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吕晨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05-2606
在介绍我国一些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四川省为例,依据2000~2007年《四川省统计年鉴》中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数据,建立了农村金融规模指标(存款规模Y1、贷款规模Y2)、农村金融支农程度指标(农业贷款规模Y3、乡镇企业贷款规模Y4)、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农林牧渔总产值X1、乡镇企业增加值X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X3)三大指标体系。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效用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林牧渔业和乡镇企业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传统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突出;农业贷款与农村经济增长关联度较高,特别是对传统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很大;农业贷款对传统农业总产值贡献很大,农业发展成为农民纯收入增长的直接原因;乡镇企业贷款规模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关联度最差。最后指出由于指标的选取上存在主观性和很多规模巨大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被忽略,未能充分体现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提出了优化投资结构、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农村民间金融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上海市农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上海市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着眼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市场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等农业产业化指标和历年农业贷款的金融支农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上海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后根据上海市金融支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上海市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破正规金融机构垄断格局;二,创造性地发展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减少农村资金外流;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3.
温昌良 《吉林农业》2014,(13):20-21
农业贷款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难题。农业贷款难的成因主要是农业风险大、贷款门槛高、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农村金融机构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创新农业贷款抵押方式;完善担保配套服务体系;拓展农业保险,分散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199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贷款、农业保险、农产品进口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农产品出口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农业保险促进农民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均是显著影响农民收入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其中农产品出口未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基于1996-2012年新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特别是对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农业贷款规模的影响尤为突出,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影响次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规模的影响较小,其并未有效形成对农业的直接支持;农业保险规模的影响也较小,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较弱;乡镇企业贷款规模的影响最小,说明乡镇企业贷款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6.
农业贷款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也是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方式。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误差修正模型构建农业经济增长与代表黑龙江省农业贷款发展状况的主成分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代表黑龙江省农业贷款发展状况的贷款深度因子及转化效率因子分别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在短期均衡下,误差修正系数对模型具有反向修正调整作用;在长期均衡下农业经济增长与2个主成分因子具有正相关协整关系。因此,在长期内保证农业贷款稳定增长式投入,增加农业贷款深度和存款转化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创新金融产品以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使用中国2000—2016年的数据对两者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对两者良性互动给出了数理模型推导。结果显示:农村金融与农业产业化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途径相互促进;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但发展速度缓慢,农村金融逐渐发展,但并不平稳;农村金融变量对农业产业化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呈波动状态,其中,农业贷款和农业保费赔付对农业产业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得出金融支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贵州省为例,选取1978--2007年间的农业生产总值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为样本,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贵州省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和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计量结果表明信贷支持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由此从加快贵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是否具有协同关系,采用EEMD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82—2015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贷款余额年度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由高频分量、低频分量和趋势项构成。上述结构分量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高频分量之间在1%的水平上互为因果关系;而低频分量间存在不对称的传导方式,即在1%的水平上农业贷款到农业保险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在10%的水平上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能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持,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洞庭湖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流转等对贷款资金的需求、湖区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弱质性农业对农业保险产生的需求、湖区农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对多元化金融服务提出的需求。洞庭湖区农村金融存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户资金需求,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窄,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单一、支农服务能力低下等问题。建议从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农业保险、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完善洞庭湖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新疆农村金融改革和推动棉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利用1994—2013年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棉农收入数据,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新疆农村金融发展与棉农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新疆农业贷款对棉农收入增长具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棉农收入增长不存在直接影响,但在短期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棉农收入增长对农业贷款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均具有正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农行聊城市分行以振兴本市经济为己任,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截至去年10月底,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26.4亿元,1—10月份净投入2.6亿元。一是加大筹资力度,壮大信贷支持实力。对外,通过开展优质高效服务,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对外,实行一把手抓存款责任制,资金内部计价等激励措施,促进了存款的稳定增长。到10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40.7亿元,比年初增长4.4亿元。二是以农为本,面向农业,保证农业生产资金需要。市农行以支农为己任,围绕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信贷支农的主渠道作用,确保了粮棉生产的资金需求,1—10月份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63亿元,占到  相似文献   

13.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较多,但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农业贷款余额、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以及支农财政支出四个指标,拟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1990-2009年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数据为依据,对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3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增长均有正向作用,乡镇企业贷款是农业贷款的格兰杰原因,农业贷款是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自身滞后一期的数值对本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贷款对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有一定的时滞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1990—2009年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数据为依据,对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3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增长均有正向作用.乡镇企业贷款是农业贷款的格兰杰原因,农业贷款是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自身滞后一期的数值对本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贷款对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有一定的时滞影响.  相似文献   

16.
1 沈阳市农业投资的现状1.1 国家投资国家投资分为国家财政支援农业资金(含地方财政支农)和农业银行贷款。国家财政支援主要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援农业支出(用于农、林、水利、气象、农机等事业费和支援贫困乡村的生产资金)。建国以来至1984年止,国家对沈阳市农村基建投资达32853万元,支援农业支出  相似文献   

17.
刘耀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300-11302,11329
依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选取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7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我国“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农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国家财政支农总支出与各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与各项财政支农支出的灰色关联度变迁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时期与家庭经营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下降的态势;从总体上看,国家财政支农总支出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灰色关联度有下降的趋势,财政支农总支出与农业科技3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上升的趋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表现出增强的趋势,救济费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的增长对农业科学技术的依赖性呈现出增强的态势。最后提出了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坚持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实行动态调整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78—2016年中国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和农业产出数据构建VAR模型,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 ,分析了中国财政金融支农对农业产出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产出短期内具有较强的增长惯性,长期受农业贷款影响显著,受财政支农影响微弱。农业贷款是农业产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且两者存在单向正相关关系;财政支农不是农业产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农业产出是财政支农增长的Granger原因。长期而言,农业贷款显著促进了农业产出的增长,而农业产出增长又会提升财政支农水平。最后,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调整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探索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合力点等提升农业产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0-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变量和广度变量两个方面研究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度变量主要用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和农村居民储蓄比来衡量,而农村金融发展的广度变量主要用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密度来衡量,以此建立计量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和农村居民储蓄比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密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并提改革农村信贷和农民储蓄,发展有质量的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多元化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高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效率,有助于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基于湖南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湖南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探讨湖南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农业存款越多,越能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资金,金融支农效率就越高;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越多,说明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越广,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而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城乡协调发展,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与金融支农呈负向显著关系,这表明仅仅依靠增加金融机构数量不能有效提高金融支农效率。因此,为提高金融支农效率和加快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扩大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的覆盖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鼓励吸收农业存款,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资金供给;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