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ea)是河南平原林区主要害虫之一,繁殖量大,但幼虫期自然死亡率83%~50%,最高达87%,其中白僵菌(Beauveriasp.)、绿僵菌(Metarrhiumsp.)等虫生真菌所引起的死亡数占15%~432%,最高达70%。由此可见,白僵菌在大袋蛾的综合防治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真菌。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主要蠹害林区,采集松纵坑切梢小蠹异常虫体76号,在室内进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致病测定后,到林间接种试验。筛选出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致病性强的本色镰刀菌FusariumconcolrReinr,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sls)Vuil.粘孢白僵菌BeauveriavelataSamsonetEvans,青霉菌Peniciliumsp.拟青霉菌Paecilomycessp.等5种寄生真菌。经林间蛀干实验,小蠹带菌在干内死亡率分别为85.6%,82.1%,80.5%,81.5%,82.1%,90.1%。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里对竹刨花板上的真菌作了研究,发现竹刨花板上常见真菌有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 Thom、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LK.、多主枝孢Cladosporiumherbarum(Pers.)exFr.和多毛孢Pestalotiasp.等。  相似文献   

4.
竹刨花板上的几种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里对竹刨花板上的真菌作了研究,发现竹刨花板上常见真菌有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Thom、黄曲霉Aspergillus flousLK.、多主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Pers.)exFr.艉投嗝撸校澹螅簦幔欤铮簦椋? sp.等。  相似文献   

5.
不同病原菌对光肩星天牛致病力测定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病原真菌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幼虫致病力的测定表明:粉拟青霉9101、球孢白僵菌Z28 和卵孢白僵菌寄生率均为100% ,粉拟青霉Z26为87.5% 。各种菌对光肩星天牛的最适致死温度是:粉拟青霉Z26 15℃~20℃;粉拟青霉9101 15℃~25℃;球孢白僵菌Z28 20℃~30℃。用自己分离所得的球孢白僵菌Z28,粉拟青霉Z26,以含孢量4 亿孢子/m l+ 0.02% 增效剂做林间塞孔防治试验,每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球孢白僵菌Z28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达93.44% ~97.25% 。粉拟青霉Z26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在92.92% ~96.55% 。两种菌混合塞孔,以1~3次/年处理间无差异,防效达93.64% ~96.48% 。每株树所用菌剂成本为0.02元。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对寄主树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唐明  陈辉 《林业科学》1999,35(6):63-66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 Ophiostoma sp .和Leptographiu m sp .) 是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系统的先导和致死寄主树木的主要原因。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通过对寄主树木木质部树脂道泌脂细胞的分解和菌丝在寄主树木树脂道内的大量繁殖,堵塞寄主树木树脂道,使寄主华山松泌脂系统失去活性和抗性功能。同时,随共生真菌在寄主树木木质部内的发育,菌丝分解寄主木质部薄壁细胞,使寄主树木木质部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寄主华山松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7.
光肩星天牛幼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光肩星天牛天敌调查中,通过对收集到的罹病死亡的天牛幼虫虫尸的分离,得到一种真菌致病菌,经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球孢白僵菌对昆虫的寄生范围广,致病力强,经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率达到100%。球孢白僵菌是抑制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灵野外效果达98%~100%,而白僵菌效果为28%~52%,苏云金杆菌的2个亚种效果均不理想,分别为20.83%和9.095%。  相似文献   

9.
生物防治     
《绿色大世界》2011,(11):190-190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内容包括: (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1号防治天牛(线虫)。  相似文献   

10.
影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ls.)Vuil.)的贮藏的环境稳定因素主要为环境温度及紫外光。孢子含水量高低影响虫生真菌菌株的耐热性,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ae(Soro.))在30min内的半致死...  相似文献   

