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研究植物膨大剂KT30喷施时间对饲料植物蕨麻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田间单因素随机区组法,共设基株期喷施、匍匐期喷施、花果期喷施及块根膨大期喷施4个处理组,以不喷施膨大剂为对照组(CK),研究了植物膨大剂KT30喷施时间对甘南饲料植物蕨麻叶片中色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块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蕨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膨大剂不同喷施时间对蕨麻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尤其在块根膨大期喷施比其他时期喷施更能显著增加叶片中色素及MDA含量、SOD活性及块根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高达0.69μmol/L,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高达0.95 mg/mL;小区(12 m~2)产量最高为3.34 kg,与CK相比极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极显著提高。说明在蕨麻块根膨大期喷施膨大剂KT3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SiNPs纳米材料对草莓生长和高温逆境的影响,本试验以‘宁玉’草莓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20 mg/L、100 mg/L)SiNPs后(清水为对照)分别在常温(昼夜温度25 ℃/20 ℃)、高温(昼夜温度35 ℃/30 ℃)下生长,检测各处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 mg/L SiNPs提高了草莓叶片数目和光合特性,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高温下提高了P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高温来临前叶面喷施20 mg/L SiNPs可缓解高温对草莓造成的危害,提高草莓植株抗热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铅暴露所致大鼠脑组织氧化损伤和橙皮素的保护作用机制,大鼠用醋酸铅(500mg Pb/L)和橙皮素(50mg/kg)处理。处理结束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结果表明,铅可显著提高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GSH含量(P<0.01)和显著降低SOD和CAT活性(P<0.05);与铅处理组相比,橙皮素却能显著降低铅处理脑组织MD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GSH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SOD和CAT活性(P<0.05)。说明铅可导致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橙皮素对铅致脑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面喷施脱落酸对高羊茅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ABA(5mg/L、15mg/L、30mg/L)对高羊茅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低温胁迫下,经叶面喷施脱落酸处理后高羊茅的绿度和生长势提高,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增加、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降低.其中喷施ABA 15mg/L处理的膜脂过氧化水平最低,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最多,保护酶系统活性最强,抗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矢车菊素(CY)对发生脂肪变性的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各组首先以30mg/mL软脂酸在体外处理24 h使L02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各组分别添加0、0.01、0.1、1 mg/mL的矢车菊素,连续处理8h后,检测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在体外CY可以使发生脂肪变性的L02肝细胞内SOD、GSH-Px活性及T-AOC升高,并降低MDA含量.其中,培养体系中添加0.1 mg/mL CY能显著提高细胞内GSH-Px活性和T-AOC(P<0.05)并降低细胞内MDA含量(P<0.05);培养体系内添加1 mg/mL CY能够极显著提高细胞内SOD、GSH-Px和T-AOC活性(P<0.01);并极显著降低细胞内MDA含量(P<0.01).上述结果可知,在体外CY能有效增强脂肪变形时L02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缓解脂肪变性时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浓度和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对紫花苜蓿热激胁迫下形态和生理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喷施6-BA处理,⑴明显增加了紫花苜蓿恢复生长期植株鲜重、单株叶片数和分枝数增加量,其中30mg/L 6-BA处理的作用效果最显著;⑵明显提高了紫花苜蓿热激胁迫下保护酶POD活性,且低浓度喷施两次效果明显;⑶提高了热激过程中和恢复生长期苜蓿叶绿素含量,但差异不显著;⑷明显降低了膜脂氧化产物-MDA含量,其中30mg/L喷施两次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6-BA不同处理均有减轻高温伤害和促进后期生长的作用,但不同浓度、不同喷施次数的6-BA作用效果不同,其中30mg/L浓度喷施两次效果最佳,表明低浓度、多次喷施6-BA 可以有效补充紫花苜蓿因高温造成的激素合成量减少,进而减轻高温伤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年生“红富士”苹果盆栽为试材,采用干旱胁迫下连续喷施50、100和200 mg/kg褪黑素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苹果叶片水势、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3种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苹果叶片水势下降,MDA含量、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基本恢复胁迫前水平;喷施褪黑素能缓解苹果叶片水势的下降;降低叶片MDA含量;进一步提高Pro含量和SOD、POD和CAT活性;且高浓度100和200 mg/kg效果好于低浓度50 mg/kg,但100和200 mg/kg之间没有差异。结论:喷施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对苹果幼苗的影响,提高苹果幼苗的抗旱性,综合抗旱效果和经济因素,推荐使用剂量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外源褪黑素(MT)对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先以叶片喷施法施加外源MT,再采用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共设置6个处理,即CK(干旱+喷施纯化水)、T1(干旱+喷施50μmol/L MT)、T2(干旱+喷施100μmol/L MT)、T3(干旱+喷施150μmol/L MT)、T4(干旱+喷施200μmol/L MT)、T5(干旱+喷施250μmol/L MT),在干旱胁迫第0,3,6,9,12天取样,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第3,6,9,12天,T1、T2、T3处理的叶绿素a(除第9天T2处理外)和叶绿素b(除第3,6,9天T1处理外)含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其中T3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最高;在干旱胁迫第6,9,12天,T3处理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在干旱胁迫第12天时,T3处理的Pro含量和T4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烯效唑(S3307)在寒地红小豆生长中缓解低温伤害、保护根系的作用,建立红小豆抗冷生产技术体系,达到保产增产的目的,在盆栽条件下,以两个红小豆品种宝清红(耐冷型品种)和天津红(冷敏型品种)为材料,于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d)和叶面喷施20mg·L^-1S3307处理,对红小豆根系抗寒生理指标、产量及不同温度敏感性红小豆品种的S3307响应差异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幼苗期低温导致红小豆根系逆境生理指标发生变化,低温诱导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强,引起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提高,同时也促使MDA含量上升,最终导致红小豆产量下降。