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上普遍采取多年连作、秸秆还田、密植、高肥水管理,加上主栽品种抗病虫性差、超强厄尔尼诺现象频发,导致玉米病虫害为害逐步加重.总结了2015年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重点分析了玉米螟、二点委夜蛾、黏虫、棉铃虫以及大斑病、南方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近年来部分病虫发生逐步加重、上升为害势头明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现状、趋势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方式的转变,玉米品种选育加快,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玉米病虫害发生一直呈加重趋势,一些次要病虫害在全国范围或局部地区为害不断加重,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生产上还出现了一些新发病虫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本文总结了我国玉米重要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并对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目前生产上的重要病虫害如亚洲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以及黏虫为害加重并将持续发生;土传病害玉米茎腐病、穗腐病等危害将持续加重;风险性叶斑病玉米大斑病、南方锈病等仍在流行,未来不可忽视;还需关注未来危害性具有上升趋势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病虫源基数、种植结构和气象预测等,预计2021年我国粮食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累计发生面积约1.4亿hm2次.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域涉及我国黄淮海及以南玉米种植区,长江以南发生面积占比80%;小麦条锈病秋冬季发生时间早、范围广、病情重;稻飞虱、二化螟、小麦蚜虫、棉铃虫等重大病虫预计偏重发生;黏虫主要在黄淮、华北和东北玉...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秸秆还田对玉米田有害生物发生及为害的影响,分别从病、虫、草害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秸秆还田后主要通过造成菌源、虫源积累以及腐解产物参与和有害生物的互作的方式,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健康秸秆还田且充分腐解可避免病害加重,秸秆粉碎、合理翻耕等处理方式则可有效控制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等害虫.秸秆还田后主要通过影响土...  相似文献   

5.
《中国植保导刊》2001,21(3):41-42
200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国大部地区以虫害为主,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有蝗虫、棉铃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部分地区稻纵卷叶螟和甜菜夜蛾为害较重。病害发生相对较轻。二是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麦叶枯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年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是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全国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3.53亿hm2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小麦病虫发生5 000万hm2次,玉米螟发生1 230万hm2次,…  相似文献   

6.
近年我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监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和加工原料。近年来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本文系统总结了2008—2014年我国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概况,分析其发生特点为病害重于虫害,地区间、年度间发生不平衡,马铃薯晚疫病重发频率高,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呈加重趋势,以及新发病虫为害增多等。在马铃薯病虫害监测防控中存在着重视不够、技术规范缺乏、薯农防控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技术研究、加强监测防控技术培训及新发病虫害研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全国二点委夜蛾暴发概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发生的害虫——二点委夜蛾[ Proxenus lepigone (Moschler),异名Athetis lepigone ]2011年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暴发,呈现出分布范围广、发生面积大、虫量密度高、田块间差异大,幼虫发育不整齐、为害时间长等特点.总结造成二点委夜蛾暴发的原因,即虫源基数的积累是大发生的先决条件,小麦-玉米连作和小麦秸秆还田等栽培耕作制度营造了害虫的适生环境,黄淮海大部小麦收获期推迟,使得玉米苗期与二点委夜蛾幼虫为害期吻合度高,6月下旬和7月上旬降水较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该害虫的发生为害;提出了将二点委夜蛾列入重点监测对象开展常规测报,提高植保技术人员对新发害虫规律的认识,投入科研力量加强基础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乐至县套作大豆面积逐年扩大,至2012年已达到1.53万hm2。随着套作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大豆病虫为害日益加重,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经过几年的调查,摸清了乐至县大豆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近年来江苏省玉米病虫害发生和为害情况,分析了玉米螟、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二点委夜蛾、南方锈病和黏虫等突发性病虫害发生特点,并从农业结构调整、耕作管理措施、气象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原因,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玉米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9年缅甸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缅甸是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重要境外虫源区, 为了掌握草地贪夜蛾在缅甸的发生与防控情况, 2019年5月19-25日,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缅甸农业研究司专家联合对缅甸南部、中部、中北部和东部草地贪夜蛾开展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 缅甸全境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 为害严重, 田间多种虫态并存。其中, 南部玉米大部分已经收获, 虫株率62.50%~97.50%; 中部区域种植少量的商品甜玉米, 防治到位, 虫株率6.00%~7.50%; 中北部曼德勒敏建玉米种植面积最大, 达8 000 hm2, 80%的地块已成熟收获, 处于吐丝-乳熟期的田块虫株率达100%, 受害严重; 东部掸邦虫株率59%, 虫口密度2.60头/株。玉米是缅甸第二大种植作物, 全年玉米种植面积达47万~52万hm2, 其中与我国云南接壤的东部掸邦是主要种植区。到5月前因无有效降雨, 全境玉米尚未大面积种植, 仅有零星种植, 随着雨季的来临, 玉米种植面积将全面增加, 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也将随之增加。因此, 加强与缅甸相关部门合作, 密切掌握缅甸玉米种植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控情况, 对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防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秸秆还田等新的栽培制度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土传、种传病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多种病虫叠加为害,给农作物的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靠前防治、压前控后、科学防治、多措并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2020年我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概况,重点分析了草地贪夜蛾、亚洲玉米螟、黏虫、棉铃虫以及玉米大斑病、玉米锈病等近年发生为害明显的玉米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期为做好玉米病虫监测预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措施,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如何解决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析秸秆还田技术对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对策,以期为秸秆还田模式下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秸秆全量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秸秆还田等新的栽培制度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土传、种传病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多种病虫叠加为害,给农作物的生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靠前防治、压前控后、科学防治、多措并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长顺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以其品质优、高产(667 m2产可达4500kg)而著名.产品畅销国内外.随着生姜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基数的长年积累,使得生姜病虫不断加重为害,特别是病害危害,导致生姜产量大幅度下降.为了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近年对生姜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探索了长顺生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11日至12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根据病虫源发生基数、冬春季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和作物种植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多发、重发和频发态势,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3.53亿hm~2次,以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威胁最大。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重发区域广,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  相似文献   

