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AP患者的ECG资料。结果:256例AP患者中有138倒(53.9%)出现ECG异常。ECG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降低和T波的改变等。结论:AP患者常伴有ECG的异常改变,ECG监测对判断病情发展及给予相应处理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脑梗死 (CI)时 ,病情重 ,病死率高。本文总结本院 1994年以来 AMI并发 CI17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单纯 AMI12 1例 ,男 91例 ,女 30例 ,年龄 43~ 86岁 ,平均 5 5 .3岁。AMI继发 CI17例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5 1~82岁 ,平均 6 1.5 8岁。 CI诊断依据为头颅 CI或 MRI发现有与临床相符的新鲜梗塞灶。全部均发生在 AMI急性期 ,12 h以内3例 ,12~ 2 4h 5例 ,>2 4h 9例。梗死部位 :大脑脑叶 10例 ,基底节 6例 ,小脑 1例。主要临床表现 :抽搐 2例 ,意识不清 4例 ,头痛呕吐 3例 ,眩晕 1例 ,言语障碍 5…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深对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的认识,以缩短确诊时间,及早有效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2例首发症状不典型AMI的临床表现、确诊时间、静脉溶栓治疗情况、住院病死率等,并与105例首发症状典型的AMI进行比较.结果 首发症状为咳嗽、气促19例,上腹部疼痛8例,晕厥7例,头晕、呕吐6例,咽痛3例,心悸3例,便秘、腹胀3例,昏迷2例,排尿困难1例;起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74.4±18.9)h;有8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为62.5%;死亡13例,住院病死率为25.0%;6h内确诊6例.与首发症状典型的AMI相对应指标比较,除再通率外,其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首发症状不典型的AM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漏误诊,病死率高.缩短确诊时间、增加溶栓机会是减少住院病死率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脂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脂质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进行检测,并与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或0.01),血清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或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的升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胼胝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白质纤维束,在感觉、运动、视觉、听觉、情绪、认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因其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临床梗死相对少见[2],且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现回顾性分析32 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8月至2009年8月我科收治的11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窒息发生相关因素有脐带因素、产力因素、妊娠合并症、胎龄及体重、羊水和胎盘异常、胎膜早破、胎位异常、过期妊娠等,其中脐带因素、产力因素、妊娠合并症、早产儿、双胎儿及小于胎龄儿所致的新生儿窒息分别占24.5%、20.0%、16.4%和15.5%。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提高产科技术,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6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52例继发癫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为30.77%,其中早期癫痫占34.62%,迟发性癫痫占65.38%。药物治疗控制发作效果较好。迟发性癫痫多需要长期服药。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因其多累及脑叶皮质而较易继发癫痫。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可降低死亡率,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 2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分为尤瑞克林组(110例)与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按病情再分为轻、中、重3型,追踪治疗7 d的效果及治疗费用,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6%vs 62.5%,P〉0.05);但尤瑞克林组中型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9.7%vs 61.8%,P〈0.05)。尤瑞克林组轻、中、重3型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7.58、150.54、544.74,对照组则分别为104.72、140.54、444.44。结论尤瑞克林能有效改善急性轻、中型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尤其对急性中型脑梗死患者能取得较优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6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的52例继发癫痫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为30.77%,其中早期癫痫占34.62%,迟发性癫痫占65.38%。药物治疗控制发作效果较好,迟发性癫痫多需要长期服药。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因其多累及脑叶皮质而较易继发癫痫。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可降低死亡率,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围生期发病因素及其发病情况,便于早期防治,降低本病的发生率.方法:总结30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进行围生期因素和其它可能病因分析.结果:1年内本院发现6例NCI,占同期住院患儿0.6‰.产前与产时孕妇存在高危因素占83.3%,新生儿出生窒息占30.0%.NCI合并左向右分流先心病36.7%,合并卵圆孔未闭26.7%.临床早期50.0%患儿出现阵发性惊厥,其中80.0%发生于生后72 h内.63.3%患儿缺乏定位体征,且伴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肌张力异常和(或)原始反射异常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颅脑CT平扫或MRI均有阳性发现,75.0%发生于左侧大脑中动脉,而且左侧发生多与右侧,分别为73.9%与26.1%.结论:新生儿脑梗死并不少见,是新生儿惊厥早期病因之一,与围生期孕妇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窒息以及先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及时针对性选择头颅MRI或CT检查是早期确诊主要方法,防治围生期各种高危因素对降低NCI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8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48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高血压、心脏疾病并房颤、糖尿病、高血脂、颈动脉硬化、肥胖、吸烟、脑血管畸形、家族史、TIA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相对危险系数(OR值)为6.55,心脏疾病并房颤为5.32,颈动脉硬化为5.03,糖尿病为4.95,TIA为4.84,家庭史为2.9,高血脂为2.13,肥胖2.12,吸烟1.23。结论与老年人一样,高血压、心脏疾病并房颤、糖尿病、高血脂、颈动脉硬化、肥胖、吸烟等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只有对这些危险因素早期加予干预,才能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脑梗死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配合抗肺炎衣原体,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结果:治疗前两组CPn阳性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Pn阳性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大小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抗肺炎衣原体治疗脑梗死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已明确诊断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 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用常规疗法加纳络酮 (3.2 mg+5%葡萄糖 2 50 m L静脉点滴 ,每天 1次 ) ,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 ,疗程均为 30 d。跟踪观察其 5 a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结果 :治疗组血管性痴呆发病率为 3.1 % ,对照组为 2 3.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纳络酮能降低多发性脑梗死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是否存在侧支循环以及脑侧支循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99例,根据PWI结果分为脑侧支循环建立组(简称侧支组,n=37)和脑灌注不足组n=62),其中脑灌注不足组又分为尤瑞克林干预组(简称干预组,n=38)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简称非干预组,n=24).侧支组与非干预组均按脑梗死常规处理;干预组则予脑梗死常规处理+尤瑞克林.所有人选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NIHSS评分,于分组后第10天评定疗效,3个月后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1)治疗前,侧支组的rCBV、rCBF值均大于灌注不足组(P<0.01),M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侧支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均优于脑灌注不足组及非干预组(P<0.05或0.01),与干预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干预组的疗效与预后均优于非干预组(P<0.05或0.01).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存在侧支循环;脑侧支循环建立的脑梗死患者预后比未建立脑侧支循环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首发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06例首发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分,分析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 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59.37±12.24)、(51.76±11.52)、(60.23±13.68)分.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病程、月收入、社会支持得分和心理弹性得分均为创伤后成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涉及病程、月收入、社会支持得分和心理弹性得分. 相似文献
17.
Behavio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xes include methods of carrying books. Females clasp books against their chests; males carry them at their sides. In kindergarten and the first grade, both sexes carry like mature males. Sex-typical carrying appears before adolescence. Behavioral differences seem to be primarily a consequence of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social model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52例)和正常组(50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检测入院后2周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高尿酸组治疗2周NIHSS评分、治疗6个月MRS评分和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高尿酸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正常组(69.2% vs 50.0%,P<0.05).治疗第2天,出现好转和无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无好转者(P<0.05).结论 血清高尿酸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相对较好,可适当补充尿酸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氦氖激光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液流变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液流交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K)的影响。方法:38例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ILIB组21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下,ILIB组加用ILIB治疗,对照组不用ILIB。治疗后第3天和第14天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清NSE浓度,并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两组同步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体积分数外,其余4项指标均有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ILIB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血清NSK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ILIB组下降也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IB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且可降低血清NSK浓度,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