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青贮玉米品种和密度对生物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选用东单13(H1)、正大12 (H2)、科玉188 (H3)、衡远Y4038 (H4)及濮单6号(H5) 5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分别设4.50×104(D1)、5.25×104(D2)、6.00×104(D3)、6.75×104(D4)和7.55×104株/hm2(D5) 5个种植密度,玉米籽实乳浆线达到1/2时测定全株玉米相关生物量及农艺性状。结果显示:玉米品种与种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对其农艺性状和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品种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穗宽、持绿度和百粒干重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密度对单株重、鲜物质产量、干物质产量、茎干重、叶干重和果穗干重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的排名为:H3D2 (0.066 59)>H4D3 (0.064 39)>H4D5 (0.062 55)。研究表明,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密度对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产量关系。[方法]经过对4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4种密度、2种种植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显著,品种与密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和密度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影响玉米产量最大的因素为密度,其效应大小为52 50045 00060 00067 500株/hm2;其次是品种,其效应大小为豫玉22号金穗20019904沈单10,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在积温较高的情况下对产量高低影响不大,但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主次顺序为:B(密度)→A(品种)→C(种植方式)。并且品种和密度交互作用显著,不同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不同。[结论]经综合分析认为,豫玉22号,长城9904、沈单10号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金穗2001适宜种植密度为52 500~60 000株/hm2,且以地膜覆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茎粗、单株重量影响较大,对株高影响不大,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密度与生物产量存在相关性。在西昌地区适栽青贮玉米品种为川单15号、凉单6号、先玉508,适宜种植的密度为11.1万~14.4万株/hm2,其中11.1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川单15号种植密度为11.1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最高,达104 144.00kg/hm2。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鹏  温定英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1,28(12):2203-2208
以科多8号青贮专用型玉米(Zea mays)为试验材料,设低(6.80万株/hm2)、中(8.00万株/hm2)、高(9.5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处理,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植株高度、单株叶质量、茎质量均最高,但鲜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却低于其他处理;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随密度变化不一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青贮降低了原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种植密度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影响不显著。比较产量、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中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和青贮质量较高,为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5.
6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5 000与52 500株/hm2 2种密度的总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28 944和133 167 kg/hm2),但二者均显著的高于密度为37 500株/hm2的总鲜草产量(117 370 kg/hm2);但这3种密度处理的总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这3种密度间各品质指标、植株性状指标总体表现,结果密度为37 500株/hm2的粗蛋白(CP)含量、CP产量、相对饲用价值(RFV)、分蘖数、总茎粗、干物率均为最高,密度为45 000株/hm2次之,处理52 500株/hm2最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密度为37 500株/hm2最低,52 500株/hm2最高。综合产量与饲用品质比较研究表明,玉草1号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左右在我国南方最适宜。  相似文献   

6.
玉米与菊苣不同密度间作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粮食作物玉米Zea mays与牧草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 Puna不同密度间作试验,将试验数据建立玉米籽粒产量与玉米密度、菊苣密度的回归模型和菊苣鲜草产量与玉米密度、菊苣密度的回归模型。解析回归模型得知,当玉米密度为22 966株/hm2,菊苣密度为11 1851株/hm2时,玉米籽粒产量为5 993.69 kg/hm2;菊苣密度为258 834.3株/hm2时,菊苣鲜草产量为106 014.51 kg/hm2,玉米密度对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呈负增长效应。以玉米籽粒产量和菊苣鲜草产量同步增长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模拟寻优,提出实现玉米、菊苣共同增产技术方案,即玉米籽粒产量≥5 475 kg/hm2、菊苣鲜草产量≥82 500 kg/hm2时的玉米、菊苣间作密度为玉米43 446~50 499株/hm2、菊苣105 713~204 158株/hm2。  相似文献   

7.
