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秦岭巴山冷杉林群落学特征及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山冷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之一.在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亚高山脆弱带保护及天然林保护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天然巴山冷杉林用Braun-Blanquet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岭巴山冷杉林群落由221个植物种组成,分属于64科136属,其中乔木6种,灌木42种,草本142种,蕨类7种,苔藓24种.下木及活地被物广布种类少,稀有种和偶见种居多,其中恒有度在10%以上的物种有21个,占总种数的9.8%;恒有度低于10%的有193种,占总种数的90.2%.高位芽植物种占总种数的19.5%,地面芽、地下芽、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苔藓种类占总种数的80.5%;多形成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类占绝对优势的单优群落.以Raunkiaer方法和数量聚类分析法,结合立地条件和群落学特征,将巴山冷杉林划分为三大类型,即灌木、草类、藓类--巴山冷杉林和26亚类,根据林下主要优势层和次要层的优势种对各类型命名,并阐述了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研究秦岭太白山区域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对海拔的响应,可为天然林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分析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各层次的物种组成,计算其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并针对天然林物种多样性与其所在海拔因子的关系进行耦合。结果表明,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共有123种植物,巴山冷杉为该群落的建群种,重要值高达64.95%,乔木物种构成比较单一;灌木层共有41个物种,其中秦岭箭竹重要值高达32.39%,为灌木层主要优势种;草本层的物种多达77种,呈随机分布,单个物种的优势度不高。群落中各层次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为草本层高于木本层。随着海拔的升高,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动幅度较大,而草本层多呈平缓上升趋势。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 500 m处有最大值,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在海拔2 886 m处达到最大值。秦岭太白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自我更新演替能力较差,呈衰退状态。海拔对林下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且对灌木层的影响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4.
巴山冷杉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系统化学预试法对巴山冷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巴山冷杉枝叶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酚类和鞣质、有机酸、黄酮类、蒽醌、生物碱等各类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5.
巴山冷杉精油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贴滤纸片法对巴山冷杉精油及其几种新产品进行了水、空气和食品中常见菌的抑菌作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精油对枯草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菌、黄曲霉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酵母菌等8种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效果,其最佳作用浓度依次为10%、30%、30%、5%、5%、30%、30%和20%。巴山冷杉精油牙膏、香皂、香水、空气清新剂对以上菌种也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精油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枝叶精油含量和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枝叶精油含量分别为:1.84%和1.74%,其比重(d2020)、折光率(D20D)、旋光度(α20D)分别为0.8710和0.8872、1.4796和1.4872、-35.94°和-43.65°;巴山冷杉和秦岭冷杉针叶中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粗脂肪、总糖、粗纤维、灰分的含量分别为:4.03%、1.67%;7.85mg/100g、8.15mg/100g;63.6mg/100g、55.0mg/100g;7.83%、4.57%;19.8%、14.13%;23.07%、23.30%和1.7%、2.2%。  相似文献   

7.
选取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 2个活性有机碳组分指标,研究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在海拔2 200~3 000 m为0.30~1 22 g/kg,占总有机碳的1.05%~2.09%;水溶性有机碳在不同海拔范围为0.16~0.69 g/kg,占总有机碳的0.57%~1.20%。2个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均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全N含量和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而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土壤活性碳组分含量的决定因素。2个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  相似文献   

8.
巴山冷杉精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山冷杉精油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短时间歇加压水蒸气蒸馏工艺技术提取巴山冷杉精油效果良好,精油质量高,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质量要求。这一工艺的最佳流程为:原料→阴干→粉碎→蒸馏→分离→精制→产品;其主要工艺参数为:原料粉碎度为2mm~3mm;蒸馏时间为4h;蒸馏压力为0.03MPa。  相似文献   

