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论广州市城市林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带+林区+园林"城市森林新模式的总体思路为指导,结合广州城市森林现状,提出了广州市城市林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把广州市城市林区建设划分为城市生态景观林区、水源涵养林区、商品林区,并阐述了城市林区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提出"林带+林区+园林"的城乡一体化生态景观建设模式,结合"青山绿地"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使城市更适宜人居和创业,进一步提高了城乡人民生态意识,促进了法制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以济源市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2008年绿化数据以及卫星遥感图、城市绿地现状图等相关信息作为数据源,选取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城市绿地破碎度指数等3个景观生态格局评价指标,对济源市城区森林和市域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源市城区森林绿地景观的均匀度指数较低,景观多样性整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域森林景观格局分布不均匀,少数森林景观类型控制着整个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州市林分质量差、林种结构不合理和龄组比例不协调等城市森林现状,阐述了广州市城市森林体系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构建了广州市内环、中环和外环分项规划框架,重点讨论了市域林带(包括主干道绿化带、市域生态廊道、市域滨水林带)和城市林区(包括生态景观林区、水源涵养林区、商品林区)、城区花园式单位、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乔勇进  方强 《防护林科技》2006,(3):F0002-F0002
上海市地处长江人海口处,面积0.63万km^2.人口1700万,是我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多年来上海坚持、城市环境园林化、城市绿化生态化、城市绿化人文化”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注重绿色景观与自然风景、城市环境和居民需要自然融合,建设以沿江防护林和部分自然保护林为生态前沿,以大型片林、楔形绿地和廊道林带为生态腹地.形成沟通城郊、环抱中心城区的“一环十六廊、三带十六片”的城市森林空间框架。  相似文献   

6.
分析青神县绿地系统景观格局特征和存在问题,为青神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2018年遥感影像和青神县主城区绿地系统图为基础,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图像增强等处理,采用面向对象法提绿地信息。并结合现场调查,对绿地类型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基于Fragstats景观处理软件定量分析了青神县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及景观格局。结果:(1)青神县绿地系统中面积最大的是区域绿地(其他绿地),占全部绿地的35.08%。公园绿地面积较小,所占比例不大(19.10%)。(2)青神县总体景观形状较为规则和简单,有利于青神县城市景观的规划利用和管理。(3)区域内景观整体连通性较好,人为干扰或自然破坏较小,但各景观类型之间的连通性和空间上的聚集度均不强。绿地景观之间的连通性和聚集度不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自然生态过程。青神县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过程中,应控制人工景观占比,增加城市绿地,尤其要增加公园绿地的面积并合理均匀布局,并增加通道绿化,将城市中逐渐岛屿状化的大型生物栖息地有机联系起来,构筑连续的生态绿地网络,保护动物在城市内部的迁徙通道,增加景观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方兴  黄玉源 《绿色科技》2012,(12):157-161
依据城市生态景观学的相关理论,运用RS遥感技术及TM遥感数据,以广州为例,绘制出了相应的绿地系统分析图和统计表,研究了土地利用分类、特征及其绿地景观格局,并对景观丰富度等6种常用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化驱动下,中心老城区缺乏宏观规划,景观破碎化程度严重;次中心城区景观聚集度较高,但缺乏生态节点联系。鉴于此,提出了城市景观格局的改善与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我国各个城市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城市道路绿带景观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多数道路绿带景观千篇一律,到处雷同,不能体现自己的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涵义、作用、目前道路绿带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影响地域文化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的因素,并对地域文化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1道路绿带景观1.1道路绿带的概念道路绿带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包括分车带绿地、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分车带绿地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年与2018年的遥感数据,采用GIS、RS技术和Fragstats 4.2景观分析软件,研究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数量上,2000-2018年,成都市绿地率由12.55%增为29.39%,新增绿地主要由耕地、建设用地转化而来,减少的绿地主要转为了建设用地、耕地;(2)空间布局上,2000-2018年,建设用地由三环向外围扩张,大斑块绿地和大量农田、菜园等生态绿地退到外围郊区,绿地空间分布不均,且主要向外围郊区的东北角和东南角集聚,东北角破碎度高于东南角,南部生态质量优于北部;(3)景观格局上,2018年,由市中心到中心城区边缘,绿地斑块个数增多、斑块破碎度下降、斑块形状指数和聚集度上升,"外围近郊区"景观格局优于"主城区",2000-2018年,二环到三环的斑块形状指数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以区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在外围郊区设置"禁建区"控制城市蔓延。同时,增加廊道绿地建设,促进"城"与"郊"绿地联系和均衡布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海淀区城乡绿地为研究对象,解译卫星影像提取城乡绿地类型数据,并将附属绿地纳入研究范畴。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城市中心辐射缓冲区的梯度分析方法,从城乡绿地分类及不同城市空间绿地景观破碎度2个层面进行城乡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从绿地斑块规模、形状及景观异质性3个角度分析绿地类型的破碎度特征,通过设置辐射缓冲带的梯度分析法得出绿地破碎度的梯度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中心城区、城市边缘区、郊区绿地的破碎化表现及成因,并针对不同城市化地区提出对应的整合策略,为城乡绿地的合理利用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森林珠海是以珠海"城、山、江、田、海、岛"的生态格局为依托,以城市森林工程为手段,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森林和园林和谐统一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和城市森林绿化网络。