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明确气候变暖和“双晚技术”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的适宜播期,基于WMAIP集成模型,对华北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冬前积温下限及最迟播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晚播减产幅度由南向北增大,南部晚播减产幅度最小(<19.5%),中部晚播减产幅度在26.4%以内,北部晚播减产幅度最大,最高可达32.0%。华北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的适宜播期分别在9月25日—10月5日之间、9月30日—10月20日之间和10月10日—11月5日之间。华北地区冬小麦基于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冬前积温下限分别在497~629℃·d和344~581℃·d之间,并由南部向北部递增。在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条件下,河北、山东、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最迟播期分别为10月1—13日、10月10—16日、10月22—28日和10月7—19日、10月16—22日、10月31日—11月12日。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华北地区“双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播期和播深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性状的影响,以农大211冬小麦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上庄实验站进行了4个播期水平(9月23日、10月3日、10月13日和10月23日)、3个播深水平(2、4、6 cm)的随机区组大田试验,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越冬前冬小麦各生长指标(单株叶面积、主茎叶龄、分蘖...  相似文献   

3.
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农业机械之一,现阶段的播种机技术主要以机械式作业为主,其电气自动化程度相对不高.为进一步提高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减少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播量不精确、播量不足等问题,研究播种机的播量自动控制技术具有现实意义.主要介绍了播种机的播量自动控制技术实施的可行方案,并对如何预防和减少播种机的漏播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冬小麦机械化精播技术的应用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卢美林冬小麦机械化精播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低耗、高效的栽培技术,是北京地区粮食生产在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科技含量,使产量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1.研究推广配套机具的农业技术依据(1)...  相似文献   

5.
针对冬小麦生产中的问题,试验分析了小麦晚播情况下的节水高产栽培模式及其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冬小麦适当晚播并加强田间管理和肥水管理,仍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在适播期内播种是促进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管理技术.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小麦高产优质主产区的冬小麦产量,本研究选取黄淮海和江淮地区作为研究区,并在研究区内选择3个代表站点,利用DSSAT CERES-Wheat模型在基准时段和未来40年分别开展了4种典型浓度路径的温室气体排放气候情景(RCPs)、51个播...  相似文献   

7.
<正>冬小麦是昌吉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来播种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0%—65%.为了使小麦由中产向高产过渡,1990年我市从山东引进小麦机械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这是将“大水、大肥、大播量”的传统栽培技术,改为“足水、足肥、小播量”的高产栽培新技术.该项技术是在地力较高,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上,通过降低播量,加大行距,均匀播种,处理好个体与群体发育的矛盾,改善群体内有效分蘖的光合作用和营养条件,使小麦成穗率高、单株穗多、穗大、粒多、颗粒饱满、千粒重高,从而获得更高产.  相似文献   

8.
9.
沟播冬小麦田土壤水流动系统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衡水试验场沟播冬小麦田为例,建立了土壤沟垄微地形条件下土壤剖面二维饱和—非饱和水流运移的数学模型,对冬小麦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揭示了人工微地形条件下典型时刻土壤水流动系统特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和模拟土壤剖面水分的运移过程和变化规律;土壤沟垄地形有利于形成局部优化的土壤水流动系统——根系汇流系统;土壤沟垄地形优化土壤水流动系统的效果受零通量面发育深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高寒地区冬小麦生长的越冬要求,针对在低矮作物(如大豆等)未成熟时垄间套播冬小麦种植模式的农艺要求,设计了垄间套播冬小麦机械式排种免耕播种机。为了保证冬小麦开沟器不在垄台上伤害农作物,设计了双向平行四杆仿形机构,能同时完成上下、左右仿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播种深度为45.9mm,合格率为86.7%;平均施肥深度为76.45mm;冬小麦出苗速率SE为4.88(株/天)/m,在次年返青期冬小麦的返青率为85.3%,能够满足垄间(垄沟两侧)套播冬小麦的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小麦机械旋播 ,是小麦机械旋耕播种复式作业的简称。可一次完成灭茬、旋耕、播种、盖子、镇压和平整等工序 ,是一种高效复式作业方法。目前采用的播种机主要有 2BG - 6型旋播机、1GS91C - 10 0 2型旋播机、BG -10 0型旋播机和BG - 12 0型旋播机等。1 使用情况及农艺准备以上机型主要适用于稻茬麦播种 ,作业前应收尽稻草 ,以防作业时缠绕工作部件 ,影响作业质量。一般轻壤土、中壤土的田块板茬播种 (是该机优势 )效果最好。玉米、棉花和高粱等茬地应先灭茬 ,后播种作业。小麦种子应予精选 ,尽量选用当地种子公司统繁统供的良种及包…  相似文献   

