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冬60号、新冬57号、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小麦白粉病危害程度和田间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控小麦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系统调查不同品种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结果】新冬60号、新冬57号、新冬40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动态基本一致。新冬60号、新冬57号、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22、7.11、37.63和25.48。新冬60号和新冬57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程度极显著轻于新冬40号和新冬20号,新冬40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危害程度极显著重于新冬20号。【结论】新冬60号和新冬57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危害程度极显著轻于新冬20号,可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合理减施农药。新冬40号小麦白粉病田间发生程度极显著重于新冬20号,应加强对小麦白粉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巍山县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2020年连续3季监测调查巍山县冬春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笔者发现小麦白粉病每年都发生,发病部位主要是基部叶片和叶鞘,从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都危害小麦,在灌浆期小麦白粉病发病最重.结合当地的栽培和管理水平,笔者提出要选用抗性品种、科学栽培和管理,以及针对拌种、各生育期发病时施用药剂等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传播速度快,严重影响小麦的生产安全,因此需要加大对小麦白粉病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小麦白粉病的危害。本文分析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和主要特征,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原因,阐述发病时的症状及危害,总结了发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四川省重要的小春作物之一,其病虫危害一直是生产上的一个大问题.发生较重的主要有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等.预测我省因去冬今春气温偏高,有利于小麦病虫安全越冬,菌(虫)源基数增大,为2008年病虫发生危害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镇雄县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对镇雄县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以及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区域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对白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为荒漠绿洲生态区白粉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调查新疆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情况。运用随机区组方法,定点调查各小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结果】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重,病情指数分别为35.65、35.63和30.82,显著高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塔城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较轻,病情指数分别为9.95和6.00。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和19%啶氧·丙环唑S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84.94%和82.77%。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4.57%~71.12%。【结论】新疆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显著重于北部地区,发生程度为3~5级。新疆北部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相对较轻,发生程度多为1~2级。240 g/L氯氟醚·吡唑酯EC、19%啶氧·丙环唑SC、23%醚菌·氟环唑SC、430 g/L戊唑醇SC、42%苯菌酮SC、43%氟嘧·戊唑醇SC、48%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和40%腈菌唑WP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 小麦是小春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严重,黑穗病、纹枯病发生面积大,白粉病、叶锈病、麦蚜、麦蜘蛛的危害逐年加重。抓住三个关键时期对小麦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是夺取1994年小麦丰收的根本保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又被称为烂麦头,属于典型的气候灾害问题,会导致小麦籽粒腐败变质,严重降低小麦产量,甚至分泌的毒素还会致人中毒,对人类健康构成较大威胁.白粉病也属于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发生频率较多,危害损失极为严重.对此,种植人员应结合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发生症状,针对性的采用防治措施,以提高生产产量,增加经济收入.本文据此分...  相似文献   

10.
在明确了淮安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规律和影响流行因子的前提下,笔者结合该地区小麦生产实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防治小麦白粉病应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小麦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马勇  钟腾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37-138
就近年来建湖县小麦白粉病发生逐年加重的现状进行研究,2010年、2011年为中等发生,2012年为偏重发生,2013年、2014年为大发生,主要分析了当地白粉病重发的气候、耕作制度、品种等原因,并提出通过品种替换、药剂防治和加强农业管理等措施来减轻小麦白粉病危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引起小麦白粉病的病因,并提出综合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白粉病的灰色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盐城农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为了搞好白粉病的预测预报工作,作者于1990~1992年对不同品种的白粉病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在此基础上.针对白粉病流行系统的灰色性,遵循其消长符合逻辑斯蒂和高姆比兹生长规律,以病叶率为病情指标,经逻值和高值转换,并以此值为原始序列,建立两个灰色模型,由此组成联合灰色模型.经三年的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短期预报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出现白粉状物,严重时导致叶片枯萎,植物死亡。采用不同药剂进行小麦白粉病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小麦白粉病在5月中旬开始为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和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果树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果树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高于小麦单作田.  相似文献   

16.
1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邯郸县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随着麦田水肥条件的改变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严重发生的病害,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以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施用氮肥过多、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湿度大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7.
小麦打苞孕穗开始,进入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小麦病虫害也进入发生危害最盛时期,病害除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等继续危害之外,条锈病、叶锈病、叶枯  相似文献   

18.
小麦病害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等.在常熟地区,一般年份赤霉病发生较重,锈病不发生,白粉病发生较轻,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一般以赤霉病为主.1999年异常的气候条件,造成小麦白粉病病害严重流行,使小麦产量、品质受到很大影响.为此,对小麦白粉病的病害流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受气候、耕作制度、栽培条件、菌源变异等因素影响,其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对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翔 《陕西农业科学》2002,(4):21-24,26
小麦白粉病(Erysipk grnminis f.sp.tritici)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小麦生产中危害日益严重的病害之一。这可能与近年来半矮秆品种的广泛推广和栽培中施肥与灌溉水平的普遍提高密切相关。小麦白粉病由气流传播,专化性强,在小麦生育各个时期均可侵染。培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