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主梢修剪对‘夏黑’葡萄二次结果的生长习性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适宜湖南地区的二次结果技术。【方法】以9年生‘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栽培和延后栽培处理,延后栽培是在一年生枝条去除一次花后,对‘夏黑’葡萄在不同时期对主梢第6节位修剪促顶端冬芽萌发进行二次结果,观测物候期和生长习性,测定成熟期的果实品质。【结果】‘夏黑’葡萄在4月30日、5月30日、6月30日修剪促萌的二次果均能正常成熟,成功将‘夏黑’延后至11月上旬。三个熟期的二次果在萌芽率、结果系数方面差异不大,均能整齐萌芽,但6月30日修剪的二次果在结果枝率方面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期,且主芽坏死严重,无法达到生产要求。三个熟期的二次果的果实品质虽略差于一次果,但二次果在果实硬度、果梗拉力、还原糖和糖酸比等方面优于一次果,且可滴定酸低于一次果,二次果的口感和风味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商品性要求。果皮色泽随着修剪时期往后推移其转色越快,着色越深越黑。【结论】‘夏黑’葡萄在5月30日对主梢进行修剪生产的二次果综合性状最优,研究结果可为湖南地区二次果的果粒增大,产量和品质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外源硒肥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第一年挂果的‘阳光玫瑰’、‘巨玫瑰’和‘夏黑’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处理下,不同幼龄葡萄的硒含量、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品质亦有所差异。叶面喷施硒肥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葡萄叶片、枝条和果实硒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和单宁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此外,外源硒肥可以促进‘夏黑’和‘巨玫瑰’果实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的显著提高,但‘阳光玫瑰’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比对照却略有下降。综合比较,‘夏黑’和‘巨玫瑰’更适合富硒栽培。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以SO4、1103P、5BB、贝达和夏黑为砧木嫁接的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选用自根苗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对照,探讨了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地区用1103P和5BB作砧木,树体生长势强,老叶的净光合速率高于自根,果实品质好,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自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用SO4作砧木,阳光玫瑰葡萄树体长势较好,老叶的净光合速率高于自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自根,可滴定酸含量和总糖含量与自根差异不显著,果实品质较好;贝达和夏黑作砧木,老叶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自根,固酸比和总糖含量显著大于自根。综合上述结果,考虑到广西地区有葡萄根瘤蚜危害风险,建议阳光玫瑰葡萄推广种植时宜选用1103P、 5BB和 SO4 作砧木嫁接,可以提高树体长势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在南宁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研究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葡萄气灼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气灼病发病率低、病情指数低、果实品质优良的砧木。以‘SO4’‘5BB’‘1103P’‘夏黑’‘贝达’‘美人指’6种砧木嫁接的阳光玫瑰以及相同树龄的自根成年树为试材,调查和测定阳光玫瑰葡萄的气灼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以‘美人指’、‘SO4’ 、‘贝达’、‘5BB’ 以及‘1103P’为砧木能显著降低阳光玫瑰的气灼病发生率,除‘夏黑’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外,其它均显著低于自根苗。另外,不同砧木均不同程度的提升了阳光玫瑰的果实品质,其中以‘5BB’、‘夏黑’砧木最为显著。为提高阳光玫瑰果实品质和降低气灼病带来的损失,建议在南方湿热地区选用‘5BB’作为阳光玫瑰的砧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东方之星’冬果和‘夏黑’夏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以不同材质果穗套袋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其中,‘东方之星’冬果以微孔透气袋、黄色牛皮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及尼龙纱网袋4种材质套袋处理;而‘夏黑’夏果以微孔透气袋、白色皮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及打孔朔料袋等4中材质套袋处理。结果表明,不套袋处理的果穗一旦成熟吸引蜂、鸟取食,冬果尤其严重。‘东方之星’以黄色牛皮纸袋着色最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其余处理3种材质处理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差异不明显;‘夏黑’夏季果套白色纸袋和白色无纺布袋着色效果最佳,而打孔朔料袋套袋着色最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而微孔透气袋居中。以上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夏季果和冬季果以白色的纸袋或无纺布袋套袋,可显著改善着色;而透光性差的牛皮纸袋及增加湿度的打孔朔料袋不利着色,也不利于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6.
针对‘夏黑’葡萄在江苏宁镇地区生长旺、果实着色不良和品质差等现象, 于2012~1014年进行控根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控根栽培技术,可明显调节 ‘夏黑’葡萄树体营养分配,缓和营养生长,控制新梢徒长,缩短节间长度,提高果实含糖量及着色指数。  相似文献   

7.
