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甘蔗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甘蔗的生产 甘蔗原产于印度,现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世界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我国排名第3位.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以黏壤土、红壤土、砂壤土较好.土壤pH值在4.5~8.0,甘蔗都能生长,但以土壤pH值6.5~7.5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国外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是人类食糖的重要来源。本文从甘蔗生产、加工、蔗糖贸易3个方面分析了国外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并论述了世界甘蔗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云南作为全国第二大糖料基地,其甘蔗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因此,做好对云南甘蔗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非常必要。基于此,文中笔者就当前云南甘蔗产科发展现状入手,对加强云南甘蔗产业的经济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甘蔗抗旱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御旱性和耐旱性2个方面综述了甘蔗抗旱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甘蔗抗旱机理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我国甘蔗施肥技术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我国甘蔗施肥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施肥技术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景谷县近年来甘蔗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巩固甘蔗产业稳定面积、保证蔗农增收、促进甘蔗产业发展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分析,提出了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蚕桑标准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海南地处热带,光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比较适宜发展甘蔗生产,近年来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海南甘蔗亩产却一直较低。海南省糖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2007榨季,全国糖蔗平均产量为4.45吨/亩,其中广西4.60吨/亩,广东6.22吨/亩,但是海南平均亩产仅3吨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甘蔗是我国生产食糖的主要原料,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自然灾害对甘蔗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甘蔗灾害监测是精准糖业的重要研究内容。常规的地面调查方法无法满足及时、快速获取甘蔗灾情信息的现实需求,遥感技术具有客观、动态及大面积同步观测等优势,是开展甘蔗灾害监测的有力技术手段,但国内对甘蔗灾害监测还缺乏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文章通过对甘蔗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及环境灾害的监测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论述,探讨开展甘蔗多种灾害遥感监测的未来可能研究方向。【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甘蔗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及环境污染灾害监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每种灾害特点结合当前遥感技术发展趋势指出了甘蔗灾害监测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现有甘蔗灾害监测研究主要集中在旱灾、低温冻害及病虫害监测,甘蔗旱灾、低温冻害及病虫害的成灾机理仍十分薄弱,甘蔗灾害遥感监测机理模型研究不足,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甘蔗重金属污染监测、甘蔗盐胁迫监测也尚未展开。【结论】未来需要加强气象观测、地面观测、作物生长模型及遥感信息等多源数据耦合,发展"星、云、机、站"的灾害立体防控体系,建立针对各种灾害的遥感监测预警机理模型,提高甘蔗防灾减灾的信息化监测与应对能力,促进甘蔗生产向智能化、智慧化的高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的发展历程、化学防治甘蔗金龟子的技术和调查方法以及化学防治对甘蔗金龟子的负面影响。提出规范农药市场管理,严厉禁止禁用农药的生产和流通;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金龟子抗药性继续增强;加强对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生物防治研究和推广力度,使甘蔗金龟子防治向生态治理方向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西在甘蔗栽培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广西从20世纪80年代起不断选育推广甘蔗优良新品种,在此基础上研发并集成推广应用一系列先进适宜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智能化施肥、蔗叶还田、节水灌溉、脱毒健康种苗、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化学调控、甘蔗生产管理机械化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但在广西甘蔗生产中,仍然存在机械化收获应用范围小、施肥过量、主栽品种急需新品种替代、旱坡地大面积种植、宿根年限短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今后需要加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充分利用甘蔗的生物固氮及土壤微生物固氮、解磷、解钾、促生等特性,进行合理施肥,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甘蔗健康种苗技术的应用,并结合优良甘蔗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高甘蔗种苗质量,为甘蔗高产高糖打好基础;大力推广宿根性极强的高产高糖优良甘蔗品种,如桂糖29号、桂糖32号、桂糖40号等,收获后及时进行宿根蔗管理,延长宿根年限;加强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体系在无有效灌溉条件蔗区的推广应用,实现旱地甘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两种新型甘蔗汁发酵产物(甘蔗果酒和甘蔗原醋)的抗氧化活性,为甘蔗保健型产品的开发及其功能保健效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Vc、没食子酸及EDTA为对照,分别测定甘蔗果酒和甘蔗原醋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亚硝酸盐(NO2-)的清除作用及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结果]甘蔗果酒和甘蔗原醋对DPPH·、·OH、O2(-)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随样品体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清除率均高于Vc和没食子酸;同时对NO2-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及对金属离子有良好的螯合作用,且甘蔗原醋的抗氧化能力优于甘蔗果酒.[结论]甘蔗果酒和甘蔗原醋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及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可作为甘蔗新型保健产品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5.
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生物量和产量总和分别大于单作模式,甘蔗/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在生长期,间作甘蔗与单作相比总生物量干重增加35.44%,差异显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干重减少16.12%,但甘蔗间作大豆总生物量增加21.5%.间作甘蔗叶绿素含量和间作大豆根瘤固氮活性分别提高39.7%和57.4%.在成熟期,甘蔗鲜重和干重产量分别提高20.99%和30.57%;大豆百粒重降低9.53%;间种甘蔗、大豆籽粒糖分含量分别提高0.8%和27.23%;间作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提高0.81%和1.73%.因此,甘蔗/大豆间作是一种增产、优质和生态友好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传丰”甘蔗专用肥能有效改善甘蔗农艺性状,提高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饶平县蔗田每667 m2施用甘蔗专用肥150.00 kg与施用等养分进口复合肥110.00 kg、等值进口复合肥92.75 kg相比,甘蔗产量分别提高18.14%和20.56%,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蔗糖产业中的育种、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机械化、制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提出要加大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力度,不断丰富亲本材料;将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提高高 糖、高产、抗性强的甘蔗品种的育种效率;加大糖能兼用型甘蔗品种的选育力度;研发适合广西各种地理类型的中小 型甘蔗收割机,同时提高现有甘蔗收割机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蔗糖澄清提纯技术;加 大蔗糖产业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甘蔗引进品种的区试表现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全国“948”项目第一套甘蔗引进品种联合区试中,参试的9个品种在云南(开远)皆表现出可直接生产利用的潜力,主要品质及农艺性状均优于或相似于双对照种,部分品种还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异性。其中RB72/454、Hocp93-746和CP85/1308综合性状优良,可加速繁殖推广;“ROC25”、“ROC26”、FR93/344、CP89/1509、Hocp91/555和Hocp93-750六个品种有部分缺陷,可选择性推广;Hocp93-746、Hocp91/555和Hocp93-750可作为高糖种质利用;RB72/454和FR93/344可作为高产及强宿根亲本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19.
绿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绿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效应的试验,探讨绿肥压青对甘蔗增产增糖的作用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绿肥压青能够增产增糖,其中以大豆压青的增产增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近15年原料甘蔗的生产特点以及影响甘蔗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了我国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指出我国食糖消费前景广阔,为甘蔗生产带来了发展空间;蔗糖产量的增加主要靠甘蔗单产和蔗糖分的提高来实现,而扩大种植面积的潜力非常有限;能源短缺给甘蔗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还提出提升我国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相应措施,如培育甘蔗新品种、推广新栽培技术、改善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耕作条件、逐步推行蔗田作业机械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