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3年来对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培育毛竹大径竹材,结果表明:新竹平均胸径达11.76 cm,比实施前提高了0.93 cm;胸径≥12 cm立竹株数达55.8%,比实施前提高了近18百分点;林分立竹竹材产量比实施前增加34.3%;胸径≥12 cm立竹竹材产量提高了14.8%;每度新竹立竹产值比实施前增加36.6%.  相似文献   

2.
根据毛竹吸收养分的特点,结合试验地的土壤养分诊断结果,在浙江省景宁县的东坑、景南等地以氮肥的丰缺为第一指标,同时考虑磷钾肥对毛竹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测土施肥使冬笋、春笋、竹材的产量增加明显,冬笋亩度增产25.2kg,增幅85.7%;春笋亩度增产99.5kg,增幅69.3%,且持续时间长;竹材亩度增加了734kg,增幅40%;胸径大于12cm的大径竹比例占40%,竹材利用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世界竹藤通讯》2009,7(2):48-48
据国家林业局报道:近日.福建省尤溪县首次评出了“毛竹王”前3名,荣获“毛竹王”金奖的竹农培育的毛竹胸径为55.3cm;荣获银奖的毛竹胸径为54.3cm;荣获铜奖的毛竹胸径为53.5cm。尤溪县政府对培育“毛竹王”的3位竹农进行了表彰,并分别给予奖励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竹产业是尤溪县八大特色产业之一,尤溪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予以扶持,促其发展,本次“竹王”评选活动是尤溪县委、县政府鼓励竹业发展的举措之一,旨在鼓励竹农科学育竹,提高竹山效率。  相似文献   

4.
毛竹纯林与竹杉混交林竹材形态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纯林5个竹材形态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竹杉混交林立竹平均胸径较毛竹纯林大5.0%;立竹全高、枝下高与立竹胸径呈正相关,竹杉混交林较毛竹纯林分别增加9.0%、8.7%,竹杉混交林对立竹全高、枝下高增大的贡献率小,分别为2.7%、3.1%;竹林经营类型对立竹胸高、竹壁厚度的影响较全高、枝下高大,竹杉混交林较毛竹纯林提高6.9%;尖梢度值与立竹径级不相关,与竹林经营类型密切相关,竹杉混交林显著大于毛竹纯林,增加幅度达20.9%。尖梢度值≥0.4的为竹材匀称竹林,<0.4的为竹材不匀称竹林。  相似文献   

5.
大木竹秆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浙江南部大木竹的秆形状况,包括秆高、鲜秆质量、尖削度、竹壁厚和节间长等一系列指标.以毛竹为参比竹种,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拟合曲线,结果发现:相同胸径下,大木竹的全高大于毛竹;尖削度较毛竹略小;壁厚随竹秆高度增大而减小的速率比毛竹快;拟合大木竹鲜秆质量-胸径的幂函数方程为:M=0.232 7(DBH)2.1899,与毛竹相比,同样胸径的大木竹鲜秆质量比毛竹大;大木竹的节间长度随高度的变化趋势呈二次曲线,在胸径为4~11cm范围内,节位数10~15处的节间长度最大,可达50~65 cm.  相似文献   

