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方红豆杉林下幼苗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聚集度(C,I,Iδ.X和CA等)及IwaoX-回归和Taylor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方红豆杉林下幼苗的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林下的分布呈聚集分布型(α>0,β=1)。对IwaoX-X的回归方程参数α和β进行随机偏离度的检验,结果α值和0差异极显著,β值与1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集度指标方法,对板栗栗绛蚧(Kermes nawai Kuwana)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栗林进行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该虫在虫口密度>0.3头/10cm时,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回归方程为:m^*=3.107 1.512X^-,相关系数Y=0.7957;应用Iwao提出贯序抽样公式,在Tm≥Tn时,需要进行防治;对江山市高虫口栗林进行化学防治,35%快克乳油1000倍喷雾防治效果达93.17%。  相似文献   

3.
杨小舟蛾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 7种聚集度指标 ,测得杨小舟蛾第 1,3代卵块在杨树林内的空间分布型属均匀分布 ;第 1代幼虫属均匀分布 ,第 3,4 ,6代幼虫属聚集分布。通过方差分析 ,F检验和SSR测验表明 ,杨小舟蛾第 1,3,4 ,6代幼虫在树冠东、南、西、北 4方位间虫口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第 1,3,6代幼虫在树冠上、中、下 3层间虫口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第 4代幼虫在树冠上、中、下 3层虫口数量差异为 :上层与下层及上层与中层间差异均极显著 ,中层与下层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部虫口数与总虫口的回归方程为;y=13.3090+2.6832xr=0.863;外缘部虫口数与总虫数的回归方程为:y=65.3374+1.7383xr=0.8336;垂直方向调查:枯枝落叶层内虫口数与总虫口数的回归方程为:y=79.2127x+1.6667r=0.7021;距地表5cm以上土层内虫口数与总虫口数的回归方程为:y=42.5270+1.4768xr=0.8901;距地表5cm以下上层内虫口数与总虫口数的回归方程为:y=145.7758+1.6739xr=0.5298;中部5cm土层内与总虫口数的回归方程为:y=52.6290+3.6369xr=0.8290;3结果分析(1)落叶松鳃扁叶蜂越冬幼虫在树冠垂直投影下落叶层及土中分布无方向性,为随机分布。(2)从表1可见幼虫多分布于林冠下外缘部,中部次之而根基部附近较少。(3)从表2可见越冬幼虫以土中5cm以上分布最多,枯落层内次之而5cm以下土中分布较少。(4)在测报过程中调查虫口密度应以树冠垂直投影下中部5cm以上土层为调查对象,然后用回归方程求算单株虫口密度。(5)在充分摸清该蜂幼虫越冬场所和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可于秋季后至成虫羽化前采取人工收?  相似文献   

5.
红缘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缘天牛幼虫在沙棘林间的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虎增大而增加。用折线,平行线,分行,随机式进行取样,以折线取样法代表性误差最小。采用Iwao提出了理论抽样公式,确定了不同虫口密度(X)在t=0.9,d=0.3时需理论抽样数为:n=8.4267/x+7.146。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在寄主植物上的空间分布规律,更好地开展星天牛种群调查和精准防控,在武汉地区选取受害严重的6条城市道路,对星天牛幼虫在寄主植物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上的不同高度、不同方位的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幼虫在悬铃木不同高度层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星天牛集中分布在树干1~2 m和5 m以上,占比分别为21.63%、19.01%,其次是2~3 m、3~4 m区段,在根基部分布较少,占比1.80%。方位对星天牛的空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1~2 m区段虫孔数量与整株虫孔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根据1~2 m区段虫孔数量可预测整株星天牛的幼虫虫口数量。因此,在星天牛虫情监测与精准防控时,应结合种群空间分布差异合理施用不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柳杉毛虫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衢州市柯城区柳杉毛虫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虫卵个体间相互吸引,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基本成份为个体群,具有一个公共Kc=1.4173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由于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所致,或是由于环境异质性和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两因素作用结果。有卵枝率(Z)与平均虫口密度(X)关系为:X=0.001 698Z^2.020298,卵集中分布在树冠的下部,其次为中部、上部;理论抽样数为:N=1/D^2(5.12610/X+0.38137)。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大袋蛾袋囊中的活幼虫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在夏末、秋冬季,当允许误差D=0.2时,不同虫口密度下X的抽样数为n=(167.5700)/X+10.2525;在冬季当D=0.05时,且不同活体老熟幼虫虫口密度为X,理论抽样数为n=(246.6000)/X+209.9200。大袋蛾袋囊及越冬活幼虫在东、西、南、北各方位的分布,以南方聚集度最大,种群数量最大,大袋蛾在各轮枝上垂直分布经F测验,各轮枝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白蜡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蜡虫在寄主上的分布与方向和寄主枝条的位置有关,不同虫基分布特征不同,在定叶期,白蜡早咎群方位上差异不太大,但雌雄虫在方位分布上有明显差异。种群数量分布依次为东(28.05%),南(26.55%),西(25.06%),北(20.34%),雌虫依次为东(32.16%),南927.36%),北(20.34%),西(18.65%);雄虫依次为西(30.76%),南(25.84%),东(24.29%),北  相似文献   

