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穴盘水稻秧苗拔秧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育秧穴盘中拔秧时,秧苗状况和营养土含水率是影响秧苗脱离穴盘的重要因素。在适宜的营养土钵含水率范围内的机械手拔起穴盘水稻秧苗所需的拔秧力试验表明,1穴秧苗所需的拔秧力为0.4~0.8N,小于1穴1株秧苗茎部所能承受的拔断力(平均为3.732N);同一穴中秧苗株数对拔秧力基本无影响;多穴秧苗的拔秧力随穴数的增加而增大。营养土含水率越低,拔秧力越大,拔秧效果越差,达到过饱和时,拔秧力也会增加。拔秧时,适宜的营养土含水率为27%~29%(湿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培杂泰丰杂交稻种为试验对象,在立体育秧温室培育穴盘秧苗。试验时苗龄28天,钵体含水率为35.76~54.08%,仪器为TA-XT2i型质地分析仪。对穴盘苗钵体进行平板压缩、加卸载循环和蠕变试验研究,发现平板压缩变形为3.15 mm前后,抗压力随变形的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在4 mm压缩量前后,抗压力出现峰值上升变化陡点。当加载力为1、2、3、4、5 N,秧苗钵体的平均蠕变量为0.0055、0.0055、0.0056、0.0057、0.0059 mm。试验结果表明钵抗压力与变形呈非线性变动;平板压缩过程,钵体无明显屈服破坏点;苗钵体面对外界加卸载时表现较强塑变能力。选用Burgers模型能有效表征穴盘苗钵体压缩蠕变特性。最后通过分析多种稻种穴盘苗力学特性,结果发现不同穴盘苗钵抗压力与变形关系遵循非线性曲线。本研究结果为水稻移栽机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速摄像技术观察了穴盘水稻秧苗通过分秧滑道的情况,发现滑道上部的过渡圆弧段是影响秧苗通过性的关键,其中分滑道1~3的通过性相对于其他分滑道要差;当秧苗营养土含水率为26.6%时,秧苗通过整条滑道的时间比营养土含水率为31.2%时的要短,且与计算机虚拟仿真的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表明,秧苗通过分滑道1所用的时间最长,通过分滑道6所用的时间最短,秧苗在各分滑道中下滑的一致性较好,所设计的分秧滑道能够满足机械手式抛秧机中对分秧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所设计的分秧滑道的性能,利用Pro/E和ADAMS软件对穴盘水稻秧苗通过分秧滑道运动进行了仿真。建立了2种秧苗营养土钵模型,球体模型和实际尺寸营养土钵模型。结果发现秧苗在通过分秧滑道圆弧段时其速度、加速度和接触力会发生突变;秧苗通过7条滑道需要的时间最长为0.633 s,最短为0.463 s;当滑道相对竖直平面倾斜2°布置时,秧苗通过滑道的通过性与滑道竖直布置时的差异不大。通过仿真可得到7穴秧苗不同时间点在7条滑道中的运动轨迹,以及在滑道运动的状态下,秧苗通过2组分秧滑道后在田间的定植情况。研究结果为今后分秧机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锯条对毯状秧苗在不同秧苗根系密度、秧苗土壤含水率、切割角度和切割速度水平下的切割试验,经回归分析,得出切割时切刀的加载速度对切割力影响不明显;而秧苗根系密度、秧苗土壤含水率和切割角度对切割力的影响明显,为对毯状秧苗切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过程中的入苗和出苗作业环节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介绍辽宁省目前常用的秧苗搬运机械,阐述水稻秧苗搬运机械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辽宁省水稻秧苗搬运机械化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秧施用沼肥对秧苗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种不同处理进行水稻旱育秧施沼肥试验,结果表明,将沼肥应用在水稻旱育秧施肥中,按每平方米施沼渣10 kg和0.2 kg复合肥培肥床土,并分别在秧苗2叶1心和5叶1心时,每平方米喷施一次5 kg沼液效果最好,秧苗生长速度快,分蘖多,秧苗矮壮,白根多,成秧率高,病虫害发生轻。  相似文献   

8.