17.
<正>忠县是玉米种植大县之一,当地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种植面积,玉米是忠县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因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玉米螟、黏虫、小地老虎等病虫为害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害轻的,玉米产量损失10%~20%,为害重的,产量损失30%~50%。近几年,玉米病虫害在忠县部分田块为害十分严重,造  相似文献   

18.
7月1日-4日,省植保总站罗汉钢调研员带队赴襄阳市襄州区、樊城区、东津新区、谷城县、老河口市、南漳县等地调查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对当地病虫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指导。调研组头顶烈日,深入田间查虫查防效。玉米田块调查,春玉米大多处于乳熟蜡熟,发生为害较轻,暂未见果穗为害;夏玉米大多处于喇叭口期,田间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甜菜夜蛾、茎基腐病等病虫均有发生。当前各地草地贪夜蛾均已得到有效控制,田间低龄死虫较多,部分田块仍能见未死高龄幼虫。  相似文献   

19.
额敏县膜下滴灌甜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甜菜是额敏县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受种植结构及气候的影响,甜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为害加重。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与总结,探索出膜下滴灌甜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消长规律,并采取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甜菜主要病虫1.1甜菜虫害根据甜菜的生育期划分,对甜菜为害较大的害虫有苗期的象甲类、地下害虫类;生长期主要有甜菜茎象甲、甜菜潜叶蝇、甘蓝夜蛾等。在甜菜的苗  相似文献   

20.
依据山东省烟台市小麦病虫植保统计资料,将1980—2019年按每10年1个阶段依次均分为第Ⅰ、Ⅱ、Ⅲ、Ⅳ阶段。总体上,第Ⅰ、Ⅱ、Ⅳ阶段虫害重于病害,第Ⅲ阶段病害重于虫害;病虫由较重到最重又逐渐显著减轻,发生程度由中等发生降至中等偏轻发生。11种病害中,小麦白粉病始终发生最为严重,前两个阶段感病品种面积大,且第Ⅱ阶段期间降雨增多,病害加重达高峰,随后推广抗病品种,病害连续下降;其次是纹枯病,开始较轻,因温度升高,降雨增多,小麦-玉米轮作为主的一年两熟制及秸秆还田持续推进,随后显著加重,第Ⅲ阶段达高峰。6种害虫中,蚜虫在各阶段中发生最严重,第Ⅰ阶段末期开始单一药剂化防,导致第Ⅱ阶段猖獗为害,第Ⅲ、Ⅳ阶段气候条件不太适宜麦长管蚜繁衍,加上当地果树面积迅猛扩大,其花粉培育了大量天敌昆虫,对麦田蚜虫起到明显控制作用,致使蚜虫发生程度显著减轻;其次是麦蜘蛛,第Ⅰ阶段因春旱明显而导致其重于其他阶段;一代黏虫第Ⅰ阶段发生较重,从第Ⅱ阶段始,由于迁入虫源量显著减少,为害明显减轻。小麦品种、病虫源基数、气象因素、种植结构、种植制度和化学防治水平是各阶段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当地实施作物多样化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