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海南省乐东县贵妃芒干物质及养分年积累量研究,结果表明:⑴贵妃树体不同器官干物质年积累量顺序为:采收果>修剪叶>花及梗>修剪枝>落果;其中花及梗占13.67%、落果1.78%、修剪叶24.06%、修剪枝10.28%、采收果50.21%。⑵贵妃树体十一种营养元素年积累量大小顺序为:N>K>Ca>P>Mg>S>Mn>Fe>Zn>B>Cu。⑶以生产1000kg贵妃芒计,树体养分需求为:干物质496.46kg、N 5.81kg、P 0.69kg、K 4.83kg、Ca 3.20kg、Mg 0.48kg、S 0.35kg、Fe 37.91g、Mn 155.43g、Cu 4.41g、Zn 9.49g、B 9.40g。  相似文献   

2.
红三叶N、P、K、Ca、Mg元素含量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各器官在不同生育期N、P、K、Ca、Mg等元素的含量,目的在于揭示其各器官对N、P、K、Ca、Mg的积累能力、对不同元素的选择性吸收以及N、P、K、Ca、Mg在各器官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红三叶不同器官对各元素的积累能力不同,N:叶>花>根>茎;P:花>叶>根>茎;K和Ca:叶>花>茎>根;Mg:根>叶>茎>花。不同器官对元素选择性吸收系列不同,根为N>K>Ca>Mg>P;茎:N>Ca>K>Mg>P;叶:N>Ca>K>P>Mg;花:N>Ca>K>P>Mg;红三叶是一种典型的N-Ca型植物。此外,K、P、K、Ca、Mg在根、茎、叶、花中的动态变化有6种基本类型,Ⅰ-渐增型(/)、Ⅱ-递减型(\)、Ⅲ-U型、Ⅳ-∩型、Ⅴ-增波型(~)、Ⅳ-降波型(~)。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盐池”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cv.Yanchi)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zdtiflorum vc.Abundant)轮作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饲草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处理中(NPKN450kg/hm^2、P2O5 180kg/hm^2、K2O300kg/hm^2)的饲草鲜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两季合计达162.7t/hm^2;其中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02.3t/hm^2,分别比不施肥(CK)、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处理增产352.7%、356.7%、28.2%和13.9%;黑麦草鲜草产量为60.4t/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增产344.1%、255.3%、24.8%和25.3%。配施NPK处理,全生育期饲草干物质目均积累量为65.2kg/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高215.0%、197.5%、22.00.4和9.6%,苏丹草与黑麦草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04.5kg/hm^2和36.9kg/hm^2。氮磷钾配施显著促进饲草的养分积累,全生育期的饲草N、P2O5和K2O积累量分别为500kg/hm^2、210kg/hm^2和1196kg/hm^2,同时,N、P2O5和K2O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37kg/hm^2、0.58kg/hm^2和3.29kg/hm^2^2;其中苏丹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2.12kg/hm^2、0.79kg/hm^2和4.16kg/hm^2;黑麦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0.84kg/hm^2,0.43kg/hm^2和2.66kg/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云南保山地区“帕拉英达”芒果成熟功能叶片中N、P、K、Ca、Mg、S等 6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养分年平均含量大小为: Ca>N>K>P>Mg>S,其全年平均含量(g/kg)分别为:25.16、15.20、4.56、1.39、1.35、1.34;不同生育期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有所差异,根据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可把“帕拉英达”芒果生长周期分为4个阶段:营养生长期(8-次年1月)、生殖生长期(1-3月)、果实膨大期(4-5月)、果实成熟期(6-7月)。  相似文献   

5.
