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6-9月份是罗非鱼的生长旺季.但此期间随着投入品的大量增加.水质变化最为频繁.并且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如能调控好水质.实施健康养殖.则可以保证增产增收.若疏于管理.则可能前功尽弃。故此时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下面结合实际.谈谈罗非鱼生长旺季水质管理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60000、75000、90000和105000 ind/hm24个密度,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周期为50 d,每月测定1次水质指标。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0尾虾,测定各项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终末体长和体长增长率降低,而残肢率、饲料系数、产量和体长变异系数升高;水质指标(总氮、总磷、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随放养密度增大而升高。结果表明,提高放养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但高密度会抑制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并造成养殖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水产动物都要有相适应的生存水质条件才能顺利生长发育,水质的一些基本指标应控制在生物所能适应和承受的范围,不然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成活率,饲料系数,经济效益不理想,严重恶化的水质会造成大批死亡,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养殖信心。因此,对于水产养殖而言,应"养鱼先养水,水好鱼才好"。  相似文献   

4.
放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设60000、75000、90000和105000 ind/hm24个密度,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周期为50 d,每月测定1次水质指标。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0尾虾,测定各项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终末体长和体长增长率降低,而残肢率、饲料系数、产量和体长变异系数升高;水质指标(总氮、总磷、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随放养密度增大而升高。结果表明,提高放养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但高密度会抑制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并造成养殖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水环境是健康养鱼的重要环节,养好一池水,才能养好一池鱼。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方式由粗养转为集约化养殖,但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水质严重污染,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鱼类健康、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文章从底泥、氨氮、亚硝基态氮(NO2-N)、硫化氢、溶解氧、酸碱度(pH)六个方面阐述了健康养殖池塘水质调控的措施与方法,并提出展望,使渔农增产、增效、增收。  相似文献   

6.
介绍水产养殖中水质调节的重要性及优良水质的标准,分析不良水质的特征,提出水质的基本调控措施及异常水质的处理方法,以使水质始终处于水产品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减少发病机会,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舒蕾 《农家科技》2010,(7):38-38
<正>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加上此时投饵量大,鱼的排泄物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进而诱发多种疾病,不利于鱼、虾快速生长。因而,无论从防病的角度还是从高产高效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当注意抓好水质调控工作,做到健康、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8.
鱼儿离不开水.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水质的好坏与鱼类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良好的水质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发育,而不良水质会影响其生长.乃至带来灭顶之灾。由于目前水产集约化养殖比较普遍.养殖中投入品越来越多,水质的调控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调控好鱼塘的水质,已成为许多养殖者孜孜以求的技术。下面结合生产实际.谈几点水质调控技巧.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洪学 《吉林农业》2006,(5):26-26
进入春季后,天气转暖,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也大大增加,因此,对水温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要加强池水水质调控,以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便加速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生长性能和水质的影响,评价指标包括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养殖水体中pH值、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等.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水体环境和草鱼的生长性能得到优化,提高养殖草鱼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同时可显著降低水体中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添加复合芽孢杆菌效果优于单一菌.  相似文献   

11.
张欣 《现代农业》2011,(12):82-83
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如果水质管理不善,长期不加水、不换水,也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轻则抑制池鱼的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做好池塘水质调控工作是加快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草鱼养殖和水质的影响,以自主选育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3为饲料添加剂,分别按0(CK)、0.5%(T1)和1.0%(T2)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投喂草鱼,试验期为60 d,每隔10 d检测一次水质,试验结束后测定草鱼的生长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菌剂添加组(T1、T2)草鱼的成活率、增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R-3显著提高了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添加0.5%和1.0%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草鱼生长及水质改善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3,可改善养殖水质,提高草鱼免疫能力和成活率,促进草鱼生长。  相似文献   

13.
池塘水质的好环直接影响着罗氏沼虾的生理活动.在新鲜优良的水质中,罗氏沼虾摄食旺盛,生长快;反之,即使投放优质饵料,罗氏沼虾也不摄食,甚至会因水质不良而造成缺氧死亡.因此水质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夏季,河蟹进入生长阶段。此时渔民要适时投喂饵料,并做好水质调控和疾病防治等工作。一、水质水位调控4—5月,水位控制在50厘米左右,透明度一般保持在25—30厘米,并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水位,高温季节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4月下旬,亩施有机肥200千克调节水质,以促进水草和螺蛳的生长。自7月上旬,根据水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饵料对室内立体养殖(蟹公寓)拟穴青蟹生长性能和摄食环境的影响,通过投喂不同饵料(缢蛏、鲜鱼肉、青蟹配合饲料和鳗鱼配合饲料),采用标准方法对青蟹摄食过程中的生长和环境水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方面,缢蛏组最高(1.15%·d-1),鳗鱼饲料组(0.56%·d-1)次之,同时除缢蛏组外,其他饵料组特定生长率与pH值、溶解氧、氨氮等显著相关。存活率方面,缢蛏组与水质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鱼肉组仅与活性磷酸盐、亚硝氮显著相关,两种人工配合饲料组与活性磷酸盐、悬浮颗粒物、溶解氧、pH值、亚硝氮等指标显著相关。除水温度和盐度外,水质指标主要受饵料投喂的影响。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显示,摄食过程中4种饵料组均处于污染状态,同时环境富营养化(NQI≥8.5),但缢蛏组富营养化程度最低。研究表明,缢蛏是最优的蟹公寓养殖饵料,其饲喂的青蟹具有较高生长性能,且养殖水体环境更优。综合考虑养殖成本,配合饲料也适于蟹公寓养殖青蟹,但需进一步改善摄食环境水质。研究结果为设施化拟穴青蟹养殖的饵料选择和管理措施优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三角鲂是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的重要土著经济鱼类,养殖规模及效益日益增长。水质是限制三角鲂养殖的制约因素,基于生物絮团原理的水质调控技术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饲料成本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在三角鲂保种池塘水质引入以生物絮团为核心的水质调控技术,通过在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平衡水体中的碳氮比例,结合充足的增氧曝气,促进养殖系统中异养菌群形成,转化水体中的无机氮,并合成自身蛋白质供养殖动物使用,达到净化水质、提供饲料来源的调控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异育银鲫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异育银鲫养殖技术,包括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异育银鲫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薛华 《新农村》2006,(8):19-19
夏秋高温季节,鱼类生长加快,摄食量增大,对水环境的要求严格。因此,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设置2.0%、4.0%、6.0%和8.0%4种投饲率,研究不同投饲水平对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型试验水体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WGR)和相对增长率(LGR)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效率(FE)则随投饲率的升高逐渐降低.模糊综合评价试验养殖水体水质结果显示,水质状态随投饲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变差.研究认为,养殖50 g左右的罗非鱼较适宜的投饲率为4.0%,该投饲水平能实现养殖对象较快生长和保持较好的水质.  相似文献   

20.
一、鱼种选择品质优良的鱼种具有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高、饲料系数低和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因此,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放养。二、放养模式水质较肥的池塘,鲢鱼、鳙鱼放养的比例应占60%,其他鱼类占40%(如草鱼、鳊鱼、鲤鱼、鲫鱼等);水质较瘦的池塘,草鱼、鳊鱼等放养比例应占60%,其他鱼类占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