陇单7号饲用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和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明 《草业科学》2011,28(6):1218-1220
摘要: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饲用玉米(Zea mays)新品种陇单7号种植密度,施氮、施磷量及其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单7号高产适宜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产量达14 460.05 kg/hm2,密度低于或高于60 000株/hm2的处理,单产均极显著降低;施氮磷量为纯氮400 kg/hm2、P2O5 300 kg/hm2的产量最高,为12 785.2 kg/hm2;施氮磷方式以分底肥、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 3 次施肥的产量最高,达13 485.8 kg/hm2,平均分2次施肥的产量次之,为13 442.0 kg/hm2,作底肥一次施入的,产量最低,仅11 261.5 kg/hm2,分3次和2次施肥方式比一次施肥方式分别增产19.75%和19.3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肥合理施用方案为纯氮400、P2O5 300 kg/hm2,可采用两种方式施氮磷:1)最好在播种前、拔节前期和大喇叭口期3次施肥,每次各施总量的1/3;2)也可以在播种前和大喇叭口期平均分2次施入。  相似文献   

8.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WL919品种为材料,设置15.0 kg·hm?2(D1)、30.0 kg·hm?2(D2)、45.0 kg·hm?2(D3)3个播种量,150.0 kg·hm?2(N1)、225.0 kg·hm?2(N2)、300.0 kg·hm?2(N3)3个施肥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滩涂盐碱地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等密度(D2)下达到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均以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最优.3)播种后120 d时紫花苜蓿处于现蕾期和初花期,此时紫花苜蓿的饲草品质较好,干草产量为11057.2 kg·hm?2,因此是最适宜的收获时期.4)丙二醛含量在播种后60 d时最低,此时施氮量对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播种后120 d时,D3N2组合下丙二醛含量最低.5)随着种植密度以及施氮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增后减.总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2N2处理下活性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等密度(D2)下较高,在D2N2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D2、D3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氮(N2)下活性最高.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下盐碱地紫花苜蓿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均能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7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6.20万株/hm2、7.95万株/hm2及9.70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进行栽培密度试验,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的干物质产量及粗蛋白质含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各品种粗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铁吉11及吉单4011干物质产量呈下降趋势,中原单32、吉饲9号、东青1号、阳光1号及高油106干物质产量则均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吉饲9号在密度为7.95万株/hm2下的干物质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阳光1号在密度为6.20万株/hm2下粗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中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地膜覆盖在云南菠萝生产中的作用,设置以不覆盖为对照和黑色地膜覆盖两种处理,研究地膜覆盖对菠萝营养生长、果实品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可以增加各个生育期的D叶的长度和地下根系干重;显著增加菠萝果实的单果重、小果数、果实的纵横径和纵横径比例;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糖酸比;提高菠萝单株生物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量,可显著提高单株收获指数;提高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爱沃燕麦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种植密度150、180、210 kg/hm2(分别记作D1、D2和D3),4个施氮量0、80、110、145 kg/hm2(分别记作N0、N1、N2和N3)。结果显示,同一施氮量下,爱沃燕麦的茎粗、株高、叶片数、叶宽、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种植密度间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种植密度下,施氮有利于提高爱沃燕麦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经济收益。在3个种植密度和4个施氮量的双因素试验中,D1N2的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及净收入最高。研究表明,贵州地区爱沃燕麦的最佳种植方式为种植密度150 kg/hm2、施氮量110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新品种“青玉517”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提升青贮玉米的产量,试验选取种植密度和氮、磷、钾施肥量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4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小区种植面积为18.0 m2(3.0 m×6.0 m),行距为0.4 m,每个小区16行,株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在籽粒乳线中期至蜡熟期之间(即乳线1/3~1/2之间)收获,在每个小区中间三行随机选取5株进行全株刈割,测量株高、茎粗、绿叶数、黄叶数、叶片持绿性、穗位高和单株鲜重,自然风干后测定单株干重,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每个小区其余植株用机器粉碎收割,分别混合取样,送至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极差值确定种植密度对株高、茎粗、叶片持绿性、穗位高和单株干重影响最大,株高、穗位高、鲜重和干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茎粗、叶片持绿性和淀粉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种植密度控制为6 000~7 000株/亩(1亩≈667 m2)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淀粉含量。钾肥对单株...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6种荫蔽度处理,测量菠萝D叶叶片长度和宽度、株高、叶片数等生长发育指标,测定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和可溶性总糖等品质指标,研究不同荫蔽度对台农16号菠萝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荫蔽度小于45%的环境下,有利于菠萝的生长发育,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5期《施钾对菠萝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亚男等)报道,为探索钾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建立菠萝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以期为广东省优质菠萝生产提供参考。以巴厘菠萝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4种施钾量(0、250、500、800 kg/hm2)对菠萝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各部位钾素含量及果实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5.