与常温条件相比,喷施清水的宝清红和天津红,低温处理3d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59.21%和52.57%;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12%和25.3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了14.92%和11.01%、5.93%和0.75%、53.33%和13.33%。低温处理5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6.27%和3.15%;MD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5.41%和51.08%、产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9.39%和41.69%。低温条件下,喷施S3307与喷施清水的宝清红和天津红相比较,处理3d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2.01%和0.46%、8.55%和1.40%;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3.45%和24.06%、POD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3.60%和15.95%,CAT活性分别提高了4.35%和5.88%。处理5d时,MDA含量分别降低了9.05%和4.37%;产量分别显著提高23.06%和43.88%。综上,S3307通过增加可溶性物质和脯氨酸的含量,提高保护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低温伤害,进而降低低温对红小豆造成的产量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糖醇螯合钙与硝酸钙对蓝莓产量、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为钙肥在蓝莓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Ca2+浓度140mg/L与175mg/L的糖醇螯合钙,能显著提高蓝莓株产,增加蓝莓单果重、纵横径及果实硬度,显著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及霉变率,而喷施Ca2+浓度70mg/L的糖醇螯合钙,除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霉变率显著低于对照外,在株产、单果重、纵横径及可溶性糖含量上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喷施不同钙浓度的硝酸钙,蓝莓果实产量、品质及贮藏性未得到提高或改善,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反而过量的硝酸钙造成了蓝莓单果重及果实纵径的降低。综合蓝莓株产、品质及贮藏性,蓝莓生产中推荐喷施糖醇螯合钙,不建议喷施硝酸钙作为钙肥,推荐喷施Ca2+浓度140~175mg/L。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不同品种海滨雀稗的抗寒性,以4个品种的海滨雀稗为供试材料,探讨低温胁迫(4℃)对海滨雀稗的生理影响,并对4个品种的海滨雀稗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能够使海滨雀稗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处理28d后,PL和Sa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低温胁迫能够使海滨雀稗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在处理第28 d时,Sa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海滨雀稗的H2O2和O2-含量随着低温处理而增加,处理28 d后4个品种间的O2-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L和SP品种的H2O2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种。低温使海滨雀稗的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处理后第28 d,4个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低温胁迫能够使海滨雀稗的POD活性升高,但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低温可以降低海滨雀稗CAT和APX的活性,其中CAT活性4个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SI品种的A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综合各项生理指标,Sa品种的抗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中药添加剂对高温下猪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药添加剂对高温应激仔猪抗氧化功能的调控效果,选用35日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64头,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2个中药添加剂组(方1、方2),分别于试验第1,2,4,6,10天采血清,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猪血清SOD活力在第1天显著升高;MDA含量在第6天显著升高;GSH-Px活力在第6和10天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与应激组相比,方2组的GSH-Px活力在第2天显著升高,方1和方2组MDA含量在第10天显著降低(P<0.05)。表明高温状态下,猪体内MDA含量增加,GSH-Px活性增强;中药添加剂能促进热应激仔猪抗氧化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且方2效果优于方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7个荔枝珍稀种质的耐寒性及其安全越冬的生理机制,研究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7个荔枝种质离体叶片冻害指数及伤害率的变化,拟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并分析荔枝在越冬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7份试材叶片的冻害指数和伤害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YA1和紫娘喜的耐寒性较强,而马贵荔和无核荔则较低。为了能够安全越冬,各种质通过生理调控来提高其耐寒性。随着气温的下降,叶片总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降低,束缚水和束缚水/自由水升高,气温回升后又出现逆转。越冬期间,各试材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MDA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呈缓慢上升的趋势,CAT活性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白三叶膜质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白三叶的3个品种海发(Haifa),黑龙江白三叶(Mini-BL)和瑞文德(Rivendel)进行低温胁迫,测定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3个品种SOD和POD活性均表现出先降低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且3个品种在5,0和-5℃处理时差异极显著(P〈0.01),Mini-BL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品种,Haifa最高,Rivendel居中。分析3个品种的MDA含量,SOD和POD的活性变化特点,Mini-BL抗寒性强于其他两个引进品种。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对奶牛血液中内毒素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6头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两个处理(夏季组和冬季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当夏季组奶牛牛舍温湿度指数(THI)〉72的时间连续达到15d,冬季组牛舍THI〈72的时间连续达到15d时,颈静脉采血15mL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内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夏季热应激可导致奶牛血清内毒素、MDA含量极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极显著和显著(P〈0.05)下降。  相似文献   

16.
