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轻型人力钻采集土壤剖面样品,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研究了黄河中段河流不同阶地枣树林地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中段河流一级阶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平均含水量为12.64%,在2.0 m以下土层中无干层发育,土壤水分有效性为中效水及易效水;一级阶地土壤水分输出量小于输入量,土壤水分处于正平衡状态,水分循环为大气—植物—地表径流—土壤—地下水的正常水气循环模式。河流二级阶地两个采样点2.0~5.0 m土层均有干层发育,其中靠近山丘的采样点(A采样点)平均含水量为11.39%,已发育轻度干层,在2.0 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基本上为难效水,而远离山丘采样点(B采样点)平均含水量为6.66%,已发育中度及严重干层,土层土壤水分大部分已处于无效水状态;二级阶地土壤水分输出量大于输入量,处于负平衡状态,水分循环以地表水循环为主。  相似文献   

2.
以枣树林中空地为对照,研究漫灌条件下新疆阿克苏地区幼龄枣树林地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并用EM50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确定不同灌水量下的枣树林地土壤水分的下渗速率、土壤湿润区间、灌溉周期,为枣树的精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灌水量为80、120和160 m3·亩-1时,枣树林地土壤最大含水量分别为36.8%、38.7%和39.0%,含水量最高的土层分别在-20 cm、-60 cm和-60 cm范围处.(2)在灌溉过程中,土壤水分的运移速率平均为3.74 min·cm-1.(3)随灌水量的增加,幼龄枣树林地土壤湿润区间也在增大,灌水量为80、120和160 m3·亩-1的土壤湿润区间分别为0~-60 cm、0~-80 cm和0~-100 cm.(4)土壤水分湿润区间和灌水量和灌溉时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表达式为Y=0.347 X1+0.364 X2-65.538.(5)灌水量每增加40 m3·亩-1,相应的灌水周期将延长2~4 d.  相似文献   

3.
利用轻型人力钻采集土壤剖面样品,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研究了黄河中段河流不同阶地枣树林地土壤垂直剖面水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中段河流一级阶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平均含水量为12.64%,在2.0 m以下土层中无干层发育,土壤水分有效性为中效水及易效水;一级阶地土壤水分输出量小于输入量,土壤水分处于正平衡状态,水分循环为大气—植物—地表径流—土壤—地下水的正常水气循环模式。河流二级阶地两个采样点2.0~5.0 m土层均有干层发育,其中靠近山丘的采样点(A采样点)平均含水量为11.39%,已发育轻度干层,在2.0 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基本上为难效水,而远离山丘采样点(B采样点)平均含水量为6.66%,已发育中度及严重干层,土层土壤水分大部分已处于无效水状态;二级阶地土壤水分输出量大于输入量,处于负平衡状态,水分循环以地表水循环为主。  相似文献   

