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是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的第一年,在商务部及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的"东桑西移"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桑西移"项目使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效益,产业得到发展,政府得到民心,生态得到保护,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项目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陕西蚕丝业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宝 《北方蚕业》2009,30(4):68-70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山川秀美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陕西省"东桑西移"配套工程给陕西蚕丝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介绍了陕西蚕桑生产、陕北生态桑园建设及陕西蚕丝业后续加工企业的发展概况,和"东桑西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对岚皋县"东桑西移"项目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总结了岚皋县实施"东桑西移"项目所取得的主要成效,扼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岚皋"东桑西移"项目建设的影响,针对金融危机对茧丝绸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提出了巩固本县"东桑西移"项目建设成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的启动与实施,给陕西蚕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2007年8月10日,全省"东桑西移"现场会在石泉县隆重召开,陕西省副省长赵德全等省市领导出席了会议。现全文刊载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兼省茧丝办主任贾明德同志在全省"东桑西移"工程现场会上的讲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促进茧丝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洪燕  于振诚  郭光 《中国蚕业》2007,28(4):77-78,83
茧丝绸业作为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功勋产业,具有其独特的行业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中国成功入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为顺应茧丝绸业发展规律,商务部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作为丝  相似文献   

6.
"东桑西移"和我国茧丝产业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聪 《广西蚕业》2006,43(4):56-61
本文以吴江市20年间茧丝产业的演变为实例,以商务部提出的“东桑西移”工程为研究对象,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探讨“东桑西移”工程决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5月11日,中国茧丝绸产业发展峰会在西南绸都四川南充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和丝绸行业协会、丝绸工业和贸易企业以及新闻媒体近400名代表参加峰会。期间,中国丝绸协会首次发布了"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评选结果,并隆重举行了授牌仪式。广西宜州市、环江县荣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这是广西宜州市、环江县坚持科学发展,实施"东桑西移"、"东丝西移"战略,不断推进茧丝绸产业发展以及优化升级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景改玲 《北方蚕业》2010,31(3):46-47
回顾了榆林市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所取得的主要成效,论述了"东桑西移"工程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贡献,提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浅议"东桑西移"战略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一舟 《广西蚕业》2005,42(Z1):102-108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蚕业战略转移的重要举措,"东桑西移"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它的可行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也已得到有力证明.近年来广西蚕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蚕业在西部新蚕区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对社会、经济、行业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对企业和农民也都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说,"东桑西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蚕业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产业蜕变的适宜的战略举措和难得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东桑西移"战略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一舟 《蚕桑通报》2005,36(2):60-64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蚕业战略转移的重要举措,"东桑西移"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它的可行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也已得到有力证明.近年来广西蚕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蚕业在西部新蚕区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对社会、经济、行业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对企业和农民也都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说,"东桑西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蚕业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产业蜕变的适宜的战略举措和难得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1.
胡乐山 《广西蚕业》2005,42(Z1):56-61
本世纪初,国家茧丝绸主管部门提出了桑蚕产业"东桑西移"的战略性调整决策.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内经济建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差别出现新的情况,为了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加强我国丝绸产业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变化,提出新的对策,从宏观上加以调整,"东桑西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陆贵生 《广西蚕业》2005,42(Z1):7-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东桑西移"发展广西蚕业的想法很好.这说明广西大力发展蚕业,一是看到了世界蚕业产地分布和我国蚕业产地分布变迁的规律;二是看到了广西过去作为蚕业发展优势区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看法,提供"东桑西移"发展研讨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国家对云南省蚕桑生产发展的大力支持,云南不断扩大种桑养蚕的数量,每年有3000 hm2新栽桑园,约需3000~5000万株桑苗.  相似文献   

14.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5,42(Z1):116-117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和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鹿寨县人民政府和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承办的"东桑西移"暨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8日至19日在鹿寨县召开.  相似文献   

15.
榆林市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子铭 《中国蚕业》2010,31(2):27-29
分析榆林市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应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工程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优势,科学制定好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广蚕桑实用技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蚕桑产业龙头企业等加快榆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曾华明 《广西蚕业》2005,42(Z1):36-39
我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多数区域宜桑宜蚕.但因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优势区域.目前,从全国蚕业发展的格局看,"东桑西移"似是必然.就此,提出几点粗略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蒙山县继"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后,抓住"东绸西移"的机遇,依托本地及周边盛产白厂丝的资源优势,建设以生产茧丝绸、真丝家纺、真丝服装等产品为主的特色丝绸产业园区。目前,落户蒙山县丝绸产业园区的有丝绸、绢纺、家纺生产企业以及茧丝绸贸易、仓储、织机设备营销等配套企业15家,形成了2 000万m丝绸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18亿元以上,初步建成了集桑蚕饲  相似文献   

18.
白城市桑树生态产业研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庆玲 《北方蚕业》2011,32(3):53-54,68
我国"东桑西移"工程的开展,为北方干寒地区大规模的桑蚕产业开发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白城市桑蚕发展的状况、分析了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探讨了白城市桑蚕产业发展方向和出路。  相似文献   

19.
何天星 《四川蚕业》2008,36(1):38-41
<正>1总述1.1设计目的丝绸是中国历经5000年的一大宝物,大宗出口商品,栽桑养蚕是历代裕乡富民的支柱产业,为尽快开发达县地面资源,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发展立体农业,创汇农业,把达  相似文献   

20.
曾平 《蚕学通讯》2012,(2):32-34
黔江蚕桑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同时得益于退耕还林、国家"东桑西移"、重庆市森林工程和"十百千万"工程等系列政策的扶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崭新特色格局,为黔江区的农民脱贫增收发挥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其它大宗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