施肥水平对菊苣"奇可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芬  杨清辉 《草业科学》2011,28(6):1044-1047
摘要:通过N[375(N1)、600(N2)、825(N3) kg/hm2]、P[300(P1)、450(P2)、600(P3)kg/hm2]、K[120(K1)、150(K2)、180(K3) kg/hm2]不同配比施肥对菊苣“奇可利” (Cichorium intybus cv. Barckoria)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为“奇可利”栽培和综合利用及解决西南地区养殖业春天和伏天青饲料紧缺矛盾提供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水平对“奇可利”牧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蛋白含量、钙含量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顺序分别为N>P>K、N>P>K、N>K>P、K>P>N和N>K>P;对其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奇可利”牧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随施N或施P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N3P3K2处理的牧草和粗蛋白年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N2P2K3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最高,N3P1K3处理的粗灰分含量最高。综合比较得知,N3P3K2处理是产量最高且品质较好的施肥处理,适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田东地区“桂热芒82”号叶片中N、P、K、Ca、Mg、S6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全年跟踪分析,结果表明:“桂热芒82号”生长周期分为4个阶段:营养生长期(8—12月)、生殖生长期(12—2月)、果实膨大期(2-5月)、果实成熟期(5-7月)。叶片养分年平均含量大小为:第一蓬Ca>N>K>Mg>S>P、第二蓬Ca>N>K>S>Mg>P。各阶段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有所差异,第一、二蓬叶片变化基本规律一致。第一、二蓬叶片Ca、N、K、Mg、S、P含量(g/kg)为:19.84、15.36、8.34、1.90、1.58、1.32和23.45、14.46、7.22、1.56、1.77、1.18,该品种对钙肥的需求量较大。  相似文献   

7.
在田间试验的条件下研究了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苏丹草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长进程不断增加,出苗后39~62 d,干物质量增加最快,占干物质总量的35.4%,日积累量也最大,为335.59 kg/(hm2·d).试验条件下,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90.00 t/hm2,需吸收N 489.9、P2O5 122.4、K2O 585.3、Ca 106.6、Mg 38.3 kg,N:P2O5:K2O:Ca:Mg为1:0.25:1.19:0.22:0.08;需吸收Fe 6 364.6、Mn 1 383.9、Cu 236.2、Zn 1 498.0 g,N:Fe:Mn:Cu:Zn为1 000:13.0:2.8:0.5:3.1.养分吸收量和比例可作为苏丹草合理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沃柑’果实成熟期植株矿质元素积累与养分分配规律,明确‘沃柑’树体矿质养分需求,为其“以果定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沃柑’养分的数字化管理。本研究采用挖掘解剖取样,对广西主产区3株五年生‘沃柑’植株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和矿质营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沃柑’单株鲜果产量为75.9kg,占全株鲜质量的63.88%。根系、枝干、叶片和果实的干质量分别占植株的13.31%,39.23%,13.74%和33.72%。在不同植物器官中,叶片中N、Ca、Mg、S、Mn、Cu、Zn和B含量最高,根系中P和Fe含量最高, 果实的K含量最高。按每株果实产量50kg计,果实采收携带走N、P、K、Ca、Mg、S、Fe、Mn、Cu、Zn和B的养分量分别为80.84g, 8.29g,72.91g,30.79g,4.82g,3.5g,218.75mg,35.21mg,41.87mg,35.99mg,91.42mg,分别占树体相应养分总量的31.36%、38.96%、57.87%、9.04%、31.74%、22.20%、12.99%、14.64%、15.07%、25.78%和19.03%。本研究探明了‘沃柑’果实养分携出量以及果实养分分配系数,为‘沃柑’养分需求决策和优化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宝岛蕉全株及各器官(根、球茎、假茎、叶及果轴、果实)干物质及NPK养分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收获时宝岛蕉干物质及NPK累积量分别为5.73kg/株、108.07g/株、15.53g/株和440.36g/株。