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分布于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的二倍体棱叶蒜(Allium caeruleum)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开花物候期的花粉寿命和活力变化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植物资源的迁地保护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联苯胺α—萘酚染色法、TTC法、醋酸洋红法、I2-KI法、孢粉染色法和红墨水法均无法有效检测,而MTT法和离体萌发法适合二倍体棱叶蒜的花粉活力测定,适宜的离体萌发法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00 g·L-1+硼酸80 mg·L-1.不同开花物候期的花粉寿命均在60 h以内,存在两个活力高峰,4h时活力最强.处于同一开花物候期的二倍体棱叶蒜的花粉活力和花粉萌发率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变化规律一致,花粉均可育,为短寿命花粉.  相似文献   

2.
野生马蹄金花粉生活力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帮龙  张晓慧  干友民  贺啸尘  莫利 《草业科学》2011,28(11):1941-1944
以野生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材料SD200303和GD200503为对象,分别以碘 碘化钾染色法、联苯胺 甲萘酚染色法、TTC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其花粉活力,比较各检测方法测定效果。结果表明,碘 碘化钾染色法、TTC法染色效果不佳,不适宜野生马蹄金花粉活力测定;联苯胺 甲萘酚染色法能测定花粉生活力,但测定值偏高;离体萌发法测定野生马蹄金花粉活力,花粉管生长良好,且萌发率基本稳定,便于快速直观统计花粉生活力,适宜野生马蹄金花粉生活力检测,其较适宜的培养基为蔗糖10%+硼酸(HBO3)0.005%+硝酸钙 [Ca(NO3)2·4H2O] 0.015%+硫酸镁(MgSO4·7H2O)0.001%+硝酸钾(KNO3)0.005%+0.5%琼脂。  相似文献   

3.
为杨桃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杨桃品种‘香蜜’、‘夏威夷’的新鲜花粉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杨桃花粉在不同浓度培养基条件下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硼酸、氯化钙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均可提高花粉萌发率,但超过一定浓度则起到抑制作用;当蔗糖浓度为10%、氯化钙浓度在0.01%、硼酸浓度在0.01%时,两个品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较好,萌发率达79%,花粉管平均长度达270μm以上,适宜花粉萌发;此外,当蔗糖和钙离子的浓度过高时,‘夏威夷’花粉萌发的抗逆性比‘香蜜’的更强。  相似文献   

4.
以3种野生樱桃资源为供试材料,比较了花粉烘制方式和贮藏温度对供试材料花粉萌芽率的影响,评价了供试材料花粉对甜樱桃品种座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干燥皿烘制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培养箱烘制;水+10mg/L硼酸+20%蔗糖为测定供试材料花粉活力的适宜培养基;毛樱桃、中国樱桃、‘黄蜜’花粉在4℃冷藏30天的萌发率均高于40%;毛樱桃、中国樱桃和山樱桃花粉与3个甜樱桃品种的异花授粉平均坐果率可达到40%。作者认为,供试野生樱桃资源的花粉萌发和贮藏特性,以及与甜樱桃品种的异花授粉亲和性与供试甜樱桃品种花粉类似,在甜樱桃人工授粉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夏黑’和‘阳光玫瑰’为试材,观测了赤霉素(GA3)、吡效隆(CPPU)和链霉素(SM)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8 mg/L GA3 + 4 mg/L CPPU分别在花后1周、2周和3周处理‘夏黑’果穗,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推迟,膨大果实的效应减弱;各时期处理均提高果形指数,而对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和果实硬度无显著影响,但膨大效果的提高伴随着色的降低。‘阳光玫瑰’在盛花前1周单独以200 mg/L SM处理的果实重量、穗重、果实硬度、果形指数、色泽参数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也未显示无核化效应;盛花后1天处理20 mg/L GA3+ 4 mg/L CPPU后,无核化显著增加,高达95%,单粒、单穗重、果实硬度、果形指数有所提高;盛花前1周处理SM 200 mg/L+盛花后1d处理20 mg/L GA3+ 4 mg/L CPPU使‘阳光玫瑰’无核率达100%,并有利提早成熟,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使单果重、穗重降低,对色泽、总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在盛花后1d处理20 mg/L GA3+ 4 mg/L CPPU 结合盛花后14d处理20 mg/L GA3后,穗重和单果重显著提高,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增加、无核率为80%;在盛花前1周处理200 mg/L SM + 盛花14d处理20 mg/L GA3穗重和果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果实硬度显著提高,无核率为50%;在盛花前1周处理200 mg/L SM + 盛花后1d处理20 mg/L GA3+ 4 mg/L CPPU + 盛花14d处理20 mg/L GA3后,穗重、果重、果形指数提高,无核率为93.3%。以上结果表明,葡萄发育早期(花后2周内)是膨大果实的关键时期。