4.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自然免耕下土壤水分运动、分布、能态、贮蓄及有效性。结果表明:免耕垄作土壤水分以毛管水占主导,从垄沟到垄埂,从垄边到垄中,从垄底到垄顶形成一个水势梯度,土壤水吸力中高边低,上高下低,水分和水溶性养分不断地从垄沟流向垄埂土壤,满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同时,自然免耕增加了土壤贮水功能,协调了大气降水与作物需水之间的矛盾,提高了降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土壤斥水性是指水分不能或很难湿润土壤颗粒表面的物理现象,是土壤极为重要而普遍的物理性质之一。本试验选择15年、10年和5年生桉树林,采集并测定其林下表土层(1~5 cm)的土壤斥水性和含水量,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桉树树龄的增加,土壤斥水性显著增强(P0.05);桉树林下自然含水状态土壤斥水性均高于风干土壤,其中在15年和10年生桉树林二者差异显著(P0.05);5年和10年生桉树林,同一树龄下土壤斥水与含水量显著负相关(P0.05),而15年生桉树林二者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以黄土丘陵区的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横断面上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得出如下规律:①从总体来看,土壤水分含量大致是阴坡高于阳坡,坡下高于坡上,地形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植被的影响也非常重要。②在小流域断面水分分布中,乔木林地的平均含水量最低,灌木林次之,草本植被最高。表明丘陵区最适宜的植被应是草本植被和灌木群落。③植被的生长弱化了断面地形变化的影响,刺槐的阴阳坡、上下坡的土壤水分含量趋于接近,柠条的生长良好时的大耗水量也使阴坡和坡下的水分优势减弱,长势良好的草本群落使梁峁坡上的土壤水分状况优于其他坡位。④纸坊沟小流域除阴坡草本植被外,全部有土壤干层的存在,但并不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植被恢复良好的地区,干层的产生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土壤水分是影响我国北方水分亏缺地区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造林密度和水分管理下毛白杨林分的土壤水分状况,能为华北黄泛平原地区人工林土壤水分维持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造林密度(Ⅲ3 m×3 m、Ⅱ3 m×6 m、Ⅰ6 m×6 m)和水分管理(滴灌FI、雨养NI)下的5种(FI、FI、NI、NI、NI)毛白杨林分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内(5、6、8和10月),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各处理6 m剖面内的土壤含水量(SWC),研究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状况及土壤干层现象。【结果】(1)各处理毛白杨林分浅土层(0~30 cm和30~100 cm)的SWC(5.62%~15.53%)显著低于深土层(100~200 cm、200~400 cm和400~600 cm)(16.50%~27.00%);林分SWC在0~240 cm垂直剖面内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并在240~260 cm(26.37%~30.56%)和360~400 cm(22.79%~33.00%)出现两个峰值,...  相似文献   

8.
以枣树林中空地为对照,研究漫灌条件下新疆阿克苏地区幼龄枣树林地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并用EM50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确定不同灌水量下的枣树林地土壤水分的下渗速率、土壤湿润区间、灌溉周期,为枣树的精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灌水量为80、120和160 m3.亩-1时,枣树林地土壤最大含水量分别为36.8%、38.7%和39.0%,含水量最高的土层分别在-20 cm、-60 cm和-60 cm范围处。(2)在灌溉过程中,土壤水分的运移速率平均为3.74 min.cm-1。(3)随灌水量的增加,幼龄枣树林地土壤湿润区间也在增大,灌水量为80、120和160 m3.亩-1的土壤湿润区间分别为0~-60 cm、0~-80 cm和0~-100 cm。(4)土壤水分湿润区间和灌水量和灌溉时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表达式为Y=0.347 X1+0.364 X2-65.538。(5)灌水量每增加40 m3.亩-1,相应的灌水周期将延长2~4 d。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安南郊吴家坟5种类型人工林地0~6m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该地区丰水年之后人工林地的土壤水分恢复状况和消耗过程,以及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等问题。结果表明,西安地区不同人工林下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15年法国梧桐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为24.30%,10年中国梧桐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为20.23%,15年雪松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3.52%,15年杨树林地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8.15%,13年中国槐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5.95%。造成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树种生长速度的快慢不同。  相似文献   

10.
陕西咸阳苹果林地和农田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干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量了咸阳庞西村附近苹果林地和玉米地地表以下0-6 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苹果林地土壤含水量从表层向下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10、15龄苹果林地和玉米地冬、春季2、4 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4.9%和15.49%、9.96%和10.31%、22.47%和20.68%;15龄苹果林地发育了明显的土壤干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衡水市周边桃园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以衡水周边桃园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m深度桃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分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桃园土壤水分含量大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桃园耗水主要在浅层(0~40cm),2018年7月各桃园土壤墒情较差,次年4月,由于桃树对水分的需求增加,各果园...  相似文献   

