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茎瘤芥基因组中克隆了全长PHYA基因,构建了植物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GV3101转化茎瘤芥——永安小叶,得到PCR反应呈阳性的转基因株系.结果发现,在自然生长环境下,转基因植株发生了多种形态变异,如植株矮化、花期提前、叶片变大且色泽浓绿、转基因植株茎膨大延缓等.初步推断PHYA基因参与调控茎瘤芥植物茎膨大过程,过量表达PHYA基因可能会抑制茎膨大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芥菜(B.juncea Czm mustard)育种效率,采用3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6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18个组合,对茎瘤芥的茎瘤纵径、茎瘤横径和茎瘤重3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茎瘤横径的组合没有明显的差异;茎瘤纵径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特殊配合力效应更重要:茎瘤重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都很重要.若育种目标偏重产量.可用Ⅰ作母本.Ⅳ作父本,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0.87和1.972,该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也最大(3.948);若育种目标偏重消费习惯或品质,可用Ⅰ作母本,Ⅷ作父本,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大,分别为0.535和1.907,该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0.819.  相似文献   

3.
以5个茎瘤芥自交系为亲本试材,采用双亲本杂交遗传设计,运用P1、P2、F1、RF1、F2、B1、B27个世代材料,对茎瘤芥营养生长期瘤茎蜡粉的遗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瘤茎有蜡粉对无蜡粉为显性,由一对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8个茎瘤芥杂交F1代及其亲本为试材,对茎瘤芥F1代瘤茎空心的遗传表现及其与亲本间、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F1代瘤茎空心率与空心指数均介于双亲之间,高空心率对低空心率、高空心指数对低空心指数均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1代空心率与中亲值、高空心亲本值呈显著或及极显著正相关;F1代空心率、空心指数与膨大期、营养生长期时间和叶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茎瘤芥主栽品种永安小叶的模式化栽培技术,本文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播种期(x1)、施氮量(x2)、施磷量(x3)、密度(x4)与其产量的数学模型。解析了主效应及交互作用。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产量34 500 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优化方案:播种期9月15~17日,施尿素725.25~755.10 kg/hm2,施过磷酸钙735.90~766.05 kg/hm2,密度111 761.25~115 395.00株/hm2。  相似文献   

6.
引进慈溪1号、余姚缩头种和萧山缩头种3个茎瘤芥品种在桐乡高桥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萧山缩头种余姚缩头种慈溪1号,空心率萧山缩头种余姚缩头种慈溪1号,慈溪1号商品性、抗病性和耐抽薹性最好,适合桐乡栽培。  相似文献   

7.
以133个茎瘤芥种质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基于表型性状分析茎瘤芥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除裂叶对数、沟间深度、茎叶比、侧瘤宽度、瘤茎鲜质量性状外,其余16个经济性状在茎瘤芥材料间的变异系数变幅较小;茎瘤芥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01~7.77,平均为2.50,有88.93%的遗传距离小于4.00。表明参试材料间表型相似程度较高,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相对狭窄。表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21时,可将供试材料分成8类,且每个类群都有各自的性状特点,说明利用表型性状可以将茎瘤芥种质进行分类和鉴定。  相似文献   

8.
况小锁  陈发波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32-134,137
茎瘤芥(榨菜)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业资源,仅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其加工产品"涪陵榨菜"蜚声海内外,与欧洲甜酸甘蓝、日本腌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文章从起源、分类及分布、核型与花粉形态、生理特性、蛋白质水平及遗传与育种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茎瘤芥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条件下茎瘤芥(榨菜)瘤茎产量与空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茎瘤芥主栽品种永安小叶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栽培条件下茎瘤芥瘤茎产量和空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播期、采收期对瘤茎产量和空心有极显著影响;播期推迟,瘤茎产量、空心率和空心指数明显下降;采收期推迟,瘤茎产量、空心率和空心指数则明显增加.分析提出在重庆海拔500m以下地区9月中旬播种,翌年2月中旬采收能较好地实现瘤茎低空心与丰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茎瘤芥采收期营养和安全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茎瘤芥采收期,每3 d采收1次,分析测定瘤茎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和Vc含量在采收期均呈先降后升的规律,面游离氨基酸、硝酸盐则一直呈下降趋势,亚硝酸盐变化较复杂;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建议茎瘤芥在雨水节6 d(现蕾前2 d)后收获.  相似文献   

11.
以5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瘤茎纵径、瘤茎横径、瘤茎产量、菜形指数和茎/叶等5个产量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量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类效应明显大于非加性类效应,加性率在50%以上;在瘤茎纵径、瘤茎产量和瘤茎横径的遗传中显性与上位性效应也较重要,其效应率均在10%以上,在菜形指数的某些组合中也显著存在;而茎/叶的上位性率达21.99%,比显性效应更加重要;产量性状的上位性较为普遍,主要是加性与加性、显性与显性的互作.  相似文献   

12.
为榨菜育种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榨菜品种永安小叶为试材,采用对比法研究重庆中高海拔区(海拔700m)和低海拔区(海拔300 m)榨菜膨大后菜头干物质累积和形状变化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菜头干物质的变化均呈"S"型曲线,用Logistic方程y=k/[1+e~((a+bt))]可很好地拟合,膨大后45~48d进入线性增长期,线性增长持续时间33~35d,增长高峰期在膨大后64d左右;低海拔区菜头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达1.04g/(株·d),较中高海拔区提高40.54%;低海拔区菜头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中高海拔区。菜头增长期,中高海拔区菜头形状指数低于低海拔区,呈由快到慢地下降,而低海拔区则呈由慢到快地下降,其变化过程均符合二次回归方程y=a+b1t+b2t 2。  相似文献   

13.
以"涪杂2号"青菜头为试验材料,采用WDW3100型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对青菜头缩短茎径向和轴向的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基于斜面法采用高速摄像测定了青菜头缩短茎的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研究可为青菜头收获和加工机器系统的研发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3个茎瘤芥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B2世代为试材,采用世代平均数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叶性状的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长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为主;叶宽的加性效应占优势,但有时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不可忽视;叶重的上位性效应与加性效应并重,显性效应在某些组合也显著存在;上位性效应主要是加性与加性互作;叶性状的遗传基本上是以可固定遗传的加性类效应占主导地位,其F1代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李昌满  王贵学  许明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478-12479
[目的]探明尿素缓释剂配方的最佳浓度。[方法]选用混合尿素缓释剂2%、3%、4%3个浓度,与肥料混合一次性施入,以常规性2次施肥和1次施肥而不加缓释剂为时照,研究3种浓度的混合尿素缓释剂对茎瘤芥产量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混合尿素缓释剂能明显减缓尿素分解,延长供氮期。[结论]一次性施3%混合尿素缓释剂,能明显提高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为系统地研究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的有关酶学特性。[方法]以3个品种的茎瘤芥种子为试材,测试其7d内种子的发芽情况,探讨了种子发芽韭、发芽势与其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性。[结果]以愈创木酚为底物,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mm。永安小叶POD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20℃,动力学参数Km=0.093mol/L,Vmax=0.14OD/min;优榨1号POD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46mol/L,Vmax=0.088 OD/min;乾兴榨菜POD的最适pH值为5.2,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63mol/L,Vmax=0.108 OD/min。动力学分析表明,POD与愈创木酚结合力最强,POD热稳定性较好,在70℃保温30min仍有50%以上的活力,维生素C和亚硫酸钠对POD活力抑制效果好。[结论]茎瘤芥种子的发芽力与其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减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