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采用假寄生(pseudoparasitism)方法评价了蝶蛹金小蜂雌蜂携带因子的生理活性。雌蜂经辐射处理后,其假寄生能象未处理正常蜂的寄生一样,明显地抑制寄主(菜粉蝶蛹)的血细胞免疫;所引起寄主血细胞总数、死亡率及浆血细胞延展率变化的生理效应与未处理正常蜂寄生时基本一致;而人为针刺则不能引起上述生理效应。说明菜粉蝶蛹被寄生后其血细胞免疫受抑制,主要是由雌蜂携带的免疫抑制因子所引起。 相似文献
2.
无色杆菌毒蛋白对菜粉蝶幼虫血淋巴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晓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4):321-323
对取食过无色杆菌毒蛋白的菜粉蝶幼虫血淋巴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与对照相比,酯酶酶谱发生变化,对照吸光度为处理组的2 ̄10倍。 相似文献
3.
草莓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种不同需冷量的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确定其花芽分化进程,并测定相应时期内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个品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分化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在分化期前变化不大,在花序分化期迅速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分化期前迅速下降,在花序分化期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在整个分化过程中,需冷量长的品种高于需冷量短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在分化过程中,需冷量短的品种高于需冷量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寄生能引起寄主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蛹的血细胞数量、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组成与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寄生蛹的血细胞总数、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数量都极显著多于未寄生蛹,而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和糖的含量则均极显著低于未寄生蛹.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寄生蛹与未寄生蛹间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分子量为28 kD、32 kD和100 kD蛋白谱带的丰度自寄生2 d后起多明显弱于未寄生蛹,而分子量约14 kD的蛋白谱带则恰相反.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在进入卵巢快速发育期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中甘油三脂(TG)、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含量都有所升高,而与此同时,肝胰腺中的脂类(主要是TG及PC)含量却下降[1]。这说明,在卵母细胞发育期间,肝胰腺中有一部分脂类转运到了卵巢。由于脂类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在进入卵巢快速发育期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中甘油三脂(TG)、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含量都有所升高,而与此同时,肝胰腺中的脂类(主要是TG及PC)含量却下降[1]。这说明,在卵母细胞发育期间,肝胰腺中有一部分脂类转运到了卵巢。由于脂类不溶于水, 相似文献
7.
闹羊花素—Ⅲ对菜粉蝶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闹羊花素-Ⅲ(简称R-Ⅲ)对菜粉蝶5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活性,并分析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图谱。活体试验结果表明,R-Ⅲ以每虫5μg定量饲喂或以20mg/L浸渍叶碟后饲喂试虫,能显著降低血淋巴和中肠酯酶比活力,以每虫1-3μg处理或5mg/L浸叶饲喂处理时,对酶活性的影响取决于处理剂量和时间。PAGE表明,R- Ⅲ以每虫5μg处理,酯酶酶谱发生明显变化,主酶带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监测不同营养处理黄芪根部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动态积累,揭示黄芪生长进程中初生及次生代谢强度的变化机制,在最佳时期合理施用不同营养元素,以保证黄芪有效生长,以期为黄芪的大田生产提供简单、高效的施肥方式。[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别设N、P、K施肥处理及CK,每20 d采样1次,测定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及总黄酮含量。[结果]随着黄芪的生长进程,可溶性总糖及还原糖趋势相似,均为先升高后回落,且影响程度为K>N>P;而总黄酮则为稳定增加后趋缓,影响程度为N>P>K。K处理下,黄芪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10月4日分别达30.780%、1.323%;N处理下,总黄酮含量在10月24日达0.759%。[结论] 9月中旬追施氮肥,叶面喷施钾肥,可有效增强黄芪初生及次生代谢强度,积累碳水化合物含量,清除自由基,从而保证黄芪稳定、高效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不同变黄温度对烟叶主要糖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不同变黄温度对烟叶中主要糖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的降解,总糖和还原糖的累积主要发生在变黄期和定色初期。各处理最终烟叶中残留淀粉量和总糖含量相当,但烟叶中的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总糖比值呈现出随着变黄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现象。