6.
竹材径向胶合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材径向胶合加工技术是针对竹材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提高毛竹小径材的利用率,缩短产品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一种新工艺。它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湖南省竹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毛环竹笋用林丰产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因子的多因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立竹度、平均胸径、年龄结构等因素对竹笋产量、竹材产量、竹林收益等指标的影响来研究毛环竹笋用林的丰产结构,结果以立竹度为13 500株·hm-2、平均胸径为3~3.5 cm、年龄结构为2~4 a生各占1/3的林分竹笋产量最高;立竹度为13 500株·hm-2、平均胸径为3~5 cm、年龄结构为2~4 a生各占1/3的林分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改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笋竹两用毛竹低产林采取垦复、松土、施肥、调整竹林结构等技术措施 ,实施一个调整期的集约化经营管理 ,把低产的笋竹两用林改造为丰产林 ,立竹密度从 1 2 1 5株 /hm2 提高到 2 2 80株 /hm2 ,立竹平均胸径从7.6cm提高到 1 0 .1cm ,改造后每hm2 可获得约 71 3 2 .5元的纯利 ,是改造前的 1 .6倍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重组竹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琴  汪奎宏 《木材工业》2007,21(1):33-35
综述我国重组竹研究的进展,从资源、技术、市场、投资效益等方面探讨了重组竹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指出重组竹的开发,可改变目前竹材胶合板生产以大径毛竹为原料、竹材利用率低的现状,有效节约资源,并为小径竹、竹材加工下脚料的高效工业化利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岳衡山宅基迹地毛竹扩张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知毛竹在宅基迹地的扩散过程,本研究定位观测了南岳衡山宅基迹地毛竹扩散过程的扩张速度、立竹度、胸径及笋死亡率。结果发现,毛竹2003—2018年共扩张83.2 m,平均扩张速度为5.2 m·a~(-1),扩张速度随年份的增加而递减。立竹度随着扩散距离增加而增加,2003—2015年,立竹度由110株·hm~(-2)增加到2 060株·hm~(-2)左右,2015年后立竹度基本稳定在2 100株·hm~(-2),立竹度在达到稳定前呈线性上升。2003—2005年,立柱胸径基本稳定在5 cm左右,2006—2010年,立竹胸径逐年增加到10 cm,并基本保持到2014年,2015年以后立竹胸径增加到12 cm左右。竹笋死亡率随扩张的年份增加而递减,2003—2015年,竹笋死亡率从55%降到15%,到2018年,竹笋死亡率基本稳定在10%。  相似文献   

11.
竹炭的用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竹炭的性质和用途。着重介绍了竹炭的用途,包括:燃料用竹炭、水质净化用竹炭、炊饭用竹炭、洗涤用竹炭、土壤改良用竹炭、饲料添加用竹炭、果蔬花卉保鲜用竹炭、住宅调湿用竹炭、装修用竹炭、消臭用竹炭、防辐射用竹炭、寝具用竹炭、高导电性竹炭、工业用竹炭及工艺竹炭等。  相似文献   

12.
圆竹的综合应用是竹材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文章介绍了圆竹的基本特性,阐述了圆竹的应用领域及研究,指出了圆竹应用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毛竹林环境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丰富的毛竹林环境资源,进行林内养鸡、种姜、种竹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毛竹林生态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竹子的观赏价值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本文针对我国观赏竹种生产的现状,阐述了竹子的观赏价值,提出双规模发展观赏竹的必要性,分析了观赏竹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竹废料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近年来,竹废料的利用研究从初级利用到高附加值的加工都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如在利用竹废料转化可再生能源、制备功能食品基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制备竹纤维复合材料、优质竹醋、竹炭的生产等方面的开发研究都有长足的进步。采用有机溶剂制浆法将可以大幅度提高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竹废料进行常压热化学液化得到多羟基化合物,它们含有丰富的活性羟基,可作为生产硬质聚氨酯泡沫、新型聚酯木材胶粘剂的基料。  相似文献   

16.
竹类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国竹类资源的概况、竹材和竹副产品中的化学成分、特性与用途以及竹子采伐剩余物的开发利用,旨在为闽北山区竹类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竹类研究展望和竹林生境利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简要回顾了我国现代竹类研究发展的历程,介绍了我国今后以“数字林业”为特征的研究热点领域,分析了今后竹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遗传改良的因子,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途径,并展望了竹林生态环境、遗传改良、竹子利用技术等研究动态。最后论述了竹林生境利用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竹炭的烧制和用途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论述了竹炭的形成原理,形成过程,和竹炭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炭窑和面料化炉制取竹炭的一般方法,并对竹炭的现有应用领域,潜在的应用领域和竹炭的综合利用作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9.
竹材的工业化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以竹材(主要是毛竹)为原料制造竹材人造板、家具和日用竹制品、竹工艺品以及竹材化工产品等四大类产品的情况,特别提到近年新研发的竹材提金活性炭和竹浆微晶纤维素产品,为竹材的工业化利用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印度竹类资源现状及其加工利用新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印度是一个具有丰富竹子资源的国家,在竹子资源储量和竹子生物多样性方面仅次于中国,在世界排名第二。该文概述了印度竹资源及其对竹材加工利用历程及现状,并对印度竹产业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