盛花后1d 是GA3+CPPU处理诱导无核化的关键时期,配合花前1周处理SM无核化效果更佳,但SM并不能单独诱导无核化;无核化处理后,花后2周内再做GA3处理,才可显著膨大果实,同时明显提高果实硬度。无核化总体上有利于提高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组分、培养时间对‘台农一号’芒果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筛选芒果花粉体外培养的培养基组分最适配比和培养时间。【方法】设置培养时间梯度及蔗糖、硼酸、PEG-4000、钙、镁、钾浓度梯度,统计花粉萌发率,测量花粉管生长长度。【结果】本研究发现培养时间、培养基蔗糖、PEG-4000、硼酸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而钙、镁、钾影响不显著。培养2-3h即可进行芒果花粉萌发统计及花粉管测量。随着蔗糖、PEG-4000、硼酸浓度的增加,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为先增加后降低,适宜的浓度能够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则起抑制作用。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蔗糖与PEG-4000的互作效应突出。【结论】蔗糖、PEG-4000、硼酸是芒果花粉体外萌发的必需成分,钙、镁、钾为非必需成分,最终筛选出‘台农一号’芒果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培养基组分最适配比为15%蔗糖+20%PEG-4000+0.015%硼酸,在该培培养基下的花粉萌发率为83.4%,适宜培养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典型旱地蕉园种植模式下栽培的‘金粉1号’、‘桂蕉6号’和‘粉杂1号’3个香蕉品种为试材,分别设置不同用量的PP333树盘淋施处理,并对各处理植株收获期假茎高度、茎基围、抽蕾率及果穗长、果指长等产量构成要素指标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以期探讨PP333对旱地栽培香蕉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适期、适量的PP333处理对3个香蕉品种营养生长均具明显抑制作用,抽蕾期(抽蕾率大于50%)显著提前,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金粉1号’粉蕉假茎高130cm~150cm时施PP333 2.5g/株或3.0g/株, ‘桂蕉6号’高140 cm~160cm时施PP333 1.0g/株, ‘粉杂1号’高150 cm~200cm时施PP333 2.0g/株,综合效果最理想。生产应用前要根据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综合选择使用PP333,在不影响香蕉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植株矮化。  相似文献   

8.
以草莓品种‘白雪公主’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前暗处理、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组培快繁环节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暗处理3 d能够促进茎尖萌发,提高萌发速度;MS+6-BA 0.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2 %以上;MS+6-BA 0.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为8.00;1/2 MS+蔗糖20 g/L作为生根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培养5 d后生根率达100 %,平均生根数为10条,平均根长为5.00 cm。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5年生‘灿烂’兔眼蓝莓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开展 GA3 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时期的喷施处理,调查与分析各处理对开花物候期、结果枝比率、平均每枝花朵数、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胚囊活力等参数的影响,以此评价GA3不同浓度和不同施用时期对蓝莓花期和生殖能力调节的效果,以期探索适用的蓝莓花期延迟技术,为生产栽培花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GA3不同浓度和不同时期的处理对‘灿烂’兔眼蓝莓的开花物候期有着明显的影响,随施浓度的增加开花物候期延迟的时间逐渐延长,但同时其结果枝比率、平均每枝的花朵数、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胚囊活力等雌雄器官的生殖能力均逐渐降低。此外,在采果后不同时期第一次喷施500 mg/L GA3的处理对成花和生殖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整体上呈现为施用时期越早,成花效果越差,雌雄性器官的生殖能力亦越低。综合分析表明,施用GA3可以延迟其花期7 d左右,但第一次施用时期过早,或施用浓度过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蓝莓的成花效果和生殖能力,在采果后第30 d施用500 mg/L的GA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佟莉蓉  王娟  宋雨  倪顺刚 《草地学报》2021,29(3):457-464
为揭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花粉的育性并为其花粉活力检测提供一种高效方法,本试验以达乌里胡枝子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研究了蔗糖、硼酸、氯化钙浓度、采样时间、温度、光照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适宜花粉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为20 g...  相似文献   

11.