北方运动场草坪冬季加热保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季对北方运动场草坪进行了加热保温技术处理 ,结果表明 :增温保绿效果显著 (P <0 .0 1) ,在冬季 (12月至 2月初 )各处理草坪地表温度比大气温度平均高 6~ 9℃。水加热 (太阳能集热器 ) +覆膜 (塑料薄膜 )处理增温保绿效果较好 ,其次是单一覆膜处理 ,而电加热 (地热线 ) +覆膜处理增温保绿效果较差。每周揭膜 (8~ 2 0h) 1次保温最好 ,而每日揭膜 1次不利于温度的积累。单一覆膜处理经济有效 ,简单易行 ,投资后的使用成本仅为 4 .90元 /m2 ,应是北方运动场草坪冬季加热保温技术中的首选方法。水加热 (太阳能 ) +覆膜技术处理虽增温保绿效果好 ,但投资后的使用成本较高 ,为 14.6 9元 /m2 ;电加热 +覆膜处理投资后的使用成本为 8.97元 /m2 。冬季对草坪采用加热保温技术处理后 ,草坪早春生长优势明显 ,且未对以后季节草坪草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低温胁迫对结缕草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纬度来源结缕草(Zoysia Willd)对低温的响应,本研究以两份结缕草种质LT-40(高纬度)和LT-22(低纬度)为材料,分析了适温(30℃/25℃)、亚适温(18℃/12℃)、冷害(8℃/2℃)和冻害(2℃/-4℃)4种温度对叶片电导率(Electrolyte leakage,EL)、叶绿素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片脂肪酸含量及不饱和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EL增大,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在LT-22中变化更大;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升高,且在LT-40中表现更为显著;低温下叶片中棕榈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硬脂酸含量只在LT-40叶片中显著下降,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在LT-40叶片中显著低于对照,而亚麻酸含量在LT-40叶片中却显著高于对照,不饱和指数在LT-40叶片中显著高于对照。高纬度来源的结缕草在低温胁迫下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较好的质膜稳定性,因而其耐寒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杨丹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地学报》2019,27(1):163-169
为研究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新品系(R)的耐低温性,本试验以岷山红三叶(CK1)和甘红1号红三叶(CK2)品种为对照,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进行4℃低温胁迫,测定了各参试材料的叶片含水量(Content of leaf water,LWC),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CHL),可溶性糖含量(Soluble Sugar,SS),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e,MDA),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3个红三叶材料叶片的LWC和CHL含量逐渐降低,MDA含量和SS含量则逐渐升高,POD,SOD和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3个参试材料中,R的LWC和SS含量最低,CHL,MDA含量及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最高;从红三叶材料×低温胁迫天数交互作用而言,R的LWC下降幅度较大,CHL含量显著高于CK2(P<0.05),叶片SOD,P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2对照材料(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红三叶材料的耐低温性综合评价表明,3个红三叶材料耐低温性强弱依次为R > CK1 > CK2。  相似文献   

19.
中型狼尾草幼苗对PEG、低温和盐胁迫的生理应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EG-6000、低温和NaCl处理模拟逆境胁迫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型狼尾草幼苗在3种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并对其抗逆性、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增后降,在PEG 5%时达到最大;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在PEG 20%时含量是CK的6.0倍;MDA含量呈现“急剧增加—相对稳定—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PEG 5%时MDA累积量达到最大;SOD活性总体上呈“急剧下降—微增—迅速上升”的趋势,PEG 5%时最低,PEG 20%时达到最大。2)低温胁迫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均呈升高趋势;MDA含量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S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 随着NaCl胁迫水平的加强,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加;SOD活性则呈现“微增—缓慢降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EG胁迫下,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低温4 h胁迫下,MDA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与脯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NaCl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与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中型狼尾草适应逆境胁迫受到多种生理生化的调节,且各生理生化物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是中型狼尾草应答逆因子胁迫的重要生理调节机制,体现了其抵抗逆境胁迫、减轻伤害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沙地不同苜蓿品种越冬期根颈耐寒生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种植的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模拟越冬季不同水分条件对不同秋眠级苜蓿根颈的影响,通过对根颈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研究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根颈的耐脱水规律。结果表明:模拟越冬季不同水分显著影响各品种根颈越冬保护性糖的积累及根颈的生理活性,尤其是蔗糖、棉子糖及水苏糖类寡糖的积累。抗寒级数较大的 WL298、WL168 根颈耐脱水较强,骑士T、公农一号根颈耐脱水性中等,而抗寒级数较小的巨能4015根颈耐脱水性较弱,WL363由于积累越冬保护性糖的含量高、再生恢复性较强表现出较强的越冬能力,根颈耐脱水性中等。越冬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90%时,WL298、WL168、骑士T、公农一号的越冬保护性糖及返青后生产性能均强于巨能4015。越冬水分维持在田间持水量40%及以下各品种根颈收缩程度显著增加,WL298、WL168、WL363返青性能较好而骑士T、巨能4015则返青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