宝岛蕉干物质及NK养分均在花芽分化期前累积缓慢,干物质及N均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累积迅速,而K在花芽分化期后累积迅速。P分别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累积缓慢、迅速。另外,叶片和假茎是宝岛蕉现蕾前主要的干物质和NPK累积器官;果实发育时,果实干物质、NPK养分累积迅速,以上累积量分别占收获时全株的63.45%、21.89%、34.45%和20.15%。因此,宝岛蕉生产中应重施氮钾肥,少施磷肥,氮磷钾肥分别侧重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花芽分化期后施入;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氮磷钾养分的充足供应是宝岛蕉高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妃子笑’是我国栽培区域最广的一个品种,2021年全国‘妃子笑’荔枝种植面积79,896 ha,总产量达570,200 t。比较研究不同区域‘妃子笑’生长发育特性可为树冠管理、养分管理和成花坐果调控及区域适应性研究等提供生物学理论支撑,为其他品种制订高产和克服“大小年”技术方案提供借鉴。2009~2022年,记载和统计华南六省区纬度自18°32′ N至28°47′ N 的24县39个示范园‘妃子笑’物候进程;于始花期调研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省区18个果园‘妃子笑’结果树的枝、叶和花穗生长量,并取样分析 ‘妃子笑’枝、叶片、花穗主要养分含量,计算各器官的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全国‘妃子笑’主产区末次秋梢成熟期为8月下旬~11月中旬,见花穗原基(“白点”)期为11月下旬~3月中旬,盛花期为2月上旬~4月上旬,果实成熟期为4月下旬~7月底。3次秋梢生长历期分别约为35.9、39.5和40.2 d,秋梢老熟至见花穗原基(花诱导)期约87 d,花穗与花分化期约56 d,果实发育期约需63 d。海南地区‘妃子笑’采果后重修剪至1.5 m处形成矮化型树形,而粤西等地修剪至2~3 m高度,塑造高大型树形。结果龄‘妃子笑’采果后秋梢生长1~3次,每平方米树冠表面积的平均枝梢数为16条,秋梢平均长度37.7cm,秋梢复叶数17张、叶片数104张。 ‘妃子笑’各器官的年生长量,以鲜重计为:秋梢枝条16.8 kg/株,叶片40.2 kg/株,花穗17.2 kg/株;以干重计为:秋梢枝条9.2 kg/株,叶片23.2 kg/株,花穗7.2 kg/株。主要养分含量为:秋梢枝条N 0.76%、P 0.26%、K 0.72%、Ca 0.54%、Mg 0.15%;叶片N 1.78%、P 0.17%、K 0.94%、Ca 0.77%、Mg 0.25%;花穗N 2.20%、P 0.36%、K 1.74%、Ca 0.32%、Mg 0.29%。计算 ‘妃子笑’树年度枝叶、花穗和果实生长所需主要元素总量为:N 0.70 kg、P 0.10 kg、K 0.46 kg,秋梢期N、P、K占比为71.4%、70.0%、和63.0%。从多年产量稳定性看,陵水、琼海、海口、北海铁山港区、合浦、廉江和阳西等县域是‘妃子笑’适应性表现较好的栽培区。综合而言,随着纬度的北移和海拔升高,‘妃子笑’各物候期延后,果实成熟期持续达3个月以上;各地区‘妃子笑’物候期相差较大的是末次秋梢成熟期和果实成熟期,差异较小的是花诱导期;枝叶是需要养分的主要器官,确保秋梢生长量是支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配施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在1999年N、P、K单施的基础上,于2000年进行了N、P、K的4种配比施肥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N P K、N P、N K三个组合增产效果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到14.61,14.34,13.80 t/hm2,比单施N、P、K和P K的效果好.所有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增长与生长时间的关系曲线皆呈"S"型,干物质积累量增长最佳时间为萌动生长后的125 d左右,含N组合在该时间段增长明显快于P K组,N素对百喜草的增产具有主导作用.在百喜草生长期内,N、P、K配比施用中,百喜草干物质积累量(Y)与生长时间(X)的回归方程可用Logistic 生长曲线拟合,相关系数呈极显著水平,可用于施肥对百喜草干物质积累的动态预测.通过对Logistic 生长曲线的分析表明,N的主导效应主要通过显著地增加线性期历时、缩短指数期和衰减期的历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张永亮  于铁峰  郝凤 《草地学报》2020,28(5):1386-1394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混播草地为对象,研究了施用不同比例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钾(Potassium,K)肥与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营养元素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1~3茬无芒雀麦P,K含量、C (碳,Carbon):P和K:P以及1茬N含量、2茬N:P、3茬C含量和C:N,N:P影响极显著(P<0.01),对1茬和2茬苜蓿C,P,K含量和C:P,N:P以及3茬N,P,K含量和C:P,C:N,N:P,K:P影响极显著(P<0.01);混播比例对1茬无芒雀麦P含量和C:P,2茬C含量和3茬C:N,N:P影响极显著(P<0.01);施肥与混播比例互作对1~3茬无芒雀麦C含量、苜蓿P含量和C:P,1茬与2茬无芒雀麦P含量和C:P以及苜蓿N:P影响极显著(P<0.01)。