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良丰农场、源头农场及立新农场三个国营农场黄龙病发生、防控措施、更新种植模式及产量变化等的调查,探讨黄龙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结果表明:主要栽培品种间感病性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椪柑>甜橙类>温州蜜柑;采取严格的黄龙病综合防控措施的农场果园黄龙病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措施不到位的对照果园,综合防控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肇庆、云浮市部分砂糖橘果园的柑橘黄龙病进行调查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探究该区域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和危害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所调查的35个果园中,检测出柑橘黄龙病的果园有21个,占60%;受试果园的树龄以6-10年最多,占到了果园总数的60%;柑橘苗木的来源混乱,有网室的无病毒容器苗木为0;采集的14份苗圃样本中,检测出柑橘黄龙病的苗圃有6个,阳性率达42%;果农对柑橘黄龙病认知有限,57%的果农不懂得如何判断黄龙病;果农对柑橘黄龙病的防控措施差。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切诊断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近年出现的疑似柑橘黄龙病,从该县6个果园共采集12份(株)病叶样品,采用PCR和序列测定技术对病样进行黄龙病菌检测,结果从6份样品中检测到柑橘黄龙病菌即亚洲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结果表明吉水县已有柑橘黄龙病发生。检测结果同时还表明,依据叶片不对称斑驳症状进行柑橘黄龙病田间诊断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 8月4日,广西荔浦市政府为切实加强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公开发布《致荔浦市柑桔种植者的一封信》,呼吁广大柑桔种植者参与柑桔黄龙病集中防控大行动。致信要求全市柑桔种植者,一是必须积极参与全面排查病株和失管果园工作。在今年8月5—12日按照"乡(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片、片不漏园、园不漏株"原则做好病株和失管果园排查,并按规定做好相应标记及上报排查结果。二是必须在统一时间段内开展联防联控工作。联防联控喷施农药扑杀木虱2次,第一次联防联控喷施农药时间为8月13—15日,  相似文献   

5.
柑橘黄龙病在赣南有30多年发病历史,但对其在赣南地区的发生为害规律尚未深入系统研究,2013年和2014年,结合赣南各地柑橘黄龙病普查,对柑橘黄龙病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赣南地区橘黄龙病发生分布南北纵向差异大,由南至北随着纬度的增加发病程度明显呈下降趋势,并在北纬25.33度和北纬25.88度有2个明显转折点,即北纬25.33度以南为重发区,25.33度至25.88度间为中等发病区,北纬25.88度以北为轻病区;东西横向区域发生分布差异不明显。果园黄龙病发生危害程度与果园规模、树龄段和品种敏感性有较密切关系;小规模果园病情重、5年以下幼龄树和16年以上老龄树易感病;赣南主栽品种中的温州蜜柑比脐橙敏感,脐橙比沙田柚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容县沙田柚黄龙病发生情况和表现症状,为种植者尽早鉴别黄龙病树,及时做好黄龙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探索近红外光谱田间快速检测技术。采集不同症状沙田柚黄龙病疑似样品,采用Nested-PCR检测技术,统计不同症状样品和各乡镇样品阳性率;使用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以Nested-PCR检测结果为参照建立标准数据库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乡镇黄龙病疑似样品阳性率为22.22%~72.50%,检出率较高;沙田柚感染黄龙病后,感病程度不同,表现症状有差异,无红鼻子果,斑驳黄化叶和黄梢是主要症状,斑驳黄化叶阳性率97.54%,黄梢黄化叶阳性率54.21%;建立的近红外光谱标准数据库模型总识别率81.75%,黄龙病阳性样品识别率83.41%,阴性样品识别率78.80%,假阳性率7.62%,假阴性率10.62%,经验证,该模型在实际检测中,识别率偏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偏高。黄龙病对成年果园影响较大,是沙田柚产量和品质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需加强防控;近红外光谱田间快速检测技术与实际应用要求差距较大,沙田柚黄龙病诊断应采用灵敏度高的Nested-PCR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柑橘黄龙病在贵州省的发生及控制情况,本文回顾了病害在贵州省的发生历史,并对田间的疑似样品进行了。结果表明:贵州省柑橘黄龙病在经过近些年大力防控后,目前在黔东南柑桔主产区黄龙病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为零星发生。而在黔西南及黔南一些失管产区,病害发生较为严重。从病原菌序列比对的结果来看,此次收集的样品均为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此外,在本次田间调查中没有发现柑橘木虱。  相似文献   

8.
柑橘木虱是柑橘新梢期的重要害虫,也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主要自然虫媒,其种群数量越大,越有利于黄龙病的扩散,因此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经济害虫。本研究采用五点调查法,监测了2018年4月至12月桂北地区失管果园柑橘木虱种群发生动态,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明确了感病果园柑橘木虱含黄龙病菌量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2018年桂北地区失管果园柑橘木虱种群发生动态具有3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9月和11月。柑橘木虱携带黄龙病菌量在4 ~ 7月处于较低水平,随后逐步上升并于10月达最高值,其动态变化为单峰型。此外,柑橘木虱年均含菌量可能与性别有关,且雌性含菌量高于雄性。  相似文献   