10.
锈色粒肩天牛为害分布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0块样地资料的聚类分析,将平陆县锈色粒肩天牛为害分布类型划分为5类:第Ⅰ类,低虫口密度、低被害株率、较高拥挤度;第Ⅱ类,较高虫口密度、较高被害株率、高拥挤度;第Ⅲ类,虫口密度、中等被害株率、较低拥挤度;第Ⅳ类,较低虫口密度、较低被害株率、低拥挤度;第Ⅴ类,高虫口密度、高被害株率、中拥挤度。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枣庄市市中区3种主要树种黑杨、刺槐和侧柏的直径结构特征,运用5种分布函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以及logistic分布对这3种树的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5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和检验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按国际文献计量学研究通行的做法,论文的归属按第一作者所在的地区和单位确定.通过对2003年我国自然科学论文发表作者群的统计与分析,对作者群的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地区分布,高产、高影响作者群的分布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使人们了解我国科研队伍现状及配备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作者群的学科分布不均匀,高产作者群,特别是国际论文的作者群主要分布在化学、物理和数学学科.作者群的地区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地域广大、跨13个省(市)的大西北论文作者数,无论是国际或国内论文其比例都不足20%.高产作者群的2/3分布在我国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3.
柞树林直径分布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柞树林是我国东北地区分布较广的次生林,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两种类型柞树林的直径结构特征,并分别利用4种分布函数即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Gamma分布以及对数正态分布对两种类型柞树林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同时用卡方统计量对4种分布进行了检验,拟合结果和检验结果表明:在4个拟合分布函数中,Gamma分布用于拟合两种类型柞树林的直径分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会同杉木人工林的树高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南会同县170块杉木人工林样地资料,用Weibul分布函数模拟出直径分布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树高曲线理论模型,推导出树高分布预估模型,同时进行了精度分析和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15.
青石冈林场木荷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青石冈林场木荷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木荷直径结构规律。运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Gamma)分布进行直径拟合,并结合X2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荷林分平均胸径为10.4cm,在5.1~37.1cm之间变动,全距32.0cm,径阶分布范围不大;小径阶的林木数量居多(6~12cm),累计百分比已达到83.7%;4种分布函数中,威布尔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对数正态分布,但两者的差异不大,均可用于预测木荷林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16.
龙竹林分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云南新平县老厂乡马家坝村30丛龙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林分结构的初步分析。研究表明,龙竹林分竹数按年龄分布明显地呈大、小年分布;竹数按径阶符合正态分布并能以韦布尔分布来拟合并预测其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7.
突脉青冈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多种方法检验突脉青冈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突脉青冈呈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和会曼分布。  相似文献   

18.
以峰度、偏度和变动系数为指标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直径株数分布特征。运用Johnson’s SB分布、Gamma分布、3参数和2参数Weibull分布等4种概率密度函数研究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直径株数分布规律,同时利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法来检验4种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林分直径的株数分布以Johnson’s SB分布拟合效果最好,Weibull分布(包括2参数和3参数)仅仅适合中度区和弱度区,但不是最好。所有的分布模型均通过了优势度检验,说明均适用于直径株数分布的拟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河南登封林场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抚育间伐对林分不同生长阶段林木株数、林木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措施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方法]在株数强度为31.55%的间伐林分和条件基本一致的未间伐林分内,分别设置1个1 hm2样地,间伐作业2 a后获取每木检尺数据,分别利用Normal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