禾草N:P在3.53~7.60之间,苜蓿在8.37~12.32之间,表明无芒雀麦生长主要受N素影响,苜蓿生长同时受N素和P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丘陵蚕区桑园夏伐式养成的春秋两季桑树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施用量及配比施入氮(N)、磷(P)、钾(K)肥,调查桑树叶片、枝条、新梢等不同部位的N、P、K 3种养分的含量、吸收量及分配比例,为桑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肥料种类来看,桑树不同部位的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均为N>K>P;从养分分配来看,桑树各部位在春、秋季和全年的养分分配均为叶片>枝条,其中春季为叶片>新梢>枝条。桑园按照不同施用量及配比施入N、P、K肥对桑树各部位的N、P、K含量和吸收量及其分配比率有明显影响:N(X1)、P(X2)、K(X3)施肥处理2水平(X12=600 kg/hm2,X22=210 kg/hm2,X32=300kg/hm2)、处理3水平(X13=900 kg/hm2,X23=315 kg/hm2,X33=450 kg/hm2)的桑树各部位养分含量和吸收量大多显著高于处理1水平(X11=300 kg/hm2,X21=105 kg/hm2,X31=150 kg/hm2)、0水平(不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桑园合理增施N、P、K肥有利于提高桑树各部位N、P、K的含量和吸收量,推荐按照处理2水平施入N、P、K肥。  相似文献   

14.
通过3年施肥试验,确立了椪柑结果树省工节本提质施肥技术:年土施2次肥,施肥总养分量(N P2O5 K2O)为1500kg/hm2,其中有机肥占总肥量的40%,3月上旬施重肥(占施肥量的65%),同时每公顷撒施1500 kg生石灰,7月中旬施轻肥(占施肥量的35%)。  相似文献   

15.
镉胁迫对长春花生长,生物量及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春花是我国广泛栽培兼具园林绿化和抗癌药源等重要价值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为了解镉胁迫下长春花的生长适应性和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处理(0,5,10,25,50,100 mg/kg)下长春花生长、生物量及养分(C、N、P 和 K)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植物各器官镉积累量升高;除叶片P积累量降低外,植物各器官生物量生产及 C、N、P和K积累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较高浓度镉处理(≥25 mg/kg)明显抑制了长春花的生长特性、生物量生产以及C、N、P和K的积累,显著改变了生物量及其C、N、P和K积累量的分配格局,但相对低浓度的镉处理(≤10 mg/kg)并无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长春花对镉具有较强的耐性,为城市园林绿化和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可能,在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磷肥用量对高羊茅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武汉地区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s生长状况、草屑积累量、氮(N)磷(P)钾(K)养分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N、K肥(N 15g/m2,K2O 12g/m2)基础上,P肥能明显促进草坪草分蘖并提高成坪后叶绿素含量,施P(P2O5)2.5~20.0g/m2处理的分蘖数是不施P对照的2.81~4.32倍,叶片SPAD值比对照高15.8~18.2.草屑积累量和高羊茅总干物量随P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P 10.0g/m2范围内,地下部干物质量也随施P增加而增加,继续提高P用量有下降的趋势.高羊茅舍N量因施P而明显下降,地上部P、K含量随P肥用量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地下部P、K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肥用量10.0g/m2时高羊茅N积累量达到最高值(7.51g/m2),是对熙的2.71倍;随着P用量的增加P、K养分积累量持续上升,且P积累量与P用量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草坪生长质量及肥料利用效率,认为在试验地力条件下新植高羊茅的P肥(P2O5)用量以5~10g/m2范围为宜.  相似文献   

17.
