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奇怪的现象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科学家在英国诺福克郡的艾尔河观测点发现,60%的雄性石斑鱼出现了雌性化的特征,不少石斑鱼的生殖器开始具有排卵功能,并出现了两性鱼。专家在日本沿海北起北海道、南到鹿儿岛22个县的93个点对荔枝螺进行了调查,发现87个点的荔枝螺的生殖系统出现异常。人类中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自70年代以来,加拿大男婴的出生率下降了0.22%,  相似文献   

2.
最近,林业科技人员在大新县发现了野生荔枝林。野生荔枝(Litchi chinensis var.euspontanea Hsue)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树种,其材质坚硬,木材纹理交错,结构密致,极耐腐,是特等的商品材,也是家种荔枝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为荔枝的祖先,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荔枝不同于栽培荔枝的主要特征是:根系发达,枝干通直,板状根大且多呈放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修枝当年分别降低了68.00%和80.80%。林农间种的杨树林较翻耕不种和不耕不种的杨树林抑螺效应显著,翻耕而不间种的杨树林,活螺框出现率与不耕不种的1年生杨树林一样,但活螺密度却较不耕不种下降了47.20%。异龄林营造后,活螺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营造后的第2、3、4年时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分布较营造当年下降73.33%、50.00%、77.67%和75.96%、43.94%、83.85%。林分郁闭后,全面翻垦的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比不翻垦的林分低直至趋于零。除了高程(32.64m)较高的林分外,其他高程全耕不种林分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全垦间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识别野荔枝、毛荔枝、荔枝的木材结构,采用宏观和微观观察方式对三者的木材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荔枝、荔枝与毛荔枝的区别明显,主要表现在前两者的轴向薄壁组织在肉眼下一般不可见,组织量少;管孔内白色沉积物丰富;木纤维中充满树胶;材质较硬。而野荔枝与荔枝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前者的木材重硬,少开裂,锯解、刨切难;轴向薄壁组织多为傍管状;导管数量较少,3~5个/mm2。  相似文献   

5.
文摘     
千年古荔开新花一株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品尝过的千年古荔枝最近在四川宜宾打鱼村重新开花。打鱼村现存的五株古荔枝,树龄均在千年以上。其中最大一株,干围五点六米,树冠最大直径四十米,树高十六米,一九六七年产量达三千斤。近几年来,在宜宾地区科委等单位和当地农民精心管理下,五株古荔枝长势茂盛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6.
用4种杀虫(螨)剂在室内盆栽苗上进行防治橡胶六点始叶螨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对橡胶六点始叶螨有很好的防效,25%阿维菌素·螺螨酯悬浮剂是最好的,高效、速效(药后4 d防效达99.5%以上);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1.8%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次之(药后12 d达到100%)。4种药剂持效期均较长,长达1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7.
三种常见杀虫剂对荔枝瘤瘿螨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种常用杀螨剂对采自海南省三个不同地区荔枝瘤瘿螨的毒力测定的研究,得到了这三个地区荔枝瘤瘿螨种群的毒力测定曲线、‰值及其95%置信区间,并对它们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了比较,为荔枝瘤瘿螨化学防治的药剂选择和抗药性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荔枝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被誉为中华之珍品,与香蕉、菠萝、龙眼合称"南国四大果品"。安溪县蓬莱镇是荔枝主产区之一,然而该地区却长期存在着荔枝结果大小年、隔年结果、甚至是多年结果的现象。虽然,荔枝生产中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的原因较多,但通过科学栽培管理是可克服的。1荔枝大小年现象成因分析荔枝是安溪县蓬莱镇的主要水果之一,全镇现有荔枝树约1.5万株,种植面积约2万m~2,品种有"火山"、"早红"等早熟品种,也有"桂林"、"椰种"、"进贡子"、"状元红"等中晚熟品种。蓬莱镇荔枝种  相似文献   

9.
荔枝原产我国南部,至少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以广东、福建、广西三省、区最多,台湾、四川、云南、贵州局部的亚热带气候地区也有栽培。为广东四大名果之一,其品种最多、品质最佳及产量最多均属广东,广东荔枝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七成左右。荔枝是长寿果树,其经济栽培时间也较长,一般可达几十年至上百年,荔枝丰产结果期后(从定植后80─100年起)进入更新结果期,这时荔枝果树进入老龄阶段,由于树龄长,荔枝果树一般树势较弱,根系的吸收能力较差,生长量和挂果量大大减少,很难有丰产年的出现。因此,这类树要通过更新复壮,恢复树势,延长结果年…  相似文献   

10.
果中名品——荔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水果中的荔枝,那可是有历史了。唐朝诗人杜牧在绝句《过华清宫》里,就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句子,描述杨贵妃之喜食荔枝。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更是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来赞美荔枝。能在文人笔下流转百世,多少可见荔枝的美味诱人。荔枝是我国南方著名特产水果,其色、香、味俱佳,被誉为中华之珍品,又名离支、麻荔枝、火山荔、荔支、丽支、勒荔、丹荔等。荔枝不仅具有美味,也具有相当好的滋补价值。祖国医学认为,荔枝味甘、酸,性温,有补脾益肝、生津止渴、解毒止泻等功效,《本草纲目》说:“常食荔枝,补…  相似文献   

