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1-2012年,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天敌——食肉鸟兽开展专项调查.通过调查,初步查明了保护区内共分布有鼠类天敌27种,分属2纲3目7科17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赤狐为保护区首次记录物种.对主要天敌的种类、分布、食性和活动规律,以及对高原鼠兔防治的潜在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藏狐和大鵟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展天敌防治鼠害工作的目标物种.  相似文献   

2.
蒋光藻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69-1171
草原鼠害是草原重要生物灾害。其生物防治研究的方向是利用天敌、生物技术、生物杀鼠剂等方面。天敌的利用和保护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初步调查了川西北草原害鼠之天敌生物的种类,重点讨论了鹰类在草原鼠害防治中的应用试验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鼠害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玛依农林业鼠害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建立的防风和农田防护林体系为农林业的发展设制了一道天然屏障,给害鼠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改善了鼠类的繁殖条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鼠害的治理单纯依靠同一种化学药剂,鼠类已产生抗药性和拒食性,另一方面,鼠类天敌大量减少又使鼠群失去控制。因此对鼠害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在当地主要鼠类的分布和鼠群密度的基础上,掌握防治时机,加强营林管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非靶动物,大力开发环保型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4.
森林鼠害是森林的大敌,鼠害危害树木,使树木形成环剥伤口,甚至可造成树木死亡,鼠害是造成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在林木鼠害防治中防鼠网防治鼠害是一种物理机械防鼠方法,通过在树干基部捆扎塑料网、金属网等,保护树干免受害鼠啃咬树皮。防鼠网透光、透气性好,不会造成树皮腐烂,不给其他害虫留下栖息处。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保护天敌,即减轻了鼠害的危害程度,又增加了林地鼠类天敌数量,是一种很好的防鼠方法。本文经实际工作中不断调研,通过大量的实际数据和案例,论述了二道河林木发生鼠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物措施在林业鼠害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从害鼠的捕食性天敌、寄生性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和遗传控制等4个方面论述了林区鼠害生物控制措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天敌动物的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招引、保护和饲养天敌以及在应用寄生性病原微生物防治害鼠时,病原菌要对人畜无害,对害鼠的毒力要强而稳定,对多种害鼠均有致病力,同时不与其它微生物产生交叉免疫等.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需求、生态环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林业建设发展方面介绍了害鼠天敌繁育工作的必要性,并对繁育工作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林业的鼠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生产无公害大豆,必须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概念出发,充分发挥农业措施(抗性品种、轮作倒茬、耕翻耙压、中耕除草等)的预防作用,保证大豆自身强壮,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的防治功能,采用无污染的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必要时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低毒的有机合成农药来防治病虫草鼠害,确保大豆优质、高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地鼠类天敌的资源调查,查明鼠类天敌22种,隶属3纲4目7科。食性分析表明,在这些天敌的食物中,鼠类占蛇类食物的63.64%,占猛禽鸟类食物的59.62%,占中小型食肉哺乳类食物的71.43%。同时,对部分天敌的食量进行了测定,对天敌的灭鼠作用进行了评估,并针对当地情况,提出了对天敌的保护利用措施,为提高天敌数量,发挥自然界中天敌对鼠害的控制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界定了农业有益天敌资源的范畴,指出了农业有益天敌资源在消灭农作物的病虫鼠害,保护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认为农业有益天敌资源应当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同时文章介绍当前农业有益天敌资源遭到破坏的程度,分析了破坏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天敌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疆乌苏地区在对草原鼠害防治期间,利用多种防治方法 ,其中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天敌防治工作等,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文章对草原鼠害防控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精河县荒漠林鼠害猛禽天敌招引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设立了栖架和人造巢箱招引猛禽防治荒漠林鼠害,初步结果表明:猛禽对栖架的利用率依季节不同,可达40%~90%.栖架下发现大量猛禽的吐物,其中含有害鼠的骨骼和毛发;至少一种猛禽——红隼(Falco tinnunculus)可在人造巢箱中繁殖:初步调查表明在非繁殖季节,猛禽对栖架的利用表现为广利用、低频率的特点,在繁殖季节则表现为高频率、局限性而形成明显巢区。  相似文献   

12.
毕华明  王昆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34-15235,15238
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来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树种资源和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发生危害、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并鉴定有害生物127种,其中有害微生物15种,隶属6目9科,有害昆虫104种,隶属6目33科,鼠害7种,兔害1种。  相似文献   

