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方农林院校对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面对食品产业的新业态、新形势,结合浙江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高校大学生新生研讨课改革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结果表明,新生研讨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的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均有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四大功能之首,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立足西北、放眼全国,近年来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实行双轮驱动,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启动了2008版培养方案,实施了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了学风建设“五大工程”,使本科培养人才质量稳步提升,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3.
结合福建农林大学试办“国家理科基地”生物学专业点的实践与探索,阐述了地方农林院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理为本、理农结合”的办学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69-271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林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举措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相关要求和一些具体探索性实践,主要包括学校政策的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的完善、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团队的培养等方面。通过一年左右的实施,针对该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无论从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学生层面都获得了很好的肯定,达到了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学协同育人的效果,最终实现培养合格农林专业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农林院校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等农林院校肩负着为农业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本文结合山西农业大学教育教学实际,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农业本科创新人才的实践:更新教育思想理念;调整专业结构;优化综合培养计划;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相似文献   

6.
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教学的核心,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提出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实现:通才与专才培养相结合,突出特色;宏观与微观培养相结合,着重应用。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农林院校在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先天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因此,加强农林院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行为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培养生态文明观入手,通过一系列措施与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实施生态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分析地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在新高考改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路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知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三农"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新农村新农业的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是知识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迫切任务。构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教育模式,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  相似文献   

10.
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农林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从纵横两个维度提出了构建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十字"型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为有效对接社会需求,针对地方农林院校法律教育产品的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采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地方农林院校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培养导向,目标定位于卓越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借鉴德国课程设置,探索合班授课单班研讨模式,将真实司法案例引入课堂,开设案例研讨课。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课上的参与度,强化实践教学,建立笔试、口试等多元化考核机制,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林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师资严重短缺与扩招后高等农林院校大量学生实习基地难找的矛盾同时并存。高等农林院校"实习支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模式,恰好整合了两者的优势资源,以期对改善农村师资和解决农林院校的实习基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医学院校普遍设置机能学实验室的背景、运行模式和效果。比较农林院校学科设置的特点,提出在农林院校创建动物机能学实验室的意义、步骤、工作重点和管理模式的设想,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在创建动物机能学实验室方面的探索和进展。  相似文献   

14.
农林院校工科专业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就必须办出特色。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研究、制定了农林院校工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农林院校中的外语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实践型和能力型的培育。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林院校外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从实践角度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林院校中有关教学评价、教学方式、学科定位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究其原因,在于培养方式缺失、课程与教学制约、师资队伍缺位及管理模式滞后。为此,需从实践锻炼、课程调整、导师队伍、管理体制方面的优化来提高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高等数学类课程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中的作业雷同、替课、玩手机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或措施,从而保障教学的有效运行,并固化到学院的教学管理办法中,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农林院校创办的本科法学专业教育是高等法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遭遇严霜的形势下,专业创办时间短,优势不足的农林院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培养应用、复合型的独具农林特色的法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分析了界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指出了当前农林院校本科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数理基础学科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学校发展的支撑作用尤为重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在分析理学院原有教学团队在教学发展、团队运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理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改革,提出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和方案,包括依托教学平台、打破教研室框架限制、以任务驱动建立固定与灵活形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团队。通过改革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在教学任务落实、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李军红  郑志  姜绍通  潘丽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59-260,291
本文针对工科院校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如何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