9.
柑橘是江西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黄龙病在我国部分柑橘产区包括江西等地为害加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损失。本文总结了江西省柑橘黄龙病害的发生特点,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旨在指导果农科学合理地防治黄龙病,为江西省柑橘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黄龙病是一种传播快、危害大,迄今为止最具毁灭性的柑橘检疫性病虫害,其对全球柑橘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致使果农损失惨重。为此迫切需要量化研究黄龙病对柑橘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为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保护果农收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首先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测算黄龙病爆发导致赣南三县的直接经济损失;其次,采用投入产出法评估其间接经济损失。研究发现,黄龙病爆发造成赣南三县2016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4.92亿元,占当年GDP的15.4%,由于关联效应造成江西省的间接经济损失为42.91亿元,占当年GDP的0.23%,并且,黄龙病爆发对当地食品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也带来了次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2013-2018年赣南柑橘黄龙病高发期,对砍除病树果园通过小苗补种与网棚假植大苗补种对比研究,网棚假植大苗在秋季补种比小苗直接补种感病率显著降低,是黄龙病区果园最为安全的补种模式。黄龙病区实施网棚假植大苗补种不仅解决了小苗补种易发病、果农不敢补种的问题,更是控制病情、保园保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兽医导刊》2013,(9):76
近日,农业部组织西藏等1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部门在西藏拉萨市召开西南西北片区口蹄疫联防联控协作会议,研究加强区域协作,进一步安排部署口蹄疫防控工作。会上,与会各省份就强化区域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并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式启动了西南西北片区口蹄疫应急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协作方案和协议安排,各相关省份将在原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及柑橘木虱起源地之一的潮汕地区,分别选择有针对虫媒的管理、无针对虫媒的管理和无管理3种防控水平的蕉柑果园。通过调查对比植株的感病率,不同虫态木虱的发生情况,黄龙病菌16SrDNA和前噬菌体的序列差异,以及柑橘木虱的种群类型。结果表明:(1)有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植株发病率最低,发病等级为轻度,各虫态木虱数量最低且不带菌;无针对虫媒管理的果园中植株发病率显著提高,发病等级为轻度或中度,木虱卵和若虫的数量最多,虫媒成虫带菌率和带菌量均较低;无管理果园中植株发病率和发病等级最高,木虱成虫数量最多,虫媒带菌率和带菌量均最高;(2)植株和柑橘木虱样品中均携带黄龙病菌亚洲种Type 2原噬菌体类型,柑橘木虱均属于单一种群。  相似文献   

14.
行业动态     
《中国猪业》2013,(9):67-70
农业部指导重点省份加强口蹄疫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本刊辑】据农业部网站2013年8月19日报道,近日,农业部组织西藏等1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部门在西藏拉萨市召开西南西北片区口蹄疫联防联控协作会议,研究加强区域协作,进一步安排部署口蹄疫防控工作。会上,与会各省份就强化区域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并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式启动了西南西北片区口蹄疫应急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动物检疫》2013,(9):95-95
农业信息网近日,农业部组织西藏等1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部门在西藏拉萨市召开西南西北片区口蹄疫联防联控协作会议,研究加强区域协作,进一步安排部署口蹄疫防控工作。会上,与会各省份就强化区域合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并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式启动了西南西北片区口蹄疫应急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果业信息》2016,(5):23-24
针对近年来柑桔黄龙病快速蔓延、严重危害的严峻形势,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部分黄龙病重发省(区)落实防控措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把握柑桔黄龙病发生危害特点和传播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优化果园结构,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技术,突出关键环节,推行统防统治,全力遏制黄龙病疫情蔓延危害,保障柑桔产业安全,促进桔农稳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具毁灭性的柑橘病害之一,严重阻碍了柑橘产业的发展。对柑橘黄龙病病原的种群分化及遗传变异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柑橘黄龙病的流行、起源与进化。近年来黄龙病病原遗传多样性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本文简要概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黄龙病是严重危害我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病害。对柑橘黄龙病进行空间分布和潜在风险预测是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应用生态位组合建模技术分析了影响广西境内柑橘黄龙病发生的环境变量,并预测了当前和2030年气候情景下柑橘黄龙病的潜在发病风险区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集成GLM、GBM、FDA、RF和MAXENT的组合模型的TSS和AUC值分别为0.867和0.948,较单一模型均有明显提高;海拔是影响柑橘黄龙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而气温年较差和气温日较差对病害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评估发现柑橘黄龙病风险区的总面积变化不大,但其空间分布变化较为明显。当前广西境内柑橘黄龙病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柳州、钦州、崇左、玉林、贺州、北海、桂林等地区,占到该全自治区面积的18.8%。到2030年,南宁、贵港和梧州等地区的潜在高风险区的面积将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动态     
《动物保健》2013,(10):71-71
中国-蒙古举行布鲁氏菌病防控联合演练 9月17日,农业部和蒙古应急管理总局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举行布鲁氏菌病防控联合演练。这是响应“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由世界银行支持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项目的一次重要活动,是中蒙两国兽医部门加强边境动物疫病联防联控的一次具体合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黄龙病菌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快速检测体系,丰富柑橘黄龙病的高效简便检测方法。【方法】以黄龙病菌株psy62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经灵敏度比较和检测特异性验证,建立该病的RPA检测体系。经PCR、RPA和实时荧光PCR对87份柑橘样品的黄龙病菌检测,验证RPA检测体系的适用性。【结果】建立了黄龙病菌的RPA检测方法。(1)特异性:能特异性检测柑橘黄龙病。(2)灵敏度:RPA是PCR的100倍,与实时荧光PCR相当。(3)检测体系:只需20min,大幅提高检测效率。(4)适用性:RPA与实时荧光PCR检出率均为35.63%,比PCR的31.03%略高。【结论】建立了黄龙病菌的RPA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和操作简便等特点,为柑橘黄龙病提供了高效简便的快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