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农机》2004,(4):45
光化学除草法 国外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一种光化学除草剂,将其施用到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地里时,一遇到阳光,就会自动产生化学反应,可高效地把杂草杀死,而不损害农作物。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机械化学除草技术是应用机具喷施化学除草剂消灭杂草的综合机械化技术。为使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免受草害的影响,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剂灭草。这项技术可以省工,降低生产成本,除草效率高,灭草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杂草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推广保护性耕作必须具备高效能的化学除草剂,通过喷撒化学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生长和消灭杂草。到目前为止,国内生产的一批化学除草剂(休闲期所使用的克抚踪,玉米苗期使用的锈去津,小麦春季使用的2,4-D丁酯等)完全能够满足化学除草的需要,已被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麦的生产中不仅会受到病虫的为害,麦田杂草也会对其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2011年山西省小麦播种总面积为66.67余万hm^2,其中杂草发生面积53.33万hm^2。  相似文献   

5.
1.生长季节(1)麦田除草。改春季化学除草为冬季。时间小麦3叶期后,平均气温达10℃,杂草3片叶,药剂选择2.4-DJ酯,每0.067hm2用72%乳油4|D~50ml,兑水40~50kg,防除播娘蒿;选用苯磺隆75%每0.067hm2用1g防除离子草(地菜)、荠菜等。每0.067hm:用2.4-DJ酯20~30ml与苯磺隆0.5g防除多种杂草;春季结合中耕拔除残留杂草,每1m2有杂草50株,采用化学除草一定要在拔节前结束。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小麦、玉米、大豆传统耕作条件下的田间杂草防治现状和保护性耕作下杂草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认为目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大豆田间草害治理上面临的问题有:杂草数量增多,杂草发育参差不齐,发生程度加重,增加了防除难度;杂草群落演替加快,恶性杂草发生趋于严重;除草剂用量增加,一定程度加重了环境污染;杂草的危害致使农作物减产,商品性降低。具体对策包括:加强保护性耕作小麦、玉米、大豆田间杂草演替规律和恶性杂草灾变预报研究;筛选适合小麦、玉米、大豆田间的高效、低污染除草剂;减少小麦、玉米、大豆田间杂草种子来源;加强小麦、玉米、大豆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研究;加强与杂草竞争性强的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的研究;加强化学、机械、农业、人工除草相结合的环保型杂草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地膜除草法 在地膜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进一定数量的除草剂,可使其覆盖的地面只生长农作物,不生长杂草。目前,国外已推出无色或有色的多种除草薄膜,使用的范围正在扩大。  相似文献   

8.
农田杂草总体上是指生长在田间、分布广泛、对农作物有危害、非人工有意栽培的草本植物。我国农田杂草危害面积大约为4000万hm^2,主要发生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五大作物农田,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应对杂草及时地加以控制,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1.生长季节 (1)麦田除草.改春季化学除草为冬季.时间小麦3叶期后,平均气温达10℃,杂草3片叶,药剂选择2.4-DJ酯,每0.067 hm2用72%乳油40~50ml,兑水40~50 kg,防除播娘蒿;选用苯磺隆75%每0.067 hm2用1 g防除离子草(地菜)、荠菜等.每0.067 hm2用2.4-DJ酯20~30 ml与苯磺隆0.5 g防除多种杂草;春季结合中耕拔除残留杂草,每1 m2有杂草50株,采用化学除草一定要在拔节前结束.  相似文献   

10.
<正>红菇娘为野生绿色食品资源,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红菇娘为野生药食两用作物,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和保健功能,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在红菇娘的种植过程中,农田杂草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杂草是农作物的天敌,与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争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所以在使用药剂防治中,应正确施用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茌平县冯屯镇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酸碱适中,极适宜农作物生长.冯屯镇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蒜为主,2007年种植小麦6 200hm2、玉米3600hm2.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安泽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除草剂种类的增多,化学除草已应用于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合理选择除草剂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而且还可以降低耕种成本,达到增产的目的。但多数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很强,如使用不当很容易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因此,严格掌握化学除草技术对农业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一种从土壤背景中分离出作物的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是指生长在不适当的地方的植物,其生长对经济作物的影响弊大于利。杂草与经济作物争土壤、阳光和水肥,而且极易蔓延。杂草的蔓延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并可能会使作物的生产量减少25%-30%。  相似文献   

14.
潘亚清 《农机化研究》2006,(2):204-205,216
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逐年扩大,玉米田杂草种类逐年增多,化学除草已占主导地位。目前,市场上除草剂种类繁多。为此,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并根据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确定除草剂的用量,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临汾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然而近年来,麦田杂草危害逐年加重,杂草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范围越来越大,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这些杂草与小麦争光、争肥、争水,造成小麦个体发育不良,麦穗变小,穗粒数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同时易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小麦生产带来大幅度的减产。并可引致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曲沃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Et照充足,水利资源丰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小麦、玉米是这里主要的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减免、两补贴”惠农富民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持续高涨。由于玉米生长周期短、好管理、产量高,加上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全县的玉米复播面积逐年增加。但是长期以来,玉米生产环节中靠人工收获,费时费财费力气,玉米收获成为玉米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7.
(1)中耕除草。鹰嘴豆苗期生长量小,易受到杂草的严酷竞争。如果在播种后的70天内能保持田间无杂草,其后迅速生长的冠层会有效地控制住后期杂草的生长。播后第45天和70天左右中耕除草,对控制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墒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喷杆喷雾机作为大田作物高效、高质量的喷洒农药的农具,可广泛用于大豆、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的播前、苗前土壤处理,以及作物生长前期灭草及病虫害防治。与高地隙拖拉机配套使用,可进行棉花、玉米等作物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以及生产率高、喷量均匀等特点,喷杆喷雾机已深受我国广大农民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除草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东旱塬区正常土壤墒情背景下,以白色地膜为对照,测定了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80%以上和70%以上,黑色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66%以上和93%以上;化学除草地膜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影响甚微或无影响,黑色地膜对玉米出苗率、出苗力影响微弱,对玉米叶色、长势等有一定影响,但随生育时期推后能较快恢复,玉米生育期延后8 d;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对玉米成熟期株高、穗粗、穗有效长度和穗粒数均无明显的影响,且均可明显提高玉米株高整齐度和籽粒百粒质量;与白色地膜比较,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提高玉米产量9.63%和4.19%,分别增加纯收益2 071.20元/hm~2和850.50元/hm~2。可见,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甜  刘剑 《河北农机》2023,(1):19-21
为探究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以及整个过程是如何影响小麦生长的,笔者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了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对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一定的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在玉米收割机机械化作业的一年内,实验区的小麦出苗率和产量都明显低于对照区。这表明,玉米收割机的机械化作业后会在各个方面,包括土地质量、秸秆遗留物等方面对小麦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小麦的产量降低。但是玉米秸秆的碎屑原则上应该在足够的时间后丰富土壤,增加土壤养料,帮助小麦生长。玉米收割机的机械化操作在短期内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也会在后期的秸秆中出现病虫害,因此必须采取支持性的生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