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卵球成熟细胞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鱼类卵球细胞学的研究,前人做了许多工作,主要是在卵球成熟细胞学和受精细胞学两方面。关于成熟细胞学,朱洗等(1962)以金鱼和鳊鱼为材料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刘元楷等(1966)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草鱼卵巢排卵和卵球成熟的作用研究中,也做了一些工作。关于受精细胞学,在金鱼、鳊 相似文献
2.
探讨鱼类性腺成熟过程以及影响性腺成熟过程的主要因素,这对生产有很大意义。鱼类性腺的成熟程度取决于生殖细胞的发育程度,而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主要分三期,即卵原细胞的增殖期、卵母细胞的生长期和成熟期。从人工繁殖的角度看,最有实际意义的是生长期及成熟期。 相似文献
3.
<正> 磷酸酶是动物体内普遍存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酶系。它参与动物体内物质的吸收运转,生长分化和分泌等多种生理活动。众所周知,凡是物质交换、吸收运转旺盛的器官中,都显示碱性磷酸酶(AKP)的高活性;细胞的解体与吸收又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相关。张致一等(1963)证明卵泡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有利于激素的吸收和运转,因而有助于鱼类排卵。关于鱼类在外源激素作用下,卵球成熟和排放的机理已有一些报道(动物所内分泌室和长江所生殖生理组,1975;中山大学生物系,1978等),但涉及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催而 相似文献
4.
5.
6.
重金属污染水体对渔业的危害很大,这种危害不仅表现在幼鱼及成鱼的急、慢性中毒,而且对鱼类的胚胎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在鱼类的生殖季节,如果水域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毒物,就会影响鱼卵、鱼苗的正常发育,导致鱼苗畸形或死亡,从而损害渔业资源。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制定渔业水质指标,需做重金属对鱼类胚胎的致毒试验。同时,水污染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也是评价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于1978年5-6月做了汞、镉、铅、铜、锌5种重金属对白鲢和草鱼胚胎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对含酚水的自净试验、鱼类急性中毒试验、鱼类对含酚水的回避试验、鱼体酚污染的嗅感与味感测定、以及鱼体酚的积聚与消除试验和鲤鱼酚中毒的组织学检查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水温越高,水中酚浓度降低越快;白鲢、草鱼、鲤鱼在水温28℃时,酚污染的半致死浓度分别是25.14毫克/升、30.98毫克/升、31.00毫克/升,水温降低酚毒性增强,即其半致死浓度下降;白鲢、草鱼、罗非鱼在水温21—26℃的含酚水中,都无回避表现,即使在含酚量高达25毫克/升时,仍无明显回避行为;酚中毒的鲤鱼,在肝脏组织切片上可以发现细胞膜收缩、核增大、细胞间出现空泡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鱼类胚胎孵化腺的研究,自1900年以来有Kerr(1900),Moriwaki(1910),wintrebert(1912),Bourdin(1926),(?)(1953),大氏正已(1955),易伯鲁(1958),伍献文(1948)等人做过一些研究。证明这些鱼粪的胚胎有孵化腺细胞存在,并能分泌一种孵化酶。1962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在《家鱼人工生殖的研 相似文献
9.
细鳞泥鳅(Misgurnus mizolepis Gunther)是鳅科鳅属的鱼类,俗名“肉泥鳅”。个体比泥鳅大,习性与泥鳅相似。底栖杂食性,很容易饲养。是一种小型鱼类,可以食用,也可做其他鱼类的饵料。除高原外,全国均有分布。细鳞泥鳅消化系统与鲤科的草鱼及鲤鱼的消化系统有不少相似处,但也有其独特性。故做此项工作,为鱼类消化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自1973年以来河鳗人工繁殖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亲鳗催熟、催产以及胚胎发育和培育等试验内容。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催熟和水温逐渐升高的条件下,大部分亲鳗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性腺成熟。从1974年至1978年总的产卵受精率为8.4%(其中流卵和产死卵者不计在内)。亲鳗自然产卵的时间一般在凌晨4时至6时20分之间,水温在18.5—24.5℃范围。产卵行为较特殊,产卵前发情时,雄鳗和雌鳗先后由池底阴暗处游至水表,沿池边环游追逐,最后在较小范围内急游产卵授精,产毕又回至池底。海水盐度在23—29.8‰范围,均能产卵受精,并孵出鳗苗。孵出后头两天的仔鳗悬于水表;第3天的仔鳗,卵黄囊大部分吸收,消化道全通,在肠内开始发现食物团,肠道内有强烈的纤毛运动,鱼体开始悬于水中,有极缓慢的下沉和上升;第4天眼球出现黑色素,晶体透明,上、下颌能启闭,有四对牙齿;第5天,肠道有蠕动波,出现肝脏原基,静止时侧卧水底;第14天,仔鳗在微流水中能不断游动,在静水中常处于水底。仔鳗养至第19天,存活434小时。 相似文献
11.
