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烟雾剂对云杉古毒蛾进行了烟剂防治,通过3种烟剂与不同药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40的3种烟雾防治后对云杉古毒蛾都有着显著防效,其中以溴氰聚酯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1%,但从环保角度说,10%林虫敌烟雾剂与1.2%苦参碱乳油烟雾剂是无公害烟剂,最理想。  相似文献   

2.
古毒蛾Drgyia antiqua(Linnaeus),属杂食性害虫,一年发生两代,以卵在枝条上越冬。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幼虫期喷0.5%阿维菌素800倍;1%苦参碱800倍;3%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灰斑古毒蛾在宁夏灵武市山沙区1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翌年6月上中旬越冬卵较整齐地孵化出第1代幼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取食花棒、柠条嫩芽、叶和花苞,严重时可将全株丛叶子和花苞吃光,不仅影响生长和结实,而且极易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是沙漠地区古老自然残遗治沙先锋树种花棒为害最严重的毁灭性害虫之一。灰斑古毒蛾的防治可采用人工摘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地区古毒蛾生物学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毒蛾(Orgyia antiquae)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危害白刺的害虫,该虫在青海省德令哈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幼虫共有6个龄期。在自然条件下,幼虫各龄发育历期平均为5 d左右,蛹期平均为12 d,成虫寿命约6 d,完成1代约50 d。幼虫期防治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效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平纹古毒蛾Orgyia parallela Gaede在四川省南充市生态环境中,年发生5代,以卵越冬。雄虫为4个龄期,雌虫为5个龄期。雌成虫无翅,仅产卵块1个,雄成虫具翅两对,趋光性弱。两性生殖。卵量各代平均为189.32粒,第一代最高为347.78粒,各代孵化率平均为90.47%,捕食性天敌对该虫控制效果显著,彻底清除越冬卵,生长季节加强监测,人工修剪或喷药挑治1,2龄虫团,保护鸟类及马蜂等捕食  相似文献   

6.
角斑古毒蛾Orgyia gonostigma (Linnaeus),在四川南充市年发生4代,较整齐,以4龄滞育幼虫在寄主枝干跷皮内越冬,滞育期150余天。雌虫无翅,卵成堆产于茧壳上。雄虫具翅两对,趋光性弱,无孤雌生殖现象。1-3龄幼虫群集取食,在树冠内为奈曼A型分布型;4龄期为负二项分布型;5-6龄暴食期高度分散,呈随机分布型。天敌种类多,对该虫有显著抑制作用。冬季彻底刮除寄主枝干跷皮,清除地面落  相似文献   