兔豆状囊尾蚴的压片技术及染色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详细观察豆状囊尾蚴头节的形态结构,通过屠宰检验或病兔剖检采集的豆状囊尾蚴的囊泡,制作压片后用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制作豆状囊尾蚴头节压片的关键是载玻片要洁净、干燥,从囊泡中取出的头节应完整无损,并尽量除去黏附在头节上的囊液.将带有头节的结节放在载玻片的中部,再在其上放一载玻片,两手在载玻片的两端均匀用力挤压,待结节全部展开即可.为了观察头节的正面结构,在压制玻片前,应用手术刀片除去原始颈节与体节部分.通过常用的几种单染色和复染色法对压片进行染色,证明单染色更有利于详细的观察头节的结构,而且几种单染色之间有互补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12只临床表现头颈歪斜、昏睡、震颤、局部或全身轻瘫的可疑为兔脑炎原虫病的獭兔 ,对其肾脏皮髓交界和尿沉渣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负染电镜观察 ,看到了大小为 1~ 1 .5× 1 .4~ 2 .5μm,形态呈卵圆形和杆状的兔脑炎原虫。阳性检出率为 1 0 0 %。说明扫描及负染电镜术是诊断兔脑炎原虫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脂肪组织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和效率,将传统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油红O染色法改进为冰冻切片油红O滴染法,以用于冰冻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和脂肪相关疾病快速病理诊断。新鲜脂肪组织液氮冷冻后转入-20℃冰箱缓冲30min,在-33℃或-34℃时进行冰冻切片,组织染色采用油红O微量滴染法。本改良的油红O滴染法能应用于冰冻脂肪组织切片染色,清楚地显示脂肪细胞的形态和脂滴的分布,有助于脂肪组织增值分化的研究和相关疾病病理切片分析。该方法快速高效、染色清晰、不易脱片,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实验周期和减少试剂成本,可使脂肪组织冰冻切片和油红O染色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脂肪组织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体外培养绵羊皮肤对外源雌激素加入后的反应,实验对新鲜皮肤、加入雌激素后培养的皮肤和对照组之间通过HE和免疫组化染色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HE染色中,加入0.5 μg/mL雌激素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但是它们与新鲜皮肤相比均出现了皮肤结构的破坏;在免疫组化染色中,加入0.5 μg/mL雌激素组皮肤毛囊和皮脂腺普遍出现了凋亡现象,而对照组与新鲜皮肤组则无.表明0.5 μg/mL雌激素浓度将导致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AFLP银染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家蚕AFLP分子标记多样性的研究中发现温度对AFLP—银染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本实验以湘晖与872杂交的91个F2个体为材料,对AFLP银染过程中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温度试验结果显示:在25℃左右进行胶板的前期处理和凝胶的制备为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16.
