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口蹄疫病毒衣壳多肽VP_1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多肽VP制成3种抗原制剂,即VP_1与鲎血蓝蛋白(TTH)连接而成的复合抗原(TTH—VP_1);VP_1与VP_2、VP_3,VP_4连接而成的VP_(1.2.3.4)复合物以及VP_1自身交联成的共聚体PolyVP_1。将3种抗原制剂分别免疫小鼠,测定其激发的抗病毒粒子的中和抗体反应,并与未交联VP_1所激发的免疫反应相比较。结果表明,PolyVP_1激发的抗体中和指数明显高于单纯VP_1激发的抗体中和指数(P<0.01),而TTH—VP_1和VP_(1.2.3.4)激发的抗体中和指数与单纯VP_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小分子多肽兔疫原的自身交联能提高其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结合蔗糖梯度密度离心法纯化了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两种病毒.SDS-PAGE 分析表明,TGEV 有六种蛋白成份,依次为 VP_1(33KD)、VP_2(41KD)、VP_3(58KD)、VP_4(60KD)、VP_5(142KD)和 VP_6(200KD);PEDV亦有六种蛋白成份.为VP_1(33KD)、VP_2(40KD)、VP_3(53KD)、VP_4(62KD)、VP_5(163KD)和VP_6(190KD).两种病毒的结构蛋白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VP_5上.Westen-Blot 分析证明,TGEV 与 PEDV 在VP_2和 VP_4处存在抗原活性交叉反应,其它结构蛋白则无,VP_1和 VP_2为基质蛋白,VP_3和 VP_4为核蛋白,VP_5和 VP_6为纤突蛋白,病毒纤突蛋白可诱生中和抗体.因此认为,TGEV 和 PEDV 在 VP_5结构蛋白上表现出来的差异很可能是导致两种病毒间无血清学交叉反应的分子基础.两种病毒在 VP_2和 VP_4处有抗原活性交叉反应,这可能由于两种病毒的基质蛋白和核蛋白在生物进化中有一定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病毒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不含口蹄疫病毒RNA的空衣壳结构,由口蹄疫病毒的4种结构蛋白体外自组装形成的,形态上与天然病毒粒子相似,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活性。文章介绍了口蹄疫病毒衣壳的组装、口蹄疫病毒VLPs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影响VLPs形成的因素,并对VLPs在疫苗研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病毒空衣壳是由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构成的不含核酸成分的衣壳结构,具有与完整病毒相似的构象和免疫原性。本研究以O型口蹄疫缅甸98株(O/MYA98/BY/2010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其P12A-3C基因构建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到Sf9昆虫细胞成功表达重组衣壳蛋白。对收集的蛋白分析发现,重组衣壳存在于未被裂解的前体蛋白和中间体蛋白中。双抗夹心ELISA检测到重组衣壳蛋白相比灭活病毒有较高的抗原结合效价。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空衣壳,空衣壳所在梯度表现出最强抗原性。研究结果证实了重组衣壳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为口蹄疫病毒空衣壳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病毒P1和3C基因联合表达能够产生完整的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并形成无核酸的与原病毒外形一致的全新的空衣壳,该空衣壳具有与口蹄疫病毒颗粒相同的抗原特性,免疫动物后能诱导产生抗口蹄疫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是开发安全高效口蹄疫重组疫苗的理想途径。论文对口蹄疫P1、3C基因及其对应的蛋白功能和P1、3C基因联合表达研究进行综述,对P1、3C基因联合表达重组疫苗的潜在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口蹄疫病毒(FMDV)抑制宿主的翻译机制,阻断蛋白质分泌,并裂解与信号转导和先天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蛋白。FMDV是一种单链阳性RNA病毒,由衣壳和核酸组成,其基因组长度约为8500个碱基,该基因组被一个二十面体衣壳包裹,衣壳由VP1、VP2、VP3和VP4四种结构蛋白各60个拷贝组成(图1)。VP1、VP2、VP3折叠成一个八链的楔形β-折叠形成外层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病毒P1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是构成口蹄疫病毒衣壳的基础,对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其他保护性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的结构、抗原特性以及利用重组P1基因制备口蹄疫新型疫苗和诊断检测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病毒P1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是构成口蹄疫病毒衣壳的基础,对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其他保护性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的结构、抗原特性以及利用重组P1基因制备口蹄疫新型疫苗和诊断检测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FMDV属,完整病毒含有单股正链RNA,衣壳蛋白,无包膜)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马不会感染口蹄疫,但会成为口蹄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和德意志联帮共和国先后报道了应用基因拼接技术、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新的口蹄疫疫苗。这项成果被认为是彻底消灭口蹄疫的一项重大突破。 新的口蹄疫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的一般方法,经大肠杆菌制造的,这与应用完整的病毒所生产的旧疫苗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仅由病毒表面上抗原性最强的一种被称为Vp_1的衣壳蛋白构成的。这种疫苗不但具有成本低廉、生产量大、免疫原性高等优点,而且疫苗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前体基因(P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pVSV-G质粒载体共转染GP2-293包装细胞,用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幼仓鼠肾细胞(BHK-2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嘌呤霉素筛选抗性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中FMDV衣壳前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构建正确,绿色荧光蛋白和FMDV衣壳前体蛋白在细胞中能稳定表达。