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系,克服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本末倒置、“指标”缺失、主客体二元对立等误区,提出了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师的“具体教材教法的研究”发展为关注“有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最终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上转变评价观念,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并应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性质、对象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档案袋评价法、专题作业法、学生自我评价法等。  相似文献   

3.
树立正确科技评价导向 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聚焦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难题,提出解决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落实五项基本要求和处理好"唯"与"不唯"、数量与质量、定性与定量三大关系,并从创新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推进科技评价导向改革。  相似文献   

4.
水稻氮磷钾肥增产效应及当季利用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十年来,红塔区春和镇水稻生产中偏施氮肥、轻施磷钾肥的现象突出,已成为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单产,探索水稻科学施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植株、籽粒养分的室内分析,进一步研究春和镇水稻氮、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及养分吸收规律,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结果表明:施肥是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而氮素肥料是春和镇水稻增产的最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其次是钾肥,再次是磷肥;平衡施肥条件下能减少有效氮的损失,同时促进土壤钾素的活化及吸收能力,氮、磷、钾肥的利用率比肥料单一施用分别提高5.6%、3.2%、54.3%。因此,春和镇水稻肥料施用中在保证适量氮肥的前提下,磷、钾肥要合理配比,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5.
对引洮一期安定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的灌溉成本、灌溉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等做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并对工程进行了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荒漠化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有关荒漠化程度评价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土地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热点。先从荒漠、荒漠化、荒漠化评价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荒漠化评价的目的意义,进而说明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荒漠化过程和荒漠化发展程度、速率,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土地退化的原因等。详细介绍了荒漠化评价的国内外现状,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荒漠化评价类型,荒漠化评价原则,荒漠化评价方法,荒漠化评价的分级标准等。由于荒漠化研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领域,许多荒漠化基础理论问题有待发展和完善,特别是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还明显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上转变评价观念,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并应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性质、对象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档案袋评价法、专题作业法、学生自我评价法等。  相似文献   

8.
胡锋 《甘肃农业》2005,(2):84-85
近年来 ,有关“教师职业枯竭症”的报道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过大 ,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 ,自身知识的老化而不能与时俱进更新知识 ,劳动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 ,社会日趋功利性导致的师生关系冷漠 ,等等。要改变这些弊端 ,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惟其如此 ,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欲达此目的 ,其中十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一个科学、公正 ,能体现工作效率与教学效果 ,以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机制。一、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教师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大范畴 ,是指在正确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技评价改革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科研机构评价是科技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国外科研机构评价的典型做法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以量化为主的研究所评价体系的设计,总结了研究所评价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科研导向作用、科研评价导向要与发展目标相一致、把握新时期的新导向、重视评价分析等一系列优化科研机构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是管理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对于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来讲,管理上常用单因子法评价。近年来,某些环境质量评价领域常用方法如内梅罗指数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也被借鉴应用在不同的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价中。本文结合渔业行业特征,对行业领域内常用的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方法的原理、运用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说明;对近年来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科研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开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步骤;分析了目前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评价方法开发和实际应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进行健康评价,为该区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永寿县槐坪林场、扶风县野河林场和白水县方山林场的刺槐林选设样地进行调查,共设置样地79块。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兼顾的原则,从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和林分稳定性3个方面遴选林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刺槐林进行健康评价,并利用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调查的刺槐林中,健康林占46.84%,亚健康林占13.92%,不健康林占39.24%,整体上处于不健康状态;通过验证,该评价结果是正确合理的。【结论】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科学实用,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水土保持林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石棉县草科-田湾地区曾经多次发生大型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大渡河流域石棉县地质灾害详查资料的基础上,以一级分水岭为界限,采用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对草科-田湾地区的26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危险性和易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逐一分析了各条泥石流沟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性评价。然后采用由点至面的方法得到了泥石流风险性分布图,进而确定了各风险区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草科-田湾地区村庄附近的泥石流的危险性以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为主,沿沟谷有一定的分布特征。可为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今后治理次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用巨大,评价工作应该遵循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措施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反馈评价结果等。  相似文献   

14.
何金富 《广西农学报》2009,24(3):48-50,99
将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适宜性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性评价,前者通过耕地所种植作物的产量、质量状况来反映,后者则以类比法进行。以重金属污染耕地作物产量减产不超过10%,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确定该区域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对该种植作物的适宜性;在现状评价基础上,除土壤重金属污染之外的同等条件区域,类比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该区域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对该作物的适宜性。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耕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到我国土壤、气候、作物类型及栽培技术等因素,评价结果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5.
判断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的好与坏需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本文分析了影响食用农产品安全状况的因素.其中既包括投入、加工、市场等环节的硬指标,也包括认证体系、法制建设、信息建设等软指标,提出了简单数值形式食用农产品安全评价指数的构建思路及其分类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系统理论, 从科研评价的五个基本要素、由五个要素之间的协作而形成的评价机制, 以及科研评价对科研活动的影响角度, 剖析当前我国科研评价的问题, 从而为人们系统性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苏云  汪冬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87-1688,1926
基于河流健康中的河岸带评价、河岸带现状评价、河岸带生态恢复后评价及评价方法4个维度,对国内外有关河岸带的代表性评价实践进行梳理,并提出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以及河岸带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涌现出多种指标,通过分析目前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中的影响因子、SJR指数、期刊H指数、特征因子的相关原理,讨论了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结论:每个指标既有优点,又有缺陷,无法以一种指标为主导,可组合使用,并作为学术同行定性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教育的评价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评价的内容和形式都应是开放互动式的,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注重掌握知识的过程。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评价,必须破除传统职业教育的评价模式,由纯粹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变为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统一、老师和学生互动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一、传统职业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传统职业教育评价方法,就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及讲授内容设计一套试卷,辅以少量技能考核,老师根据学生答案的质量确定成绩。这种评…  相似文献   

20.
葛亭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土地利用决策和复垦方案编制的基础。以山东省济宁市葛亭煤矿为例,根据项目区现状,结合评价原则和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共确定10个评价单元,并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最终确定土地复垦方向。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为葛亭煤矿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