12.
<正> 作为物理因子的磁场和磁化水(磁水),对鱼类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生物作用,及其在家鱼鱼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我们从1978年开始,对家鱼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磁生物学作用,以及精、卵在磁水中的受精能力(活力)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定磁场强度的磁水对鱼类受精和胚胎发育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了1979、1980两年应用磁水提高草、鲢、鳙及其杂交鱼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 MS—222(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烷磺酸盐)国外早在五十年代就用于鲑鳟鱼类的短途麻醉运输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七十年代进而研究该药物在鱼体内的残留情况及鱼类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但对于此种药物的适宜浓度与全剂量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我国的淡水鱼类—鳙鱼及草鱼,经过MS 相似文献
14.
本试以《辞海·生物学分册》出现的140个“鱼类汉名”、《实用汉字字典》的275个“鱼部汉字”以及《拉汉脊椎动物名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之部》应用的112个“鱼部汉字”为研究对象,对“鱼类汉名系列”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其规律,对最低限度的“鱼系汉名”单字作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水产工作和分类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16.
铁甲水库马口鱼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 Gunther)在我国分布较广。在鱼类区系组成简单、无大型凶猛鱼类存在的水库中,马口鱼就成为主要的凶猛鱼类。虽然马口鱼个体小,但口裂很大,对水库中放养的鱼种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正> 1979年我们在湖北江陵县“四新”渔场进行了成鱼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简称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分析了初级生产力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和对白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促进鱼体生长的途径及水体增产潜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鲥鱼(Macrura reeuesii)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每年春夏之交进入西江、钱塘江、长江作生殖洄游,仅长江历史最高年产量可达300万斤。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及水利工程的兴建,产卵场遭到严重破坏,亲鲥鱼的捕捞过度,幼鱼的滥捕,造成了鲥鱼资源日渐衰退。这一问题已引起水产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保护鲥鱼资源,开展鲥鱼人工繁殖的研究日趋迫切。早在1958~1963年,陆桂等在钱塘江进行了鲥鱼人工授精,孵化及仔鲥的培育研究。197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在调查赣江鲥鱼产卵场时也进行了鲥鱼人工授精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珠江水系鱼类及其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珠江水系鱼类资源丰富,鱼类区系复杂。本文初步开列珠江水系鱼类的名录,共计370种(或亚种);并对珠江水系鱼类的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还对珠江水系的自然地理概况,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20.
鳀鱼一年繁殖一次,在一个繁殖期内为分批排卵,一般分2、3次排卵。个体平均怀卵量(卵长径0.3毫米以上)约11000粒,第一次排出40%左右,第二次排出约24%,之后排出的卵粒数很少,残存卵粒被卵巢壁吸收。鳀鱼于4月末至5月初到达辽宁黄海沿岸。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为6月。 7~9月产卵活动继续,但产卵量显著减少。辽宁黄海沿海的中心产卵场在大洋河口~海洋岛一带,其次是大连近海的园岛附近。产卵期间,鳀鱼活动于水深25米以上的水层,产卵盛期水温16°~22℃、盐度28~31‰。鳀鱼1令成熟,寿命大致为三年。生殖鱼群主要是1、2令鱼,约占90%。平均体长110毫米、平均体重(纯重)8.8克。雌雄性比大体各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