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分析了农业联产承包制的缺陷,认为以“长期租佃制”为中心的山地制度改革试验有效地克服了承包制的不足。试验内容:进一步明确和实现山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和明确山地使用权,实行山地有偿使用、有偿流转。目的:促进山地使用权市场发育,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山地利用效率。结论:长期租佃制是现阶段我国山地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松阳县森林资源有偿流转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阳县森林资源有偿流转有5种主要形式:即国乡合作联营、股份制经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拍卖、活立木转让等。通过对森林资源有偿流转的作用、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森林资源有偿流转、加森林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搞活山地流转机制是林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活山地流转机制,推行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由当前社会大环境和林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在论述搞活山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时调动林农积极性、发展林业和振兴经济的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山地使用权流转的各种形式,并指出评价山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好坏的标准,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四川省山地流转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从山地流转的转让范围、转让方式、转让合同管理、转让价格、转让年限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与分析 ,并从 6个方面论证了山地流转有利于林业可持续经营。针对山地流转中存在的林地使用权不够稳定、价格不够公平、林业部门管理被动等问题 ,从有关政策法律的角度进行了思考 ,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 ,林地和林木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市场流转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 1998年 4月 2 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决定》中明确林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后 ,林权有偿流转得到了更快地发展。无论从市场现状还是从实践发展来看 ,对林权有偿流转的探讨显得非常重要。1 林权有偿流转的概念1.1 林权有偿流转的概念所谓林权是指林地和林木归属的法律形式 ,包括林地和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林权有偿流转是林地和林木进入市场交易 ,根据法律规定 ,按照法定…  相似文献   

6.
对滨州市林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地深入调查,从林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与做法、林地界定、林地使用权流转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与分析。对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价值评估、流转监督管理、再次流转管理、转让资金使用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容县在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工作中,坚持自愿、有偿原则依法进行,到今年5月底,全县流转山坡荒地使用权的农户5.1万多户,面积达2.4万公顷.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原因,指出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解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依法确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明确流转的条件和范围、流转的程序以及收益的分配等。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如土地使用权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流转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分析了土地使用权现状及现有的土地出让方式,探讨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衢州市山地流转的现状,摸索出流转新型模式,对山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促进规模效益林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林地流转的难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成为必然。本文介绍了临安市林地流转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林地流转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林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TM影像数据,通过遥感解译的方法得到长白山地区不同年份(2000、2004、2007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出长白山地区各种土地类型在监测时段内动态变化及相互转化的信息,并对长白山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碳汇造林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林业活动。森林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通过造林增加碳汇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支持和发展。以老顶山植被恢复工程碳汇造林建设示范项目为例,从碳汇林的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技术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技术措施,并对该项目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同时,通过项目的实践对碳汇林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 了发展河 北省集 体山地市 场, 对山 地 市场 产生 的 背景 , 山 地市 场的 主 要形 式, 加快发展山 地市场的 必要性 , 山地市 场发展 的制 约 因素, 加 快发 展山 地 市场 的对 策 等, 进 行 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总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9%。加快山区开发建设的步伐,必将对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山区要发展,潜力在林业。林业在山区可持续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山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协调山区其他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立地条件与柳杉生长量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年生柳杉人工林的26个样地调查其立地条件与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表明:当土壤疏松层厚于30cm时,柳杉生长良好,浅于20cm时,柳杉生长不良;柳杉生长受地形影响,在山洼、山谷处生长最好,山坡、山顶、山脊则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的本质特征是贫穷、困难和落后问题。相对城市、平原农村而言,山区农民更穷,山区农村更困难,山区农业更落后。山区多数是林区,林农穷、林区困、林业弱更加凸显。占国土面积69%,占全国总人口/56%,占全国耕地面积40%,并拥有绝大部分森林林地的山区林区的贫困落后状况决定了山区林区在我国“三农”工作中的突出地位和瓶颈地位。立足解除山区贫困,实施“向山区倾斜政策”,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心移向山区,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到山区林区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笔者提出了振兴山区林区的十项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山地乡村景观组成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以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村山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将其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从汇水单元角度探讨山地乡村景观的土地利用类型组成、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为主,旱地、果园次之,空闲地所占面积比例较少;研究区山地乡村景观类型丰富,部分区域受到一定程度人为干扰,出现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连接度降低等景观问题;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旱地、果园、菜园、农村宅基地、坑塘水面面积占比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林地(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面积)占比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区不同汇水单元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径流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分割指数、多样性指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指数、蔓延指数、斑块内聚指数与之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龙山县于2000年春开始生产性引种日本落叶松,在湘西高湿低温的中山区率先大面积栽培,引种结果表明:7.5年生(含苗龄2 a)林分平均树高4.39 m,平均胸径4.58 cm,树高年均生长量0.58 m,胸径年均生长量0.61 cm,生长量与湖北建始县接近,达到国内一类生产水平;龙山县是日本落叶松的适生区;日本落叶松喜冷凉气候,抗雨淞能力特强,适宜在海拔900 m以上的中山区栽培;日本落叶松耐水湿性弱,不能在低洼、积水地及排水不良的平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