高。淹水胁迫后,株高、主花序长度、主根长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分枝高度升高。油菜的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均极显著下降,而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没有变化。淹水胁迫使油菜的芥酸、硫苷含量增加,从而影响油菜品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6种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海春油菜生长性状、产量、生物学产量及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NP)和氮磷配施有机肥(NPM)的油菜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CK、N、P、M处理)。NPM处理的油菜株高、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生物学产量、产值、成本在6个处理中均为最高,但纯收益为13 483.12元/hm2,仅为第3位。施肥可大幅提高油菜株高、单株角果数及千粒重,以NP和NPM处理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杂交油菜宁杂1号和宁杂3号为材料,研究一般肥力水平下,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密度、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密度与千粒重呈正相关,密度与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春油菜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长江上游、下游区的这2个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区及黄淮区和春油菜区5个产区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黄淮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区二者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将是中国油菜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以陇油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硼量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硼能够显著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单角果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单株角果数和产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单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会随着施硼量增多先增加后降低。油菜产量与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和政县,当施硼量为2.10~3.15kg/h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对苗期干旱胁迫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肥料试验,研究油菜苗期干旱胁迫下肥料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对每角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同时不同肥料处理使根颈增粗,有效分枝部位降低,有效分枝数增加,在促进主花序伸长的同时降低了结角密度;叶面喷施尿素油菜籽粒含油量下降,其余处理含油量上升.因此,油菜苗期遇干旱时可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缓解旱情,提高产量,降低旱灾造成的损失,采取合理的平衡施肥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大籽粒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649份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和813份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为材料,调查试验材料的植株农艺性状表现,分析千粒重与植株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的角果长度随千粒重增加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但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均极显著减少;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系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杂交油菜组合的千粒重与单株产量、收获系数的相关性极小;与千粒重5g的相比,千粒重≥5g的甘蓝型油菜株高、有效分枝位、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及角粒数等性状呈明显减小趋势,而角果长度增大。千粒重与含油率、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硫苷、亚油酸、亚麻酸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甘蓝型油菜育种需协调改良千粒重、角果数和角粒数等多个产量构成因子,才能有效提高油菜品种的单产水平;千粒重的提高对油脂和油酸含量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直播冬油菜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用量,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25%的情况下,增施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化肥减施25%条件下,增施不同用量的有机肥,整体上均显著增加了油菜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幅度分别为单株角果数为0.8%~27.1%;角粒数为13.9%~29.1%;千粒重分别0.8%~4.9%。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的油菜产量构成,并进一步增加了油菜的产量,增产幅度为7.9%~35.1%。同时,综合考虑产值和施肥成本,以75%F+150M处理增收效益最佳。结果表明,在直播油菜中,合理的增加有机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和施肥收益。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浙油50’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新品种‘浙油50’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其产量、经济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探索‘浙油50’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9月20日—10月10日播种期,随着播期推迟,平均产量、含油量及单株总角数、单株产量、一次分枝数和主花序结角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而千粒重不断增大;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含油量和有效分枝位显著低于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的密度水平,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和一次分枝数与之相反,而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2个密度水平间以上性状除有效分枝位外无显著性差异。在氮肥用量150~450 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越多,产量极显著增高,一次分枝数越多,单株总角数越多,单株产量也越高,而每角粒数越少,含油量越低。  相似文献   

12.
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明确不同冬油菜种植区域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验证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可行性和适宜用量,为指导冬油菜轻简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分别开展油菜专用控释尿素静水释放试验和田间埋袋养分释放以及控释尿素用量施用效果田间试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试验布置于冬油菜3个主产地区--湖南衡阳、江西九江和湖北武穴。试验共设5个氮肥用量梯度,分别为0、60、120、180和240 kg N·hm-2,探究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对不同区域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田间埋袋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的缓释期在150 d左右,累积释放量为83.4%,与冬油菜氮素需求吻合。施用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可以调控收获密度,增加冬油菜的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分别增加15.0-81.5角/株和0.2-2.4粒/角,收获密度随氮肥用量增加或降低协调群体与个体。3个产地的籽粒产量均在施氮量达到180 kg N·hm-2时最高,分别较不施氮增产1 118、1 088和2 049 kg·hm-2。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的最佳控释尿素用量,湖南衡阳、江西九江和湖北武穴分别为174、180和192 kg N·hm-2。油菜专用控释尿素施用显著增加地上部生物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在收获期时,随氮肥用量增加,茎秆中的氮素分配比例逐渐增加,籽粒中氮素积累分配比例减小,而角壳的氮素分配比例保持在10%左右。不同时期氮肥利用率存在差异,苗期最小,花期最大,收获期居中,分别为19.20%-23.45%、50.69%-56.89%和39.39%-46.71%。苗期和花期的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控释尿素用量为180 kg N·hm-2时达到最大;收获期的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结论】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可以增加油菜各生育时期的氮素吸收、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收获密度、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增加油菜产量。不同冬油菜主产区所需专用控释尿素推荐用量差异不大,平均为180 kg N·hm-2。  相似文献   

