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遗传育种手段,对林木遗传改良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桉树在基因工程、遗传图谱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DNA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技术自七十年代崛起以来,发展异常迅猛,现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人类经济发展及生产生活产生在影响,在农业上将导致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并已渗透到林业科技与生产的许多领域,尤以林木的遗传改良及良种繁育效果突出,在某些方面开始形成新的产业。本文就生物技术对林木遗传改良的应用及进展从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三个水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耐寒桉树遗传改良项目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桉树科技》1999,(2):12-15
福建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达697万 hm~2,森林覆盖率达57.3%,居全国首位。年产商品材500万 m~3、松脂7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三。林业建设长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在桉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桉树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按树组织培养、基因工程转化、桉树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桉树 DNA 指纹图谱分析、分子水平系统发育研究、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生物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改良桉树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的桉树引种及遗传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是云南引种利用较早的一类树种资源,已产生了可观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为了今后更好地引种和发展桉树种质资源,加快其遗传改良进程,本文在概述了云南桉树引种及遗传改良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华南地区桉树可持续遗传改良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华南地区发展桉树工业纤维用材林对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需求的迫切性出发,分析了桉树引种成功之后遗传改良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实现华南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桉树长期可持续遗传改良体系,坚持以多世代群体遗传改良为基础,种间杂交无性转化利用为突破,加快育种增益转化为生产力的育种思路;强调新世纪桉树育种要重视常规育种与分子遗传研究相衔接,通过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多层次多育种方式的相互交叉,充分利用各层次的遗传变异,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耐寒桉树的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建中 《桉树科技》2006,23(1):24-31
本文概述了中澳合作“耐寒桉树”研究项目在良种筛选与遗传改良方面的主要工作。通过对我国耐寒桉树目标推广区气候特点的认识,及对20年来这些区域桉树引种试验的重新评估,项目筛选出一批耐寒能力在-5℃至-10℃的优良桉树,并它们把分为2类,一类为适生于高海拔地区树种,主要有: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和亮果桉;一类为适生于低海拔地区树种,包括:邓恩桉、赤桉、巨桉、柳桉。在耐寒桉树的遗传改良方面,该项目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以上树种的种子园19个,并制定了各树种的详细改良计划。为获得更多优良耐寒树种,我国近年已建立了一大批耐寒桉树筛选试验,可望在耐寒能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8.
桉树人工林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南方省区发展迅速的产业。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种植材料是未经改良的,且立地土壤贫瘠,几乎不施肥,因而这些人工林的生产力低下,年均生长量仅为5~8 m3/(hm2.a)。在经过20年的引种和改良育种研究后,新建的工业用材人工林取得了20 m3/(hm2.a)的持续高生长量。我国目前桉树已完成系统的种/种源/家系的选择试验。杂交育种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些较好杂交种。近年来开始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于桉树育种实践,探讨解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办法,如新品种的登记与注册、抗病品种选育、病原早期检测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性系没有在更多区域性试验的情况下大范围迅速推开,造成了无性系的应用不是很理想,不能达到和环境的最佳互作,也出现了苗木良莠不分的现象。凉爽地区的用苗和良种问题尚未解决。下一步研究的重点须放在优良繁殖材料的再选择,在完成第2轮选择与育种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第3轮选择、不断提高繁殖材料的遗传质量。加强无性系的选育工作,同时也要重视市场上无性系混乱的问题。今后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统一进行无性系鉴定、统一编号,控制未经鉴定的无性系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桉树遗传育种中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桉树组织培养,基因工程转化,桉树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定位,桉树DNA指纹图谱分析,分子水平系统发育研究,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生物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改良桉树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为大戟科多年生异花授粉作物,是天然橡胶(NR)这一重要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由于橡胶树的高度杂合性,加上其漫长的选育种及评价鉴定周期,使得该作物在常规育种上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离体培养及遗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于胶乳产量,植株生势,木材质量,以及抗割面干涸病(TPD)等性状的遗传改良和修饰正变得越来越快速和有效。本文就过去20年间橡胶生物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杨树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中国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 .杨树具有速生丰产、实用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 ,且基因组较小等特点 ,现已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树种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中国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桉树4个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桉树的赤桉、巨桉、细叶桉和粗皮桉4个种18个种源为研究材料,根据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扩增条带特异、条带数适中、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总计扩增出120条清晰可重复的DNA条带,其中93条是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可扩增的多态条带长度范围为300~2 500 bp,数目在4~11条,平均为7.75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7.5%。通过软件POPGENE 1.31、MVSP 32软件和NTSYS-pc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4个种18个种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并绘制分子聚类图和主坐标分析图,结果表明,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在0.387 1~0.914 0之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在0.089 9~0.949 1之间,种间遗传相似性差异较大,种内遗传相似性极高。  相似文献   

13.
遗传转化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以及干旱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培育高抗的林木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转基因技术目的性强、时间短,同时林木不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敏感问题,所以基因工程手段在林木的应用更加便捷。该文阐述了林木相关功能基因及其遗传转化的应用,讨论了抗病、抗虫、耐盐碱等逆境胁迫基因遗传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技术,通过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为人类提供所需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跨学科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分子标记技术作为现代育种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桉树育种,常用的标记包括RAPD、ISSR、EST等.我国桉树分子育种在绘制指纹图谱、构建连锁图谱、数量性状定位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提高桉树育种效率、缩短桉树育种周期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生物技术在竹子上的应用主要可归纳为竹子快繁、组织与细胞培养、开花人工诱导和遗传改良四个方面。竹子快繁技术集中于丛生竹幼枝的离体培养,已有4个竹种在生产上应用;组织与细胞培养在60多个竹种上获得成功;开花人工诱导对难开花的竹子来说是杂交育种和开花生理生化研究的理想研究系统,在10个竹种中诱导成功;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竹子遗传改良尚待深入研究。生物技术在竹子上应用的重点应该是珍稀竹种或优良无性系快繁、生理和生化研究、竹子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刚标 《经济林研究》2003,21(4):120-122
从林木遗传资源发掘与引进、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遗传资源收集与保存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等7个方面概述了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世纪我国林木育种工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8.
总结东门林场桉树的改良研究及其成果,包括桉树的引种、改良及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及其成果应用情况,以及对东门林场、广西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沙棘遗传改良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汉章 《沙棘》1996,9(3):1-4
中国沙棘分布广、种类多、变异复杂。野生沙棘果小、棘刺多、产量低、品质差。沙棘遗传改良研究工作显得重要和紧迫。10年来,中国的沙棘遗传改良研究受到了重视,在沙棘群体遗传改良、个体遗传改良、引进国外良种资源、杂交育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生产单位提供了第一代良种,并为下一步杂交育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滇杨遗传改良策略初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滇杨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乡土树种,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杨属树种。针对目前国内滇杨遗传改良研究几为空白的现状,对其遗传改良的途径进行了系统探讨。从滇杨的资源特点及研究现状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杨树遗传改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高效、合理可行的滇杨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