12.
唐村灌区试验站针对冬小麦仅能灌一次关键水的现状,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灌水的增产效果进行了为期3年的专题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研究成果,提出冬小麦关键灌水期,并对关键期灌水增产的成因以及试验结果的精度与试验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为灌区用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村灌区试验站针对冬小麦仅能灌一次关键水的现状,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灌水的增产效果进行了为期3年的专题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研究成果,提出了冬小麦关键灌水期,并对关键期灌水增产的成因以及试验结果的精度与试验设计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为灌区用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蓄灌及盖秸对晚播冬小麦增产节水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水、土资源紧张的条件下,确保比适播期推迟15 ̄20天播种的晚播冬小麦获得高产,于1991 ̄1993年在本站进行了对比试验,对晚播冬小麦采用常规灌溉、播前蓄灌及播前蓄灌加冬前盖秸的处理方法,与适播麦麦常规灌溉的产量、耗水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相比较,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采用播前蓄灌的措施,有明显的增产、节水效果,冬前盖秸并播前蓄灌的增产效果更显著,可获得与适播麦相当的6000kg/ha以上的产量,且节  相似文献   

15.
宽幅精播和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研究了宽幅精播和灌溉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后,宽幅精播的分蘖消亡速率低于常规种植。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宽幅精播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宽幅精播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增产的原因在于穗数的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宽幅精播结合灌拔节水和抽穗水为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在水、土资源紧张的条件下,确保比适播期推迟15~20天播种的晚播冬小麦获得高产,于1991~1993年在本站进行了对比试验,对晚播冬小麦采用常规灌溉、播前蓄灌及播前蓄灌加冬前盖秸的处理方法,与适播麦常规灌溉的产量、耗水量及其它农艺性状相比较,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采用播前蓄灌的措施,有明显的增产、节水效果,冬前盖秸并播前蓄灌的增产效果更显著,可获得与适播麦相当的6000kg/ha以上的产量,且节水1~2次,还可大大提高晚播冬小麦的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晓程 《河北农机》2004,(4):24-24
小麦机械旋播是小麦机械旋耕播种复式作业的简称。可一次完成灭茬、旋耕、播种、种子覆盖、苗带镇压和平整作业,是一种高效复式作业新工艺。目前采用的旋播机主要有2BG-6型、BG-100型、BG120型、IG135型、IG145型,与13.2~18.4kw具备后置动力输出的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IGS91C-100Z型、IGS-100型等,与8.8~1lkW的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8.
1.施用地基本情况沼肥的施用田设在永济市卿头镇董村农场,地处永济市东端,全场占地0.14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0.12万hm^2,主要农作物以冬小麦、棉花为主。2010年小麦秋播时,由于棉田腾茬过晚延误了小麦晚期播种,后在晚播的麦田内施用了沼肥。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播期和灌水对冬小麦生物量积累动态特征的影响并实现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的产量模拟,在吴桥实验站2年(2017—2019年)播期水分大田试验基础上,结合2011—2017年播期水分文献资料,采用“小麦钟”模型发育指数来定量模拟冬小麦的发育期,以Logistic模型定量模拟不同播期和水分处理对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动态的影响,并建立冬小麦生物量模型,进而构建冬小麦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播期通过影响冬小麦生长旺盛期来影响生物量积累;播期推迟,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缩短而使生物量减小。不同水分处理造成的地上部最大生物量的差异主要由生物量的最大积累速率决定,生物量最大积累速率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基于冬前积温和生长季供水量建立冬小麦生物量与产量模型,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980.2kg/hm2和15.7%,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RMSE和NRMSE分别为839.7kg/hm2和10.6%。基于发育指数的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的生物量积累,对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的产量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足墒播种条件下,冬小麦适宜冬前积温为200~600℃·d,生长季适宜供水量为200~450mm。该研究为华北地区合理调控播期灌水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不同播期与灌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预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张蓉  董禄信  孙长红  路平  许静 《节水灌溉》2021,(7):60-64,70
为了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探索新型绿色可持续的冬小麦覆盖栽培模式,在陇中旱作农业区设置了秸秆粉碎覆盖微垄沟播(SM1)、秸秆粉碎覆盖微垄宽幅沟播(SM2)两种覆盖种植方式,以露地条播(CK)为对照,研究了秸秆粉碎覆盖栽培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