12.
陕西礼泉苹果林地和麦地土壤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山  赵景波  龚成双  孔雯雯  王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24-6426,6530
根据对陕西礼泉县城郊苹果林和小麦地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礼泉10龄和10龄以上苹果林地土层含水量较低,2m以下土层含水量一般低于12%,发育了长期性轻度土壤干层;麦地平均含水量普遍较高,没有土壤干层发育,但春季2m以上的土层含水量较低,有季节性干层发育。苹果树的种植造成了土层含水量明显降低,表明研究地区的降水量对苹果林的生长有一定的制约,可通过减少果树种植密度、增大行间距、适度溉频等途径减少苹果林地土壤干层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降水少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对麦地采取灌溉措施,减少季节性干层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任晓丽  谢世友  牛俊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662-4664,4666
选取太原市小返乡30年枣树林地、30年苹果园地和草地样地,结果表明测量地点轻度甚至重度土壤干层发育。除地形、气候和植被类型外,土壤特性也是影响土壤干层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态恢复要根据土壤干层发育情况,并遵循植被演替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4.
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土壤保持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在研究地区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监测资料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依据系统内各因子行为模拟土壤流失系统状态。该模型可用于长江三峡地区花岗岩坡面不同林地的土壤流失过程、土壤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过程模拟。一般情况下土壤流失量预测相差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河西地区退耕还林规模的不断扩大,造林后土壤水分供应给林木产生的负效应导致土壤干层不断出现.本文从土壤水分补充和消耗平衡、林木耗水和土壤干燥化等方面探讨了河西干旱地区退耕还林后的土壤水分效应.  相似文献   

16.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点与大气降水及林分的蒸散量紧密相关,阔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比针叶林地变化较缓和,变化幅度较小;同一林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特点与一次降水时接收到的净雨水量及森林植物根系在各层中的耗水量密切相关。在整个生长季节内,0~20cm和20~4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剧烈.而40~60cm和60~8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缓和。植物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密度与对应土层的耗水量的相关关系只有在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时才比较明显,当土壤水分条件较为干燥时,植物根系对下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则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7.
对大青山区的30 a生人工油松(Pinus tabulaeform is)林5种密度(2 202株.hm-2、2 933株.hm-2、3 275株.hm-2、3 307株.hm-2、4 463株.hm-2)林分的土壤含水量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各林分土壤含水量在季节变化上趋于一致,各层土壤含水量的高峰出现在7月份、8月份,其它时期含水量变幅不大,稳定在1个较低水平。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规律:4月、9月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5月、7月、8月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6月随深度的变化不显著。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变幅减小。生长季土壤含水量随林分密度不同呈现出两种规律:在雨季土壤含水量随密度的增大先降低再升高,其他月份土壤含水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采用C语言和Foxpro数据库,根据Brooks和Corey,Genuchten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编制成《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软件》,用该软件完成了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林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及其图形与数据文本的制作,并分析了该地土壤的水分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上-1.5MPa下的含水量近似代替残留含水量与从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得到的残留含水量相比差异较大;采用Brooks和Corey模型拟合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相关指数均在0.99以上;所有试验地之间,水分特征数据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半干旱风沙滩区河滨湿地主要植被旱柳根系带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分析了该植被周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含水量与前期降雨、沙坡、根系分布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前期小雨增加了0~65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对95 cm及以上深度土壤含水量影响不明显;位于东坡坡面的旱柳东边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西边的土壤含水量;旱柳根系在土壤水分条件好的35~65 cm以及125 cm深度分布较为密集。  相似文献   

20.
延安试区刺槐林地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延安研究区不同立地类型的刺槐林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延安研究区梢林区林地土壤含水量大于北边的森林草原区,不同坡向其含水量不同,阳坡土壤含水量小于阴坡,同一坡向不同部位含水量不同,坡下部土壤含水量高于坡上部,密度越大林地土壤含水量越小,刺槐林地土壤含水量低于荒坡,且刺槐比辽东栎消耗深层土壤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