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暑温病名和它系统化的证治内容,始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而在此以前,则被统称为暑病。如《内经·五运行大论》有“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的记  相似文献   

2.
生脉散治疗耕牛中暑衰竭症神效钱宇(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兽医站441212)《内经·素问》曰:“夏令天气,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故骄阳似火,闷热熏蒸,由表及里侵害畜体,卫气被郁,内热不得外泄,致使心肺热极,津枯血燥,积成热毒。恶性循环,导致中暑...  相似文献   

3.
试论暑温     
暑为六淫之一。六淫中的暑、燥、火皆属热,暑从火中来,燥甚则化火,故暑、燥、火只是热的程度不同而已。中兽医中所说的黑汗风、热痛,西兽医所指的日射病、热射病(包括热衰竭、热痉挛、中暑等)均属暑温范畴。1发病季节暑为夏令之主气。暑病是季节性时令病,一般在“...  相似文献   

4.
“起死回生散”为主治疗家畜中暑中暑是由于暑月炎天,气候闷热,暑热之邪直中脑部,邪热积于心胸所致。《元亨疗马集》载有“热痛”和“黑汗”二症,皆属中暑范畴。热痛出于《贾公集》,黑汗出于《司牧安骥集》。前者为慢性中暑(热射病),后者为急性中暑(日射病)。我...  相似文献   

5.
凡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温热病邪引起的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在营血、气血同病、热在脏腑、热壅成毒、虚热内生等区分,所以治里热证的清热方剂又可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热解毒、清退虚热6类。此外,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亦温之类,暑自温而来”(《温病条辨》),故清热祛暑方剂亦属清热方剂  相似文献   

6.
略论火淫致病与辨证论治张德明(山西省兴县畜牧局035300)火为六淫之一,“火从热化,热极化火”,是六淫中最强烈的致病因素,也是兽医临床上最为多见的病证之一。此外,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等邪气,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转化成火,导致热性疾病的发生。现就临床...  相似文献   

7.
古人对暑病的认识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出,勿止""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这两条出自《内经》,使暑病的发生有了时间的判断标准,即"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同时对机体体质做了判断,气虚身热者易伤暑,气虚体质在过去是多方面的,气虚在《伤寒论》中往往指津液虚,  相似文献   

8.
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牛流热时有发生.笔者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和中兽医辨证施治理论,以九味羌活丸立方,改丸剂为汤剂,随症加减,屡屡见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导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同仁与读者指正. 1 病因病机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由于症状与感冒相似,当地群众称之为“牛流感”,高热期多为三天,故有人叫“三日热”.秋末冬初,气候骤变,畜体受风、寒、暑、湿外邪刺激,抵抗力降低,疫疠之气(牛流行热病毒)乘虚而入,酿成此患.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病”多发于每年的七八月份。这一时节高温高湿,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难耐酷暑,又喜卧阴湿之地,湿邪最易致病。《黄帝内经》云:“先夏至病温,后夏至病暑”。每年夏至以后,热盛于上,湿蒸于下,湿热交混,所以暑病必挟湿。“猪高热病”多发于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因疫疠之气所为,属于时疫。因暑必挟湿,属于中兽医的暑湿时疫。中兽医学上没有“高热病”的称谓,所以,以下笔者一律称之为湿温病或暑湿时疫。  相似文献   

10.
正东北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夏气候变化大,夏季高温多雨,尤其黑龙江夏季天热高温,盛夏是6~8月。天气高温持续不退,蜜蜂常发生"暑热症",箱温在38℃~40℃,午后较高,早晨较低。其箱温与气温关系密切,天气越热,箱温越高。这种"暑热症"起初不明显,高温天气持续,"暑热症"明显,表现为蜜蜂多向巢门靠近,工蜂加快扇风降温,饲料消耗明显增加。应尽快改善蜂箱内外生存环境,加大防暑降温力度,增强蜜蜂的适应能力。只要控制自然分蜂,调整好群势,保证  相似文献   

11.
耕牛汗液在暑病辨证论治上的意义唐志义(安徽省旌德县兴隆农技站242601)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即使在伏暑天,耕牛体表亦应是无汗或少汗,但鼻镜上是汗满成珠。然在烈日下,耕牛奔走过急,劳役耕作过重,稍有不慎,易患暑病,此即为伤暑,亦称中暑。其证候:口腔干燥...  相似文献   

