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大型氵蚤培养中栅藻密度的几种临界值研究与应用STUDYANDAPPLICANTIONABOUTSEVERALCRITICALVALUESOFDENSITYOFSCENEDESMUSSP.INTHEDAPHNIAMAGNACULTURE黄诚陈建秀(南京...  相似文献   

2.
大型溲培养中栅藻密度的几种临界值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诚  郭晓鸣 《水产学报》1997,21(1):80-83
  相似文献   

3.
张胜利 《水产科学》1994,13(4):15-17
本文对新月菱形藻不同培养规模,周期,生态条件下,不同培养密度与增殖速度进行了实验测试及归纳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在培养规模,周期及生态条件相同情况下,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新月菱形藻的增殖速度-相对生长常数值随培养密度的提高面降低,即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直链藻液作为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Ⅰ期 (Z1)到状幼体Ⅱ期 (Z2 )的开口饵料 ,研究不同密度食物条件下Z1到Z2 的成活率和蜕皮时间。结果表明 :藻类密度在 1 0× 10 5 ~ 3 0× 10 5 cells/mL时 ,直链藻密度的增加能明显地缩短蚤状幼体的蜕皮时间和提高蚤状幼体的存活率 ,但是密度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就不能体现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稳定培养微藻的几项措施。1藻种的选用 海产动物育苗的单胞藻品种主要为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球等鞭金藻3011、绿金藻3012、盐藻、小球藻、角毛藻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化纤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乙醛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16.8、4.2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42mg/L;对苯二甲酸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3165.2、1111.7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11.2mg/L;乙二醇对大型蚤48h-LC50、96h-LC50值分别为3867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导致了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元素不断积累,并直接加剧了近海海域富营养化的进程,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使得近岸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现象成为目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现,大型海藻的大规模养殖可修复海水的富营养化,这一观点己经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为:探究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三种大型海藻的最佳栽培密度。研究发现,龙须菜、鼠尾藻、羊栖菜的最佳栽培密度为2.0kg/m3、2.5kg/m3、2.5kg/m3。本研究实验希望为大型经济藻类应用于海域营养化的修复以及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也能在我国海域富营养化的严峻背景下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大型海藻引入海底,以构建人工藻场修复受损海区的研究,旨在探讨构建人工藻场的技术:不同海区底质情况下的大型海藻种类选择、引入方式和附着基选择,为合理构建海底人工藻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内蒙古本地淡水湖泊中筛选得到一株含油相对较高、长势较好的藻种,经初步确定为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斜生栅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接种量为20%;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N、P、Fe、Mg四种营养盐的质量浓度分别为NaNO3 0.5 g/L,K2HPO4·3H2O 0.10 g/L.FeCl3·6H2O 0.008 g/L,MgSO4·7H2O 0.10 g/L,富油斜生栅藻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良好,稳定期最大生物量(A680)可达1.905.  相似文献   

10.
富油能源微藻斜生栅藻异养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可作为生物质能源微藻原料的富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物量,以BG11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对碳(C)、氮(N)、磷(P)等3种营养盐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单因素和L9(33)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斜生栅藻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钠;3种营养盐最佳水平组合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NaNO3质量浓度为2.0 g/L、K2HPO4.3H2O质量浓度为0.15 g/L。富油斜生栅藻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良好,稳定期最大生物量(A680)可达10.276,可作为后续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水库投放异育银鲫鱼种的需要,利用自繁的异有银鲫夏花在10个共4.27hm2池塘中进行了高密度育种技术研究。经60d饲养,在467250-520710尾/hm2的高密度下,成活率80%,饵料系数22,平均单产2445kg/hm2,最高单产3800kg/hm2,平均个体重6.3g,平均体长5.7cm,最大个体重18.5g,最大体长8.4cm。对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异育银鲫体长和体重关系作了分析,关系式为:W=0.011L3.62。  相似文献   