7.
吴雪燕  陈亮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55-155,157
通过系统观察,掌握了杨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杨毒蛾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5%灭幼脲3号1 000倍液、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除虫脲2 500倍液防治杨毒蛾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棉古毒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Walker)是黑荆树的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6代,以幼虫越冬,翌年3月上旬化蛹。幼虫5龄,少数4龄。在林间幼虫常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造成病毒病流行,是控制此虫种群的重要因素。枯叶蛾绒茧蜂Apanteles liparidis (Bouche)、荞麦毒蛾细颚姬蜂Enicospilus striolatus Townes是主要寄生天敌。辛硫磷,溴氰菊脂和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榆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毒蛾学名Ivela Ochropoda Eversmann,属毒蛾科Lymantriidae。2003年在我县榆树上大量发生,7月份造成我县公路两旁的榆树整株树叶全被吃光,经调查一棵中年的榆树有幼虫500~800头,平均10cm^2有幼虫5~7头,严重影响了榆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杨柳毒蛾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和柳毒蛾(L. salicis L.)是杨树主要的食叶害虫之一。为有效治理该害虫,我们从1984—1987年对杨、柳毒蛾为害杨树的经济阈值,防治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人工模拟摘叶、接虫试验及实际为害损失结果指出,不同林分被害经济阈值不同,存未郁闭林中,胸径年生长量1.5cm以下及2cm以上的人工林,失叶量分别为30%和15%达到为害的经济阈值。在郁闭林分中失叶量25%达到经济阈值。通过饲养了解,平均每头杨毒蛾幼虫一生食叶量为5.3g,柳毒蛾为4.5g。然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各林分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组建并分析了在5级恒温条件下黄古毒蛾Orgyia dubia (Tauscher)的种群生长和生命表。结果表朗,该虫的世代存活率及成虫繁殖力均以26℃时为最高。种群增长指数可用下述方程表示:y=-366.7032+31.9205x-0.6355x2。在最适温度(25.11℃),繁殖一代,种群数量约增加34倍;在17.89℃或32.33℃时,种群世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对红棕象甲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红棕象甲的最佳药剂配方。[方法]设5组处理(其中1组为CK),3次重复,采用灌淋法,对为害国王椰的红棕象甲进行田间防治与室内防治研究,同时对未被红棕象甲危害的国王椰、大王椰、加那利海枣、老人葵进行药剂喷施,施药10 d后检查所用药剂对棕榈科植物的安全性。[结果]除CK外,其余4组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均在65%以上。其中,以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对红棕象甲幼虫的田间与室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3.35%、100%;其次为45%马拉硫磷500倍液,田间与室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45%、89.7%。同时,4种药剂对棕榈科植物安全。[结论]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0倍液对红棕象甲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葱蝇(Delia antiqua)ADH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葱蝇ADH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对该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试验获得的cDNA全长1088bp,其中ORF771bp,编码256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80kDa,等电点为8.22;通过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ADH进行相似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葱蝇与刺舌蝇(Glossina morsitans morsitans)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该研究为ADH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当阳市大蒜根蛆的发生规律、不同品种的抗虫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根蛆在湖北1年发生2代,第1代根蛆危害时期为9月8~26日,第2代为9月25日至10月20日,第2代根蛆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不同大蒜品种根蛆危害差异不大;药剂防治以10%地友GR处理土壤防效较好,为88.8%,叶面喷雾以2.5%肯打EC防效较好,为77.7%。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葱蝇(Delia antiqua)ADH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葱蝇ADH基因的cDNA序列,同时对该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试验获得的cDNA全长1 088 bp,其中ORF 771 bp,编码256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80 kDa,等电点为8.22;通过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ADH进行相似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葱蝇与刺舌蝇(Glossina morsitans)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该研究为ADH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魏慧敏  陈斌  任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32-9335
[目的]探讨Dorsal与葱蝇滞育发育的关系。[方法]以葱蝇(Delia antiqua)为试虫,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葱蝇Dorsal的全长cDNA序列;将该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在GenBank搜寻同源序列,与搜寻到的14个代表性昆虫Dorsal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Dorsal基因在葱蝇非滞育、夏滞育、冬滞育蛹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了葱蝇Dorsal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2 412 bp,开放阅读框1 974 bp,编码657个氨基酸,等电点PI约8.5,分子量72.9 kDa。与GenBank中的其他14个昆虫代表性Dorsal序列相似性比较和进化分析显示葱蝇的Dorsal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拟暗果蝇(Drosophlia pseudoob-scura)的Dorsal序列相似性最大。半定量分析显示葱蝇Dorsal基因在葱蝇冬滞育、夏滞育、非滞育蛹滞育发育关键期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尤其在滞育后期表达量最高,初步判断Dorsal基因与葱蝇滞育发育相关。[结论]为进一步开展Dorsal基因在昆虫滞育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细枝岩黄蓍古毒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枝岩黄蓍(Heysarum Scoparium Fish et Mey)俗称花棒,为豆科岩黄蓍属多年生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抗旱、抗寒、抗风沙,耐热、耐瘠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固沙植物和家畜喜食的饲料植物。在古浪县北部荒漠、半荒漠草场细枝岩黄蓍分布面积约12.0万hm^2。古毒蛾(Orgyia antiqua L.)又名褐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为害古浪细枝岩黄蓍的主要害虫之一。2005—2007年该虫在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细枝岩黄蓍灌丛大面积发生,受害率高达75.6%。为了有效控制该害虫发生为害,笔者对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为密细枝岩黄蓍的古毒蛾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总结出适宜的古毒蛾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