12.
青蒿味苦,性寒,为菊科植物黄花蒿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暑、退虚热之效。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痨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  相似文献   

13.
正青蒿味苦、微辛,性寒,气味芳香。芳香而具苦寒之性。苦而不伤阴,寒而不碍湿,气芳香而化浊,质轻而透邪,入肝、胆、胃、心、肾,具有泄热、除湿、解暑三大功效,乃治疗湿热病的良药。1功用1.1清暑泄热。王孟英《温热经纬》称"治暑者,须知其夹湿为多",暑病虽以热邪为主,但兼挟湿邪也常有之,应兼顾治之。再者,即为暑病,故解暑之品不可无。因此取青蒿之苦寒清暑,与石膏之甘寒泄热,苍术燥太阴之湿,此三者合用,可奏清暑泄热之效。  相似文献   

14.
<正>牛是喜凉怕热、喜燥怕湿的动物。而我国的夏季气候尤其在东部,多热多湿,故奶牛在夏季是容易感受暑邪的。暑邪致病又有"暑是阳邪,其性炎热";"暑多夹  相似文献   

15.
中暑是在较长的烈日暴晒或高温下引起的一组内科疾病,属中兽医的“暑证”范畴。外因是暑邪,内因责于虚,诱因与炎热季节、烈日使役或放牧、长途运输等有关。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多属于火病,是暑耗气阴所致。笔者采取中西结合之散热降温、解暑、强心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方案治疗中暑奶牛12例,治愈1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病是多种病原共同参与后再继发性感染的一种疾病。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流感,猪蓝耳病,非典型性猪瘟、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胸膜炎、猪弓形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多种病原疫病发生、流行,多与气候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风、寒、暑、湿、热、燥为六气,其中:风为春季主气,暑、热为夏季主气,湿为长夏(雨水偏多时)主气,燥为秋季主气,寒为冬季主气。预测气候变化,预先搞好必要的疫病防范工作,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中国动物保健》2006,(6):60-60
入暑后人们一般都喜欢畅饮冰啤酒,近日,营养学家向消费指出,饮用冰啤酒应注意四个“不宜”。  相似文献   

18.
血针疗法是用宽针或三棱针,针刺畜体的血针穴位放出适当量的血液,以达治疗疾病的方法。血针疗法具有泻热排毒、活血消肿等作用。家畜暑热或暑湿内郁,侵扰心神,蒙闭清窍,高热神昏的病症,病情急、险恶、称黑汗,还称急性中暑、中暑,黑汗首见《肘后备急方》,现代兽医学称日射病、热射病。常发于肥胖的马骡,其他家畜则发病较少。病情比黑汗轻的称热痛,又称感暑、伤暑,慢性中暑,热痛首见于《司牧安骥集》。黑汗与热痛病因病机均相同,只是强盛程度不同的暑热暑湿之邪侵犯畜体,病情有轻重缓急而已。治法也有异,黑汗治疗宜清热解暑,…  相似文献   

19.
中暑俗称发痧,现代兽医学称为日射病,热射病,是牛在炎热盛夏感于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病。它以大热、汗出、大渴、神昏为特征。膘肥体壮的牛和肤色易吸热、汗腺不发达的水牛发病较多。1病因病理夏日暑气当令,气候炎热,在烈日下使役或曝晒过久或畜舍狭窄,通气不良,长途运输过度拥挤等等,均可使畜体元气亏损,暑邪乘虚袭入而发本病。因暑热燔灼,故见壮热气粗,且积于心胸,触犯心包,闭塞心窍而昏迷。暑热蕴蒸于里,逼津外出而大汗出。暑为阳邪易伤阴液,故口干、喜饮。暑邪阻遏气机,使四肢厥冷。  相似文献   

20.
正中暑是由于家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所致,为心肺热极之证。《元亨疗马集》中"热痛"和"黑汗风",均属于中暑范围。暑为夏季的主气,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1病因病机1.1多因暑热,天炎,猪只在长途运输或受烈日暴晒,受暑气的熏蒸而致中暑。1.2由于天气闷热,畜舍、车船等空间狭窄,失于饮水,通风不良;或动物过于肥胖,不易散热等原因,使暑热之邪由表入里,卫气被遏,内热不得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