13.
鼠害对长江中下游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中下游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决定了害鼠的种类丰富、繁殖力高。而灭鼠方法不科学和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使鼠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危害区域不断扩展。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目前在鼠害防治中存在的滥用急性灭鼠剂和不科学的灭鼠方法必须予以重视。有必要掌握害鼠的发生发展规律 ,在鼠害防治中树立生态与综合治理的观念 ,加强科普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的生态和环保意识 ,使用先进科学的灭鼠方法。众多的江河湖泊及每年水位的变化影响着该地害鼠种群的发生发展 ,经常暴发的洪灾有引发鼠传疾病流行的可能 ,灾后必须注意防治鼠害。重大水利工程对引起某些害鼠的暴发成灾方面已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长江三峡工程也将对某些害鼠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2~2004年,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选择4种不同干扰生境,在3个空间尺度上对啮齿动物群落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和尺度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具有明显差异。随着尺度的增大,不同干扰生境种类组成明显增加,优势种组成格局明显变化,开垦干扰下子午沙鼠在3个空间尺度上都为优势种;轮牧干扰下子午沙鼠只是在小尺度上占有优势,而小毛足鼠在2个较大空间尺度上始终为优势种;过牧干扰下同样子午沙鼠只是在小尺度上占有优势,而三趾跳鼠在2个较大空间尺度上始终为优势种;禁牧干扰下子午沙鼠和黑线仓鼠的优势地位在1hm2和10hm22个空间尺度上交替出现,但在40hm2空间尺度则同时成为优势种。在荒漠栖息地破碎化过程中,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三趾跳鼠在群落中数量升高是荒漠生境开始破碎化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开垦对功能相对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干扰,这种干扰往往导致栖息地破碎化,并对动植物群落产生强烈影响。作为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啮齿动物群落受到开垦干扰后对环境的响应及其群落中种群的生态对策,是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维持稳定的重要基础。2006~2011年,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未开垦和开垦草地啮齿动物群落格局及其不同生态对策种群的数量组成进行了专门研究。目的(1)明确开垦干扰下啮齿动物群落格局时间尺度变化;(2)验证假设:人为干扰区(开垦区)啮齿动物群落中r?对策者占据优势,未干扰区(未开垦区)以K?对策者为主;(3)依据啮齿动物群落中不同生态对策种群的数量组成来判断群落所受干扰的程度。结果表明,开垦干扰降低了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改变了群落中不同生态对策种群的数量组成,种群以r?对策者为优势;未开垦区啮齿动物群落中以K?对策种群为主。开垦区啮齿动物群落受到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16.
贵州中药材白及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贵州中药材白及的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参考,2010-2011年采用踏查、普查和定点定时系统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白及中药材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白及共有常见病虫害9种,病害主要为块茎腐烂病(Rhizoctonia sp)、块茎生理性腐烂病、白及叶褐斑病和白及叶斑灰霉病4种,虫害为菜蚜(Lipaphi serysimi)、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和螨3种,其他有2种,即蜗牛(Fruticicola ravida)和鼠害。根据种植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了白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城区园林树木病虫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城区园林树木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病虫害在和平、沈和、皇姑、大东,铁西、东陵和于洪等地区分布普遍。共发现为害园林树木主要害虫37种,其中叶部害虫14种,枝干部害虫19种、根部害虫4种;主要病害15种,其中叶部病害8种,茎干部病害6种、根部病害1种。树木长期生长不良,栽培密植、树种间不合理配植,不遵守适地适树原则等是沈阳市区内园林树木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分布有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98种省重点保护植物.以植物的稀有性、濒危性、种型特性、经济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对比133种植物的优先保护顺序进行综合评定,划分优先保护等级,由此将河南省内的重点保护植物分为3个等级,即一级优先保护植物20种,包括1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6种省重点保护植物;二级优先保护植物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种、省重点保护植物30种;三级优先保护植物73种,包括1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62种省重点保护植物,较好地反映了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中药材淫羊藿病虫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2年采用定点踏查、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式对贵州淫羊藿中药材的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淫羊藿共有常见病虫害12种,其中病害主要为淫羊藿叶褐斑枯病(Macrophoma sp.)、淫羊藿皱缩病毒病、淫羊藿锈病(Puccinia sp.)、淫羊藿白粉病(Oidium sp.)、淫羊藿生理性红叶病和淫羊藿根肿病(Plasmodiophora sp.);虫害为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xinensis)、淫羊藿尺蠖和沫蝉;其他2种为螨类和鼠害。  相似文献   

20.
肖猛  李刚  覃瑞  陈执  刘虹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229-231
对鄂东大别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该地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种(一级1种,二级9种,三级6种),并提出当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的3点措施,以为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