烤烟变黄期温度31~35℃处理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和还原糖∕总糖比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10种菜园常用杀虫剂对蝶蛹金小蜂Pteromalus puparum雌成虫存活的影响, 以及其中4种杀虫剂对该蜂卵巢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辛硫磷和乐斯本对该蜂雌成虫的杀伤力极强, 处理后2h所有个体死亡, 属有害类杀虫剂;敌杀死、除尽和杀虫双处理后48 h死亡率达到95%以上, 表现出中等毒性;杀灭菊酯处理后48 h死亡率为60.0%, 为轻度有害类杀虫剂;而万灵、虫螨光和奥绿蔬虫净处理后48 h死亡率均不到10%, 经抑太保处理的则无个体死亡, 表明四者对该蜂的杀伤力较小, 均属安全杀虫剂. 万灵对该蜂卵巢发育及卵子发生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虫螨光、奥绿蔬虫净和抑太保三者也有抑制作用, 但相对较弱. 从充分发挥蝶蛹金小蜂自然控制作用的角度考虑, 抑太保、虫螨光和奥绿蔬虫净应是防治菜粉蝶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无色杆菌毒蛋白经口进入菜粉蝶幼虫体内 6、12、18、2 4h以后 ,菜粉蝶幼虫的中肠组织逐渐遭到破坏 ,开始有些肠壁细胞伸长 ,在顶端形成囊泡 ,以后囊泡和细胞核脱落进入肠腔 .处理后期临近死亡的幼虫中肠肠壁组织被严重破坏 ,仅残留基层细胞 ,并形成一些空腔 ,从而影响昆虫的正常取食 .表明这种毒蛋白能引起菜粉蝶幼虫肠道严重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t和阿维菌素对甘蓝田菜青虫种群动态、捕食性天敌群落主要特征指数及天敌一菜青虫益害比的影响。[方法]采用药剂处理和系统调查的方法。[结果]阿维菌素对菜青虫种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Bt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Bt和阿维菌素处理对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菜青虫发生高峰期的天敌一菜青虫益害比无明显影响。[结论]Bt和阿维菌素处理可以保护天敌对菜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蓖麻提取液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蓖麻植物在杀虫农药开发中的潜力,为植物性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蓖麻根、茎和叶制备相应的水提液,采用浸叶饲喂法饲喂菜青虫,测定其各自的拒食和毒杀作用。[结果]蓖麻提取液对菜青虫具有较强的拒食和毒杀作用,并且拒食率和死亡率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蓖麻根和叶的提取液毒杀作用较强,而茎的毒杀作用相对较弱,当原液浓度为1000mg/L时,其相应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64%、86.05%和81.82%,但3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蓖麻水提液对菜青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可作为植物源农药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广西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广西某菜地和桑同周围的菜粉蝶成虫的调查结果表明,菜粉蝶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在30%以上,且上半年高于下半年;菜粉蝶微孢子虫与典型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eis,N.b)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呈长椭圆形,大小约4.70μm×2.30μm,与N.b存在差异,采用PCR技术鉴别也证明菜粉蝶微孢子虫与N.b不同;通过添食感染家蚕,发现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有较强的食下感染能力,也有轻微的胚种传染能力,证明菜粉蝶微孢子虫对蚕种生产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应重视防治. 相似文献
16.
用非注山毛豆叶丙酮提取物或鱼藤酮点滴处理菜粉蝶幼虫,出现畸形幼虫和畸形蛹,对畸形幼虫和畸形蛹的真皮细胞和内外表皮分别进行了超显微结构观察,发现鱼藤酮及其类似物影响昆虫旧表皮的分解和新表皮的合成是导致虫体畸形的主要原因,并对畸形蛹体壁的几丁质,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生物源杀虫剂2.5%菜喜胶悬剂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胶悬剂1 000、1 500、2 000、3 000倍液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速效性好,药后第1 d的防效优于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20%米满悬浮剂2 000倍液.以1 000倍液防效最好,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达91.42%、94.46%、92.77%,对菜青虫的防效分别达93.18%、96.06%、94.48%.示范结果表明,2.5%菜喜胶悬剂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为89.74%~92.76%,对菜青虫的防效 90.19%~93.47%.从防效、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大面积示范推广该药剂的适宜剂量为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苏云金杆菌复配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株20与生物杀虫剂Success混配制成复配剂,对2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和菜青虫(Pierisrapae L.)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配制剂可以有效防治菜青虫和抗性小菜蛾幼虫,其防治效果和杀虫速度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Bt菌株20和生物杀虫剂Success,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