13.
施硼量对油菜产量及硼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2016年,在贵州省铜仁学院试验基地,以华杂9号和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硼肥施用量处理,即B0(0 kg/hm~2)、B1(3.75 kg/hm~2)、B2(7.50 kg/hm~2)、B3(15.00 kg/hm~2)和B4(30.00 kg/hm~2),研究硼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硼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硼肥可提高油菜植株茎粗、分枝数、分枝角果数和单株角果数等性状参数值;对每角粒数、籽粒产量、角果皮产量、地上部产量影响显著;油菜各部位的硼素含量及硼素累积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施硼量在3.75~30.00 kg/hm~2,B1处理硼肥的表观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最高,其次是B3处理的;综合油菜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硼肥的利用效率考虑,推荐贵州省油菜种植区的硼肥使用量为15.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对照比较,施用腐殖酸和氨基酸复合肥料能促进花生生长,显著提高荚果产量。与施用等量氮磷钾肥料比较,施用腐殖酸复合肥,单株结果数平均增加4.1个,饱果率提高3.1个百分点、千克果数减少12个,荚果增产9.16%;施用氨基酸复合肥,单株结果数略有增加,饱果率提高4.8个百分点、千克果数减少20个,增产1.40%。  相似文献   

15.
花期渍害胁迫下冬油菜生长及产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渍害是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的多发性气象灾害,为了定量研究花期渍害影响下油菜生长及产量,预报及防控油菜花期渍害影响,以浙平四号和华油杂16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花期渍害对浙平四号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渍害影响因子,初步建立了花期渍害影响下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模型,渍害干物重影响因子为一元二次方程,渍害产量影响因子则呈对数方程。经利用水分控制盆栽试验资料检验,结果表明华油杂16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及单株产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相关系数(r)、绝对误差(da)、绝对误差占实测值比率(dap)以及RMSE值分别为0.949 9、0.89 g/株、4.55%及1.09 g;0.920 1、7.89 g/株、39.02%及8.58 g/株。花期渍害下油菜地上部单株干重模拟精度较高,而单株产量的模拟精度较低,说明花期渍害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的表现与田间试验有明显不同。所建模型可与本项目组先期研制的油菜生长模型结合,在进一步检验并获得区域和地点尺度天气预报、模型参数后可用于花期渍害发生时油菜生长及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16.
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油杂9号和华双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单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及播种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华油杂9号比华双5号增产,主要原因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多;早播有利于直播油菜冬前个体生长,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而不同播种期所要求的最适密度不同,早播条件下低密度更能发挥增产潜力,迟播条件下增加播种密度、加大群体的增产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Resynthesized rapeseeds obtained by crossing the diploid parents Brassica rapa and Brassica oleracea have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hybrid breeding because of their higher genetic basis compared with Brassica napus cultivars. In this study, an 8 × 8 complete diallel experiment using four B. napus cultivars (BN) and four resynthesized rapeseed lines (RS) as parents was designed to study heterosis and genetic inheritance for yield compon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terosis for yield per plant, the number of pods per plant and number of seeds per pod were high, with means 32.77, 24.49 and 15.71%, respectively. Diallel analysis showed that both additive and dominant effects were significant for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All traits, except for 1 000-seed weight, were significant for bl mean squares and exhibited directional dominance. Dominant genes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yield per plant, pods per plant and 1000-seed weight,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seeds per pod (r=-0.86, -0.62, -0.41, and 0.47, respectively). Narrow-sense heritability for yield per plant, pods per plant, and 1 000-seed weight and seeds per pod were 66, 31, 46 and 78% for the four traits, respectively. The Fl hybrids showed considerable yields compared to B. napus cultivars when B. napus cultivars and resynthesized rapeseeds were used as parents (NR hybrids), with many more pods per plant and lower seeds per pod compared with the rapeseed cultivars, indicating that the resynthesized rapeseed may be applicable in current hybrid breed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品种高丰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植株密度、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百粒重、单荚粒数都有显著影响。分别比常规对照和清水对照增产7.0%、23.8%,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可进一步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冬油菜鲜、干重净增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鲜干重净增量、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播种期的推迟,冬油菜越冬率、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重净增量、根冠比均逐渐降低;株高、茎粗、全株有效角果数和主序有效角果数都相应减少;不同播期处理间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粗、角果长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结论]在乌鲁木齐及其周边地区冬油菜适宜播期在9月5~15日.  相似文献   

20.
对宁夏黄灌区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茎粗、底荚高度和主茎节数,生育时间与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荚数与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单株粒数与单株粒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与百粒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确定4个主成分因子为产量、粒质量、茎粗和百粒质量。在所设计密度范围内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粒质量和经济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模拟产量回归方程表示为y=-1.962 6x2+6.639 2x+5.339 3(r2=0.846 5),解得密度在1.69×104/666.7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405.73kg/6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