移栽密度对白三叶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移栽密度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我国生态畜牧业饲粮生产提供基础依据。试验设置6组移栽密度,分别为16株·m-2、25株·m-2、36株·m-2、49株·m-2、64株·m-2和81株·m-2,进行6期处理分别记为D1,D2,D3,D4,D5,D6,测定其密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前期移栽密度对白三叶的生物鲜重、生物干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刈割次数增加而减小;中期生物鲜重、干重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中以49株·m-2的产量最高;第6次刈割时,密度对白三叶生物鲜重、干重有显著影响(P<0.05),但此时鲜重、干重产量最高的均是49株·m-2;白三叶生物总产量随移栽密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先增大后降低,在49株·m-2时达到最大。因此,49株·m-2为白三叶最适宜的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16.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WL919品种为材料,设置15.0 kg·hm?2 (D1)、30.0 kg·hm?2 (D2)、45.0 kg·hm?2 (D3) 3个播种量,150.0 kg·hm?2 (N1)、225.0 kg·hm?2 (N2)、300.0 kg·hm?2 (N3) 3个施肥量,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盐碱地紫花苜蓿产量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滩涂盐碱地苜蓿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 紫花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等密度(D2)下达到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均以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最优。3) 播种后120 d时紫花苜蓿处于现蕾期和初花期,此时紫花苜蓿的饲草品质较好,干草产量为11 057.2 kg·hm?2,因此是最适宜的收获时期。4) 丙二醛含量在播种后60 d时最低,此时施氮量对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P > 0.05),播种后120 d时,D3N2组合下丙二醛含量最低。5) 随着种植密度以及施氮量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先增后减。总体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D2N2处理下活性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中等密度(D2)下较高,在D2N2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D2、D3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在中氮(N2)下活性最高。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条件下,中密度中氮(D2N2)处理下盐碱地紫花苜蓿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均能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王孝华  阮培均  梅艳 《四川草原》2010,(1):25-27,35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小麦套作菊苣不同密度及施氮量对菊苣产量(鲜草产量,下同)的效应关系,建立了菊苣产量与密度、施氮量的数学模型。解析模型得知,影响菊苣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其次为施氮量。经优化组合频数分析与模拟选择,得出菊苣产量≥150000㎏/hm2的种植密度、施氮量为:密度177645~223035株/公顷、每次刈割后施氮量59.22~107.85kg/hm2。经济效益分析种植牧草菊苣纯收入为15327.33元/公顷,产投比2.056。  相似文献   

18.
‘卡因’和‘巴厘’为云南菠萝的主栽品种。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种性退化、高劣果率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橡胶/菠萝间作模式,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苹果’、‘金钻’、‘金菠萝’、‘甜蜜蜜’、‘8号’、‘冬蜜’、‘蜜宝’等7个品种进行引种试种试验,比较生育性状、果实内在品质以及外观品质。结果表明: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7个间作菠萝新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生长结果习性。‘甜蜜蜜’其营养生长状况最佳、自然抽蕾率高、单果重大小适宜、果形为长圆筒形,果心宽度小,果实内在品质佳,可作为鲜食品种在云南区域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研究不同栽植密度对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自主选育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选择最合适大果甜杨桃栽培的密度,为生产高产优质的大果甜杨桃、完善甜杨桃相关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4组不同的栽植密度(22株/667m2、44株/667m2、88株/667m2、176株/667m2)处理,连续测定第3年、第4年、第5年果树的产量及果实品质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栽植密度对大果甜杨桃果实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当栽植密度为88株/667m2时,5年生杨桃树产量达到最大且高于其他处理组;而果实品质指标与22株/667m2、44株/667m2的2个栽植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对栽植密度为176株/667m2的4年生杨桃树间伐至栽植密度88株/667m2,栽培的第5年杨桃果实产量明显提高,但仍然低于最初按照88株/667m2密度栽培的产量。结论:4种密度试验中,大果甜杨桃栽植密度为88株/667m2时产量最高,果实品质好,经济效益最大为最佳栽植密度,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于2009年4-10月在河北邯郸采用大田试验种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种茎,研究不同种植密度(6944,13889,27778株·hm-2)和不同刈割频率(2、4、6次·年-1)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杂交狼尾草在某些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密度为13889株·hm-2时,产量最大,茎叶比也最大,粗蛋白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当一年刈割2次时,鲜草产量最高;而刈割次数越多,茎叶比越小,鲜干比越大,粗蛋白含量越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越低,品质则越好;当种植密度为13889株·hm-2、刈割2次时,鲜草产量最高,达198.10 t·hm-2;当种植密度为27778株·hm-2、刈割6次时,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7.88%。综合分析,杂交狼尾草要达到高产高品质,研究地区适宜种植杂交狼尾草的密度为13889株·hm-2,适宜刈割频率为4次·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