对海南主栽芒果品种台农和金煌芒的叶片养分的变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栽培模式下,芒果叶片养分含量在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物候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总体规律为:Ca>N>K>Mg>P>Mn>Fe>Cu>Zn。营养生长期间,不同月份芒果叶片中N、P、K、Mg含量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上;生殖生长期间,养分从叶片转移至花芽中,叶片养分明显下降。对于大量元素N、P、K、Mg而言,8月份至12月份叶片养分波动较小,因此10月份芒果的叶片可以作为叶片营养诊断的采样时间。  相似文献   

18.
研究蜜柚果实中养分分配规律及与汁胞品质的关系,以期为改善蜜柚品质及柚园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随机取54个0.60-1.50 kg柚果,将果实分为黄皮层、白皮层、囊衣和汁胞等4个部位取样,分析各部位全氮(N)、全磷(P)、全钾(K)、可溶性氮(包括NH4+-N、NO3--N和氨基酸态氮(AA-N))和可溶性磷(SP)的浓度及汁胞中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含量等指标。蜜柚果实中氮磷钾分配比例为(8.60±1.66):(1.00±0.02):(8.55±1.08);其中,氮主要分配在黄皮层,磷主要分配在汁胞,钾在各部位分配相近。果实中可溶性N占TN的19.35% ± 2.67%,以AA-N为主;其中AA-N:NO3--N:NH4+-N分别为:15.45% ± 0.70%,2.55 ± 0.08%和1.35 ± 1.89%,并且NO3--N主要分配在白皮层,NH4+-N主要在汁胞,AA-N在各部位分配相近。果实中,SP含量约为全磷的10.63% ± 0.09%,主要分配在汁胞。相关分析发现,固酸比(TSS/TA)与SP极显著正相关,与NH4+-N显著负相关。果实中N、P、K及其可溶性形态在各部位分配的规律不同,建议遵循“高氮、低磷、高钾”的原则进行科学施肥。养分分配显著影响果实品质,其中SP浓度可能是影响汁胞固酸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地区高尔夫球场球道常用的草地早熟禾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施肥对坪草生长、质量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在不同养分处理下,草屑积累量显著不同。增施P、K肥料能提高草坪颜色、均一度,降低夏季草坪褐斑病的危害;增施N肥,也可以增强草坪颜色,但降低草坪的均一度,夏季易受病害影响。不同养分处理草地早熟禾坪草组织N、P、K养分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相近,且变化幅度不大,草屑中N、P、K养分年带出量的顺序为N>K>P,N、K的带出量以夏末秋初最多,P的带出量多集中在夏季,不同养分处理中养分年带出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磷肥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牧一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研究不同磷肥水平(P2 O5施用量分别为0(P0),75(P1),150(P2),225(P3),300(P4),400(P5) kg· hm 2)对其相关器官干物质累积、磷肥吸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在现蕾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分取茎、叶及花荚进行常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茎、叶、花荚干物质累积量均表现为P2>P3>P1>P4>P5>P0;磷素吸收量在花期P2处理下最大,茎、叶及花荚中磷素吸收量分别为23.94,11.88,8.36 mg·株-1;当施磷肥量为150 kg.hm-2时,单株有效分枝数43个,单株有效花序数123个,单株荚果数为403个,千粒重为1.41g时,种子产量达到最大为464.01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