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桐脱毒组培苗的生产和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的泡桐丛枝病理论研究和防治经验,总结出一套泡桐脱毒组培苗生产与苗圃育苗技术要点,包括从泡桐原种的选择、组培脱毒和病菌检测技术、组培苗快繁、营养钵苗生产与运输、苗圃育苗等各个环节,以期规范泡桐脱毒苗木应用和育苗技术成果推广,有效控制种苗传播泡桐丛枝病途径,促进我国泡桐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2005-2009年在河南濮阳市,用7个品系的脱毒组培苗进行了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的当年均不发病,第2年出现病株,在科学及时地清除发病苗后,第3年平均病株率有降低的趋势;在育苗和造林中,发病株率高低依次为T1、ZL-3、C020、MB33、YG、C125、SXM;过早地高强度修枝的平均发病株率极显著高于不修枝的;不同品系造林接干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泡桐组培脱毒苗田间育苗、造林及防治丛枝病效果的研究孔德广(河南省西华县林业局466600)陈桂华袁新华(西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泡桐丛枝病是目前泡桐生产上一大难题。该病能引起泡桐属植物普遍发病,使整株或部分枝条表现病状。其病原为植物菌原体,侵染...  相似文献   

4.
泡桐为江苏徐淮地区农桐间作的主要造林树种,惟该树种具有假二叉分枝的习性,大苗造林又有缓苗期,不能连续接干,这就给培育高干良村带来一定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泡桐容器苗造林对泡桐接干、干形和材积的影响,为泡桐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地处黄泛平原的沛县鸳楼乡任董庄村.该村土地系废黄河故道支流大沙河的冲积物.土壤为黄潮土,沙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在2.5米以下,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0.67%,全磷含量0.06%,保水保肥力差,pH值8.2~8.5.本区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雨量较少,年降雨量约800~900毫米,且70%集中在7、8、9三个月.农作物常受风沙和干热风的危害,农田用水要靠地下水灌溉,水质较差,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根据农业区划,该区为农桐间作区.  相似文献   

5.
6.
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0个品种和品系大田栽植比较。筛选出自选白花桐和自选豫杂两个抗病性较强的无性品系。利用育苗和造林技术及抗菌素处理苗木根系栽植能有效控制丛枝病的发生和危害。提出了以先进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为基础,以栽植抗病种类和无病壮苗为主导,辅以早期药物预防及合理修病丛枝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1 品种简介中林三号脱毒泡桐是优良的速生用材品种 ,是利用高温处理中林三号泡桐苗结合茎尖组织培养脱去泡桐丛枝病毒的方法得到的无丛枝病毒的苗木。培育过程为选优 - -检测病源 - -组织培养 - -脱毒处理 - -再检测 - -大棚炼苗 - -大田育苗。大棚炼苗得到的中林三号脱毒泡桐  相似文献   

8.
泡桐是沿江、沿海地区主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大部分为50~60年代从河南引进的兰考泡桐。近几年来,由于繁殖造林技术落后,加之品种单一,忽视良种选育,致使这一造林树种的速生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从1992年初从江苏省林科所引进了12个泡桐新品种,进行泡桐容器育苗直接造林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努力,已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出苗率达到89.1%,当年移栽造林成活率达到100%,目前平均株高4.37m,平均地径9.87cm。1 试验地概况及引种材料1.7 气候本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  相似文献   

9.
<正> 泡桐是我省平原农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长期以来,均采取先育苗后造林。栽植当年,根系由于移栽受到损伤,形成了一个较长的缓苗期,影响了幼林的生长。为此,我们从1987年以来,对泡桐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发现营养钵育苗造林能够促进泡桐幼林的生长,并可节省大量的育苗资金,值得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将经脱毒处理和未经脱毒处理但经病原检测确证无植物菌原体感染的泡桐组培苗,进行扩大繁殖,温室驯化,然后分别在不同地区的苗圃地和造林地定植,每年定期调查泡桐丛枝病的发生情况。试验结果显示,脱毒苗和无毒苗无论在重病区、中度病区还是在轻病区,三年内发病率都大大低于常规种根育苗对照,其中在各地区种植的全部脱毒苗三年内发病率皆为零。证明用无毒苗是解决泡桐苗期和幼树期丛枝病为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泡桐因生长迅速 ,材质优良 ,易于繁殖 ,近年来成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一个主要树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泡桐造林一般是采用大苗栽植 ,苗木费用较高 ,而且苗木较大 ,运输不便 ,苗木成本太高成为制约泡桐大面积栽植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近 ,我们对泡桐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埋根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取得初步成功。与此同时 ,对泡桐苗、根两用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为泡桐大面积造林提供苗木(根 )保证。1 良种选择及种根处理良种是壮苗和木材优质高产的基础。所引进的无性系品种都是经过国家验收的、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  相似文献   

12.
草莓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筛选出两种组培快繁脱毒草莓苗培养基配方(1)MS+6-BA1.0mg/L+NAA0.02mg/L;(2)MS+6-BA1.0mg/L+IAA1.0mg/L和两种草莓苗生根培养基配方MS空白培养基和MS+6-BA0.1mg/L+NAA0.01mg/L。研究得到适宜于草莓组培苗的炼苗移栽技术。并通过大田种植证明,脱毒草莓苗的鲜果产量高于未脱毒苗30%,品质优于未脱毒苗。  相似文献   

13.
泡桐是一种优良的速生再材树种。但丛枝病已成为泡桐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其生长和材质。根据潜山县能调查.有不少农户培育的泡桐生长良好,病树少。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电镜鉴定泡桐丛枝病的带毒苗,用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病苗、带毒苗与健康苗之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带毒苗与健康苗的酶谱无差异,都表现为9条酶带,病苗酶谱表现出10条酶带。  相似文献   

15.
16.
菏泽林科所从中国林科院引进中林三号泡桐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脱毒组培快繁,大田育苗造林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试验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泡桐脱毒组培和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获得的C020、MB33、ZL-3、C125、YG、T1、9501、MG等泡桐不同品系组培苗,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和病菌检测,获得了其脱除泡桐丛枝植原体的脱毒组培苗.确定了适宜于不同品系的增殖培养条件和生根组培苗移栽至营养杯的基质.在中原地区,利用普通温棚春季营养杯苗移栽适宜时间为3月中旬至5月初,秋季移栽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季生产的营养杯苗当季栽植因木质化程度低需带钵运输和苗圃定植,而秋季生产的根系木质化程度高的自然落叶休眠的营养杯苗能够在低温下安全越冬,次年早春可以裸根运输和栽植.这种营养杯苗的秋季生产方式不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当年生长量,而且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8.
将经脱毒处理和未经脱毒处理但经病原检测确证无植物菌原体感染的泡桐组培苗,进行扩大繁殖、温室驯化,然后分别在不同地区的苗圃地和造林地定植,每年定期调查泡桐丛枝病的发生情况。试验结果显示,脱毒苗和无毒苗无论在重病区、中度病区还是在轻病区,三年内发病率都大大低于常规种根育苗对照,其中在各地区种植的全部脱毒苗三年内发病率皆为零。证明用无毒苗是解决泡桐苗期和幼树期丛枝病为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泡桐丛枝病病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泡桐丛枝病病原MLO的研究历史,阐述了各个时期所取得的研究结果。从病原观察、病原的分离培养、泡桐丛枝病MLO的理化性质、病原的早期诊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等6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我国有关MLO研究的重大发现。同时,还概括病原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北亚热带泡桐无毒苗山地造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