FMDV衣壳前体蛋白基因细胞表达体系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口蹄疫病毒(FMDV)为正二十面体的单链RNA病毒,VP1结构蛋白是衣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抗原位点,VP1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免疫逃逸等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详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VP1结构蛋白功能及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为探索口蹄疫病毒感染机制、疫苗研究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宿主范围广,发病率高,主要侵害猪、牛、羊等70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人对其也敏感,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约有8 500个核苷酸,病毒衣壳由4种结构蛋白(VP1、VP2、VP3和VP4)组成,其中VP1和VP3是主要免疫性抗原。口蹄疫病毒具有7个血清型,即O、A、C、SAT1、SAT2、SAT3和AsiaⅠ,每个血清型又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FMDV属,完整病毒含有单股正链RNA,衣壳蛋白,无包膜)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马不会感染口蹄疫,但会成为口蹄疫的被动载体。1514年意大利首次发生口蹄疫。1898年,口蹄疫被确认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泛亚株流行理论与世界口蹄疫的形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15年对口蹄疫病毒(FM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是基于对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1基因进行的反转录(RT)-PCR扩增和核苷酸测序,个别的进行了全基因的研究。其内容包括:①在欧洲对与使用疫苗毒株密切相关的疫情暴发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②国际上对FMDV许多基因进化关系的比较和疫原追踪,世界口蹄疫咨询实验室(WRL)据此建立起有地缘关系的FMDV拓扑分型;③对单个流行毒株的详细研究,建立了泛亚株(PanAsia)流行理论,认为该毒株是当今世界口蹄疫的优势毒株。最近对泛亚株衣壳基因区以外的基因变异引起疫病暴发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FMDV),它对热比较敏感,当温度高于30℃时,病毒衣壳容易解离为五聚体亚单位而影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因此,改善病毒的热稳定性,制备热稳定优良的口蹄疫疫苗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在实验室建立的口蹄疫病毒型内嵌和全长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在结构蛋白引入1个或2个氨基酸突变,分别构建了2种基因修饰的口蹄疫病毒全长重组质粒。全长质粒经NotⅠ线化后分别转染表达T7RNA聚合酶的BSR/T7细胞以拯救重组病毒。间接免疫荧光和电镜分析表明,成功拯救到2株口蹄疫重组病毒。重组病毒经RT-PCR和序列测定证实只有1株重组病毒所含的耐热突变可以稳定遗传。热失活试验显示,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的耐热特性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结构蛋白上引入V2090A-S2093F-H30568R的突变,并对口蹄疫病毒的热稳定性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为未来发展热稳定的口蹄疫疫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udae)疱疹病毒属(Vesivirus),为二十面体对称的球形无囊膜病毒,直径35~39 nm,病毒衣壳由排列成二聚体的180个蛋白质分子组成,形成90个壳粒,衣壳在生物组成上只含有一种蛋白(VP1)。FCV基因组为全长7 683 bp的单股正链线性RNA(ss RNA)。  相似文献   

18.
应用高速离心—PEG沉淀—蔗糖和氯化铯密度离心—氯化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从水貂肠炎病毒猫肾细胞培养物中提纯病毒粒子。提纯的病毒粒子分为氯化铯浮密度为1.32~1.36g/ml的空壳病毒粒子和氯化铯浮密度为1.40~1.42g/ml的实心病毒粒子。应用SDS—PAGE分析,实心病毒粒子有结构蛋白3种,(VP_1,VP_2、VP_3),空壳病毒粒子有2种(VP_1、VP_2);从第5d培养物中提纯的实心粒子的VP_3含量少于第7d培养物的量。从第7d培养物中提纯的实心病毒粒子经尿素、NP_(40)、TritonX—100裂解后,在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中出现4条蛋白带。从感染48h的细胞培养物中提取到水貂肠炎病毒线状双股复制型DNA(RF—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该RF—DNA大约有5000个硷基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RF—DNA有2个HindⅢ酶切点,1个PstⅠ酶切点和1个ECoRⅠ酶切点。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一种感染牛、羊和猪等偶蹄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口蹄疫流行地区广泛使用。灭活疫苗中,完整口蹄疫病毒粒子(146S粒子)是至关重要的免疫抗原,它的数量和稳定性决定了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同血清型,甚至同型不同毒株的口蹄疫病毒粒子稳定性不同,146S粒子在一定温度、酸、碱条件下容易分解为五聚体(12S粒子),导致疫苗免疫效力大幅下降。近年来口蹄疫病毒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分子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研究口蹄疫病毒稳定性提高疫苗质量,开发新型口蹄疫空衣壳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口蹄疫病毒结构基础、稳定性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为同行了解口蹄疫病毒结构与免疫的关系,评价新型疫苗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促进O型口蹄疫病毒(FM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选取O型FMDV编码序列中的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载体pVL-P1-2A3C,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m-P1-2A3C。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间接血凝方法检测血淋巴中的表达产物:目的蛋白在感染病毒后120 h的蚕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抗原表达呈阳性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128。结果显示O型FMDV的P1-2A3C基因已在家蚕体内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