11.
对梨树主要害虫梨瘿蚊(Diplosissp.)于1990~1992年开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防治以15%杀灭菊脂2500倍最好,死亡率达90.4%,人工防冶采用冬季土地深翻(6cm以上),夏季入土化蛹盛期进行中耕晒土,能消灭大部分老熟幼虫与黄蛹,进行生物防冶的主要天敌是瘿蚊广腹细蜂,其次捕食性蜘蛛,瓢虫等也能有效控制梨瘿蚊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 ~1995 年泡桐大袋蛾治理情况、虫口密度以及寄生率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受害面积可以将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划分为蔓延期(1985 ~1990) ,这时的年平均扩散速率为115 % ;高峰期(1991 ~1992) ,年平均扩散速率约为0 % ;消亡期(1993 ~1995) ,这期间大袋蛾种群急剧消亡.防治措施能有效保护泡桐叶片.但由于对有虫树木不能彻底地防治,因而不能有效防止害虫的扩散;同时,这种防治措施也不是导致大袋蛾种群消亡的原因.数据分析还表明大袋蛾的发生周期更象是与寄生天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敌的作用是大袋蛾种群消亡的促进因子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因子.本文提出了泡桐大袋蛾种群破产阈值的观点,并计算得到破产阈值指标 Tcr = 355 头/ 百叶,即当幼龄(1 ,2 龄) 虫口密度超过355 头/ 百叶、扩散速率为0 % 时,大袋蛾种群将自然、迅速地消亡.因为极高的虫口密度导致了剧烈的种内竞争,并且环境负荷量已无法满足种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圆柏芽枯病是大连地区圆柏最主要的病害,80年代开始在大连市林业科研所苗圃和劳动公园成灾,到90年代初已传播蔓延到7个县(市)区,从1年生小苗到多年生幼树均能发病。病原菌为壳小圆孢属(Coniothyriumsp.)的真菌,在病叶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侵染发病,6~9月为发病盛期,9月份停止发病。发病除和树种及树龄有关外,还同温度、湿度、降雨量、地形、地势、通风、透光密切相关。据室内抑菌和大田防治试验,以波美1度石硫合剂防治效果为最好,经防治病树普遍恢复了生机,年平均高生长达40cm左右。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寄生真菌种类调查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主要蠹害林区,采集松纵坑切梢小蠹异常虫体76号,在室内进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致病测定后,到林间接种试验,筛选出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致病性强的本色镰刀菌,球孢白僵菌粘孢白僵菌,青霉菌,拟青霉菌等5种寄生真菌,经林间蛀干实验,小蠹带菌在干内死亡率分别为85.6%,82.1%,80.5%,81.5%,82.1%,90.1%。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蛀干期虫坑真菌类群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是松科(Pinaceae)树木的主要蛀食性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省、自治区[1,2],在云南该虫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L.)。近10多年来,云南松蠹害林已达数十万公顷,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3~5]。国外对小蠹虫侵害机理及暴发成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小蠹虫携带的病原性伴生真菌在蠹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伴生真菌是云杉八齿小蠹(IpstypographusLinnaeus)成功定殖的先决条件[6];对于栎…  相似文献   

16.
为便于白僵菌的贮藏、运输,以适应飞机超低容量喷洒自各种不同的使用方法,采用平板法生产白僵菌病孢粉,使每克菌粉含量达1600~2100亿个孢子,每公顷使用1kg防治松毛虫,其死亡率80%~92%.常温下,石灰缸内贮藏高孢粉6个月(当年10月 ̄次年4月),孢子发芽率由87.2%下降至81.5%,基本上保存了原菌粉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寄生伊藤厚丝叶蜂的球孢白僵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常见的虫生真菌,其寄主达700余种,但其寄生伊藤厚丝叶蜂Pachynematusitoi的情况尚无记载。1992年伊藤厚丝叶蜂大爆发后,我们于辽宁省西丰县德丰林场落叶松林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红树林病原真菌8种,有害昆虫5种和海生生物2种及鸟类。论述了它们对红树林的为害程度和分布情况。对重要有害生物棉古毒蛾(OrgyiaposticaWalker)、红树林豹蠹蛾(Zeuzerasp.)、海生生物团水虱(Sphaeromasp.)、螃蟹及鸟类的发生特点、为害规律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了重点论述,并提出了初步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内容包括: (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1号防治天牛(线虫)。  相似文献   

20.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3目13属19种,2种为山西特有种,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分别对林业害虫杨二尾舟蛾、杨梢叶甲幼虫进行杀虫活性试验,多形白僵菌的平均杀虫效果高于印度轮枝菌1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