12.
黑珠母贝的核位解剖及其插核育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珠母贝的核位是在它收足肌两侧的生殖腺中。根据性腺周年发育程度不同,核位变化可分为五个时期:“伸张期”、“扩大期”、“膨胀期”、“收缩期”和“透明期”。在这几个时期插核,以“扩大期”效果较好,母贝手术后平均死亡率为38%,脱核率为58.5%。黑珠母贝育成的珍珠多数为圆形,银灰色。  相似文献   

13.
卢振彬 《水产学报》1999,23(2):181-185
本文应用Schaefer和Fox两种剩余产量模式,及其由此衍生的两种生物经济模式,分别估算了闽台近海最大持续产量,最适捕捞力量和最大经济产量,最适经济捕捞 力量,最佳经济效益等指标,建立了闽台渔烽管理模式,比较了以最大渔获量和以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各项经济指标,讨论了并确定了近期以最大持续产量为目标的渔业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ish farming has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two topics: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forecasting of prices.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se two areas of research, and illustrates how information on price patterns can change production plans, and hence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farm enterprise. It will present a model farm and illustrate,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rice information, how information on future prices alters the original production plan and hence creates extra value for the farmer. Although the specifics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aper are on salmon and salmon farming, the ideas and general results could be applied to all farmed species.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在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研究光合细菌(PSB)在虾病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施用光合细菌后,随PSB浓度的增加水质、底泥中弧菌和异养细菌数量而逐渐减少,表明了PSB具有调节和改善养殖的微生态环境的作用。PSB还能降低底泥中的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降低COD含量,并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改善水生环境。本文还分析了PSB在长毛对虾幼体培育中的应用效果,光合细菌的营养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促进对虾生长,增强对虾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95年6月1日至15日江苏省如东县东凌河口船挑网采集的海水蟹苗大眼幼体作了连续观察,发现海水蟹苗主要为中华绒螯蟹、天津厚蟹和一小型蟹类三种,其平均体长分别为480mm、385mm、165mm。比较了三种大眼幼体头胸甲、尾部、胸足等部位的形态特征差异。中华绒螯蟹蟹苗出现的时间为6月8日至13日,历时6天,以6月11日比例最高,达61%。同时,对海水蟹苗进行了淡水驯化试验,蟹苗变态率约为50%,中华绒螯蟹蟹苗的存活率约为80%,淡水驯化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17.
浙北沿岸大黄鱼放流增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恢复浙江渔场大黄鱼资源,1998—2002年,浙江省在浙江北部沿岸海域进行了大黄鱼增殖放流可行性研究。通过5年来的放流试验表明,在浙北沿岸进行大黄鱼放流是完全可行的,放流鱼能够在放流区域附近海域存活、生长,并进行索饵、产卵洄游,同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捕捞群体,放流鱼回捕率较高,放流效果较好。文章对试验放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大规模放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乳山湾泥蚶繁殖期及蚶苗的生长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山东乳山县乳山湾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繁殖期、蚶苗的生长和分布等所调查的结果。调查表明,7月初、7月中旬和8月上旬是乳山湾泥蚶的繁殖盛期;蚶苗入冬时的壳长可达5毫米左右,甚至超过8毫米,蚶苗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3-28℃,其月增长可达1.3-1.4毫米;蚶苗的分布与潮位呈明显的负相关,蚶苗集中在低潮线至中潮区下部的狭长地带,在这地带潮位越高蚶苗个体越大;蚶苗分布与底质的关系密切,当底质中直径为190微米的颗粒占65-85%时,蚶苗的分布量较大。文中对采苗预报和采苗时间的确定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蜈蚣藻和繁枝蜈蚣藻孢子发生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凤贤  李伟新 《水产学报》1986,10(3):281-288
本研究以我国厦门地区沿海产的蜈蚣藻和繁枝蜈蚣藻为对象,进行其发生的比较研究,其结果如下:1.蜈蚣藻的果孢子和四分孢子大小相似,直径约为15微米左右,孢子中央具有一个细胞核,色素体多集中于细胞中央,呈黄褐色。繁枝蜈蚣藻的果孢子和四分孢子略大,直径为17微米左右,其色素体呈棕褐色。2.蜈蚣藻和繁枝蜈蚣藻的孢子发生类型,均为间接盘状型,但其发生初期的发生形式,略有不同,表现出种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