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指出了大众休闲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低碳经济、统筹城乡等理念指引下,综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康体效益和休闲于一体的绿道旅游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和消费观念。介绍了绿道的国内外发展情况,阐明绿道旅游的特点和绿道旅游的意义,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绿道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绿道旅游发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绿化与生活》2014,(9):34-37
正绿道是一种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适用于步行、骑行等慢行休闲方式的线性绿色空间,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展示、健康休闲、沟通城乡等多种功能。世界上公认最早的绿道是1867至1900年的规划先驱奥姆斯特德的作品"翡翠项链——波士顿公园系统规划",被视为史上第一条真正意义的绿道。国外的绿道建设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内的绿道  相似文献   

3.
翟鹏 《国土绿化》2020,(2):53-54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廊道,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作用明显,既是串联山水与城市的连接线路,也是观赏山水景观的最佳视廊。而山水城市中的绿道,更加具有游憩空间的丰富性和线路变化的多样性。文中主要针对鞍山市汤岗新城绿道的地理特点以及绿道中的建筑与景观的结合特点,进一步阐述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咸新区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生态田园观光等产业,建成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集聚区和生态宜居新区的特点,系统分析研究了绿道的起源与发展、绿道的功能、绿道网络的设置要求,探讨了绿道网络在西咸新区的建设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美国绿道已经成为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绿道的规划与发展虽然受到美国的一定影响,仍旧具备明显的中国特色,在规划的范围、设计目标、设计手法,影响范围等方面与美国同类绿道规划设计相比,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本文从中美绿道的概念、发展、规划形式等出发进行比较,以厦门铁路公园与纽约高线公园为例,对中美两国的绿道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得出中美两国的绿道公园规划设计的不同,正是中美绿道的概念定义、发展形式中的不同之处的体现。文章希望通过我国绿道与美国绿道规划设计的比较,总结出我国绿道的特点,为我国绿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城市绿道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分析了城市绿道景观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及建设原则,从生态、历史、文化、有机统一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绿道绿化的功能性建设。  相似文献   

7.
绿道网是一种能将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文章基于石河子市现状,分析其绿道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全域绿道网络,提升绿色空间赋能,加强社区绿道、商业区绿道、老旧城区绿道和公共绿道建设,打造多功能复合型绿道网,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然 《山东林业科技》2011,(6):108-110,107
在对绿道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绿道发展及其主要阶段。分析了绿道生态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功能。绿道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郭蕾  陈思宁 《广东园林》2012,34(2):48-51
绿道是供城乡居民休闲游憩的开敞空间,珠海高新区示绿道示范段(以下简称示范段)的设计独具特色,体现在将土地资源有限、可建设空间较少的问题转化为设计亮点,赋予恰当的主题,趋利避害,使绿道的价值空间发挥至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绿道网规划层级入手,详细探讨了市级绿道网尤其是中心城区绿道网的规划方法,提出中心城区绿道网和城市慢性系统结合,将有利于绿道的通勤、休闲、生态和景观展示等多目标融合,并提高其可实施性和利用率的思路。同时以三明市绿道网规划为例,着重介绍了中心城区绿道网规划的多目标要素分析、结构布局、类型划分和分段建设指引等内容,分析了中心城区绿道的功能和作用及其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公众满意度对绿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2 号绿道白云山风景区段的绿道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绿道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IPA 分析法对影响公众满意度的10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众对绿道的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满意度最高,属于其优势区域;绿道的配套设施、到达方便性以及管理服务则是公众期望值较高但满意度很低的指标,这三方面应该作为今后白云山绿道升级改造的重点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白云山绿道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绿道规划研究和实践的薄弱点,着重研究探讨了在城市内部即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的绿道布局特征及布局控制方法。论文首先对于绿道在国外的发展和我国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阐明了研究城市内部绿道规划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游憩需求圈层、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的等级特征划分了绿道的等级,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绿道的空间布局特征;最后,围绕绿道布局量化控制,讨论了城市内部绿道布局量化控制指标体系建构和量化控制指标值的推导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绿道沿线古村落的可达性研究,提供古村落结合绿道发展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研究通过珠三角绿道与古村落的空间分布,提取古村落至绿道的距离可达与时间可达数据。在对此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绿道对沿线古村落的空间整合以及沿线古村落的慢行系统可达性问题,提出"点-面-线"的发展策略和以"三级优先发展模式"促进各市域古村落均衡发展,进而加速"绿道-古村落"网络系统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 Zhe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Communist Party and the Zhejiang ProvincialGovernment, followed the natural law and the economicsociety law of development, has laid down the strategicdecision of "to make the ecology province constructionas the carrier, makes afforested Zhejiang" strategicdecision from 2002. From now on, within 20 years,Zhejiang Province will b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vince with developedeconomy, exquisite ecologicalenvironment, harmoni…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分类体系下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靖  王岚 《广东园林》2012,34(3):15-19
文章阐述了近年出台的《广东省省立绿道建设指引》中慢行系统建设标准的制定思路与方式。在明确了绿道的分类体系、建设基准要素体系和慢行系统的内涵,以及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同时结合广东省实际建设条件,对广东省区域绿道(省立绿道)慢行系统的建设标准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分类体系对绿道慢行系统建设提出差异化的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简述绿道理论的发展并将其与生态廊道进行对比辨析,提出了新时期绿道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个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绿道建设特点及近年来中国绿道实践中的问题,探讨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绿道建设的启示,对绿道在中国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外绿色通道建设进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通道作为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绿地建设的一种先进理念, 在国土绿化、城市规划、环境规划、城市生态学、保护生态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文中详细介绍了北美、欧洲、亚洲等地绿色通道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阐释了绿色通道在我国的兴起, 同时指出了我国的绿色通道建设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最后分析了国外绿色通道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20年上海市城区范围内512位受访市民的问卷调查,以上海市黄浦滨江陆家嘴段绿道为例,对市民的城市绿道声景观感知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就市民的偏好及其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区域包含自然型、建成型和混合型3类典型绿道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市民的城市绿道偏好主要在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之间体现出权衡关系,并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类影响因素既包括市民对不同的绿道声景观类型感知差异,同时也包括市民个体异质性所带来的选择性差异。研究结果将为构建更具实用性价值和自然生态效益的城市绿道形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绿道规划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代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绿道(greenway)的规划设计基本原理,指出了绿道规划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市民游憩质量等方面重要意义,并在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依据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和绿道规划建设要求,制定并实施了市区和城区两个层次的绿道规划。    相似文献   

20.
绿道网络越大就越能充分发挥绿道的功能。西安、咸阳及西咸新区的绿道系统规划必须在大西安绿道网规划的指导下整体规划建设,使绿道网络发挥更好的作用。通过总结回顾国内外绿道系统规划理论和实践经验,文中以织补与共生为规划理念对大西安绿道网规划进行前瞻性研究,提出咸阳绿道系统规划,以期在推进大西安绿道网络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三大板块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