摘要:葡萄果实采摘后,树体主要靠叶片的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贮存营养。果实采收后结果枝短截,增加树体通风透光,促进基部叶片光合作用。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研究材料,在葡萄采摘后,对一年生结果枝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测定分析不同短截程度对葡萄结果枝基部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不同的短截程度都明显提高了‘夏黑’葡萄基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有利于基部叶片的光合积累,而胞间CO2浓度(Ci)有所降低。结论:短截对‘夏黑’葡萄基部叶片光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留4片叶短截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h处理,分别连续延长补光4周、5周和6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葡萄果实中ZR、IAA、GA3和ABA 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葡萄冬果夜间补光可以提高果IAA和GA3的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其中补光6周处理的葡萄果实IAA含量较高,比对照高达83.4%,ABA含量比对照低,比对照低达62.30%。补光5周、6周处理对果实GA3含量提高较为明显。补光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单穗重,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改善葡萄冬果的品质,可以增加冬果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在冬果膨大期进行补光处理,能增加冬果生长类激素的含量,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其中补光时间以6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摘 要:以‘夏黑’葡萄为实验材料,研究海藻精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确定海藻精的最佳喷施处理次数,为‘夏黑’葡萄的种植、品质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以5月开始对谢花后的幼果穗作为原材料,每隔10天喷施一次0.25%的海藻精,共喷施5次,测定单果重量,果形指数,单宁,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色差值等指标,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夏黑’葡萄喷施1到3次0.25%海藻精后,可以提高葡萄的单果重,纵径,横径,L*值,a*,h°,CIRG,果皮硬度,与CK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15%,4%,60%,59%,20%,28%,12.7%,果肉硬度降低。喷施1次时,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糖的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9.28%,7.03%,74.70%。当喷施2次时,单宁含量降低得最显著,较CK组降低了86.10%,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高了73.37%,1.01%。单果重,横径,纵径和果肉硬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总糖,h°和CIRG与糖酸比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糖酸比,总糖,单宁,横径和纵径L*呈显著正相关;糖酸比和总糖与a*,b*,c*呈现显著负相关;单宁,横径,纵径b*,c*与CIRG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综上所述:采用0.25%海藻精喷施‘夏黑’葡萄1-3次,能提高葡萄果实的营养价值和果实品质,为‘夏黑’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栽培于广州的一年生\"V\"型架四个葡萄品种(‘夏黑’、‘阳光玫瑰’、‘温克’和‘东方之星’)和平棚架两个品种(‘夏黑’和‘阳光玫瑰’)春季萌芽和成花规律。【方法】落叶后2周完成冬剪。1周后,用3%单氰胺处理一级枝和主蔓上的冬芽,主蔓一半的冬芽的进行刻伤处理。6周后,全园调查冬芽的萌发和成花情况,同时记录芽所在节位的粗度。【结果分析】‘东方之星’成花率最高,‘阳光玫瑰’和‘温克’次之,‘夏黑’成花率最低;刻伤处理可提高冬芽萌发率;粗度在0.7-1.5cm的结果母枝芽萌发率和成花率相对较高。一级枝的冬芽萌发和成花率均高于主蔓;而相同品种的\"V\"型架萌发时间普遍早于平棚。【结论】须适度控制营养梢的生长,使其成为粗度适宜的结果母枝,可利用刻伤处理促进冬芽萌发,不同栽培架式和品种冬芽萌发时间有差异,掌握这些物候特点对指导广东品种选择和生产技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通过花前两段摘心中第1段穗上不同留叶数处理,研究其对结果枝蔓、叶片、花穗、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两段摘心中以第1段穗上2叶重摘心最佳,处理时间4月1日-4月6日,结果枝叶片总数保留17片,顶端留1根二次副梢4叶重摘心,其后顶端副梢1叶反复轻摘心,至8月中旬后,顶端不留副梢技术模式。既降低结果枝的生长势,又保持结果枝足够总叶面积和花对叶大小,从而达到果实品质提升,增大花穗和花梗长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鄂梨二号’梨为试材,调查梨树新型平棚架树形—双臂顺行式的树体结构、果实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7年生‘鄂梨二号’,树体主干高115.3cm,树体结构级次少(三级:主干-主枝-侧枝),两大主枝沿行向延伸,侧枝单轴延伸即为结果枝,未培养结果枝组。单株产量48.07kg,平均单果重285.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4%,优质果占总果数的86%,总产量的92%;所有枝梢在架面以上,架下生产操作便利,果实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果率高。  相似文献   

14.