9.
运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分析了岷山地区巴山冷杉精油的含量,结果表明,岷山地区巴山冷杉精油含量较高,三年生的针叶和枝条精油含量最高,而且相互之间差异显著,同一年龄的针叶精油含量远远高于枝条,为合理开发利用冷杉精油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异龄林既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森林经营系统。一个经营工作者要对异龄林进行高效率的经营,就必须掌握现实林的动态变化规律,以便有目的地制定经营措施。异龄林系统从经营角度出发,可以划分成如下三个组成单元:进界生长量、向上生长量和枯损量。上述三个单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异龄林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上述三个生长单元的动态进行模拟,寻找出异龄林的动态变化规律,所用方法是对每个生长单元用多个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再通过统计量分析和实际验证从中选出最理想的模型,并据此对现实异龄林的动态进行预测。证明了以曲线形式反映异龄林的动态变化远优于线性形式。所用材料取自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和牡丹江林区的冷杉(Abies nephrolepis)为主的异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巴山冷杉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设置 2 0 m× 2 0 m样地 8块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 ,并对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种群大小结构为进展型 ,幼苗、幼树的后备资源储备量大 ,约 95 4株 / hm2 ;种群在 ~ 发育阶段死亡率较高 ,达 82 .3% ,随后死亡率趋于稳定 ;存活曲线属于Pearl 或 Deevey C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 ,负二项分布参数 (K) 1.6 0 0 ,扩散型指数 (Iδ) 1.6 2 9,丛生指标 (I) 7.6 77,Cassie指标 (CA) 0 .6 2 5 ,扩散系数 (C) 8.6 77,聚块性指标 (m* / m) 1.6 2 5。离散拟合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 ;但随着植株年龄的增长及发育阶段的不同 ,分布格局由初期的聚集分布逐渐扩散为随机分布 ,离散拟合由负二项 (Negative Binomial)分布转变为泊松 (Poisson)分布  相似文献   

12.
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林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出了2属5种AM真菌:1.双网无轴孢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 Rothwell Trappe);2.扭形球囊霉(Glomus tortuosum Schenck & Smith);3.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Schenck & Smith;)4.漏斗孢球囊霉[Glomus mosseae(Nicol. Gerd.) Gerd. & Trappe];5.苏格兰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对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巴山榧树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巴山榧树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64科136属176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6属7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58科127属166种;蔷薇科、菊科、樟科、忍冬科、芸香科、茜草科、百合科和禾本科等在物种组成上占有较大的优势;群落中植物的生活型以落叶木本和多年生草本为主,两者共135种,占总种数的76.70%;种子植物的科、属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分别占56.00%和42.10%,温带成分分别占44.00%和57.0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的物种较丰富,灌木层的主要伴生种为花椒属、悬钩子属、菝葜属、栒子属、荚蒾属、小檗属等植物种类,草本层以白苞蒿、芒、三脉紫菀、穹隆苔草、打破碗花花等植物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丝栗栲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丝栗栲天然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4387,均匀度指数为0.6863;其乔木层、灌木层和藤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均匀度也较高,它们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751、3,7983和2.3357,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8241、0.8619和0.7169。由于草本层的优势种在个体数上的优势导致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6733,均匀度指数为0.2710。  相似文献   

15.
中亚热带栲树次生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大田县栲树次生林进行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200m^2的样方中有雏管束植物59种,隶属于33科46属,单种属比例高,优势科为壳斗科、茶科、樟科等;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分别占区系属数的25.58%和18.6%,与福建植物区系、万木林天然林的地理成分相比,具有东亚和北美洲闯断分布类型所占比例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西藏色季拉山冷杉(Abies Mill.)物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色季拉山冷杉群落乔木层有2种,灌木层有13种,草本层有28种。冷杉群落乔木层树木种类比较单一,除生长的优势种急尖长苞冷杉[A.georgei Hand.-Mazz.var.smithii(ViguiéGaussen)C.Y.Cheng,W.C.ChengL.K.Fu]外(重要值为77.7%),仅有伴生种西南花楸(Sorbus rehderiana Koehne)共生(重要值为22.3%);对灌木层和草本层阴坡、阳坡2个不同坡向生长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阳坡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都高于阴坡;同时,随海拔高度升高,物种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乔木层区系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天然栲树林ck,择伐更新A级,天然更新B级,人促更新C级和杉木林D级),对福建武夷山栲树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ck,A级和B级乔木层都是以栲树为优势种,C级顶极种栲树处于第二优势种,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一优势种,D级受人工种植的影响百木层优势种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以杉木为优势树种。通过乔木层区系分析,随着人为干扰尺度的加大,乔木层种类组成,各种含种数和含属数,属的分布类型及与毗邻地区的共有种上升到B级或C级下降或呈“S”型下降,特别D级杉木林乔木层由于以人工种植杉木为估势种控制着整个群落的性质的环境,导致分析的各方面指标与ck天然栲树林相距甚远,目前较难恢复到栲树顶极群落,其余更新方式将能恢复到栲树顶群落,表3图4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