酵母破壁程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是饲料工业常用的一种单细胞蛋白,经破壁可以得到不同的深加工产品。根据酵母细胞破壁后细胞表面通透性增加以及蛋白质被酶解释放到酵母细胞外的特点,本实验采用革兰氏染色法、酸溶蛋白质检测法、氨基酸态氮检测法对未破壁的酵母粉、自溶酵母、外源酶解酵母进行检测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经革兰氏染色,3种酵母的颜色存在明显差异:酵母粉显示紫色,自溶酵母显示部分为紫色、部分为无色,外源酶解酵母显示无色;(2)外源酶解酵母、自溶酵母、酵母粉之间的酸溶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外源酶解酵母中含量最高。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区分酵母是否破壁;通过检测酸溶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可以评估酵母产品的破壁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应用LSAB染色技术检测12头人工感染PRRSV美洲株(ATCCVR-2332)或国内分离株(B96-4,B96-5)的SPF仔猪组织细胞内的PRRSV抗原,阳性检出率为100%。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清晰、稳定、重复性好,是一种检测组织细胞内PRRSV抗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vian tuberculosis and duck amyloidosis, the liver, lung, spleen, kidney, duodenum and pectoralis muscle of ducks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avium were used to detect amyloidosis by Congo red staining and potassium permanganate-Congo red stain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L-1β, IL-6, IL-10, TNF-α and SAA2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q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ver, lung, spleen, kidney, duodenum and pectoralis muscle of the infected ducks exhibited amyloid proteins under ordinary light microscopy and the polarization light under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However, no amyloid deposition in potassium permanganate-Congo red staining sec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amyloidosis was AA amyloidosis.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L-1β, IL-6, IL-10, TNF-α and SAA2 increased from 4 to 43.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vian tuberculosis could induce secondary amyloidosis in naturally infected ducks.  相似文献   

19.
为检测成年雌兔背根神经节中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ER)与M2型乙酰胆碱受体(M2mAchR)的分布与共存,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法对ER与M2mAchR在背根神经节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成年雌兔背根神经节中:(1) ER分布主要以神经元为主。其中,ERα主要表达于中小型神经元,而ERβ则多分布于大中型神经元。(2)相较ER而言,M2mAchR分布更为广泛,除神经元外,神经纤维等组织上也有弱阳性表达。(3)两种ER与M2mAchR均有共存现象,但共存情况存在差异,ERα/M2mAchR主要共分布于中小型细胞,ERβ/M2mAchR主要共分布于大中型神经元。结果表明,首先,雌激素具有通过影响背根神经节部分神经元的活动而实现对躯体内脏感觉活动间接调节的条件。其次,在此影响的机制中,雌激素除可以直接作用于神经元上的受体之外,还具有与共表达的M2mAchR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条件。为研究雌激素影响神经系统调控活动的机制以及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高亲和性K+转运蛋白基因(HKT)编码K+、Na+转运或K+-Na+共转运质膜通道蛋白,在植物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长穗偃麦草EeHKT1;4(GenBank: KF956112.1)的功能作用,构建了EeHKT1;4过表达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进行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抗旱耐盐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生长条件下野生型(WT)与转基因株系的主根长度无差异,NaCl与甘露醇处理下WT和转基因株系根的生长受到抑制,转基因株系根长度均大于同等胁迫条件下(WT)的根长;正常生长条件下WT与转基因株系表型无显著差异,但在NaCl与甘露醇处理下WT表现出叶片萎缩和植株枯黄,转基因株系仅部分植株表现出叶片萎缩,同一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株系的植株存活率皆高于WT。硝基氮蓝四唑(NBT)与二氨基联苯胺(DAB)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生长条件下WT与转基因株系叶片染色相对较浅,随着NaCl与甘露醇浓度提高,所有叶片染色程度逐渐加深且同等胁迫下WT染色程度高于转基因株系。以正常生长条件下基因的表达量为对照,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AtSOS1基因在WT和转基因植株中逐渐上调且在转基因中的表达量高于WT;AtNHX1基因在NaCl处理下上调表达且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低于WT,除转基因株系L5外并未检测到WT和转基因株系自身因NaCl浓度的提高AtNHX1基因表达量发生改变;在甘露醇处理下,AtRD29BAtP5CS1基因均上调表达且转基因植株中表达量高于WT。综上所述,EeHKT1;4过表达降低了逆境胁迫下拟南芥中超氧阴离子和H2O2的积累,诱导抗逆基因上调表达,增强拟南芥抗旱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