11.
荔枝种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受限于多云多雨天气和遥感技术,获取多时相并且能够表征荔枝物候特征的有效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是比较困难的,这阻碍了荔枝果园的提取。采用Sentinel-1时间序列微波数据构建了荔枝关键生育期特征,并结合Sentinel-2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荔枝果园识别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茂名市荔枝果园的识别。结果表明:成熟期荔枝与其他植被或作物的VH极化特征差异显著;该方法在荔枝果园空间分布制图的总体精度为90.34%,Kappa系数为0.84。该方法能够有效刻画荔枝的关键生育期特征,且准确识别光谱与空间特征相似的荔枝果园。为热带和亚热带其他果园的识别提供了参考,对果园的生长监测、精确管理和产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四川省山丘型血吸虫病疫区为研究对象,对四川山丘型抑螺防病林模式构建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山丘型钉螺分布的典型特征,即具有明显的小流域特征、山体广域分布特征和边缘效应分布特征;深入研究了山丘型抑螺防病林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控螺、阻螺、驱螺灭螺3种功能;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抑螺防病林结构模式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抑螺防病林体系布局,并调查总结了四川山丘型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的5个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荔枝瘤瘿螨的室内饲养和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荔枝瘤瘿螨具有冬眠与夏眠的习性,以及在正常的生活环境条件下惧水和怕光的习性。荔枝瘤瘿螨实验种群生殖力表分析表明:其内禀增长力为0.167161,种群加倍时间为4.146584d。存活率曲线和每雌产雌数曲线结果分析表明,当到第十天时其种群的生殖力达到一个最高峰,而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于2002年5月16~18日,在新平县召开云南热区荔枝生产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生产、科研、教学及管理部门的领导,专家及技术人员共40人。会议收到论文、生产总结及调研报告共7篇,全部在大会发言交流。这7篇文是:新平县腰街农场《荔枝丰产栽培总结》、云南农业大学《新平荔枝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西双版纳西谷公司《三个荔枝品种在西双版纳引种观察情况介绍》、盈江县农业局经作站《盈江县荔枝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省农科院热经所《云南荔枝生产品种的选择和栽培管理技术》、省热带农业工程学校《提高荔枝定…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以来,北流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业,走出了一条林果结合,同步发展,促进灭荒达标的成功之路,全县水果面积18133公顷,年产量31000吨,年产值6530.4万元,实现了覆盖率、绿化程度,蓄积量和经济效益四个同步增长,1991年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北流县成为全国荔枝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县已有集体或联营林果场203个,造林种果面积1.6公顷,各种相应连片的果园6073个,面积3600公顷.其中荔枝场(园)1430个,3257公顷,66.67公顷以上的荔枝场4个,333.33公顷  相似文献   

16.
夏日荔枝香     
<正>荔枝怎么吃?其实荔枝的吃法有很多。但如果追溯到唐宋时期,人们吃荔枝却比现代人更具仪式感,开吃之前,须备一小盆水,一碟洁白胜雪的吴盐。通常是选用宽口的水盂,把剥了壳的荔枝丢到盐水里洗一洗,然后再吃,不仅不遭果浆粘手,在咸味的激发下,荔枝也更为芬香艳冶、鲜甜爽脆。有人经此启发,尝试用荔枝来做菜,没想到也是饶有风味,于是荔枝就有了不同的新吃法。  相似文献   

17.
尖峰岭地区荔枝栽培及区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锦华 《热带林业》2001,29(1):23-32
尖峰岭地区是我省的主要荔枝产区,有着几十年的栽培历史。近几年荔枝生产得以较大发展,但由于对栽培品种的生产发育与区域分布等问题了解欠缺,栽培品种较杂,没有形成主要生产品种,影响了本区荔枝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特对本地区荔枝栽培作了调研,基本掌握了本区荔枝栽培品种的生长发育表现,对荔枝生产区域化问题有了较深认识,形成了尖峰岭地区荔枝栽培类型及区域布局的初步意见,同时分析了本区当前荔枝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荔枝生产的初步意见和建议,为指导本区荔枝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垸外湖洲植树造林与钉螺分布的关系,1989-1991年在益阳市茈湖口镇曾明外洲就不同植被类型钉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定点观测,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蜡洲活螺及阳性螺平均密度均明显高于柳林,可见植树造林可以改变钉螺孳生环境、兴林可以达到灭螺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要闻简讯     
国家“兴林灭螺”工程在我省取得显著成效本刊讯在洞庭湖区实施5年、深受群众欢迎、被誉为“造福工程”、“效益工程”、“保安工程”的国家兴林灭螺工程,“八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绩。5年中,全省先后有10县1场实施了国家兴林灭螺项目,共营造科学试验林1.06万亩,营造工程林10万亩,林下间种累计3万亩。项民总计年创效益8177万元。这些试验和工程林地,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生物工程措施,造成了不利于钉螺生存的环境,取得了明显的灭螺效果。据1995年验收测定,兴林后的疫区滩地,活螺框出现率、活爆密度、感染螺密度分别减少92.9%、96…  相似文献   

20.
5种滩地造林树种水浸液灭螺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枫杨、乌桕、苏柳172、夹竹桃、35杨5个树种叶片及其不同组合叶片水浸液抑螺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夹竹桃不同器官水浸液的杀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单一树种乌桕、枫杨、夹竹桃叶片的水浸液均有较好的灭螺活性,灭螺效果依次增强;而苏柳172、35杨的灭螺效果较差。(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枫杨+乌桕+夹竹桃组合处理明显优于单一植物材料水浸液的灭螺效果,而枫杨+乌桕(水浸液)组合对钉螺的抑制率则低于单一树种。(3)夹竹桃不同部位灭螺效果有一定差异,根的灭螺效果明显低于叶和花,不同器官水浸液的平均灭螺效果排序为:叶〉花〉根,而不同花色灭螺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