使用不同生长期的辣椒穴盘苗进行茎秆拉断试验,模拟取苗机构进行夹紧力试验,并根据苗龄、基质含水量、基质成分3个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穴盘拔取正交试验。试验发现:拉断辣椒穴盘苗所需的拉断力随夹秧位置的提高而逐渐降低,茎秆的抗拉能力高于枝叶,茎秆越粗壮抗拉断能力越强;取苗时,土壤黏附力是影响拔取力和夹紧力的主要因素;基质配比对从穴盘中取出穴盘苗所需的拔取力影响高度显著,含水率对拔取力影响较为显著,苗龄对拔取力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拔取的方式从穴盘中取出穴盘苗是可行的,但夹具的夹紧力要根据穴盘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夹持部位应尽量靠近基质块上表面,避开茎秆基节;取苗时,苗龄50天以上,基质中泥炭、蛭石、珍珠岩的比值为1:1:1,含水量为50%,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温室育秧的秧苗质量为目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秧苗在特定生长条件下,温室内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变化对其质量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变量的统计分析,确定了不同环境参数的较优组合,以期为示范、推广温室育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自由度夹子式水稻穴盘钵苗拔抛机械手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自由度机械手拔抛穴盘钵苗的特点和机理,设计了一种2自由度夹子式机械手,简述了其工作对象特征,主要结构组成及控制电路,对关键部件夹秧机构进行了设计,通过Pro/E建模及虚拟装配对秧夹的开闭合过程进行仿真,保证开闭合运动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试验平台上,进行了不同穴盘类型、不同钵土含水率、不同秧夹弹簧拉伸力以及不同穴盘进给模式对机械手拔秧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穴盘类型和钵土含水率对拔秧成功率有显著影响(P0.01),采用红色穴盘育秧或保持钵土含水率大于30%可以提高拔秧成功率;夹秧机构上复位弹簧拉伸力在15 N和22 N间变化对拔秧成功率没有显著影响;采用自动进给穴盘模式不会对拔秧成功率产生显著影响,秧苗自动输送进给机构的性能满足钵苗行输送进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的试验,测量了不同干燥条件下水稻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探讨了干燥条件对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的影响,研究了水稻颗粒含水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关系,建立了水稻颗粒玻璃化转变温度与颗粒含水率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穴盘育苗精密播种装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超级稻穴盘育苗,设计了一种气吸振动盘式精密播种装置。选择超级稻常优3号,进行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相对压力、吸种盘吸孔孔径、振动种盘振动频率、振幅、吸种距离对播种性能指标的影响,构建了其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播种性能指标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最佳工作参数组合:相对压力3.68 k Pa,吸孔孔径1.84 mm,振动频率10.90 Hz,振幅4.09 mm,吸种距离3.92 mm,试验结果与预测值相接近。播种育苗试验表明,采用该播种装置播种可满足超级稻种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 。)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对叶绿素a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干旱特性。  相似文献   

14.
花纹磨光轮胎接地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轮胎-地面相互作用试验装置,对花纹磨光的5.00-13轮胎的印迹、垂直刚度特性和接地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测量,分析了使用条件对轮胎接地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抚顺地区水稻插秧季节常出现雇工难、价格高等问题,因此农民开始重视和使用水稻机械。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软盘育苗和机械插秧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阐述水稻软盘育苗机插秧的优点,从软盘用量、苗地选择、配营养土、种子处理、置床位处理、适时播种等环节入手,介绍软盘育苗机插秧的技术要点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进而推动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链条式烟田地膜回收机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烟草产量,但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烟草地膜回收问题亟待解决。为此,针对残膜白色污染问题,采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设计了链条式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详细介绍了收膜机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工作部件挑膜、起膜、送膜和卸膜的设计原理。试验表明,传动比和挑膜弹齿倾斜角度是影响挑膜、输送卸膜效果的重要因素,为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振动流动式水稻秧盘育秧播种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采用多层交叉导种板和播种盘结构的新型振动流动式水稻秧盘育秧播种器;通过种箱内各交叉导种板角度的变化,分析了种子在振动作用下的流动特性、筛分板和V形振动播种盘的结构;实现了振动流动式播种器的播种。整个播种过程中种子未受到任何机械力作用,突破了传统水稻播种器采用强制排种机构来分离种子的思路,减少了种子在分离过程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投苗装置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投苗装置内部负压变化规律以及钵苗下落时间和位移关系,确定吸气活门、投苗活门的最佳开启和关闭时间。结果表明,吸苗管距吸苗口0~50mm区段是负压产生吸力,使钵苗脱离钵盘并加速的区段;空气室内部负压分布均匀,起到防止钵苗被吸入吸气口的作用;吸苗管断面尺寸小于导苗管断面尺寸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负压。吸气活门由开到闭时间最佳为0.288s,最长不能超过0.320s,合适范围0.288~0.312s;投苗活门最佳开启时刻为吸气活门打开后0.288s,最迟开启时刻为0.31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