以“鄞红”葡萄为试验材料,比较根域限制王字形树形、根域限制一字形树形、常规一字形树形3种栽培模式对“鄞红”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可以提早“鄞红”葡萄的物候期,萌芽时间提早5天,根域限制王字形树形成熟期最早,分别比根域限制一字形树形、常规一字形树形提早3天和8天。根域限制的“鄞红”葡萄萌芽率显著低于常规栽培,结果新梢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控产后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根域限制显著提高了“鄞红”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对单粒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等没有显著性影响。综上所述,“鄞红”葡萄适宜采用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王字形树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以4-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冬果结果母枝粗度、夏季修剪不同留芽数、修剪后涂抹破眠剂时间和冬果产量等处理,观察其对冬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等的影响,旨在为巨峰葡萄冬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阳光玫瑰葡萄冬果的果实品质,开展了不同浓度GA3对阳光玫瑰冬季果花序拉长的实验。结果表明:0.5、1.0、1.5和2.0mg/LGA3处理均能显著拉长阳光玫瑰葡萄冬果的花序,且花序长度的增长幅度随着GA3的浓度增加而增加。果实成熟时,0.5、1.0、1.5和2.0 mg/L GA3处理的果穗长度显著长于CK的果穗长度,且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从用药成本、食品安全、果实品质等综合考虑,阳光玫瑰冬果花序拉长处理所用GA3的浓度为0.5~1.0mg/L即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根域容积对柑橘树体营养、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为柑橘的根域限制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以5年生‘早生宫川’为试材,采用50L、100L、150L根域容积进行栽培,以大田栽培为对照,测定不同根域容积下柑橘树体营养、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品质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状况。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受到抑制,100L根域容积处理叶片中N、P元素含量最高,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降低,果实N、P、K含量在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均降低;根域限制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硝态氮含量;除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外,150L及100L处理的根际土壤酶活性明显增强,土壤微生物数量随根域容积降低而不同程度减少,但各处理微生物多样性均有所提高;根域限制可提高柑橘果实单果重、糖含量及固酸比,其中150L及100L处理提升效果较为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根域限制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柑橘的果实品质,100L与150L根域容积提升效果较为明显,但两根域容积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7个草莓新品种在云南昆明的引种表现,试验以‘章姬’为对照,对这些草莓新品种的物候期、生长习性、开花结果习性和果实品质指标等进行了观察及测定。结果表明:‘京泉香’和‘红袖添香’的植株长势好,果实品质优良,亩产高,耐贮运,抗性强。‘京醇香’和‘京怡香’的植株长势较好,亩产较高,果实口感酸甜适中,香味较淡,耐贮性好。‘天香’和‘书香’长势一般,果实偏小,亩产较低,抗性一般。‘燕香’植株矮小,长势弱,亩产较低,但其果形好,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糖酸比高,果实品质较好,有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摘心处理与矮壮素(CCC)处理后夏黑枝条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枝条生长的关系,以‘夏黑’葡萄为试材,萌芽15天后花序上留两片叶进行摘心处理;矮壮素(CCC)处理为萌芽25天后喷施第一次,间隔8天喷施第二次,两次的浓度为0.5g/L;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定期采样分析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同时测量枝条粗度与节间长度。结果表明:摘心处理和矮壮素(CCC)处理能在夏黑葡萄枝条生长发育前期促进枝条内ABA和ZRs的增加,尤其促进ZRs的大量积累,同时促进枝条粗度的增加并减缓枝条节间伸长。 生产上可以通过摘心处理及喷施矮壮素控制‘夏黑’葡萄的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其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20.
近年广东发展葡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阳光玫瑰’葡萄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丰产特性深受消费者和种植者喜爱,正在取代传统优势品种‘巨峰’。健康优质的苗木供应是保障‘阳光玫瑰’葡萄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采用硬枝离体嫁接方式将‘阳光玫瑰’嫁接在不同砧木上(‘5BB’、‘夏黑’、‘贝达’、‘3309C’及‘SO4’),然后进行扦插。观察嫁接不同砧木的‘阳光玫瑰’葡萄萌芽进程、苗木长势、净光合速率和矿质营养状况,以期提高育苗效率,筛选适合广东的优质砧木。结果发现不同砧木的离体嫁接株萌芽率和成活率相差较大,其中,萌芽率以‘SO4’砧植株最高,其次为‘3309C’和‘5BB’,而‘贝达’最低;成活率则是‘3309C’最高,其次为‘SO4’和‘夏黑’,‘贝达’也是最低。总体上,离体硬枝嫁接方式成活率并不高,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成活的植株中,‘5BB’和‘3309C’植株长势最强,其次为‘贝达’和‘SO4’,‘夏黑’最弱。‘阳光玫瑰’叶片光合速率在‘SO4’最高,而在‘5BB’上最低,但不同砧木间并无显著差异。‘5BB’、‘3309C’砧植株长势最强,其次为‘SO4’和‘贝达’,而‘夏黑’砧植株最弱;砧木对‘阳光玫瑰’叶片部分矿质营养有一定影响,例如‘5BB’砧木植株Zn、Fe和Mn最高,而B较低;‘3309C’和‘贝达’对B和Mg吸收强;‘夏黑’对P和K吸收强,但对Ca、Mg、Cu和Mn的吸收较弱。总体来看,‘3309C’和‘SO4’砧木与‘阳光玫瑰’离体硬枝嫁接较易成功,从长势看,‘5BB’ 和‘3309C’是‘阳光玫瑰’的优良砧木。基于砧木对营养吸收的偏好性,不同砧木的养分管理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