文中介绍珠海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城市生态系统学、森林生态学和"近自然"森林群落理论作为森林珠海发展的理论基础,对森林珠海如何发展提出具体路径:确立五大目标,构建三大体系,划分三大功能区,实施十大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带动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发展和建设,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属于典型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本章以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规划研究为例,分别从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理念,旅游产品、旅游组织,植物景观,道路交通、道路绿化等方面内容,针对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的开放需求、资源特色及生态完整性,提出最适合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发展的途径,在保存、恢复、创造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成清溪镇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周边城镇居民森林休闲旅游的新热点,运动休闲、康体娱乐的新空间,为东莞市清溪亚公山等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洛阳城市特点及其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林业的多面需求,分析洛阳城市森林建设的布局依据及布局原则;根据其地貌差异、森林资源现状以及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情况,在此布局依据与布局原则下分别从整个市域及城近郊区2个尺度对洛阳城市森林建设进行布局和建设。根据对洛阳市域范围与林业发展主要相关要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洛阳市市域尺度"三区三带一城九极多点"的林业发展总体布局框架,并根据洛阳市市区所处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城市规划等相关资料总结出"一环四岸四楔多核"的洛阳市城近郊区城市森林建设布局。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宁波市自然概况、城市森林现状及其城市特色,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结合"核、环、轴、楔、园、链"结构模式,提出了宁波市城市森林系统结构;建议加强城市绿心和生态保护带建设,改善城区森林绿地质量,提供城市生态资源氧库,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演绎城市文脉,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建设具有山水特色的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15.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拥有优越地理位置的永城,森林城市将把城市置于绿色氧吧之中,这对于永城市的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SWOT分析法,对永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与挑战(T)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发挥永城市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制定适当措施,促进区域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6.
森林休闲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和环境意识的增强, 社会对森林休闲的需求日显旺盛。然而,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关注"森林旅游"、"森林游憩"的研究, 关于对城市居民来说更为普遍的森林休闲的研究却还很少。文中总结了森林休闲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分析了森林休闲发展趋势, 指出在休闲目的地方面, 森林休闲出现长线休闲与短线休闲双向发展的趋势; 在休闲参与者方面, 将越来越关注老年人的需求; 在休闲产品开发方面, 将着重于康复疗养型和户外体验型产品。  相似文献   

17.
国有北岭山林场位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肇庆市郊区,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森林旅游的独特优势。文章从林场自身经济发展、肇庆市旅游发展以及市民游憩与环境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分析了北岭山林场的几处重要森林旅游资源,对其开发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为我国城郊型国营林场的发展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创新思维,以城市自然特点、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聚焦多元化的生态空间、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森林城市的文化标识等,阐述森林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文章以江西省萍乡市森林城市建设为例,探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城市居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萍乡森林城市特色。将萍乡星罗棋布的自然遗产地作为"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文化要素,铺展市域森林旅游与休闲林业等绿色产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森林生态布局,从外围山体到城乡结合部,再到城区,一波一波排浪式向城区推进建设,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阐述了萍乡森林文化遗产传承与培育。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北京推进宜发达地区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总结了北京城市森林建设历程和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3点主要做法。客观分析了目前北京城市森林体系在落实发展理念上、在建设质量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山野、城郊和城区3种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社会经济和出游特征进行了统计学上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森林公园应进行经常性的游客调查,把握客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特点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山野型森林公园应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为主体;城郊森林公园应逐渐完善度假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度假旅游者重游;城市森林公园则应在不断推出能吸引所在城市居民的新的休闲和娱乐旅游项目,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以突出自身特色.在市场营销上,山野型的森林公园要以省外国外客源市场作为营销的重点;城郊型的则以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城市居民作为主要营销对象;城市型森林公园则应该注意吸引到公园所在城市的机会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